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在透析室中感染的风险也较高。
为了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被制定出来,以规范和指导透析室的管理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环境清洁与消毒1.1 透析室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1.2 所有表面、设备和器具都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区域。
1.3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滋生细菌和病毒。
二、医疗器械管理2.1 所有医疗器械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2.2 使用一次性器械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 医疗器械的存储和处理应符合规范,避免受到污染。
三、医护人员操作规范3.1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2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防护用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医护人员应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感染监测与控制4.1 定期对透析室进行院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源。
4.2 对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患者。
4.3 建立院感控制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院感控制计划。
五、患者宣教与管理5.1 对患者进行院感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5.2 透析室应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感染情况和防护措施。
5.3 定期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措施。
结论: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是保障透析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透析室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院感管理和控制,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透析室能够重视院感标准的执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查看采样计划及监测结果。一次不合格扣2分,无追踪扣20分。
口合格
口不合格
10
22.手卫生设施齐全,护士能严格遵循手卫生指征并执行。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能达到90%以上, 快速手消毒剂消耗量达到>15m"床.0o
现场查看,阳性物品标识清楚,不 合格一处扣2分
口是
□否
3
13.阴性透析患者患有经空气传播疾病时,护士知晓隔离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能遵 循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
现场考核2名护士,知晓标准预防概念与 措施并遵循。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口落实
口没落实
5
14.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长期透析病人每半年复查1次。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电子表格汇总,方便查询。HCV抗体阳 性的患者,有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查看最近的一月内的记录,一次不 合格扣0. 1分
口完整
口残缺
2
6.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采用500mg∕L人的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内部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当受到 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血液透析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科室评价标准
检查科室:检查人: 检查日期: 年 — 月 日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查阅病历住院号、考核 医务人员姓名等信息
检查结果
分值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标题:血透室院感标准
引言概述:血透室院感标准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为预防院内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措施。
遵守院感标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院感标准的建立
1.1 制定院感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1.2 院感标准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1.3 院感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院感标准的实施
2.1 院感标准的培训和宣传
2.2 院感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2.3 院感标准的评估和改进
三、院感标准的具体内容
3.1 感染控制和预防
3.2 消毒和洗手规范
3.3 医疗废物处理和管理
四、院感标准的效果评估
4.1 院感标准的实施效果
4.2 院感标准的感染率监测
4.3 院感标准的改进和优化
五、院感标准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评估和更新院感标准
5.2 不断提升院感标准的执行水平
5.3 加强院感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结语:血透室院感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院感标准,不断优化和改进标准,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血液透析室病区安全管理与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

2、给药、上机、脱水量等的设定均由双人核 对;上机后在规定时间内责护必须严格按照透 析室“八对”内容进行双核对并签名
2
3、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医师核对 无误后执行;执行后 6 小时内完善记录
3
感染控制(20 分)
1、护士知晓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 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 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查看记录
2、监测结果符合有关要求。对不合格情况有 处理措施及记录
3
突发院感 事件上报 处置
(5 分)
1、护士知晓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等的紧急预 案,有演练资料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2 分
询问护士 查看记录
2、发现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护士了解院感暴 发预案及报告要求
3
询问护士
2
现场查看
5、新入或转入的患者,必须完善乙型肝炎病 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 感染等相关检查;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应每半年 复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指标
2
现场查看 查看资料
6、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单元内的透析机 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用适宜的消毒剂进 行擦拭消毒有记录,被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 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清 洁并使用消毒液擦拭
5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询问护士
危化品
管理
(6 分)
1、危化品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环境 安全,符合要求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现场查看
2、危化品上锁管理,专人管理,出入库登记、使用记录齐全,账物相符
xx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

xx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血液透析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区域,同时也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地方。
为了确保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建立一套严格的医院感染考核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血液透析器的使用与维护考核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感染控制指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器的使用与维护,并按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2. 根据血透患者特点,合理选择透析器,并保证透析器无损伤、灭菌有效。
3. 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血液透析器维护,定期更换滤器、密封圈等易损件,并记录维护信息。
二、透析室环境与设备布局考核1. 透析室要保持干净、整洁,达到无尘、无异味、无细菌污染的标准。
2. 搭配合适的治疗设备,确保透析室内设备布局合理,病区通风良好,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3. 定期对透析室内的设备进行卫生清洁,包括血液透析机、床铺、辅助器械等。
三、医务人员个人卫生与防护考核1. 严格遵守洗手制度,依据操作流程和感染控制要求,在关键时刻正确洗手,有效防止感染交叉传播。
2. 医务人员应佩戴规范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帽子等。
3. 透析室内设置干净、易于清洁的更衣区域,医务人员应衣着整洁,穿戴工作服,不得穿戴饰品。
四、透析室洁净消毒与医废管理考核1. 定期进行透析室的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椅等表面,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接触时间等要求进行操作。
2. 对透析室内的医疗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确保医废得到妥善处置,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患者感染预防与干预考核1. 在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2.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遵循透析器材一次性使用原则,避免重复使用,减少感染风险。
3. 定期开展患者的教育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如正确握拳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六、感染监测与报告考核1. 建立适当的感染监测机制,包括感染监测表的填写和患者随访工作,确保感染发生的及时上报和跟踪。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一、背景和目的1.背景血液透析室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场所,其患者由于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较大。
而透析室内的医务人员也面临着接触患者体液和器械等感染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有必要建立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2.目的确保血液透析室内感染发生率的全面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感染和交叉感染风险,提高透析室环境质量和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监测指标和频率1.监测指标(1)患者感染情况:包括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伤口感染等。
(2)器械和设备感染情况:包括透析机器、管路、透析针头等设备的污染和感染情况。
(3)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包括透析室医务人员的感染发生情况。
2.监测频率根据透析室的规模和患者的数量,监测频率可定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三、监测流程1.数据采集(1)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透析时长、透析方式等。
(2)收集感染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生时间、感染类型、感染部位和感染菌种等。
(3)收集医务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岗位、从业年限、防护措施等。
2.数据分析(1)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整理和分析。
(2)计算感染率和相关指标,如感染率=感染人数/透析患者总数*100%。
3.制定措施(1)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感染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等。
(2)加强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和无菌状态。
(3)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确保其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四、报告编制和使用1.报告编制(1)报告应包括感染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2)报告应由透析室的感染控制委员会编制,并由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的专职人员进行审核。
2.使用(1)报告应定期向透析室的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交,并用于制定和调整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报告也可向患者和家属公开,增强其对透析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是指为了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规范血液透析室的运营管理、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的内容。
正文内容:1. 设施设备标准1.1 空气质量要求:血液透析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1.2 消毒措施:血液透析室内的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3 水质要求:血液透析室所使用的水源应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以确保透析液的纯净度。
2. 操作流程标准2.1 洗手要求:血液透析室内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手部洗涤,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2 消毒程序:血液透析室内的各种操作设备和器械应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2.3 废物处理:血液透析室内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医护人员要求3.1 培训要求: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3.2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3 健康检查: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
4. 患者管理要求4.1 健康教育:血液透析室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4.2 患者筛查:血液透析室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筛查,以排除患者携带病原体的风险。
4.3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血液透析室应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5. 感染监测和报告要求5.1 感染监测:血液透析室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和医护人员进行监测。
5.2 感染报告:对于发现的感染事件,血液透析室应及时进行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结: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涵盖了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医护人员要求、患者管理和感染监测报告等多个方面。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标题: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然而在透析室中可能存在院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因此,制定和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至关重要。
一、透析室环境卫生标准1.1 透析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无菌。
1.2 空气质量要求高,透析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空调系统。
1.3 透析室内应设置合理的废物处理设施,避免交叉感染。
二、透析器消毒标准2.1 透析器应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2 消毒剂要选择有效且无刺激性的产品,确保透析器内部无菌。
2.3 检测透析器消毒效果,确保透析器符合标准要求。
三、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3.1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2 在接触患者先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者酒精消毒。
3.3 医护人员应随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四、患者感染控制标准4.1 患者应按时到透析室接受治疗,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感染。
4.2 患者应遵守透析室规定,如穿戴干净衣物、戴口罩等,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4.3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五、透析室设备维护标准5.1 透析室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2 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培训,保证维护操作正确有效。
5.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结论:严格执行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是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透析室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确保透析室环境卫生、设备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患者感染控制和设备维护等各方面符合标准要求,提高透析室院感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严禁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4、浓缩液配制室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次;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容器每周至少更换1次或消毒1次。项目源自考核标准及内容分值
考评方法
扣分标准
组织管理
(20分)
科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感染管理会议,内容包括本科室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上月的改进措施进行的评价和分析。
5
查看
资料
查看会议记录,未开会不得分,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
科里感染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感染管理控制科近年下发的培训资料、《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等,有医院感染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并能定期演练。
5.发现问题有改进措施,改进有效。
10
查看记录。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单项扣款
采样
不合格每项扣50元
总分
100
弘慈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100分)注:修订日期:2016.6
5.各种监测及消毒有记录,对科室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15
现场查看并提问
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人回答不全扣一分,可得负分。
水处理系统的消毒要求
10分
1. 砂滤器反冲1次/日;彻底冲洗1次/季,并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10-20min。
2. 碳罐自动冲洗3次/周,并按规定进行更换。
3. 去离子罐每日自动再生,随时加盐达到饱和状态;每15天彻底冲洗盐罐1次。
10
查看培训记录及现场抽考
查看培训记录,未培训不得分。根据培训抽考医生、护士各1名,回答不全每人扣1分。
规章制度健全并全员知晓: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和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等。
5
查看资料及现场查看制度落实情况
制度不全扣1分,现场提问回答不上每人扣1分,可得负分。
环境要求及管理
10分
1、分为辅助区和工作区,辅助区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和办公室;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贮存室、污物处理区、隔离透析间或隔离透析区。每个血透单元不少于3.2平米,透析治疗区内设护士工作站,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小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
回答错一条扣2分,扣完为止。
监测
10分
1.透析用水电导率正常值约10μs/cm,纯水PH值维持在5~7正常范围;每月对反渗水和透析液进行细菌学检测:反渗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2.每季度进行透析液内毒素检测:内毒素含量<2EU/ml,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10
现场查看并查记录
一项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可得负分。
工作人员管理5分
1、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接种乙肝疫苗。
2、进入血液净化间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5
现场查看
一人不合格扣2分,可得负分
透析工作中的感染控制
15分
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透析机器外部消毒: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内部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
3、每年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情况测定。
4、每周进行1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
5、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
6.对检查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记录、分析和改进措施。
10
查看记录。
缺一项扣2分
手卫生执行情况
10分
1.科室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
2.手卫生用品符合要求;手套使用符合要求。
2、急诊病人专机透析。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家属)进入透析治疗区。
4、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5、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必要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HIV阳性的患者转指定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4.反渗机彻底消毒1次/季,再彻底冲洗1h。
5.贮水罐应为密闭装置,内部设自动消毒装置。开放式贮水罐和管路应每15天消毒1次,再以反渗水冲洗10h。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用试纸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6.水处理设备有运行、维护、消毒有记录,发现问题与缺陷有分析,有改进措施。
10
现场查看并提问消毒方法
2、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
10
现场查看
一项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病人管理
10分
1、传染病患者血透在隔离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
3.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100%。
4.科室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措施。
10
现场查看并提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次性使用,医疗废物管理
10分
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正确分类、交接、登记和处理。
2.一次性物品禁止重复使用。
3.透析器及管路用后销毁应登记数量。
4.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