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课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3张PPT)

2.上阕中“看”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字总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远望群山, 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 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瞰,鱼 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作者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 幅绚烂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一切 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思想感情的体 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 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 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如 能从气候、当时革命事业的发展角度谈,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
)中流 )中肯
答案:1.qìn jú ɡě kuò qiú zhēnɡrónɡ è xié 2.kàn/kān cénɡ/zēnɡ jǐn/jìn zhōnɡ/zhònɡ dānɡ/dànɡ
二、按拼音填字组词
chóu( chóu(
)密 )怅
qìn( )园春
分mì(
)
màn( )步
俯——
鱼翔浅底
下阕抒情:革命豪情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年龄—— 同学少年
忆精神—— 书生意气 婉答
行动——
指点江山
二、课文主旨 《沁园春 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橘子洲秋景的描绘 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 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 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三、艺术特色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上阕一改过去写秋的诗词中那种感伤、肃杀的“悲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3)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 样的情感? 答: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 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4)______________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 《七律· 长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毛 泽东《沁园春· 雪》)
2.写法赏析
(1)写景抒情。本词选择了秋山的红叶和秋水的绿波来 加以描写,是因为这些景色可以寄托革命的激情。又选择 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来加以描写,反映了人民要求解放 的愿望。“怅寥廓”以下,由写景转入写情:“怅”不是
栏 目 链 接
真的惆怅,“问”不是真问,只是说得含蓄一些,但是以
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已经溢于言表。
(2)词的上阕,“看”字统领哪些景物?我们从中
能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林、江、舸、鹰、鱼,万类。意象密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争”、“击”、“竞”等动词突出景物特征。 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 》(共37张ppt)

碧透, 百舸争流。
了江水碧绿清澈,绿色又代表旺 盛的生命力。 “争”字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又增加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了最扬奋进的气氛,显示出千帆 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
万类霜天竞自由。
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 姿。“翔”字描写自由自如的神态。
点拨指导:
看万山红遍, 远眺 层林尽染;
“独立”一词写出了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坚
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词人豪迈的气概。“独立” 不能改为“站立”“直立”。因为“独立”不仅 表明是独自一人,而且联系当时的革命背景,军 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 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 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词人身处 险境,依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独立思考:
3、诗人看到了那些景物?诗人描写这些景物时 那些字用得特别传神?为什么?用了什么描写手 法?请用三个字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才情展示: 析意象 品语言 明手法
敢,
染、透:写出了秋的绚丽浓重,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染”字把天然说成人工,仿佛 有人有意染战的壮美景色,活画 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透”写出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 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 段,叫“片”或“阕”。如《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 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4、词从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 表:柳永、李清照、秦观等,豪放派代表:苏轼、 辛弃疾等。
•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2、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3、反复诵读,品味领会这首词的景、情。 4、感受作者澎湃的豪情壮志,激发青春 激情,做时代奋勇拼搏的弄潮儿。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7张PPT).ppt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删掉可以 吗?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 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 学等学校任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怅”从何来?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怅”从何来?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寥廓:指宇宙高远寥廓。苍茫:旷远迷茫。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是怎样 的?何以让诗人“怅”?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力量来源
1、面对阔大的时间和空间,个体的奋勇抗争。
2、昂扬向上、自由勃发的词语。动词、动态化词语。 (争、击、翔、竞,少年、正茂、意气、挥斥、指点、激 扬、粪土、击水、遏。) 3、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形成了排比,有气势。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九辩》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 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雨霖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四读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jú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xiáng/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liáo廓ku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lǚ/曾游—,忆/往昔/峥zhēng嵘ró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 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 学等学校任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怅”从何来?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怅”从何来?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寥廓:指宇宙高远寥廓。苍茫:旷远迷茫。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是怎样 的?何以让诗人“怅”?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力量来源
1、面对阔大的时间和空间,个体的奋勇抗争。
2、昂扬向上、自由勃发的词语。动词、动态化词语。 (争、击、翔、竞,少年、正茂、意气、挥斥、指点、激 扬、粪土、击水、遏。) 3、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形成了排比,有气势。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九辩》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 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雨霖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四读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jú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xiáng/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liáo廓ku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lǚ/曾游—,忆/往昔/峥zhēng嵘ró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21张PPT)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 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 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 的.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 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
• ⑤讨论探究意象与意境在表达词人感情方面的其作用。
• ⑥课堂检测。
课前播放《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青年毛泽 东背诵《少年中国说》片段,营造课堂气 氛。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 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 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 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 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激 扬 文 字 ,
指 点 江 山 ,
挥 斥 方 遒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书 生 意 气 ,
风 华 正 茂 ;
恰 同 学 少 年 ,
。忆 往 昔 峥 嵘 岁 月 稠
携 来 百 侣 曾 游 。
认准字音
(1)沁园春 (2)峥嵘岁月 (3)百舸争流 (4)怅寥廓 (5)挥斥方遒 (6)浪遏飞舟 (7)橘子洲 (8)携带
( qì n) ( zhēng róng ) ( gě ) ( liáo )( kuò ) ( qiú) (è) (jú) (xié)
激昂慷慨
• ⑤讨论探究意象与意境在表达词人感情方面的其作用。
• ⑥课堂检测。
课前播放《恰同学少年》电视剧青年毛泽 东背诵《少年中国说》片段,营造课堂气 氛。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 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 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 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 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激 扬 文 字 ,
指 点 江 山 ,
挥 斥 方 遒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书 生 意 气 ,
风 华 正 茂 ;
恰 同 学 少 年 ,
。忆 往 昔 峥 嵘 岁 月 稠
携 来 百 侣 曾 游 。
认准字音
(1)沁园春 (2)峥嵘岁月 (3)百舸争流 (4)怅寥廓 (5)挥斥方遒 (6)浪遏飞舟 (7)橘子洲 (8)携带
( qì n) ( zhēng róng ) ( gě ) ( liáo )( kuò ) ( qiú) (è) (jú) (xié)
激昂慷慨
1《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我国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助学链接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 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 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 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 显示了词的内容。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 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 何种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万山红遍:“万”字摹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 “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层林尽染:“层”字 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活画出枫林仿佛 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漫”字写 出了江水满溢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 百舸争流:“百”字写舸之多,“争”字活现出千 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击”准确地表现 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鱼翔浅底:“翔”精当地 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人文精神
《沁园春 长沙》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 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 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精神 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期望,人活着贵在有 昂扬的精神。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人,永远无 法理解饱满精神带给人们的是何等的愉快和幸福。 精神有形,它能让人从某些人的行为中看到和体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 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 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一般情况 下,诗歌中运用的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 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毛泽东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我国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助学链接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 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 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 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 显示了词的内容。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 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 何种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万山红遍:“万”字摹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 “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层林尽染:“层”字 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活画出枫林仿佛 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漫”字写 出了江水满溢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 百舸争流:“百”字写舸之多,“争”字活现出千 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击”准确地表现 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鱼翔浅底:“翔”精当地 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人文精神
《沁园春 长沙》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 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 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精神 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期望,人活着贵在有 昂扬的精神。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人,永远无 法理解饱满精神带给人们的是何等的愉快和幸福。 精神有形,它能让人从某些人的行为中看到和体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 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 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一般情况 下,诗歌中运用的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 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到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护 下 , 毛 泽 东 同 志 秘 密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活 动 。 军 阀 赵
2
月 ,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1925
·
长 沙 》 创 作 于 年
作者其人
•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 •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
眼
前看
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心 中抒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结-1
色 彩 图绚 丽 画的 秋 景
胸
壮
怀 博
大
志的 凌
云
2、下阕:
峥 嵘 岁忆 月
豪 迈
气记
概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题目解说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 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 牌名还有“念奴娇”、“菩萨蛮”等。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精选ppt课件(48页)

写作背景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 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 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 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 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 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地镇压。那么 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 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 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 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 liáo kuò )
è
三
整体感知
朗读,要注意节奏。 感情,要热情奔放,慷慨激昂。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词的分类 1、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 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 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
四叠极少见。
预习检查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 ) 百舸( qì n 峥嵘( ) 寥廓( zhēng róng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qiú 橘子洲 ( j ú ) gě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