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本文档旨在对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考试概况- 考试名称: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xx月xx日- 考试地点:xx教室- 考试时长:xx分钟- 参与人数:xx人考试内容该科学期末考试主要覆盖了以下内容:1.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2. 单元二:天气与气候3. 单元三:植物生长4. 单元四: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考试分析考试难度整体来说,该科学期末考试的难度适中。
大部分考题能够涵盖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并兼顾了应用和理解能力的考察。
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考试结果统计,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生长的知识点掌握较好,表现出较高的得分率。
而对于天气与气候和动物与生活环境的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弱,得分率较低。
错题分析通过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学生对于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能力理解不够透彻。
2. 一些学生对于天气与气候的变化和影响的认知仍存在模糊。
3. 学生在记忆和掌握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要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改进建议基于对考试分析的结果,我们向教师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针对天气与气候和动物生活环境这两个知识点,加强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实例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植物的种植和观察等活动,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的研究方法和复策略,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
这份分析报告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考试成绩。
四年级科学下册质量分析

青水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李长宏一、学生情况本班有46名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差距悬殊。
通过学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在逐渐的形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班学生离这一既定目标尚有差距,需要再不懈的努力。
二、试卷的优缺点本次检测试题题型全面,主、客观性试题兼备,客观性试题占22%,主观性试题占78%.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内容全面,考察到位。
但个别小题偏难,如:写出几种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学生很难把三种列举完全。
三、1、学生答卷总体情况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不好,优差悬殊很大,最高分94分,最低分只有14分,相差80分。
优生和中等生比例较低,分别占全班学生的6.7%和33.3%。
这说明学生没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全部掌握,综合运用能力不是很强,教学效果不好,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补救措施不到位。
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还需努力。
2、随机抽查样卷得分情况从随机抽查的试卷按来看,学生对客观性试题掌握的比较扎实,得分率为81.8%;对主观性试题掌握较差,尤其是实验题得分率最低,仅为40%,这说明教学中只注重对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等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学习科学的兴趣!四、改进措施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小学科学四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 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理分析资料抽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
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
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 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2.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机会与方法策略。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 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 用
三、反映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生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在这一点上,四年级比三年 级稍好,但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以后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
培养。
2、学生不能运用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能力较差。这提示教师以后教学中多留有空间让学生动脑 思考,这样才会在考试时灵机应变,
3、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表述不过关,回答问题拖泥带水,答非所问,没抓住要点回答。
4、个别学生书写差,错字多。
四、主要对策
.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积极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 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的进行探究。
四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
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标准》,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紧随最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正确率在80%以上.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科学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一)、填空共6个小题,每空0.5分,总计10分.此题正确率达7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科学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1题.还有第5小题,个别同学也出现了错误.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扎实。
(二)、选择正确率60%以上,多数学生错在第2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电路连接的理解,平时接触的少。
(三)、判断共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75%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2小题。
(四)、连线分值在8分,学生得分基本在8分左右,失分很少。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掌握情况。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个小题,计12分。
此题正确率为30%以上,2小题正确率较高,1、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石灰岩的特点及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不清,无法描述其特征,有的说不出来,有的回答的不完整.四、改进措施: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质量分析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新营第二小学曾玉华一、试题内容分析本次考试的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试卷上覆盖了本册数学课本上的大部分的知识,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线,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贯穿于题型中。
填空题,考查了灯泡的基本构造;解答题考查了两性花的定义,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储存食物的方式,矿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矿物质的辨识方式。
探究题考查了学生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简单的肌肉有生到熟的实验过程。
二、测试成绩统计分析本次的考试成绩,优秀率为11.76%,及格率为70.59%,平均分为62.71分。
学生的成绩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及格的分数偏低,出现中间分数段断层。
没有满分,最高分只有88分。
优秀率偏低,有待提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的整体上来看,试卷的难易程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基本上都是属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然而,仍然有存在失分率比较高的题型。
比如,选择题第4题,并联电路中,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1.5V,花的繁殖器官第花,而不是茎。
填空题得分率百分百。
解答题中,失分率不均匀,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对一半的分数。
失分率最高的是探究题,画出串联或者并联的电路,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画出简单图形,简单的肌肉有生到熟的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无法正确写出来。
四、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归因并提出改进策略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还是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于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没有,针对这些现象,未来,我会做一下改进策略:1、继续加强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
2、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这类题型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3、加强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及时最好周周复习和巩固。
4、定时追踪学生的复习巩固情况,每周进行小结小测,提高学生对知识巩固率。
南安市新营第二小学四年级科学质量分析2017年春。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认真查看了五年以来县上统测的科学期末试卷,共有6个大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有一年的是看图写出油菜花的各部分名称)、简答题、实验操作题。
填空题占分24%,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一单元的知识具体考查了电池的正负极、摩擦产生静电现象、导体、绝缘体、电路等概念学生的掌握情况;二单元的知识考查了完全花、雄花和雌花、两性花的概念,花的传粉、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动物繁殖方式等;三单元的知识考查了食物根据来源的分类、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营养的均衡原则,食物变质的原因等。
四单元的知识考查了石灰岩、板岩、大理岩的一些特点,科学家用什么工具观察岩石的成分和颗粒等,什么是鉴别岩石种类的特征考过二次;岩石的透明度、硬度概念掌握也考过。
填空题出题范围涵盖了四个单元的内容,紧贴课标要求。
选择题占分15%,判断题占分15%,考查内容一单元是静电现象、电池的串联、绝缘体是哪些,安全用电知识等;二单元是花的传粉,种子的组成部分;三单元的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食物生吃与熟吃的分类,食物霉变的概念与如何减慢食物变质的方法;四单元考查了岩石的一些特征、用途。
出题目的是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连线题占分8%,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分类,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矿物的条痕颜色,鸡蛋各部分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简答题占分12%,考查了植物的散播方式、完全花的概念、形成电流需要的条件、储存食物的方法与观察霉变食物需要注意的事项,矿物的硬度检测方法和怎样鉴别矿物类别,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实验操作题占分8%,考查了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的方法、生吃食物与熟吃食物的分类,电池及灯泡的串联与并联的连接,电路检测器的作用。
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各年的期末试题都包括了本册课本四个单元所需掌握的重点内容,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有以下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我会实践。
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二、基本情况期中考试本年级2个班,一班合格率达97.56%,优秀率51.22%,最高分97分,平均分82.88。
二班及格率是95.65%,优秀率是52.17%,最高分是96分.平均85.43分。
这次期末考试,一班合格率95.12%,优秀率63.41%,最高分100分,平均分84.93.二班合格率97.78%,优秀率66.67%,最高分100分。
平均87.31分。
与上学期比较,教学质量有了提高,一班有2名学生得满分,二班有一名学生得满分。
优秀率和平均分都有了提高。
我的经验就是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三、具体情况分析:(1)我会填本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因为这些题平时练习较多,学生掌握的很牢固,只有个别学生在第2、5小题失分。
第二小题,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并联电压各是多少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把答案填饭了。
第五小题蚕豆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和(),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 )。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练习题,造成失分。
(2)判断题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8小题,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多数同学判断正确,正确答案是错误。
这些学生对矿物的特征没有掌握好。
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
(3)选择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相当好,只有个别学生失分。
失分较多的是第三小题,米饭中主要含有(),牛奶中含有(),肥肉中主要含有()。
说明学生对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模糊不清。
(4)我会连线大多数学生正确,只有几个学生把牛奶、黄瓜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连错。
(5)我会实践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写出正确答案。
正确率达95%以上,因为平时练习到位。
期末检测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末检测四年级下册科学试卷质量分析本次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396人,总分29011分,平均分85.12分,合格人数314人,合格率79.29%,优生人数105人,优生率26.25%。
从分数段来看,学生整体发挥正常;但从试题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应有素质(能力)来衡量,大部分同学普遍存在粗心大意、书写扣分等问题,有待改进、提升的空间。
一、本套试题时限为6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七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三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第四题,连线题,考察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第六题,简要回答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第七题,完成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第一题,填空题。
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出现偏差较多的是第5、6小题,说明此类概念性的问题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而造成失分。
第二题,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行,能够准确判断并选择,错误原因是少数学生对知识点模糊,记忆方法不当,尤其第7小题,掌握不到位,对力的概念不清楚。
第三题,判断题。
本题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3、5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似是而非,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理解,因而造成判断失误第四题,连线题,难易适中,与生活联系紧密,得分较高。
第五题,填图题,总体考查学生画五个运动路线图,得分率较高,难度适中,滑梯运动路线较难,失分较高,总体题型较为合理。
第六题,简要回答问题。
本题学生得分情况一般。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相关问题掌握不牢,二是表达能力欠缺,因而造成不应有的失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以本为本,重视了课本知识。
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2、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考察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本班学生43人,本次参考43人。
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96.67%。
最高成绩99分。
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还好,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具体分析
(一)、具体情况分析
1、选择题是基础题,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还好,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少部分学生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失分较严重。
2、简答题失分较多。
由于四年级这次考试的内容在书本中有,在课堂上也讲到过,还演示过。
可是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解答试题,审题不清。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本技能的运用。
(二)、主要成绩
1、基本科学概念掌握较好。
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学生能够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能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学生的实验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教材内科学实验的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操作后得出结论,这得归功于平常的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提高了实验能力。
3、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良好习惯初步养成。
(三)、存在问题
1、复习时间较少。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
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加之后进生理解能力差、背得慢,上科学课的习惯十分不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
3、学生对实验题掌握得不好,致使考试中学生对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严重的情况。
4、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潜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潜力。
5、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潜力较差。
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6、语言表述但是关,回答问题拖泥带水、答非所问。
7、学生书写较差,错别字太多。
8、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
五、改进措施
1、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做过了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光凭教师的讲解演示是不够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自觉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参、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5、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拓展课堂知识,丰富课堂教学。
相信通过下半学期的努力,学生日后的科学成绩会有质的提高,学生会对科学这一学科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