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饮茶风俗

合集下载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族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各地区仍在传播的茶俗:一、凉拌茶与煮茶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主事农业,善于种茶。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而闻名。

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

基诺族饮茶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

原始食法,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双手稍用力搓揉,把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切碎辣椒,投入适量盐于碗中,其作料多少以人爱好而定。

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待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此种凉拌茶,用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煮茶: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取出适量的成品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将壶中的茶汤注入竹筒,供人饮用。

竹筒,是基诺族的盛具,也是饮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

二、柚茶在台湾地区,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午时茶”(也叫柚茶)。

柚子是选用当地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1/4处切开一个盖,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00克,再用比较粗的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的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

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

三、土家罐罐茶生活在山区的土家人,火炕里昼夜有火,三脚架挂着黑乎乎的煨茶土罐,其罐上部有带嘴的圆口,底部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

制作罐罐茶,先是净罐体,拭干水汽,放到火上烘烤,初闻茗香,因罐久作其茶,而自然发出之味;第二步是“炕茶”(土家方言,是用器皿盛装后在火上烘烤的意思),即放足茶叶,边炕边摇,茶香顿时弥散满屋。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徐艳文(凌海市工商局121200)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

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千秋的饮茶风俗。

笔者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别简述如下。

汉族的清饮茶汉族的饮茶方式分品和喝两种,大多推崇清饮,方法是将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品的是味,喝的是纯。

最具代表性的饮法是:品龙井、啜乌龙、盖碗茶、九道茶、早市茶、喝大碗茶。

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

品饮时,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

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

啜乌龙茶很有讲究,配套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

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迥旋品味。

这种饮茶方式,目的不在于解渴,主要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饮盖碗茶,有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四道程序。

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别有一番风情。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那里的人们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

这种清茶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藏族的酥油茶酥油茶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

饮茶习俗详解

饮茶习俗详解

饮茶习俗详解1. 中国大陆的饮茶习俗我国各族人民,大多都喜欢饮茶,但在饮茶的风俗上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习惯。

各有其特点。

就茶的品种而论,各地方喜好也不同。

浙江、安徽等地,喜饮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屯绿等品种。

而广东一带人则喜饮红茶类,像六堡茶、祁红茶等等。

福建和广东的潮汕人,却喜饮乌龙茶。

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则喜饮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

内蒙古和藏族人民大多则喜饮砖茶。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各地不同的饮茶习俗。

(1)早茶早茶是广州人和杨州人所喜饮的一种饮茶习惯。

当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很多人都赶到茶楼,茶馆,既饮茶又同时吃点心,有熟悉的人也有不熟悉的人,但都共坐一桌.很快就成了茶友,边饮边吃边聊,气氛真是很融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茶的习俗也逐渐在全国各地兴起,很多饭店也设了早茶部,但大多都是些亲朋好友共进早茶。

(2)晚茶晚茶是上海和杭州人所喜欢的一种饮茶习惯。

一般晚饭后,泡上一杯茶,或围坐共饮,或边下棋边饮,或独自饮,似乎很有乐趣。

其实这种习惯在夏季的北方,也不时的见到。

(3)四川的茶馆要说茶馆,那要属四川了,四川的人爱进茶馆,从早到晚,川流不息,茶馆里总是有很多人,他们边饮茶边读书看报,也有“摆龙门阵”,很多人的假日便是在茶馆里度过的。

(4) ·婚嫁与“下茶”我国古代,有些地区的婚嫁是离不开茶的,男女定婚时,男方多向女方馈送茶叶及其他礼品,所以定婚又叫“下茶”。

至今,我国产茶区的不少地方仍沿用这一称呼,保持着类似的礼仪。

旧时举行婚礼,女方陪嫁中,一般都要有锡制的茶瓶,茶瓶为八角形,大小齐全,这是专保盛茶和点心用的。

新郎新娘拜见长辈时,要敬献香茗,婚后三天,要向街坊四邻及亲友敬茶。

茶在婚礼中何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气味芬芳,味道醇郁,预示着新婚夫妇生活美满,情致高雅。

古人还认为茶不能移栽,“下茶”也意味着用情专一、至死不变。

另外,茶树要开花结果,送茶则有预祝婚后生儿育女之意。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世界各国饮茶习俗当今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为500多克。

有22个国家及地区在此平均线之上,尔兰、英国、科威特一直稳居前三位。

接着依次为:土耳其、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伊朗、斯里兰卡、摩洛哥、突尼斯、埃及、日本、智利、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前苏联、荷兰。

一般的茶叶饮用大致可分成两种方式,即热饮与冷饮。

热饮又分清饮与加料调味饮用。

热饮清饮法源于中国,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所谓“华夏文化圈地区”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较盛行。

日本人在中喜爱清饮蒸青绿茶,几乎是三餐不离。

韩国受华夏文化及日本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倡饮茶与品格修行相结合的“茶礼”,泡茶也多以清饮为主。

热饮加料调饮是在泡茶时添加佐料,调和后饮用。

佐料多为调味品、奶类、粮食(如炒米粉)、水果等。

红茶加调料以英国最具代表性,并因其殖民地扩张史而影响广泛。

失恋时,中国人说“有缘无份”,英国人则说“他(她)不是我的那杯茶”,茶与生活之密切可想而知。

英国人的一天是从“睁眼茶”开始的:早上初醒,不待洗漱先来一杯红茶、几片小饼干。

起床后享用丰盛早餐,当然少不了一两杯香浓奶茶。

上午工作告一段落,无论上班与否,都为自己安排“午前茶”,选比较浓烈的红茶,松弛身心且提神。

下午茶时间,人们会放下工作,轻松享用一杯好茶,配以清淡的小点心。

有闲阶级更是要举行社交意味的下午茶会,绅士、淑女饮茶笑谈,乐此不疲。

傍晚18时左右有一顿茶,称为“hightea”,喝茶时配以肉类、火腿及煎蛋、沙拉等食物。

临睡前,全家人会在客厅喝“睡前茶”,男士喝淡酒,女士与儿童喝奶茶、果味茶,围着火炉或闲聊或看书,茶尽人欢互道晚安。

“下午茶”是英国茶文化的精华所在。

20世纪初丘吉尔出任自由党商务大臣,“准许职工享有工间饮茶的权利”是其社会改革内容之一。

全民享有上午和下午各15分钟的法定喝茶时间。

世界各地饮茶习俗

世界各地饮茶习俗

122追根溯源,其实世界各国的茶叶都来源于中国。

海外饮茶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其次是伊朗和印度。

欧洲的饮茶从十六世纪开始,由到中国和日本的传教士引入。

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从爪哇来到澳门,首次购买了一批茶叶运销欧洲,这是我国茶叶出口的最早记录。

1635年起,茶叶成为荷兰宫廷的时髦饮料。

英国宫廷的饮茶则是从1661年查理二世娶葡萄牙卡特琳公主开始的。

美洲饮茶是由荷兰传入的。

1640年,荷属新爱姆斯丹(即今纽约)的荷兰侨居贵族首先饮茶,该地居民竞相仿效,大约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饮茶风习传到美洲各地。

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传入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世界各地饮习俗可相映成趣。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以飨读者。

讲究的日本茶道日本的饮茶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年)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767-822年)带入日本,很快流行于日本上层社会。

宋代荣西禅师留学归日时又弘扬茶法,于是饮茶在日本普及。

饮茶盛行时,贵族之间经常举行茶会夸富斗豪,有点像宋代的“斗茶”,称之“茶数寄”。

平民百姓联谊娱乐也举行茶会,又叫“茶寄合”。

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年)采用“茶寄合”的大文作家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自我国传入其他国家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可相映成趣。

123众化形式,吸收“茶数寄”的品茶论质和鉴赏茶具的内容,结合佛教庄严肃穆的仪式,创立了茶道艺术,提倡茶禅合一,旨在清心,至后由禅门逐渐普及民间,形成二十多个流派,如薮内流、乐流、久田流、织部流、南坊流、松尾流等。

十六世纪后期,丰臣秀吉时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1521-1591年)集茶道之大成,创立了最大众化的“一派茶道”,又称“千家茶道”。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茶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饮品,而不同国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家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国可谓是茶的故乡,拥有着丰富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人喜欢饮用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各类茶叶。

茶叶泡发的时间短,保持了茶叶的鲜嫩口感。

中国茶道强调泡茶的仪式感,茶艺师的技艺也是精湛高超。

中国茶艺流派众多,如包括四大传统的北方茶艺、南方茶艺、四川茶艺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特点。

中国茶文化至今深入民众生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日本茶文化日本人将茶艺上升到了一种精神追求的程度。

日本人主要喝绿茶,煮茶时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水温、水质等因素进行不同的调整。

日本茶道强调平静、内敛、尊重自然的氛围,常与禅宗相结合。

日本独有的茶室设计简约而不失雅致,用具和器皿也特别讲究。

日本茶道注重过程,重视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强调珍惜当下的一刻。

英国茶文化英国人饮用大多数是红茶,通常在下午三点享用。

英式下午茶是英国人的传统习俗,通常包括茶、糕点、三明治等。

在英式下午茶中,茶的品质非常重要,英国人非常喜欢用牛奶和糖调配茶的味道。

英国下午茶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会在茶座聚会,互相交流和分享,当然也少不了绅士和淑女们优雅的穿着。

印度茶文化印度是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印度茶文化的代表是印度香奶茶。

在印度,香奶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也是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印度香奶茶的特点是茶叶和牛奶的比例大致为1:1,加糖。

喝香奶茶已经成为印度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

摩洛哥茶文化摩洛哥有着独特的茶文化,其代表是薄荷茶。

摩洛哥人通常将茶叶与薄荷叶、糖一同煮沸。

摩洛哥茶师在煮茶时会将汤倒至餐杯,并将茶倒回茶壶,这个动作被认为是增加香气和平均茶叶的入口温度。

摩洛哥茶文化强调茶的礼仪和友谊,每个人都会被邀请品尝茶,茶是摩洛哥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各有特色,但都对茶饮抱有敬畏和热爱之情。

无论是中国的茶道仪式感、日本的禅茶文化、英国的下午茶、印度的香奶茶,还是摩洛哥的薄荷茶,茶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茶的追求和热爱,也反映了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同的民族其喝茶的方法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各民族饮茶习俗各有特色,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下面,将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习俗,介绍如下。

1,昆明九道茶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一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

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2、藏族酥油茶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

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早,他们以放牧或种早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耙为主食。

各民族饮茶习俗

各民族饮茶习俗
第二章 茶叶基本知识
第一节 茶叶产品的种类介绍 第二节 茶叶的选购与贮藏 第三节 茶叶的保健作用 第四节 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第四节 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一、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二、国外饮茶习俗
一、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1. 成都盖碗茶 2. 北京大碗茶 3. 潮汕啜乌龙 4. 藏族酥油茶 5. 回族的刮碗子茶 6. 蒙古族的咸奶茶 7.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 在我国西藏,在 云南、四川、青 海、甘肃等省的 部分地区也有居 住。这里地势高 亢,有“世界屋 脊”“之其称腥肉,之空食,气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 稀地薄人们,补气充营候养高的主寒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干旱,常年以奶 肉、糌粑为主食。
韩国茶礼
定义:韩国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 节日和祖先生日,在白天举行的祭礼, 都称为“茶礼”。其茶礼实际包括了 有关茶俗、宗庙、佛教、官府以及儒 家的茶礼。这些茶礼中,不一定喝茶, 甚至不一定有茶,而是一种庄重、尊 敬的仪式。即贡人、贡神、贡佛的礼 仪。
茶礼种类
宗庙茶礼:皇家每年在指定的节日到庙里举行祭礼, 祭品包括糕饼、饭食、水果和茶叶等; 佛教茶礼:华严宗信徒于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向文 珠菩萨和弥勒佛供奉茶汤的仪式 官府茶礼:是高丽时期朝庭所举行的茶礼。 百姓茶礼:模仿中国朱熹家礼举行的冠婚丧祭茶礼
每人都奉出三杯品质相同的茶,接到三杯不同品质的茶,欣赏与比 较同步,包容与奉献并行 。
可以折叠,便于携带的坐垫 装开水的旅行用热水瓶 泡茶的茶壶或盖碗,茶杯
奉茶盘;茶巾;茶叶;放茶叶的品茗袋;包装茶壶、茶杯以 防破损的杯套、壶套等
二、国外饮茶习俗
1、印度、巴基斯坦的奶茶 2、荷兰、英国的下午茶 3、法国、德国、美国茶俗 4、摩洛哥及其它非州国家 5、俄罗斯饮茶茶俗 6、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肉骨茶 7、韩国、日本饮茶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茶
趁热畅饮大碗茶
• 趁热畅饮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在车站码头、 道路两旁,直至车间工地、田头农舍,随处可见。 尤其是北京的大碗茶,更为出名。喝大碗茶的场所,无 须楼堂、馆所,摆设也比较简便,往往是一张方桌,几 根条凳,一把大茶壶,两只大木桶,几只粗瓷大碗。 因此,通常在门前屋檐下,或搭个简易凉棚,以茶摊形 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祛暑解渴提供方便。
鲜牛奶的多少,因个人口味而定,如果想要味 道更好、更香,可以在煮茶水时放入适量炒米, 这时煮的时间要长一些把米煮烂为止。涝出茶 叶后放适量的黄油。
点击此次水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点此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点击此处 输入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点此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01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2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04 03 02 01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此处输 入文本 此处输 入文本
01
标题
此处输 入文本 此处输 入文本
潮汕茶具
• 工夫茶,流行于广东、福建、 台湾等地,习惯用小杯啜饮。 现在,这种品茶方法,已在全 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兴起。 实践证明,要真正领略到啜工 夫茶的妙趣,升华到艺术享受 的境界,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即上好的乌龙茶,精巧的工夫 茶具,以及富含文化的品饮法。
品龙井
• 品龙C 井O N茶T ,E N主T S要流行于江、浙、大、中城市。品饮龙井茶,要 做到: 一要境雅,即自然环境、品饮环境优雅; 二要水净,即泡茶用水洁净; 三要具精,泡茶用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倘用盖碗冲泡,则 无须加盖; 四要艺巧,即要适情,即要有闲情逸致,抛却烦闷琐事,方有兴 味品茶。
龙井
盖碗茶
喝盖碗茶的习俗,在中国汉族居住地都可见到,但用得最普遍 的要数西南地区的四川。人称:中国茶馆数四川,成都茶馆甲四川。 四川人所说的盖碗茶,其实就是用盖碗泡的茶。 用盖碗泡茶,盖碗盖着,可以保温;启盖后,可以凉茶;捏住盖碗, 还可推去茶汤表面的悬浮叶片,搅匀茶汤浓度;而端起碗托喝茶, 可以不烫手;将茶碗放在桌上,有茶托保护,不会灼伤桌面。用盖 碗饮茶, 喝凉茶的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在南方地区, 凡过往行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公园门前,半路 凉亭、车站码头、街头巷尾,直至工地田间,都 有凉茶出售和供应。
凉茶性寒,在南方湿热之地,喝一杯凉茶,清凉、 止渴、生津之功效。凉茶除了清茶外,往往还渗 入一些具点击有此处输清入文本热内容 解毒作用的植物配料。
每日清晨起来,主妇们先煮上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喝。蒙古族人民喜 欢喝热茶,早上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早茶后,将其余的咸奶茶放在微火 上暖着,以便随需随取。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后才正式用一餐,但 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边是不能少的。如果晚餐吃的牛羊肉,那么,睡
觉前全家还会喝一次茶。
蒙古人为什么爱喝茶
•各 地 饮 茶 风 俗
潮汕
• 传统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 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 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 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 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 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 跟蒙古人的饮食习惯有关。蒙古人喜欢吃肉食, 肉食难消化,茶助消化。另外蒙古人之前多游牧, 冬季寒冷,需要热量又多,所以蒙古人多煮奶茶, 且在茶里除了加奶外还要加盐,以增加体力。
真正的内蒙古奶茶是这样做的,将一块砖茶
分成小片适量,放在水中煮(茶与水的比例是 1/6)。待水的颜色呈深茶色将茶水中的茶叶涝 出,然后再将鲜牛奶放入茶水中即可。
盖碗茶

吃早茶
在中国南方,有吃早茶的风俗,尤其是岭南(广东广西),
吃早茶的风气更盛。吃早茶,既能充饥补营养,又能补水解渴生 津。
目前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都有供应早茶的,而最具代表性的,
则是羊城广州和香港、澳门特区的早茶。
早茶具有茶饮、茶食和茶文化的共性。说它是茶饮,就是保留 着饮茶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吃茶,就在于它在饮茶的同时,还用食 品佐茶;说它是吃早茶,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早晨上茶楼 吃茶。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标题
01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
02 文本
0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或者 复制您的文字粘贴到此处,并且在 粘贴后选择“仅文字”。请在此处 输入您的文字,或者复制您的文字 粘贴到此处,并且在粘贴后选择 “仅文字”。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字,或者 复制您的文字粘贴到此处,并且在 粘贴后选择“仅文字”。请在此处 输入您的文字,或者复制您的文字 粘贴到此处,并且在粘贴后选择 “仅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止渴生津喝凉茶
桃花源里喝擂茶

主要流行于湖南西部的擂茶,是用生叶、大 米·花生·芝麻·食盐·生姜,经混合碾碎加水后, 烹煮而成,故而得名。 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去寒 的良药。
桃花源里喝擂茶
蒙古饮茶习俗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其他地区的人都说“一日三顿饭”是不可少的,但 蒙古族往往是“一日三次茶”,却只习惯于“一日一顿饭”。
02
标题
此处输 入文本 此处输 入文本
03
标题
点击此次水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输本点 入内击 文容此 本点处 内击输 容此入
处文 输本 入内 文容 本点 内击 容此 点处 击输 此入 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