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2012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1.2.2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

同T、P、m下:n1/ n2= V1/ V2= M2/ M1
【练习3】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Cl2②N2③H2④CO2⑤O2
【解析】同T、P、m下:物质的量、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答案】③>②>⑤>④>①
【练习】在标准状况下:
6.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可能约为22.4L/mol。错
【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和1molH2的体积都约是22.4L
(B)2gH2和44gCO2的体积相等
(C)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标准状况,1gH2和11.2LO2的物质的量相等
【讨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1mol不同的气体体积是否相同?
【板书】3、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定律)
同温同压,体积相同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物质的量)
注:适应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同T、P下:N1/ N2=V1/ V2=n1/ 源自2ρ1/ρ2= M1/ M2
G.22.4LO2一定含有6.02×1023个O2。错
H.在同温同压下,32gO2与2gH2所占的体积相同。对
I.在同温同压下,20mLNH3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对
(1)0.5molHCl占有的体积是多少?11.2L
(2)33.6L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5mol
(3)16gO2的体积是多少?11.2L
(4)44.8LN2中含有的N2分子数是多少?1.204*1024
【小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第2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加深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归纳、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V 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公式:
V m =
3、单位:L/mol (或L ·mol -1
) 和m 3
/mol(或m 3
·mol -1
)
4、取值:不同温度、压强下气体的V m 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 六、教学流程。
高中化学-高一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25755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6.png)
高中化学-高一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 能够应用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体积、质量等。
【教学重点】1. 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能够应用摩尔体积计算气体质量的问题。
2. 理解温度和压力对摩尔体积的影响。
【课前预习】1. 读完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预习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个密闭摩尔瓶,向学生提问:对于一个给定的气体,如果温度和压力不变,我们能否确定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二、讲解(25分钟)1. 摩尔体积的概念摩尔体积指摩尔数的气体占据的体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升/摩尔(L/mol),表示每摩尔气体所占据的体积。
公式:Vm = V/n其中,Vm为摩尔体积,单位是升/摩尔;V为气体所占据的体积,单位是升;n为气体的摩尔数。
2. 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1) 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V= 22400毫升(即22.4升)。
根据定义公式,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m =22.4L/mol。
(2) 非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在非标准状态下,可以根据摩尔体积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
例1:某气体在温度为27℃、压强为0.98atm下所占体积为25.6L,求该气体的摩尔体积。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得:P = nRT/Vn = PV/RT将所给数据代入公式中:n = (0.98×1.013×10^5Pa×25.6L)/(8.31J/mol·K×(27+273)K) ≈1mol因此,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 = V/n = 25.6L/1mol =25.6L/mol。
3. 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力的关系(1) 温度对摩尔体积的影响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速度增加,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变得更加频繁,因此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会减小,分子的碰撞影响将更大,因此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的标题是“从实验学化学”,教材把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且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一方面,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揭示了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了化学实验淡化了化学计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便于前后衔接;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提供基础。
二、学情分析能力分析: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
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究欲。
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已经做过电解水的实验,通过验证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但并没有研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另外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
其实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从微观上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③从宏观上了解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
④通过讨论,培养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高中化学_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②、借助图片演示,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
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
②、当堂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③、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
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初步培养。
2.教学难点: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初步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以问题推进的小组内合作探究式教学2、手段:动画、多媒体等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气体摩尔体积1.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
(2)符号:。
(3)数学表达式:。
(4)单位:。
3.标准状况(STP)下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剖析(1)四条件:温度,压强,基准,对象。
(2)数值及单位:22.4 L·mol-1。
[思考探究]在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固体或不同液体的体积为什么不同?而1 mol气体的体积为什么相同?[典例]1.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 H2OB.20 ℃、101 kPa时36.5 g HClC.常温常压下17 g NH3D.标准状况下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约是22.4 LB.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C.1 mol He和1 mol O2的体积相同D.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N2的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约是22.4 L 3.(1)标准状况下,33.6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标准状况下,2 mol 氢气的体积为L。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目的是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包含阿伏加德罗定律)。
概念的得出可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用数据的计算、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并用类比法讲解符号、公式和单位。
理解概念可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总结之,最后可以回到数据得出定律。
对刚上高一的学生进行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指导,特别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增强其思维能力和自主性,这堂课的内容最佳。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知体积、密度、质量三者的关系;已知物理量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三者的关系;已知固、液、气三状态;掌握一定数学计算能力、分析数据能力。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已有了“物质的量”基础,故学生易接受,但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是一难点,需妥善处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④通过计算氢气、氧气物质的量之比和计算、比较几种气体、固体、液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众多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②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③通过类比,使学生学会同类事物可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讨论,培养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②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感受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
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内容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
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
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 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精选3篇)
](https://img.taocdn.com/s3/m/0e3b8e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7.png)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精选3篇)第一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摩尔体积的概念;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与气体摩尔体积相关的计算题目。
教学重点:1.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被充满气体的气球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为什么气球上的字体可以充满气球呢?”,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特点。
二、概念讲解1. 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摩尔数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气体的体积相同。
也就是说,1mol气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无论是什么气体。
2. 计算方法:气体摩尔体积可以通过将气体的体积除以摩尔数来计算。
三、实例演练1. 例题一:30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2mol的甲烷,求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
答案:30L/2mol = 15L/mol2. 例题二:一个容器内有5mol的氨气,体积为50L,求氨气的摩尔体积。
答案:50L/5mol = 10L/mol四、拓展应用1. 通过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可以进一步计算气体的密度;2. 探究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五、小结与展望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篇: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计算方法;3.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重点:1.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计算方法;2.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难点:1. 进行气体摩尔体积实验的操作;2. 分析实验数据并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验装置的图示,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实验测定气体的摩尔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二、概念讲解1. 遵循玻意耳定律:相同条件下,等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恒定的;2. 实验操作:用实验装置装满气体,记录气体的体积和摩尔数,然后计算气体的摩尔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
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内容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
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
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三、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