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耐力教案

心肺耐力教案
心肺耐力教案

体育教案

发展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新、选)

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 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 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 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6,就是l min的运动强度。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 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 安静心率 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200(次/min),心率储备为200-70=130(次/min),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75%+70=167.5(次/min)。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它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强度大,时间应稍短, 强度小,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关于运动频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 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5.效果检查

心肺复苏教案(一)

《心肺复苏》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45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由教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提问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时:(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 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6分钟) 提问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回答2:不合适,没有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伤情判断后再选择正确的急救方法。(在此找学员回顾伤情判断依据,即从意识、呼吸、心跳、瞳孔等判断伤员的伤情,由此引入心跳骤停的判断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发展心肺耐力

能量系统与训练应用和心肺耐力 1.目的 2.简介 3.结论 学习指引 目的 阅读完文章后,你应该知道: 三种能量系统的特点 什么是乳酸阈值,如何利用乳酸阈值给会员设计锻炼计划 心肺耐力训练的种类和原理 简介 作为一个专业的私人教练,学会科学的利用人体的能量系统和心肺耐力训练原则帮助客人去提高身体素质及达到训练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心肺训练方案都忽略了乳酸阈值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因此本文会介绍一些关于乳酸阈值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乳酸阈值帮助客人提高心肺上的表现。而作为一个专业的教练,更应该能根据客人的训练背景而选取最合适的心肺耐力训练。 结论 ATP的来源和合成 我们身体中只有限量的ATP,但为了保证我们有足够的ATP(能量)做功,就需要有一些方法来重新合成ATP 在不同的情况下,有3种能量系统可以重新合成ATP,如果三种能量系统按照运动方式来划分又可以分为无氧和有氧 .ATP-CP系统(无氧系统) .乳酸系统(无氧系统) .有氧系统(有氧系统) 无氧系统产生ATP(ATP-CP系统) 肌酸激酶 PC+ADP --->ATP-CP *肌酸激酶:一种酶,可以起到急速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速度 *ADP:二磷酸腺苷 *CP:肌酸磷酸 ATP-CP系统(无氧系统)特点 (1)在运动开始时为肌肉的收缩提供能量 (2)供能时间短(持续时间少于10秒) (3)高强度-爆发性 (4)PC更新需要ATP,只有在运动恢复期才能进行,而这恢复是由有氧系统中Phosphorylation的反应, 把流失的磷(P)重新放到C上面 (5)有氧能力愈强的人,恢复速度愈快 (6)一般30秒能恢复50%,2-5分钟能完全恢复 (7)肌肉细胞中只储存少量的PC (8)产生的ATP总量有限 乳酸系统 乳酸系统特点 (1)很快提供能量,通常可以提供进行2-3分钟运动

如何发展心肺耐力

如何发展心肺耐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心肺耐力的概念,掌握各种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 2.明白心肺耐力与健康和终身体育的关系,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心肺耐力;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心肺耐力的概念; 心脏和肺脏的技能状态是极为重要的生命、健康体征,心肺耐力是衡量心脏和肺脏技能的重要指标; 心肺耐力好的认真完成1000米时,对肌肉供氧能力;而心肺耐力较弱的人在完成1000米时,对肌肉供氧的能力差。 2.发展心肺耐力的原则:FITT 频度(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和类型(Type) (1)频率:3—5次每周作为一名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中学生,应该保证每周进行5~7次体育锻炼,锻炼的具体内容可各有不同。 (2)强度:对有氧运动的强度控制可以通过测量心率来实现。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心率应该控制在自己最大心率的65%~80%之间为宜。要使自己现有的身体素质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就必须在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后,逐渐加大你现在锻炼时的运动强度,即完成一个从

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锻炼的过程。长跑或骑自行车的判断:依据呼吸情况,在跑步或骑自行车时能完整说吃一句话,则强度合理; (3)时间:持续运动20—30分钟练习的强度会直接影响持续运动的时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运动时间要比控制运动强度容易得多。 (4)类型:跑步、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等运动形式都可。不同类型的锻炼项目会产会不同方面的锻炼效果,因此应当通过测试了解自身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进行锻炼。 发展心肺耐力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3.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可参照书本) (1)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 (2)锻炼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当时的感觉适当调整走或跑的时间;(3)注意:锻炼计划的实施有心脏疾病的同学禁用,患病或身体不适3的同学慎用; 4.发展心肺耐力的方法 (1)10—15分钟定时跑; (2)走跑组合:快走100米——弓步走50米——左右交叉步50米——快速高抬腿20米——半蹲走50米——放松跑50米。完成3—4组 (3)5分钟变速跑:在场地内以50米分段做变速跑,如50米快50米慢,或50米慢50米快。

心肺复苏教案模版

心肺复苏技术训练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心肺复苏技术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心脏骤停者的急救技能,为伤员赢得救治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战斗减员的目的。 授课人:xxx 内容:心肺复苏技术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1小时 地点:训练场 要求:1.认真听讲,仔细观看示范; 2.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1.带队进入训练场,调整训练队形 2.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的首长报告 3.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 1、判断呼吸和脉搏 2、胸外按压 3、开放气道

4、人工呼吸 【理论提示】:心脏骤停有三个主要的临床表现:1、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2、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3、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其中心跳停止3秒钟表现为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表现为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表现为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表现为-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表现为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表现为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所以争分夺秒是急救的关键,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 【讲解示范】:首先是对心脏骤停者的判断,可以通过听呼吸和触脉搏的方法,以触摸颈动脉搏动为例,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 【组织练习】:两人一组,轮流充当伤员和救护员,按照讲解的动作要领,仔细体会。 【讲解示范】胸部按压 1、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2、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3、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4、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5、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6、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7、按压-通气比值:30:2

有氧耐力训练运动处方

提高有氧耐力的运动处方 羊羊 运动目的: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耐力,增强体质 运动项目: 有氧慢跑、游泳、登山、自行车 运动强度: 30-45岁身体健康而未经过训练的人:心率在140-150次/min;50-60岁的健康 中年人在参加锻炼的初期,心率不应超过140次/min 运动时间: 1、身体健康且经常参加锻炼者,每次持续运动时间30-40min 2、从未参加运动锻炼或者身体虚弱者,锻炼初级阶段每次运动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当身体 适应后再逐渐增加 运动频率: 一般一周3次或者隔日一次,每周运动总时间不得低于80min 注意事项: 1、老年人要避免在22:00到8:00 这段时间进行运动,因为这段时间血液粘度增加 2、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3、掌握好呼吸节奏 4、冬天运动时要注意保暖 5、患病时要注意休息 6、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 70%—85 %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 + 安静心率 姓名:刘淑华 性别:女 年龄:21岁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慢跑,羽毛球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56m,体重43公斤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min,血压 75/115mmHg,肺活量2 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8个/min,耐力——800m跑4分钟,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一般,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通过慢跑运动和训练,能够显著的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增加自身耐力,使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同时塑造自身身材 运动项目:羽毛球、慢跑(主要运动项目)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即140—170次/min 运动时间:下午5点左右,每次约30min 运动密度:可运动5分钟,休息两分钟再运动,灵活变化。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 1.不要饭后即运动。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进餐。 2.最好在早上6点后、下午四五点钟运动。 3.运动后注意感觉。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或脚痛等情况,说明运动量过了。运动后五分钟脉搏频率应恢复至运动前状态。身体不适就停止运动 模板 耐力动动处方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档案号 体质状况评定 身高: 164 cm 体重: 70 kg 基础代谢(BMR):1561 体制百分比33.8% 身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OBD) 心功能能力(F.C): 15.6 METsF.C.属于优秀水平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供给全身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3.822 L 你的心脏每分钟可以供给每公斤体重的最大氧气量约为 54.6 ml 专家建议 给据以上评定,建议如下: 运动强度: 运动能力(F.C) 15.6 METs 靶心率(THR):锻炼时心率保持在134~147 次/min,或 22~24 次/10s左右 低于这个强度,锻炼效果不佳;超过这个强度,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以外情况给身体造成损伤。 锻炼项目: 周期有氧运动:

心肺复苏教案

枣 庄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姓名 专业护理学 申请任教学科护理 2014年1月教案首页

新课导入 航母style 经典动作 2012年11月,中国首艘航母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意味着我国的航母初步具备了实际战斗力.舰载机的起降成功与地面人员的指挥密不可分,地面人员就是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来指挥舰载机的起降。航母style 就是其中的一个动作。 举国欢庆,国人为之骄傲,但却传来了一个噩耗:罗阳,歼-15研制现场行政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罗阳在航母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离舰即送往医院,但抢救无效,在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师活动:视频图片展示 学生活动:模仿示范动作 目的:调节课堂气氛,激 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备注

实施教学任务1:罗阳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一、概念 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 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心源性猝死:心跳骤停患者若不及时救治即刻死亡,这种由心脏原因 引起的死亡称之为猝死。 二、心跳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原因:冠心病,心肌病变,主动脉疾病 非心源性疾病:窒息,触电,药物过量,溺水,麻醉,手术,创伤 实施教学任务2:罗阳心跳骤停时都有哪些表现 三、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5)心前区搏动及心音消失 6)皮肤苍白或发绀 7)伤口不出血。 实施教学任务3: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争分夺秒,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 教师活动:结合当下新闻 事例,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试 做心肺复苏动作。 (已提前预习) 目的:带着问题再次讨论 课本,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学习主动性。 因本段知识难度稍大, 由老师讲解完成。 教师活动:理论讲授。 学生活动:听课为主。 教学内容 备注 思考 1:罗阳的死亡原因是什 么 2:发生心跳骤停时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心肺复苏教案一讲课稿

《心肺复苏》课题名称:心肺复苏

授课 时间理论课+实操课课型 课时1学时(45分钟)安排1.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教学2.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目标3.牢固树立现场急救的意识 教学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重点教学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 难教理论讲授法、图片展示法、操作演示法、讨论方教多媒体、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仪1《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安全技能训练考核 参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资2《院前急救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45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由

教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3.【教学过程】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1提问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呼吸停止时: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心肺功能训练计划

心肺功能训练计划:(心肺功能的提高对增肌很有利)每周2-3次,每次30-60分种心率控制在(220-你的年龄)x80%左右2:力量训练计划参考A.慢跑热身10分钟B.伸展目标肌肉(采用静态拉伸)第一天腿部腹部训练:腿部训练有利于全身肌长坐姿腿举4组x10-12 次史密斯深蹲 4组x10-12次腿弯举4组x10-12次仰卧起坐 4组x15-20次斜板仰卧起坐4组x15-20次仰卧转体起坐4组x15-20次(练习腹斜肌动作)悬垂举腿 4组x15-20次第三天胸肩部训练:平卧杠铃推举4组x10-12次平卧哑铃推举4组x10-12次上斜哑铃推举4组x10-12次上斜哑铃飞鸟 4组x10-12次坐姿哑铃飞鸟4组x10-12次坐姿哑铃推举4组x10-12次立姿哑铃飞鸟4组x10-12次立姿哑铃侧平举4组x10-12次第五天背部训练罗马椅挺身:4组x10-12次T型杆划船4组x10-12次宽握引体向上 4组x10-12次屈腿硬拉4组x10-10次颈前下拉4组x10-12次第七天二头和三头训练坐姿哑铃交替弯举4组x10-12次单臂哑铃颈后臂屈伸4组x10-12次E-Z杠杠铃弯举 4组 x10-12次绳索下压4组x10-12次 土豆网上有一教学片子《男子健美》(共3集)讲的就是器械健身你参考一下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心肺复苏术教案88334

心肺复苏教案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2.意外伤害 3.药物中毒及过敏 4.医源性 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6.迷走神经反射造成 二、心跳骤停诊断 1.主要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电图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 心室纤维性颤动 心肌的电——机械分离 心室停搏 2.次要依据 (1)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2)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停止,或在短时间内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以后迅速消失。 (3)口唇、四肢末梢紫绀。 三、心肺复苏术 (一).基础生命支持术BLS(Basic of support) C 人工循环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1、人工循环——C 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 ——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回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方法及注意要点 判断意识 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 二摸:颈动脉 三听:听心音.在心前区叩击二下 (喊、摇肩、掐人中或合谷穴、看瞳孔、探鼻翼呼吸)

↓ 招手呼叫他人协助抢救 ↓ 摆正复苏体位 (仰卧,头、躯干、下肢平直,两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开扣子暴露胸部。) 进行判断呼吸 [用耳听,同时用面颊部皮肤感觉气流。看胸部起伏。] ↓ 判断心跳:触模颈动脉 [用中食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喉结)然后向抢救者对侧滑动2-3cm, 在气管旁胸锁乳突肌前缘软组织深处感觉颈动脉有无搏动] ↓ {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2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两手食指沿肋弓上划,找到剑突,一手食指“点”在剑突上,另一手(食指和中 指)两横指“点”在其上缘,一手的食指再在两横指上缘“点”住,最 后用两横指的手撑根中心对住“点”。] [放置] 一手掌根中点与按压位置对位,另一手掌根重叠,两掌手指交错或 伸直,手指上翘脱离胸壁。 [姿势] 身体前倾,肩与按压位置垂直,肩、肘、腕三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 以髋关节为点,通过上身的力量下压。 [深度] 下压深度成人至少5cm,不应超过6cm,1-13岁5cm,婴幼儿4cm。 [频率] 100-120次/分。 [注意点] 剑突上两横指,双掌重叠,手指翘起,三点成一线。垂直,髋关节为支点,上身力量,不要摇摆,压:松=1:1,松时手掌不移位,按压时看 面部。最后看瞳孔,用食指触摸颈动脉判断复苏效果

心肺复苏教案

教学科目:《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七章心肺复苏 授课时间: 2010年5月26日 教案完成时间: 2010年5月09日 一、定义: 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呼吸,努力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自主呼吸。 二、心跳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病) 非心源性:窒息、触电、溺水、药物过量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合几幅照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课堂提问:是不是任何人心跳骤停都应立即进行CPR?(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 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瞳孔散大。 4.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5.部分患者有短暂而缓慢叹息样或抽气样呼吸。 四、抢救方法: 初期复苏: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 后期复苏:借助于器械设备及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最佳疗效的复苏阶段。 复苏后处理: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促进脑功能恢复。 五、初期复苏的步骤: 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列举电击伤病人及煤气中毒病人例子) 2)判断患者反应 (Response) 3)呼救/报警(EMS系统) (列举一个病历补充说明) 4) 人工循环(Circulation) 5) 开放气道(Airway) 6) 人工呼吸(Breath) 1. 人工循环 C ⑴判断有无心跳: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能超过10秒。 ⑵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①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 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2005年新的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病人两乳头的连线与胸骨交点处。(利用模拟人给学生演示一次) ②胸外心脏按压幅度与频率: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 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

提高心肺功能的体育锻炼处方档

2.根据制定锻炼处方的步骤,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一个提高心肺功能的体育锻炼处方。(例) 姓名:**** 性别:男年龄:20 职业:学生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70cm 体重:64kg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安静脉搏:85次/min;血压:90/120mmHg 肺活量:4000ml 体能测定:力量:俯卧撑:25个/min;耐力:1000m跑4min 体质测定:健康状况:良好;耐力不佳 运动目的:通过慢跑运动和训练,能够显著的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增加自身耐力,使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争取使1000m跑进入到3分30秒以内。 运动项目:慢跑 运动时间:坚持锻炼1个月,每天20——30分钟,循序渐进。 运动密度:可运动5分钟,休息两分钟再运动,灵活变化。 运动频率:每天至少一次。 注意事项: 1.不要饭后即运动。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进餐。2.夏季最好在早上6点后、下午四五点钟运动。3.运动后注意感觉。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或脚痛等情况,说明运动量过了。运动后五分钟脉搏频率应恢复至运动前状态。 &&下面是个锻炼课程表&& 星期 活动内容 时间 负荷 一 慢跑3000米 25——30分钟 轻松 二 走跑交替,(5min走+5min跑)*3 30分

稍费力 三 一般准备活动,各种球类游戏,40分 轻松 四 一般徒手操,持续跑5000m 35——40分 稍费力 五 走跑交替:(5min +5min跑)*3 30——40分 轻松 六 一般徒手操,持续跑3200M 25——30分 较轻松 日 休息

·····················扩展······ 一、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 意义和作用: 心肺功能适应水平高的最明显益处就是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延年益寿。其次为减少Ⅱ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血压和增加骨骼密度。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越高,精力就越充沛,不仅能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不易疲劳。另外,心肺功能适应水平高者,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准备活动通常是进行5~15分钟的舒缓运动,这可使机体逐渐适应剧烈的运动。选择不同方式锻炼时,准备活动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如选择步行作为锻炼方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活动: 1、1~3分钟轻松的健身操(或类似的活动)练习。 2、1~3分钟的步行,心率控制在高水平时的20~30%。 3、2~4分钟的拉伸练习(可任意选择)。 4、2~5分钟慢跑并逐渐加速。 如果选择其他的锻炼方式而不是跑步,在按照以上步骤的同时以相应的活动方式替代步骤2和4即可。 (二)、锻炼方模式 锻炼模式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1、锻炼方式。 常见的增强心肺功能适应水平能力的锻炼答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凡是有大肌肉群参与的慢节奏的运动都可以作为锻炼方式。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首先应选择你喜欢的运动,只有从事喜欢的运动,你才容易坚持下去,其次要考虑到可行性和安全性。冲击力强的运动比冲击力小的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更易引起锻炼者受伤。对于容易受伤的人来说,最好选择冲击小的锻炼方式,而很少受伤的人可以任意选择锻炼方式。 以往,人们常常只选择单一的锻炼方式,这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容易受伤。建议你采用综合性的锻炼方式,最好一次锻炼包括不同的练习内容。 2、锻炼频率。 一周进行两次锻炼就可增强心肺功能适应能力,锻炼3~5次可使心肺功能达到最大适应水平,且常任的可能性减小,但一周锻炼超过5次并不能引起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接近50%VO2max时即可增强心肺功能适应能力,故常把这一强度称为锻炼阈,目前推荐的运动强度范围为50%~85%最大摄氧量。 在确定运动强度时,心率指标比最大摄氧量指标更实用,因此常用心率间接地表示运动强度。只有超过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有效地引起机体的适应,该强度所对应的心率称目标心率。目标心率常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表示。50%和85%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什分别为70%和90%最大心率,因此目标心率是70%~90%最大心率,如年龄为20岁的大学生目标心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心肺复苏培训教案

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现场急救项目名称:心肺复苏适用对象:职工群众

心肺复苏培训教案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BLS,8分冲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时间就是生命!现代救护应立足于现场的急救,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赢得挽救伤员生命的宝贵时间,防止伤情继续恶化,减少后遗症,减轻伤员的痛苦,为医院救治伤员创造条件,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减少伤残率。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心脏骤停时心脏可以完全停止活动,也可能处于心室颤动状态。 心脏骤停的原因 分为两大类:①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②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如触电、溺水、创伤等。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 心肺复苏的步骤: 一、评估意识及呼救 1.判断意识:轻摇病人肩部,高声问:"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姓名。 2.判断呼吸:面颊贴近患者鼻部感觉有无呼吸气流同时扫视患者胸部有无可见的呼吸运动。 3.判断颈动脉: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喉结部位,然后向旁滑移 2-3厘米,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10秒)4.早期呼救:“来人呀?救命呀?”及早正确拨打“120” 二、复苏体位 1.病人仰卧于硬木板或地上,头、颈、躯干平直,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2.解开衣领、腰带 三、心肺复苏 1.循环支持—C

发展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知识分享

发展心肺耐力的运动 处方

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 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 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 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 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6,就是l min的运动 强度。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 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 /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 + 安静心率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200(次/min),心率储备为 200-70=130(次/min),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75% +70=167.5(次/min)。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它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强度大,时间应稍短,强度小,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 好的效果。 (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关于运动频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 显。 5.效果检查 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运动处方处方: 1.运动处方的基本组成 (1)准备活动

心肺复苏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两课”评比(2014年度) 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

目录 一、教材简析 (01) 1、教材选用 (01) 2、教学地位 (01) 4、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01) 二、学情分析 (01)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01) 四、教学实施设计简述 (02) 五、教学实施设计(教案) (03) 六、附件一: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 09 七、附件二:心肺复苏评价标准-------------10

心肺复苏术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选用 选用的教材是傅一明主编的《急救护理技术》。它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教学地位 心肺复苏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把 1、(明确心肺复苏 3 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掌握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及步骤, 总结归纳出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制定为知识目标; 2、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正确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技能目标; 3、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 具有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 因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实用性人才, 所以把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列为重点; 鉴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我把急救意识的形成和急救技能的掌握列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她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已经接触生理、解剖、基护等学科,她们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从而为服务社会的愿望。 三、教法与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1学时,实训1学时,技能竞赛1学时。理论讲授时采用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法,根据案例、明确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训练习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最后通过学生竞赛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自主学习法,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合作探究法是培养学生协调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在观察与造型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效果:比如在操作时运用观察法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运动心肺功能测定

课题运动心肺功能的测定 目的要求1、了解心肺功能测试仪的基本组成。 2、掌握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分析。 3、了解当前心肺功能测试的应用领域。 4、了解体育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5、学习正确使用软件系统。 实验课时 4学时 实验器材跑台,电脑,彩色打印机,cortex软件系统,混合气体分析仪,12导心电图仪,心率带。 应用领域(实例) 心肺功能测定、游泳运动实地测试、自行车实地测试、特殊作业环境测试、篮球运动、冰球运动、马术运动、减肥健美。 实验原理 1、心肺功能测试的定义:心肺功能测试(Ergospirometry)是评估健康或疾病人群心肺功能状况的一种无创的测量方法。其基于实际测量或计算的心功参数、肺功能参数及通气交换的参数。 2、心肺功能测试方法的生理基础: 人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肌肉的活动。肌肉的活动 (收缩) 需要释放肌肉中的能量 (ATP)。ATP 的获得,来自于储存在肌肉内的营养物质的燃烧(氧化) (线粒体)。燃烧肌肉内的营养物质需要氧(O2)。二氧化碳 (CO2) 作为氧化的废物需要排出。O2 及 CO2的传输依赖于血液循环系统。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 (O2-摄取, CO2-排除) 依赖于肺脏的功能。

3、测量方法: 1)混合室测量法(混合气体法);气体分析采样只能在呼气阶段 进行,对于呼出的气体只能按一定比例采样 (一定比例);测量的为 平均气体( O2- 及CO2)浓度(如每 10s测试读取一次参数值)。 2)每次呼吸法(Breath by Breath);气体进行连续采样分析, 测试的结果为实际气体浓度 (O2, CO2) 应用快速反应传感器。 4、测量方法测测量参数: FIO2 / FICO2:(吸入. O2- / CO2-浓度); FEO2 / FECO2 :(呼出. O2- / CO2-浓度) ; V‘(t): (呼吸流量轨迹); Ta :(周围环境温度) PB : (大气压) HR: (心率). 5、心肺功能计算参数: 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每分摄取或呼出量、呼吸交换率 相对摄氧量、氧脉搏、等价通气量、无氧域、最大脂肪氧化率 心肺功能测试的应用与发展 1、运动生理的基础研究 2、运动训练强度的控制 3、心肺功能的风险评估 4、心肺功能康复的评定 5、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6、心肺功能药物治疗的评估 7、营养评估 8、职业卫生保健 观看操作视频 边看边讲解(1、软件安装;2、设备连接;3、操作步骤。)

心肺功能运动处方

提高自身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 姓名:侯宪国学号:2010210310 案例分析:处方对象为自身,年龄:24岁。身高:178cm。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最近在操场上跑了几圈,感觉喘不上气来,呼吸困难,虽是低 强度,但心跳很快。自身感觉心肺功能适应能力明显下降了,于是就对自身进 行了一个简单的台阶试验,发现得分指数偏低,呈现在不及格的边缘上,于是 制造一个健身处方来恢复自身的心肺功能适应能力。 健康状况:健康水平良好,没有身体其他疾病困扰,无病史。 运动目的:提高自身心肺功能能力的适应性,通过训练后使自身心肺功能能力由不及格达到优秀的水平上。 运动项目: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和耐力跑。耐力跑是最好的锻炼项目,但是太枯燥,因此穿插自己喜欢的项目进去。运动项目安排:周一下午:慢跑。 周二下午:羽毛球。周四下午:慢跑。周五下午:乒乓球。周六下午:慢跑。运动强度:因为心肺功能的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好,因此在运动强度的控制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运动时达到自身最大心率的60%-70%为 宜。因为有研究表明在最大强度的50%-70%之间身体内各组织器官进行的是有 氧运动,而且最有利于健身。又因为自身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能力稍强点, 因此采用稍高于平常人的适用范围,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开始实施时运动强度 可稍低点,运动时可达到最大强度的60%边缘,慢慢适应后可在最大强度的70% 边缘进行训练。运动强度的量化值计算,最大心率采用:最大心率=220-年龄, 即本人的最大心率为220-24=196,运动时心率范围在117—127之间。 运动时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锻炼,每次运动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根据身体情况可适当休息,运动前应有10分得准备活动,避免运动中的肌肉拉伤,运动后应有 10钟左右的整理活动,有利于尽快的进行身体恢复。 运动频率:周一到周六每天下午锻炼一次(周三除外),周三和周日为休息调整期间。 运动监督:采用自我监督的方式,自配心率带一个,运动时戴在身上,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督,使心率保持在固定的范围之内。自我监督的好处,省事、方便,简单 易行。自身健身动机强烈,意志坚定,所以能够做到对自身良好的监督。 效果检查:每周对自身进行一次检查,检查采用台阶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