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红头绳
《扎红头绳》课件

《北风吹》
白毛女歌剧中的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曲。 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 的。讲述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 里的情景。
问题
1、这段音乐表现了喜儿一种怎样的复杂矛 盾心理? 2、歌曲旋律是怎样进行的,是上行还是下 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问题
1、这段音乐表现了喜儿一种怎样的复杂 矛盾心理? 2、歌曲旋律是怎样进行的,是上行还是 下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1、表现了喜儿高兴、喜悦、担心和盼望 父亲回家过年的一种复杂心情。 2、旋律下行,表现情绪低落、忧伤。
曲目速度力度演唱形式表达情绪音乐特点北风吹中中弱女声独唱天真祈盼旋律下行休止符运用扎红头绳快中对唱欢快活泼旋律跳进节奏密集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到此结束谢观看
欣赏● 歌剧《白毛女》选段
白毛女剧情简介
1、《白毛女》 (1)以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 (2)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 进行提炼和加工。
2、观看影片《白毛女》主要 情节。
►以演唱为主,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 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主要由序曲、幕间曲、独唱、重唱、合唱、 舞蹈等组成。
问题
歌剧跟舞剧在形式上 有什么异同。
大家一起来
歌剧 以歌唱为主
舞剧 以舞蹈为主
剧情、音乐与戏剧相结合
《扎红头绳》
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讲述: 漫天大雪,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 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 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故作不知地打断爹 爹谈她婚事的话头。爷俩处于年的欢喜之中。
问 题:
这段音乐 表现了什么 思想感情?
问 题: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 表现了喜儿 天真活泼的性 格和父女之间 的深厚情感。
扎红头绳(歌剧选段)

简线谱转换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实践活动
原
乐曲欣赏
欣赏歌剧《白毛女》视频片段,与同学合作模仿歌剧画面,表 演《扎红头绳》。
相关资源
歌剧欣赏
1、爹爹“进”门 2、喜儿“迎” 3、爹爹“坐”, “脱”斗篷 4、喜儿“抖”雪 5、爹爹“拿”出红 头绳 6、喜儿“看”红头 绳 7、爹爹为喜儿“扎” 红头绳
马可与中国歌剧《白毛女》
马可(1918-1976),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9年到延 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1944年与剧作家贺敬之、音 乐家瞿维、向隅等合作,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歌 剧《白毛女》。该剧在陕北秧歌剧的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 歌曲的养分,借鉴西洋歌剧的优秀经验,真实而贴切地反映了 当时劳动人民在苦难中生活和斗争的状况,产生了极大的社会 反响,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1、演唱形式:对唱 2、情感:杨白劳与喜儿深厚的父女之情
简线谱转换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实践活动
原
乐曲欣赏
《扎红头绳》是歌剧《白毛女》中女主人公喜儿和躲过了年关才回家的老父亲杨白劳 相聚时的一段动人对唱,是剧中最轻快、最具感染力的唱段之一。
歌剧《白毛女》旋律大部分采自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杨白劳演唱的旋律采自山西民歌 《捡麦根》,速度为中速,充满了慈爱和温和;喜儿演唱的这段旋律采自河北民歌《青 羊传》,体现出喜儿单纯、天真的性格。
杨白劳与喜儿深厚的父女之情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实践活动乐曲欣赏作者介绍扎红头绳是歌剧白毛女中女主人公喜儿和躲过了年关才回家的老父亲杨白劳相聚时的一段动人对唱是剧中最轻快最具感染力的唱段之一
简线谱转换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实践活动
原
乐曲欣赏
1、歌剧中采用的是怎样的演唱形式? 2、表达了两位主人公之间怎样的情感?
《北风吹 扎红头绳》歌词 精选民歌军歌

北风吹扎红头绳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
年来到
爹出门去躲帐
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
大婶给了玉交子面
我盼我的爹爹回家过年
Music
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
集上我称回来二斤面
怕叫东家看见了
揣在这怀里头四五天
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
爹爹称回来二斤面
带回家来包饺子
欢欢喜喜过个年
唉过呀过个年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你爹我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我给我喜儿扎起来
唉扎起来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
哎扎呀扎起来
门神门神骑红马
贴在了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
大鬼小鬼进不来
哎进呀进不来
以上就是关于北风吹扎红头绳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中学音乐扎红头绳教案中班

中学音乐扎红头绳教案中班教案标题:中学音乐扎红头绳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扎红头绳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扎红头绳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扎红头绳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红色绳子2. 音乐播放设备3. 音乐扎红头绳的示范视频或图片4. 扎红头绳的示范模型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音乐扎红头绳的了解和经历。
2. 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中学音乐扎红头绳。
知识讲解(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音乐扎红头绳的意义和目的,例如在特殊节日或庆典上佩戴红头绳代表吉祥和祝福。
2. 展示音乐扎红头绳的示范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扎红头绳的样式和技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技巧练习(15分钟):1. 分发红色绳子给每位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绳子长度。
2. 示范基本的扎红头绳技巧,如如何将绳子交叉、穿过等。
3. 让学生跟随示范一起练习扎红头绳,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技巧。
创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给每个小组一段音乐,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氛围创作自己的扎红头绳作品。
3.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示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分享和总结(5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扎红头绳作品,并让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音乐扎红头绳的意义和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的音乐扎红头绳艺术家来学校进行示范和讲解。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手工艺品市场,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和欣赏扎红头绳的艺术价值。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技巧练习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音乐扎红头绳意义和目的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创造力方面的表现。
教案扩展:1. 将音乐扎红头绳和其他传统手工艺品结合,进行更多的创作活动。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扎红头绳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意。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扎红头绳》作曲家马可简介素材 花城版

作曲家马可简介人物简介:马可,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参加一二九运动。
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
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
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1943年)、《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扎红头绳》说课

《扎红头绳》说课教案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今天我选用的教材是广西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歌剧殿堂》节选《扎红头绳》,这首歌选自于中国歌剧《白毛女》,该剧创作于1945年,是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歌剧。
音乐采取了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这一段对唱,体现了这对贫穷父女在除夕之夜苦中带甜的幸福心情,表达了慈父对女儿的爱。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歌剧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底蕴深厚的民族音乐。
(2)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模唱学习歌曲《扎红头绳》,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扎红头绳》片段。
(3)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文能把握歌剧的特点,并能初步欣赏歌剧,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扎红头绳》,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表演活动中。
基于音乐新课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学重点:学唱《扎红头绳》。
之所以把这个确定为本课的重点是因为要培养学生的歌唱才能,能更好地与表演相结合4.教学难点: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扎红头绳》,之所以把这个确定为本课的难点是因为学生对白毛女所处时代背景不了解,所以体会歌曲感情有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对音乐认识停留在感官的现状和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三、说学法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初三音乐上册第4单元《扎红头绳》作曲家马可简介素材花城版

初三音乐上册第4单元《扎红头绳》作曲家马可简介素材花城版人物简介:马可,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参加一二九运动。
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
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
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1943年〕、«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扎红头绳》教案2

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扎红头绳》教案2扎红头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与体验音乐作品,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熟悉有关歌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扎红头绳》,指出人物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的旋律特点,并用语言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
3、创新能力目标:学生以模唱、表演歌剧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毛女》剧照宣传画,红绳子,旧帽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老师弹奏《扎红头绳》,学生聆听。
老师提出问题:1、弹奏的音乐叫什么名字?选自哪部歌剧?(《扎红头绳》,选自《白毛女》)2、请同学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歌剧《白毛女》的资料。
3、学生展示收集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二)模仿外形、感受形象1、学生利用道具,模仿喜儿和杨白劳的形象。
2、师生共同点评模仿情况,并请学生回答两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喜儿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而杨白劳则是一个受尽了剥削、很老实的一个农民。
)3、请学生做出几个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
(三)赏析作品、体验形象1、视频欣赏《扎红头绳》,请学生说说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2、说一说剧中人物的声音特点。
(喜儿:声音清脆、甜美;杨白劳:浑厚、低沉)3、轻声哼唱歌曲并练习。
4、老师播放音乐伴奏,学生演唱。
(四)情景表演1、情景设定:《扎红头绳》。
时间:1935年除夕。
地点:河北某杨格村。
人物:杨白劳、喜儿。
道具:杨家所穿:风雪夜披着盖豆腐的布。
杨女所戴:二尺红头绳。
杨家所用:柴火、散放的盆罐和油灯。
情节:杨白劳躲债回家------系红头绳------贴门神。
2、教师播放音乐伴奏,学生上台跟随音乐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表演。
(五)小结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作品歌剧《白毛女》从内容、情绪、形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大家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 题:
这段音乐 表现了什么 思想感情?
扎红头绳
角色对唱《扎红头绳》
1、分角色跟唱《扎红头绳》 比比男生与女生谁唱的好?
2、注意表现出喜儿的天真活泼和杨白 劳作为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深情。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 到此结束
谢谢观看!
观看影片
欣赏● 歌剧《白毛女》选段
白毛女剧情简介
1、《白毛女》 (1)以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 (2)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
实进行提炼和加工。
2、观看影片《白毛女》主要 情节。
鉴赏对比
曲目
速度 力度 演唱形式 表达情绪 音乐特点
《北风吹》
《扎红头绳》
对比巩固
曲目
速 力 演唱形式 表达情绪 音乐特点 度度
《北风吹》 中
中 女声独唱 天真祈盼 旋律下行、Leabharlann 弱休止符运用
《扎红头绳》 快 中
对唱
欢快活泼 旋律跳进、 节奏密集
《北风吹》
白毛女歌剧中的第一幕第一场的第一首歌曲。 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与《青羊传》创作而成 的。讲述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 里的情景。
欣赏歌剧片段北风吹
王昆《北风吹》
学 唱《北风吹》
1、歌曲的节拍(3/4)速度:中速。 2、注意休止符、节拍节奏的把握。 3、注意情绪的表达。
《扎红头绳》
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讲述: 漫天大雪,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 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 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故作不知地打断爹 爹谈她婚事的话头。爷俩处于年的欢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