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4-1几何图形教案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5、将包装盒沿它的某些棱剪开,并铺在平面上,得到一个怎样的平面图形?如果展开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图形相同吗?动手做一做,然后画一画。
你能得到多少种平面图形?与同学交流。
6、下列哪个图形是立方体包装盒的展开图?
①②③
7、你能制作一个立方体纸盒吗?与同学交流。
二、自我检测
1、用铅笔尖在白纸上移动,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下面的图形,并填空:
面面棱
顶点
(1)棱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相交而成的;
(2)顶点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相交而成的。
3、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用线将上面的平面图形与对应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四、达标检测:
1、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_。
2、飞机飞行表演时在空中留下漂亮的“彩带”。
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 教学课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形(第2课时)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
导入新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导入新知
【想一想】“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 道理?
素养目标
3.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2. 知道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 会看 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从正面看、从 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这是数字“9”。 这是数字“6”。
探究新知 如图,把茶壶放在桌面上,那么下面五幅图片分别
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的?
从正面看 从右面看 从左面看 从后面看别是从什么方向看的?
1
背面
2
顶部
3
4
正面
5右
侧
左 侧
探究新知 排一排
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小明拍摄了一组照片. 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探究新知
从左面看
巩固练习
分别画出圆柱体、圆锥及球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 看到的图形.
巩固练习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哪些平面图形?
友情提示: 沿着棱剪,展开后是 一个平面图形.
探究新知
正方体的展开图
1
2
34
5
6
7
8
初中数学 几何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教师:_________课题8.1.1几何图形(1)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主探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尝试应用思考第117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
(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1.请你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2.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3.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③⑤;D.④⑤4.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中的位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棱柱、棱锥也是学生很熟悉的图形,通过找一找,结合具体实例引入小组讨论后回答2.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3.B4.包含圆,五边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它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三)补偿提高(四)小结与作业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1.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2. 作业:必做题习题4.1第1、2、3题选做题(1)习题8.1第7、8题1、(2)(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题:针对本章所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设计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观阶段,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2.在技能方面,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能力尚需培养,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来逐步提升。
3.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较浓,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难度较大的几何问题产生恐惧感,需要教师关注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b.与同学合作,探讨几何图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机器人设计、航空航天等,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4.思考题:
a.比较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b.思考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3.引导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用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同学们,祝贺你们步入了一个新的学习起点,你们会越来越走近数学,感受它的多姿多彩!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它们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欣赏下面的图片时,不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你熟悉的图形构成的?(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图片)图4-1-11接下来,我带领大家走进小明的简易书房,看一看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立体图形类似?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立体图形.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常见的立体图形及其分类图4-1-12内容: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知道立体图形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立体图形、区别不同立体图形的金钥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与交流,在交流中发现棱柱面的个数、顶点个数、棱的条数的规律.实践探究交流新知看成由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图形的例子吗?图4-1-13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组合体的构成,并进行补充.6.平面图形教师举出一些几何图形的例子,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让学生观察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回答,教师可以提示性地提问: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吗?总结: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是有联系的:立体图形的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长方形.基础训练1.学生完成课本115页思考题。
2.课本116页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立体图形中相应平面图形的认识。
K小结归纳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梳理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
J练习与检测绩优学案96页巩固训练97页达标测评选择题填空题板书设计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内)几何图形平面图形(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初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断

初中数学教案: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断一、引言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断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几何形状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探索几何知识的起点。
通过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形状之间的关系,拓展几何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本教案将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堂关于几何图形性质与判断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定义;- 掌握几何图形的判断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几何图形的性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几何图形性质相关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能够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 判断几何图形性质时的思维转换;-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 示范展示一个几何图形,引出对几何图形性质的思考;- 提问:你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吗?你知道它们的性质吗?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 分小组给学生发放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挑选一个几何图形,找出它的性质,并展示给全班;- 全班讨论,总结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性质之间的联系,如何用性质判断一个几何图形的类型。
3. 知识讲解与演示(30分钟)- 逐一介绍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以示例和图示形式展示几何图形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几个判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与巩固(40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根据给定的问题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提供辅助材料和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带领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并点评各组成果。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1.1几何图形的概念

4.1.1 第1课时 几何图形的概念
到城雕
从古剪代 纸 到现代 从长城 到立交
从植物 到动物
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
从日常生活用品 到生产劳动工具
现实世界中有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图形,千姿百态的图 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几何------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
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圆锥体 四棱锥 六棱柱
三棱锥
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
是立体图形.
4.1.1 第1课时 几何图形的概念
知识点 3 平面图形的认识
6. 有下列几何图形:圆、圆柱、球、扇形、等腰三角形、长 方体、正方体、直角,其中平面图形有____4____个.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 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
4.1.1 第1课时 几何图形的概念 4. 在如图 4-1-1 所示的图形中,柱体有_①__②_③__⑦__,锥体有 ___⑤__⑥___,球体有___④_____.(填序号)
图 4-1-1
圆柱 圆锥
圆台
棱柱: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 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 棱柱。
斜棱柱 直棱柱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特殊的棱柱 (四棱柱)
棱柱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n棱柱
面的个数 顶点个数 棱的条数
圆柱: 棱锥: 圆锥:
一个长方形以一边为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一周,所经过的空间叫做圆柱体。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1几何图形》 精品

活动三:问题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2)长方体中的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问题2:投影课件动态图片,动态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跟踪练习:再出示一组练习来巩固学生先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利用身边的实物说说见解;教师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老师点评。
学生活动:笔尖运动可得到一条线;转动手中的一个三角板得到圆锥;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观察,(课件演示生活中动画实例)。
教师启发学生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结合具体实例,给出面面相交成线、线线相交成点等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探究发现的过程,加深对体、面、线、点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投影一组身边的平面图形和一组身边的立体图形的图片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跟踪练习:通过两个练习来巩固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给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描述性定义,让学生再举一些实例。
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练习一、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 它们都是_____;2.每两个面之间相交成一条____线;3.正方体有__ _ 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 _ _条棱, 共____条棱.练习二、1.圆柱是由____个面围成的,其中上下两个面是_____,侧面是_____.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条线,它们是___.练习三、1.如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2.如图,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深入小组,倾听学生的见解,并适时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丰富对几何形状的感性认识,培养抽象概能力。
设计具有开放性,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4.1 几何图形(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
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知道怎样构造轴对称图形。
3.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
难点:构造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
1.投影课本P112的彩图。
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三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师指出:由图案的“漂亮”到图形的“对称”,说明大家已经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几何图形,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现实世界的许多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二、做一做,进一步领悟图形对称性的运用
1.教师活动: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
(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 P116 5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思维的广阔性。
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2)利用课余时间把较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三、想一想,如何进行图案设计
1.(出示投影2).
投影显示课本P112图4—1
2.下图是一个戴头巾的儿童的头像,你能画出它吗?
学生活动:先把握好图形的位置特征,形像特征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3.小明家的地面设计图为左下图所示的图案(局部),能否只用右下图设计地面砖?是否还可以将地面砖设计得更小一些?
4.用下图为基本单元,拼出图案来。
四、随堂练习
课本习题.
五、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图形,发现图形的对称美,再利用图形对称美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去认识了图形。
六、作业: 课本练习
§4.1 几何图形(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景中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掌握几何体的基本单元点、线、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欧拉公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形,认识基本几何体
1.投影课本P113的图4-2,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熟悉的图形。
2.教师展示三棱锥、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并提问:
(1)怎样由正方形得到正方体?
(2)怎样由圆得到圆柱?
(3)怎样由圆得到球?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几组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指出:空间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的任何一个截面都是平面图形.但平面图形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由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而空间图形是在空间中由面围成的封闭几何体。
二、议一议,认识几个平面图形
投影课本P113的图4-3.
提问:这三个平面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讨论,尽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征.
归纳:
三、做一做,认识立体图形
1.学生活动:用透明胶、剪刀和硬纸板制作一个正四面体和正方体.
2.投影课本P114的图4-5.
教师活动;由4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图形称为正四面体,这些三角形的顶点、边分别称为正四面体的顶点、棱,类似的,还有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观察图形且提问:(1)数一数经过正四面体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棱?正六面体和正八面体
呢?(2)数一数正四面体、正六面体和正八面体的顶点数以及棱的条数.(3)填表:课本.(4)从上表中看到了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数一数顶点、面和棱的数量填充表格并讨论其规律。
四、随堂练习
用橡皮泥制作圆柱、圆锥(或圆台)等模型.
练习
五、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立体图形中的多面体顶点、棱、面的数量关系满足欧拉公式:顶点数十面数一棱数=2。
六、作业:1.课本P115习题A 组第1题.补充题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实物最类似的几何体的名称.
(1)西瓜 (2)杯子 (3)皮箱
2.写出下图中平面图形的名称:
二、解答题.
在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逗留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蜘蛛可以沿正方体表面上哪条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⑶__________
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