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山区沟谷软基的技术探讨

许洪亮1,2,熊震宙1

(1、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江西南昌 330002)

(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由于山岭沟谷软基的特殊性,传统单一桩型的复合地基方案难以满足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要求,而多桩型的复合地基则消除了以上弊端,发挥了各桩型的优势,是桩型复合地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文基于水泥土夯实桩和CFG桩各自的工程特性,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并经过试验检测验证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工作机理的正确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沟谷软基;复合地基;单一桩型;多桩型;设计;检测

0 前言

对于超软地基的处理,传统手段经常采用CFG或水泥土复合桩等技术手段处理,山岭沟谷地区的特殊性,在选择软弱地基处理方案时,需从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而采取传统上单一桩型的水泥土夯实桩或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如果桩的布置较疏,则在承载力和变形上难以满足要求;如果布置过密,由于挤土效应很容易使刚性较大的桩型断裂,同时也不经济。因此,采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桩型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来联合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消除一种桩型造成的各种弊端,同时发挥各者的优势,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和科学的选择,也为桩型复合地基增加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地基处理形式,在工程实践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复合地基技术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工程师已经意识到了采取一种桩型的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弊端,开始尝试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联合加固的方法。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已经有了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先例,陈强等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初步分析了某一民用工程中CFG桩和GC桩联合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认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具有单一桩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闫明礼,王明山等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3]。从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从经济方面考虑,发展多桩型复合地基来处理公路沟谷软基是一种趋势,开展多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经济性。

赣定高速公路沿线路段大部分位于低山丘陵地

貌区,有些高路堤及拱涵重要结构都处于软基之上,下卧软土层最厚处达到10m左右,属于典型的山区沟谷软基,因此必须对这些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要求。

在2003年1月~2004年5月,由赣定高速公路总指挥部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及工程参建等单位,依托赣定高速公路,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沟谷软基处理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其中“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技术研究”为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获得了较多的应用成果,值得同行业所借鉴和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单一CFG桩间距不能过密,夯实桩水泥土桩深度受限等问题。多桩型复合地基有效地消除了单一桩型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中任一桩型的荷载传递能力。

1 多桩型复合地基技术工程背景

如何选择不同桩型组成多桩型复合地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桩身强度应刚柔并济,长度应长短结合。同时,桩的工程特性应存在较大的互补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消除某种桩型单一布置带来的弊端。

1.1 水泥土夯实桩的工程特性

水泥土夯实桩是水泥或水泥系固化材料与土混

合形成的桩,由于土质的不同,其固化机理也有区别。用于砂性土时,水泥土的固化原理类同于建筑上常用的水泥砂浆,具有很高的强度,固化的时间也较短。用于粘性土时,由于水泥土惨量有限(7%~20%),且粘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一定的活性物质,所

以固化机理比较复杂,硬化速度也较慢。当水泥土夯实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时,由于水泥土桩介于柔性桩和刚性桩之间,在软土中主要呈现了桩体的作用,在正常置换率的情况下,桩分担了大部分荷载,桩通过侧阻力和端阻力将荷载传至深层土中,在桩和土共同承担荷载的过程中,土的高应力区增大,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复合地基还具有垫层的扩散作用。

在水泥土桩的挤土成孔中,对桩间土的挤密应当分别不同土质进行考虑。对于松散填土、杂填土、砂类土、粉土应考虑桩间土强度的提高。对于灵敏度的饱和粘性土、淤泥等则不考虑桩间土的挤密效应。1.2 CFG桩的工程特性

CFG桩又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其强度等级在C5~C20之间变化,最高可达C25,相当于刚性桩。由于桩体刚性很大,区别于一般柔性桩和水泥土类桩。因此,常常在桩顶与基础之间铺设一层15cm-30cm 厚中砂、粗砂、级配碎石和碎石(称其为褥垫层),CFG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

CFG桩桩长可以从几米到二十多米,并且可以全桩发挥桩的侧阻力,并具有明显的端承作用。桩承担的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可在40%~75%之间变化,使得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并具有很大的可调性。特别是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高的承载力较高,用柔性桩复合地基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则比较容易实现。对基础形式而言,CFG桩即可适应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可用于伐形和箱形基础。就土性而言,可用于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既可用于挤土效果较好的土,又可用于挤密效果较差的土。

CFG桩在饱和土和砂土中施工时,由于沉管和拔管的振动,会使土体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桩体将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将沿桩体向上排出,直到桩体固结成形为止。

1.3 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

1.3.1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初步验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闫明礼提出了一个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计算公式[3],借鉴他的计算方法。

①多桩型(CFG桩和水泥土夯实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

12

,1212

12

1

k k

sp k k

p p

R R

f m m m m f

A A

αβ

//

=++-

-(1)式中:,sp k

f-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1

m-CFG桩的面积置换率.

2

m-水泥土夯实桩的面积置换率.

1k

R/-CFG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pa.

2

k

R/-夯实水泥土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

1p

A-CFG单桩截面面积,m2.

2

p

A-水泥土夯实桩截面面积,m2.

α-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1

α≥.

β-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取β=0.75~0.95.

k f-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

)

k Up si i p p

R q h q A K

/=+

∑(2)式中:U p -桩的周长,m.

si

q-第i层中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

JGJ94-94表(5.2.8-1)查取,Kpa.

i

h-第i层中土厚度,m.

p

q-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的极限端阻力标

准值,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JGJ94-94

表(5.2.8-2)查取,Kpa.

K-安全系数,取2.0.

1.3.2 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目前,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多采用经验公式,在计算方法中,把复合地基变形分为两个部分:加固区的变形连S1和下卧层的变形量S2。

采用复合模量法计算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复合地基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复合土层的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模量的ζ倍,加固区和下卧层土体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的直线变形体理论。复合地基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

12

00

1111

1

11

c i i i i i i i i

si si

i i n

n n

p p

s z z z z

E E

ψαααα

ζζ

----

==+

??

=-+-

??

??

∑∑(3)式中:1n-加固区范围内土层分层数.

2

n-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总的分层数.

p-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

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si

E-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i z 、1i z --础底面下第i 层土、第i-1层土

底面的距离,m.

i

α、1

i α

--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 层土、i-1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ζ-加固区土的模量提高系数,,sp k k f f ζ=

ψ-沉降计算系数,采用表3数值确定

. 表1 沉降计算修正系数ψ

()

s a P E M

2.5 4.0 7.0 15.0 20.0 ψ

1.1

1.0

0.7

0.4

0.2

注:表中E s 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地质条件

赣定高速公路K110+210~+K110+380段软土路基段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场地位于山间田心盆地边缘地带一处较开阔山沟出口地段,其南、西、北为山体所包围,东侧为开阔地,路轴线向东约70m 为 与其平行的京九铁路所堵,为沼泽地,雨季常因排水不畅而积水。其地层结构经地质勘察揭露见表2:

表2 工程地质描述

地质名称 层厚(m) 地质描述

第一层素填土 2.0-3.0 为残坡积土及强风化花岗岩

第二层淤泥(质)土 4.0-4.7

呈软流塑状,承载力低,呈黑、灰色,主要由

粘粒和粉粒组成,含腐殖土和有机质 第三层亚粘土 为辉绿岩风化残迹土,深灰,黄绿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中细砂,土质不均匀

第五层强风化辉绿岩

呈层状连续分布,呈灰黑、黑绿色,风化呈黄绿色,粉细粒辉绿结构,厚层状结构

为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校核,工程项目选取了一处拱涵实验验证。待验证拱涵位于以上软基地段,涵顶填土高12m,设计尺寸为3.0x2.5m ,设计基础承载力为360KPa 。

经勘探该位置原位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6KPa-112 KPa ,满足不了拱涵基底设计承载力要求。原设计基底处理方案为换填片石,为校核研究成果,对此涵软弱地基由换填措施变更为CFG 桩与水泥土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2.2 方案设计

CFG 桩:桩长约10m ,桩径400mm ,桩间距140cm,正三角形布置;

水泥土夯实桩:桩长约6m ,桩径400mm ,桩间距140cm,正三角形布置,水泥土夯实桩布置在CFG 桩构成的三角形中心。

2.2.1 CFG 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设计桩长为10m ,

桩径为400mm 。得到U p =1.256,A P1=0.1256m 2

由工程地质资料,取h 1=2.45m,h 2=4.35m,h 3=3.2m,深度10m 处一部分是亚粘土层,另一部分是强风化辉绿岩。按JGJ94-94表(5.2.8-1、2),结合地区经验,得到:q s1=20KPa, q s2=20KPa , q s3=65KPa , q p =3900KPa 。计算得出:R k1=461KN 。

2.2.2水泥土夯实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设计桩长

为6m ,桩径为400mm 。得到U P =1.256,A P1=0.1256m 2

由工程地质资料,取h 1=2.45m,h 2=3.55m 。按JGJ94-94表(5.2.8-1、2),结合地区经验,得到:

q s1=20KPa, q s2=20KPa, q p =390KPa 。计算得出:R k2=100KN 。

2.2.3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CFG 桩的面积置换

率m 1=0.074.水泥土桩的面积置换率为m 2=0.148。取α=1.2,β=0.85。计算得出:复合地基承载力为453 KPa 大于设计要求的320KPa 。

加固区土的模量提高系数ζ=5.66,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为380 KPa ,根据试验报告、实际工程经验及规范推荐值,求得E s =18.4,查表得到沉降计算修正系数ψ=0.264.最后求得沉降量为66.8mm 。

设计校核表明,采用设计方案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方式可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2.3 试验检测

为对多桩型复合地基技术的验证,进行了现场试验检测,检测方法及手段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取芯化验与静载荷试验相配合,结果表明:

(1)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安全系数可以达到 1.5以上,可以满足山区沟谷软基的处理要求;

(2)处理后桩间土的性质有了改善,压缩模型和 承载能力提高幅度有限,说明CFG 桩和水泥土夯实桩对土体的挤密作用不明显;

(3)经工后观测,拱涵基础的沉降变形量满足了 最大变形要求。

3 结 语

针对山区沟谷的特点,把多桩型复合地基技术引入到山区沟谷软基处理,是我国山区公路建设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这种创新技术是基于CFG 桩和水泥土夯实桩各自的工程特性,并考虑到山区的特殊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两种桩型的布置,既可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需求,又可不受施工工艺所限,是一种较好的特殊条件下的软基处理措施,值得在沟谷软基加固处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赣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山区高速公路沟谷软基

处理技术研究[R].2004(4).

[2]陈强,黄志义等,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特性及其FEM模拟

研究[R].土木工程学报.2001(1):P50~55.

[3]闫明礼,王明山等,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J].岩土工程学报.2003(3):P352~355.

[4]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1.5.

[5]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6]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7]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2-2002) 3.《湖北省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规程》 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 DB42/242—2003,JG79-2002,GB50007-2002) 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 7.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厂房施工现场情况

8.《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 9.《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其他相关的技术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 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位于鄂州经济开发区武汉港工业园内,该部位承台施工已经完成。我单位施工该工程的的地基基础部分,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 工程内容 粉喷桩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设计要求以粉细砂层(地层代号(6)或粉土层(5))为地基持力层,施工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将水泥用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到软地基中,与地基强行拌合,使粉料水泥与软土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强、连续、水稳性的桩(粉喷桩)。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 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粉喷桩,桩数3210根。水泥土搅拌桩直径500mm设计平均桩长15m,桩顶标高为(场地设计± 0=)现场场地标高为左右。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为:A-E 轴区域桩距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 spk=1 30KPa;E-J 轴区域桩距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90KPa所有桩端持力层为4层粘土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固化剂采用正品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山区沟谷软基的技术探讨 许洪亮1,2,熊震宙1 (1、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江西南昌 330002) (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由于山岭沟谷软基的特殊性,传统单一桩型的复合地基方案难以满足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要求,而多桩型的复合地基则消除了以上弊端,发挥了各桩型的优势,是桩型复合地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文基于水泥土夯实桩和CFG桩各自的工程特性,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并经过试验检测验证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工作机理的正确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沟谷软基;复合地基;单一桩型;多桩型;设计;检测 0 前言 对于超软地基的处理,传统手段经常采用CFG或水泥土复合桩等技术手段处理,山岭沟谷地区的特殊性,在选择软弱地基处理方案时,需从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而采取传统上单一桩型的水泥土夯实桩或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如果桩的布置较疏,则在承载力和变形上难以满足要求;如果布置过密,由于挤土效应很容易使刚性较大的桩型断裂,同时也不经济。因此,采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桩型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来联合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消除一种桩型造成的各种弊端,同时发挥各者的优势,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和科学的选择,也为桩型复合地基增加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地基处理形式,在工程实践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复合地基技术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工程师已经意识到了采取一种桩型的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弊端,开始尝试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联合加固的方法。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已经有了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先例,陈强等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初步分析了某一民用工程中CFG桩和GC桩联合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认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具有单一桩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闫明礼,王明山等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3]。从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从经济方面考虑,发展多桩型复合地基来处理公路沟谷软基是一种趋势,开展多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经济性。 赣定高速公路沿线路段大部分位于低山丘陵地 貌区,有些高路堤及拱涵重要结构都处于软基之上,下卧软土层最厚处达到10m左右,属于典型的山区沟谷软基,因此必须对这些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要求。 在2003年1月~2004年5月,由赣定高速公路总指挥部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及工程参建等单位,依托赣定高速公路,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沟谷软基处理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其中“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技术研究”为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获得了较多的应用成果,值得同行业所借鉴和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单一CFG桩间距不能过密,夯实桩水泥土桩深度受限等问题。多桩型复合地基有效地消除了单一桩型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中任一桩型的荷载传递能力。 1 多桩型复合地基技术工程背景 如何选择不同桩型组成多桩型复合地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桩身强度应刚柔并济,长度应长短结合。同时,桩的工程特性应存在较大的互补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消除某种桩型单一布置带来的弊端。 1.1 水泥土夯实桩的工程特性 水泥土夯实桩是水泥或水泥系固化材料与土混 合形成的桩,由于土质的不同,其固化机理也有区别。用于砂性土时,水泥土的固化原理类同于建筑上常用的水泥砂浆,具有很高的强度,固化的时间也较短。用于粘性土时,由于水泥土惨量有限(7%~20%),且粘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一定的活性物质,所

粉喷桩地基处理标准化施工工艺

粉喷桩地基处理标准化施工工艺 1.范围 适用于连云港徐圩新区蒿东河桥蒿东河桥粉喷桩地基处理。桥头加固区、过度段、挡土墙下和箱涵下采用湿喷桩处理,粉喷桩直径为50cm,桩长16m。 2.编制依据 2.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CC2-2008) 2.5设计图纸《连云港徐圩新区蒿东河桥工程施工图纸》《连云港徐圩新区徐圩大道复堆河桥工程施工图纸》 2.6其他国颁、部颁相关专业的现行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3.施工准备 3.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现场地质条件,并根据现场条件进一步优化打桩参数。 3.2每台桩机必须配置可以控制桩身每米喷粉量的记录仪,且记录仪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或控制时间、深度、桩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防止扰乱施工记录。

3.3桩机上的气压表、钻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3.4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2kg重的吊线锤,并划上垂直线。 3.5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3.6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7储灰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 3.8组织材料进场,固化剂品种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检验合格。对进场材料进行见证检测复试,向监理提交材料检测复试报告及专项施工方案。 3.9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在每台打桩机旁竖立打桩的各项技术参数牌等。 3.10配合建设方,对规划线、现场地标控制点及水平基准点进行检验复测工作,并建立现场方格控制网。送甲方及监理方核定。 3.11 根据施工图,编制施工计划及打桩顺序。 4.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灰土挤密桩法 D、砂石桩 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B、砂石桩 C、振冲桩 D、灰土挤密桩 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 B、吊桩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 B、“轻锤高击” C、“轻锤低击” D、“重锤高击” 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B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 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 B、深层搅拌法 C、振冲法 D、深层密实法 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灰土垫层 D、卵石垫层 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 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灌注桩 C.沉管灌注桩 D.爆破灌注桩 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 B.50% C.75% D.100% 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 D 。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施工部署 (3) 第四章施工准备 (3) 第五章粉喷桩施工 (5) 第六章施工质量控制 (6)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J50202-2002) 3.《湖北省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规程》 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 DB42/242—2003,JG79-2002,GB50007-2002) 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 7.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 吨塑料制品项目厂房施工现场情况8.《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土层技术规范》 ( TB10113-96) 9.《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其他相关的技术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 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位于鄂州经济开发区武汉港工业园内,该部位承台施工已经完成。我单位施工该工程的的地基基础部分,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 工程内容粉喷桩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设计要求以粉细砂层(地层代号(6) 或粉土层( 5))为地基持力层,施工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将水泥用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到软地基中,与地基强行拌合,使粉料水泥与软土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强、连续、水稳性的桩(粉喷桩) 。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 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地基处理工 程采用粉喷桩,桩数3210根。水泥土搅拌桩直径500mm设计平均桩长15m,桩顶标高为17.13m (场地设计土0=17.68m)现场场地标高为-0.5左右。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为:A-E 轴区域桩距1.2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130KPa E-J轴 区域桩距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90KPa所有桩端持力层为4层粘土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1.5m。固化剂采用正品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三章施工部署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2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挤密桩法 D、砂石桩法 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 A、强夯法 B、重锤夯实法 C、灰土挤密桩法 D、砂石桩 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B、砂石桩 C、振冲桩 D、灰土挤密桩 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 B、吊桩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 B、“轻锤高击” C、“轻锤低击” D、“重锤高击” 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D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 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 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井堆载预压法 B、深层搅拌法 C、振冲法 D、深层密实法 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灰土垫层 D、卵石垫层 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 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灌注桩 C.沉管灌注桩 D.爆破灌注桩 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 B.50% C.75% D.100% 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 D 。 A.10mm B.20mm C.50mm D.25mm

多桩复合地基

7.9 多桩型复合地基 7.9.1多桩型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不同深度具有持力层的正常固结土,或浅层存在欠固结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土,以及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较高的地基处理。 7.9.2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桩型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应考虑土层情况、承载力与变形控制要求、经济性、环境要求等综合因素; 2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贡献较大或用于控制复合土层变形的长桩,应选择相对较好的持力层并应穿过软弱下卧层;对处理欠固结土的增强体,其长度应穿越欠固结土层;对消除湿陷性土的增强体,其长度宜穿过湿陷性土层;对处理液化土的增强体,其长度宜穿过可液化土层; 3 如浅部存有较好持力层的正常固结土,可采用刚性长桩与刚性短桩、刚性长桩与柔性短桩的组合方案; 4 对浅部存在软土或欠固结土,宜先采用预压、压实、夯实、挤密方法或柔性桩复合地基等处理浅层地基,而后采用刚性或柔性长桩进行处理的方案; 5 对湿陷性黄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规定,选择压实、夯实或土桩、灰土桩等处理湿陷性,再采用刚性长桩进行处理的方案; 6 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等方法处理液化土层,再采用有黏结强度桩进行处理的方案; 7 对膨胀土地基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方案时,宜采用灰土桩等处理其膨胀性,长桩宜穿越膨胀土层到达大气影响急剧层以下稳定土层,且不应采用桩身透水性较强的桩。 7.9.3 多桩型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应由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可按第7.1.6条规定估算;对施工扰动敏感的土层,应考虑后施工桩对已施工桩的单桩承载力的折减。 7.9.4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布桩宜采用正方形或三角形间隔布置,刚性桩可仅在基础范围内布置,其他增强体桩位布置应满足液化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对不同性质土处理范围的要求。 7.9.5多桩型复合地基垫层设置,对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宜选择砂石垫层,垫层厚度宜取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贡献较大增强体直径的1/2;对刚性桩与其他材料增强体桩组合的复合地基,宜取刚性桩直径的1/2;对未要求全部消除湿陷性的黄土或膨胀土地基,宜采用灰土垫层,其厚度宜为300mm 。 7.9.6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采用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方式估算: 1 由具有黏结强度的A 桩、B 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含长短桩复合地基、等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sk p a p a spk f m m A R m A R m f )1(2122221111--++=βλλ (7.9.6-1)

粉喷桩在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粉喷桩在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软土,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江、沿海的城市,即多分别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不可置否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道路网的完善也有着迫切的需要,但这些软土的存在,给城市道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桥涵通道处跳车、路面不平等问题,本文拟探讨的粉喷桩正好是解决软土地基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能够较好地改善地基的受力状况,并可充分发挥桩侧基土的承载潜力而广受施工者的青睐。笔者拟结合自己经验和所学理论,从粉喷桩的历史、现状及加固原理、设计等方面探讨一下粉喷桩在道路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为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粉喷桩软基处理应用 abstract: the soft soil,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our country, along the coastal cities, namely respectively in economy more developed city, do not buy no land, the economic developed area of roa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also has an urgent need, but these soft soil, the existence of city road to bring different degree of harm, such as bridges, road car in channel jump inequality problem,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pile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is just to solv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because of its better able to improve the stress of the foundation, and can give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示例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设置桩长为空桩1.8m ,实桩6.5m ,桩底穿透淤泥质土夹粉砂5.2m ,进入粉质粘土0.5m ;桩距为1.5*1.5m 。 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 kN 102.72455.014.31504.05.0152.5555.014.321=÷???+?+???=+=∑=)(p p n i i si p a A q l q u R α——① 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 kN 275.71455.014.3120025.02=÷???==p cu a A f R η——② 取①、②两者中较小值,R a =71.275kN ; 式中 cu f —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 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 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 η—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可取0.20~0.30;湿法可取0.25~0.33; p u —桩的周长(m ); n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i l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 p q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 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m A R m sk p a 508.6750)1055.01(8.0237.0275.711055.0)1(f spk =?-?+?=-+=β 1055.05.1455.014.3m 2 2=÷?= 式中 spk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m —面积置换率; 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p A —桩的截面积(m 2);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要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90KPa ,需调整搅拌桩间距,最疏为1.1m*1.1m ,计算得: kPa kPa f m A R m sk p a 9017.9150)196.01(8.0237 .0275.71196.0)1(f spk >=?-?+?=-+=β 196.01 .1455.014.3m 22=÷?= 2010-11-10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国外的新消息2020-01-03 18:0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3. 《湖北省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规程》 4.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JG79-2002,GB50007-2002) 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 7.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厂房施工现场情况 8.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 9.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 其他相关的技术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位于鄂州经济开发区武汉港工业园内,该部位承台施工已经完成。我单位施工该工程的的地基基础部分,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工程内容 粉喷桩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设计要求以粉细砂层(地层代号(6)或粉土层(5))为地基持力层,施工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将水泥用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到软地基中,与地基强行拌合,使粉料水泥与软土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强、连续、水稳性的桩(粉喷桩)。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粉喷桩,桩数3210根。水泥土搅拌桩直径500mm,设计平均桩长15m,桩顶标高为17.13m(场地设计±0=17.68m)现场场地标高为-0.5左右。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为:A-E轴区域桩距1.2m 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130KPa; E-J轴区域桩距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90KPa。所有桩端持力层为4层粘土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m。固化剂采用正品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三章施工部署 1.项目管理目标 1.1质量管理目标 遵循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优质高速组织施工,把本工程建设成为合格工程,力创优良。 1.2工期管理目标 本工程开工后计划60天完成整个工程(从开工之日算起)。 1.3安全管理目标 做到安全标准达到优良,无安全事故。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岩土工程界)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 闫明礼1 初蕾 2 佟建兴1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2.中建一局五公司) 提要:本文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常见的几个问题,对足够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褥垫厚度、桩径和桩体强度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供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刚性桩 复合地基 误区 1 前言 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越来越多,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复合地基的褥垫层越厚越好、桩径越大越好、桩体强度越高越好。实际工程如何选择这些设计参数,对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指标具有明显影响。本文将对几个常见问题加以讨论。 2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 2.1 误区之一:褥垫层厚度越厚越好。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具有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重要作用,但有的设计人员在复合地基设计时偏向选用厚褥垫层,认为褥垫层厚度越厚越好。 试验表明,褥垫层厚度与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密切相关,褥垫层厚度的选用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具有显著影响。 通常,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如下表达式表示: sk p a sk s a spk f m A R m A f A R f )1(2121-+=+= λλλλ (1) 式中,spk f 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R 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p A 为桩的断面面积; sk f 为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A 为单根桩承担的面积;s A 为桩间土面积;m 为面积 置换率;21λλ、分别为单桩承载力、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并有:a P R P = 1λ sk s f p =2λ;s p p P 、分别为复合地基达到承载力时桩受的集中力和桩间土受的应力。 由(1)式可知,复合地基承载力由桩承载力和桩间土承载力组成。它的大小取决于桩 和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达到承载力时,桩、桩间土同时达到各自的承载力是最理想的。此时λ1=λ2=1。问题是什么条件下才能保证桩、桩间土同时达到各自的承载力,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λ2与哪些因素有关。 试验表明,足够刚度基础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λ1、λ2与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桩长、桩径、桩距、褥垫厚度、桩间土性状和基础刚度有关。其中,褥垫厚度与桩径之比(简称厚径比)和基础刚度最为显著。其它条件不变时,基础刚度越小λ1越小,厚径比越小λ1越大。 表1给出了CFG 桩复合地基,荷载达到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表1 足够刚度基础下CFG 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当荷载p=f spk 时) 序号 桩数×桩长 面积置换率 褥垫厚/cm 桩径/cm 厚径比 λ1 λ2 1# 9×3.2m 0.064 10 15 0.667 0.74 1.13

一个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实例

一个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实例 A Example of the Calculation of Multi-type-pile Composite Subgrade 摘要:本文讨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及其复合模量的基本概念。介绍了一个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实例。 关键词:多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承载力,变形 1 前言 复合地基中的纵向增强体习惯上称作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桩型组成的复合地基称为多桩型复合地基。比如,对可液化地基,为消除地基液化,可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或振冲碎石桩方案。但当建筑物荷载较大而要求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单一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时,可采用碎石桩和刚性桩(如CFG 桩)组合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方案。这种多桩型复合地基既能消除地基液化,又可以得到很高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如太原市华宇·绿洲项目12~22层住宅楼均采用该方案,经济效益较高。 又如,当地基土有两个好的桩端持力层,分别位于基底以下深度为Z 1(Ⅰ层)和Z 2(Ⅱ层)的土层,且Z 1<Z 2。在复合地基合理桩距范围内,若桩端落在Ⅰ层时,复合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若桩端落在Ⅱ层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又过高,偏于保守。此时,可考虑将部分桩的桩端落在Ⅰ层上,另一部分桩的桩端落在Ⅱ层上,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需说明的是,多桩型复合地基和长短桩复合地基意义一致,设计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工程中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相对比较成熟,工程经验积累非常多。但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桩型的多桩型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如何计算,虽有很多文献专门论述过,但工程经验不多,本文介绍一个工程实例,以积累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算经验。 2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般地,将复合地基中荷载分担比高的桩型定义为主控桩(桩的模量相对较高,桩相对较长)。其余桩型为辅桩,并按荷载分担比由大到小排序。工程中常用的是两种桩型组成的复合地基(或长短桩复合地基)。 下面先就两种桩型组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可推广到两种以上桩型的复合地基。基本思路为: (1)由天然地基和主控桩复合形成复合地基,视为一种新的等效天然地基,其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1。 (2)将等效天然地基和辅桩复合形成复合地基,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即两种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 具体推导如下: 基础下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 。主控桩的断面面积为A p1,平均面积置换率为m 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 a1。则主控桩和天然地基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ak p a spk f m A R m f 1111 11 11-+=βα (1) 式中 α1—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与土性和主控桩成桩工艺以及主控桩的桩径、桩距等有关。 对非挤土成桩工艺,α1=1; β1—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一般β1≤1。 基础下辅桩的断面面积为A p2,平均面积置换率为m 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 a2。辅桩与承载力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施工部署 (2) 第四章施工准备 (3) 第五章粉喷桩施工 (5) 第六章施工质量控制 (6)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3.《湖北省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规程》 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JG79-2002,GB50007-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 7.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厂房施工现场情况8.《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 9.《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其他相关的技术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位于鄂州经济开发区武汉港工业园内,该部位承台施工已经完成。我单位施工该工程的的地基基础部分,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2.工程内容 粉喷桩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设计要求以粉细砂层(地层代号(6)或粉土层(5))为地基持力层,施工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将水泥用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到软地基中,与地基强行拌合,使粉料水泥与软土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强、连续、水稳性的桩(粉喷桩)。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目1#厂房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粉喷桩,桩数3210根。水泥土搅拌桩直径500mm,设计平均桩长15m,桩顶标高为17.13m(场地设计±0=17.68m)现场场地标高为-0.5左右。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为:A-E轴区域桩距1.2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130KPa;E-J轴区域桩距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k=90KPa。所有桩端持力层为4层粘土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m。固化剂采用正品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三章施工部署 1.项目管理目标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土挤密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试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土挤密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试述机械工程自动 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初期,机械制造自动化一般是以电气部件来实现,到了20世纪后期,计算机技术已经慢慢被应用机械领域自动化制造中,在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集成制造系也逐渐完善。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对策 1、自动化以及机械自动化技术分析 自动化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一种动态化发展新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在进行的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机械设备的具体应用功能,在诸多操作环节中都可以实现人类劳力和脑力的节省,进而就可以促使机械制造整体流程的变得更加顺畅。第二,在进行自动化运动过程中,一般关系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环节,都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延长机械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机械制造和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仅促使其制造过程逐渐变得顺畅,同时,也可以比较高效快速地落实自动化审查工作,促使产品可以在生产中更加高效以及优质。 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信息流的自动化。信息作为发展的一个标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设备,实现信息流的自动化,提高了产品数据的流通性,满足了产品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为自动化技术系统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依据。在信息时代,信息收集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的前景,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要想寻求创新和突破,就必须要及时掌握有效的信息,探索行业的发展方向,以信息为依托,对先进技术信息保留敏锐度,以保障机械制造业工艺设计的优化。 (2)物流系统的自动化。自动化的物流系统,有效节约了能源及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效率,保障机械生产加工的稳定性。建立便捷快速的物流运输体系,是机械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快速的物流流通,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材料不足的现象,保障其持续性,促进其高效、稳定、持续的发展。 (3)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在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中,对机械零部件的生存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此,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对高效、高质系统检测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应运而生,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对系统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细度,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检测,更能及时发现机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粉喷桩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剧有*抹衣工程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粉喷桩施工 第六章施工质量控制 第七章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 制 10 项目部检査现场安全施工生产,各施工班组负责自査自检等10 (2) ?安全确认制10 (3)?联保互保 制 10 ⑷?旁站制10 (5)?日淸 制 10

1?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丄程施丄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J002)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力42—2003JG79?2002,GB50007?2002)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丄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U 1#厂房位于鄂州经 济开发区武汉港丄业园内,该部位承台施工已经完成。我单位施工该工程的的地基基础部分, 地基处理采用水泥上搅拌桩施丄。 2?工程内容 粉喷桩 水泥上搅拌桩(粉喷桩)设计要求以粉细砂层(地层代号⑹或粉土层(5))为地基持力 层,施丄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将水泥用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到软地基中,与地基强行拌合, 使粉料水泥与软上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强、连续、水稳性的桩(粉喷桩九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工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U 1#厂房地基处理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 3. 《湖北省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讣规范及规程》 4. 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 7.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丄程年产22800吨塑料制品项U 厂房施工现场悄 8.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 9. 《湖北泽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0. 其他相关的技术规程

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_杨光华(1)

第30卷 第4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30 No.4 2011年4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April ,2011 收稿日期:2010–07–30;修回日期:2011–03–13 作者简介:杨光华(1962–),男,博士,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厂结构工程专业,现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的本 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杨光华 1,2 ,李德吉1,官大庶3 (1.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10;2.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41; 3.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10) 摘要:采用原状土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地基土和桩基的非线性P -S (荷载–沉降)曲线。假设两者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桩和土的位移相等的条件下,根据桩和土的P -S 曲线确定桩和土分担的荷载。通过控制沉降量和调整垫层的厚度,协调桩、土的相对刚度,使天然地基和桩基的承载力充分发挥;通过优化设计,使土和桩分担的荷载及沉降都达到要求的目标,从而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达到比较理想的优化状态。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说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桩基工程;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原状土切线模量法 中图分类号:TU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11)04–0818–08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YANG Guanghua 1, 2,LI Deji 1,GUAN Dashu 3 (1.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10,China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China ;3. Pearl River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10,China ) Abstract :The tangent modulus method of undisturbed soil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nonlinear settlements of soil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separately ;and the nonlinear relation P -S (load-settlement) curves of the soil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are obtained. Supposing that the soil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are acted independently ,simultaneously considering that the settlements of soil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are equal ,then we can obtain the load acting on the soil and pile by the P -S curves. Then ,by controlling the settlement value and adjusting the thickness of cushion ,the relative stiffnesses of soil and piles can be matched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bearing capacities of soil and pile foundation ;and the settlement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can reach the desired aim. Consequently ,the design of combination foundation can reach the perfect optimized condition.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method is explained by the case study. Key words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tangent modulus method of undisturbed soil 1 引 言 复合地基是一种较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以达到减少造价的目的,尤其 是刚性桩复合地基,如CFG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1]、混凝土桩复合地基[2]、甚至刚柔性桩结合或长短桩结合的三维复合地基(如CM 桩复合地基)[3]等,由于刚性桩施工质量较可靠,沉降可控,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然而,工程实践中理想

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花都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花都雅居乐107国道地块D 地块” CM 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1座: 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 A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 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93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33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75m ×1.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818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 A 区: 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 '20.09790.1958c m =?=,'20.13170.2634m m =?= 则:A m A c c ?=' ,2 ' 0.12560.640.1958 c c A A m m =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A m A m m ?=' ,2 '0.196250.750.2634 m m A A m m =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