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小妙方

合集下载

胆汁反流秘方根治大全

胆汁反流秘方根治大全

胆汁反流秘方根治大全胆汁反流,又称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部不适、胃灼热、反酸、恶心、呕吐等。

胆汁反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食管癌。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胆汁反流至关重要。

在医学领域,针对胆汁反流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

然而,对于一些轻度和早期的胆汁反流患者,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一些自然疗法或秘方来进行治疗。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根治胆汁反流的秘方,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饮食调理是治疗胆汁反流的关键。

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等,同时要控制饮食的时间和量,尽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酸菜等,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其次,中医药治疗在胆汁反流患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胆汁反流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症状。

常用的中药包括山楂、陈皮、泽泻等,可以制成中药汤剂或颗粒,进行内服治疗。

同时,也可以通过艾灸、针灸等中医疗法来辅助治疗。

此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秘方也能帮助缓解胆汁反流的症状。

比如,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睡前服用一勺苹果醋、适量食用生姜等,都被认为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轻胆汁反流的症状。

总的来说,根治胆汁反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全面的调理。

以上介绍的秘方只是一些辅助治疗的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

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以免延误病情。

希望以上介绍的胆汁反流秘方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治疗反流性胃炎三个好方

治疗反流性胃炎三个好方

治疗反流性胃炎三个好方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非常多见。

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饱胀感或不适,有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

有的早晨出现恶心、口干、口苦,伴有腹胀、嗳气、反酸、烧心,呕吐、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症状。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根源。

这类患者一般平时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大冷大热、嗜食辛辣、喝酒吸烟等。

由于嗜食辛辣、过食肥甘,内热蓄积,导致性情烦躁,容易生气发火,从而又会加重病情。

有的人,一边吃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一边用冰镇啤酒以缓其热渴,时间久了,怎么会不得反流性胃炎呢?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

《灵枢·四时气篇》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怆怆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

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土性暴,且正克也。

”《太平圣惠方》云:“夫胆是肝之府,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侯。

”从本病口苦,呕逆,胃痛等主要症状来看,病在胃而因在肝,肝木克脾土,胆气犯胃。

肝胆对胃府的不断发泄,致使脾胃的升降失司,清不升浊不降,恣意横逆上冲。

为什么会吐酸?因为酸在五味中对应的是肝。

为什么会口苦?肝木疏泄太过,木生火(心),苦味对应是心。

“六腑以通为用”。

胃以降为和,如果不能正常的“降”,原因就是胃肠这条人体最大的降浊通道不通,不通日久必然出现上溢反流。

这就好比便池被堵,臭浊之气就会上泛弥漫。

胃是诸经降之门。

所以,治疗的大法就是“以通为用”,概括成一个字就是“降”。

治疗胃酸反流不知道降胃气等于白治。

临床上,不管怎么分型,都离不开肝气犯胃、胆胃不降这一主证。

抓住这一主证,因症用药就简单了。

最常用的有效方剂有三个:一、张仲景半夏泻心汤治胃第一方《伤寒论》:“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

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

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况标签:中药;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因反复发作中上腹胀痛不适或伴恶心呕吐,喛气口苦,呃逆嘈杂,呕吐黄绿色苦水而求治,随着电子纤维胃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逐年增加,而现代医学缺乏疗效好的药物治疗,多数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但长期服药又有一定副作用。

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情况总结如下。

1纯中药汤剂胡莹[1]运用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味治疗,基本方:柴胡20 g,黄芩10 g,枳壳10 g,人参10 g,法半夏10 g,公英15 g,竹茹10 g,旋复花(包煎)10 g,香附10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4枚。

随症加减: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去人参,加连翘20 g,败酱草20 g;黏膜糜烂或溃疡加珍珠粉5 g冲服,三七粉3 g冲服;黏膜苍白变薄去人参加太子参20 g,加百合12 g,玉竹12 g;胃内潴留液较多混浊黏膜加炒牵牛子3 g,虎杖10 g。

每日1剂水煎服,30 d为一疗程。

治疗40例,治愈16例,好转19例,未愈5例,有效率87.5%。

蔡汉强[2]亦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基本方: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5 g,党参10 g,竹茹12 g,枳实10 g,陈皮10 g,茯苓12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4枚。

热邪偏盛者去党参加黄连6 g;大便干燥者加大黄5 g;病情反复发作,痛有定处,舌质红或舌边红者加元胡6 g,栀子10 g。

治疗30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卢绍城[3]运用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柴胡、枳壳、白芍、姜、竹茹、旋复花(包)、半夏、川芎各10 g,代赭石15 g(先煎),甘草6 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30 d为一疗程。

治疗100例,痊愈40例,显效3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0%。

张书昌[4]运用降逆汤治疗,药物:半夏10 g,旋覆花(包)10 g,柴胡10 g,白芍10 g,丹参10 g,蒲公英15 g,代赭石(先煎)15 g,枳壳6 g,黄连6 g,甘草6 g,大枣6枚。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胃炎1号方:组成:黄连9g、炒吴萸3g、柴胡10g、黄芩10g法夏12g、苍术12g、厚朴9g、陈皮10g、元胡10g、砂仁10g、佛手片12g、翟香15g、甘草3g。主治:舌质红,苔黄,关脉弦数。

自拟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

自拟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
21 0 0年 6月
1 3
状 显 著减 轻 , 状 积分 减 少 ≥3 %; 效 : 嗽 、 痰等 症 状 无 改 复 发作 , 咳喘症 状持 续较 旧 , 症 0 无 咳 咳 且 迁延 难 愈 。 变或加重 , 症状 积分 减少 < O 3 %。注 : 计算 方式 用 尼 莫地 平法 : 治 【 ( 祖 国医 学认 为 咳嗽 其病 位 在肺 ,是 由于外感 寒 邪上 给予非 , 疗 前积 分一治 疗后 积分 ) 胎疗 前积 分]10 x 0%。 肺 气不 和 , 于 宣降 , 内生 而致 。 失 痰浊 咳嗽 日久 , 伤肺气 , 耗 肺脏虚 3 对照组 两组 临床疗 效 比较 , . 2 见表 l 。 弱, 阴伤 气耗 , 或久 咳耗 伤 阴 津 , 因感邪 留滞不 去 日久化火 伤 阴 又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例 而 成肺 阴亏 耗证 。 当 以养 阴清肺 、 咳化 痰为法 。 温病 条辨》 治 止 《 中 养 阴清肺 汤 , 治疗 久 咳 肺 阴亏耗 的经 典 方 。笔者 依据个 人经 既为 验 参养 阴清肺 汤 之 意 , 自拟方 中取 沙参 、 冬 、 地 滋养肺 阴 ; 麦 生 桑 白皮 清肺 泻 火 ; 贝母 、 杏仁 润 肺 化痰 ; 五味 子 收敛 肺气 ; 甘草 甘缓 和 中 ; 梗宣肺 止 咳 ; 药 合 用 , 桔 诸 共奏 养 阴清 肺 、 咳化 痰之 功效 。 止 注: 与对照 组 比较 ,P 0 5 <. 。 0 在 西药 基 本 治疗 基 础上 , 使用 本 方 辨证 施 治 , 与单 纯 使用 西 药相 4 讨 论 比 , 明显缩 短病 程 , 能 缓解 临 床 咳 、 、 的症 状 , 痰 喘 具有 显著 提高 I I 缶 慢性 支气 管炎是 指气 管 、 气管 黏膜 及 其周 围组织 的非 特 异 床 疗效 的优 势 。 支 性炎症, 临床 以 咳嗽 、 痰 为主 要 症状 或 伴 喘息 及 反 复发 作 的慢 参考文 献 咯 性 过程 为 特征 日 状 特点 为 缓 慢起 病 、 程 较长 、 复 发 作 、 症 病 反 逐渐 【 郑筱 萸. 1 】 中药新 药临 床研 究指 导原 则( 行) 】 国医药科 技 出 试 f. s中 2 0 .4 7 加 重 , 随年龄 增长 患病 率逐 渐 增 高 。根据 统计 国内近 年慢 性支 版 社 .o 25 —5 . 并 气 管 炎平 均 患病 率 为 3 2 , 进 一 步发 展 可 导 致 肺气 肿 、 心 【] 吉耀 , 二 元 . 品 津 . . % , 8 肺 2王 廖 胡 内科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M. 北 人 o0 .1 5. 病 、 性脑 病等 , 重 危 害到 人类 健 康 。慢 性 支 气 管炎 病 因有 吸 2 23-3 肺 严 烟、 感染 、 过敏 等 和全 身 或 呼吸 道局 部 防 御及 免 疫 功 能减 低 等方 【] 丹 , 嘉 丽. 医药 治 疗慢 性 支 气 管炎 十 一 法考释 【. 中 3 钟 袁 中 刀 实用 面。现代 医学 治疗 采用抗 感 染 、 咳 、 痰 、 痉 、 喘 等 , 易 反 医 内科 杂志 ,03 1( :1 1. 镇 祛 解 平 但 20 ,71 1-2 )

茵赭温胆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茵赭温胆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虚。 治以:清泻肝火,清热利湿,滋养肝
胃。 处方:龙胆草 5 克,栀子 10 克,黄芩
10 克,当归 15 克,生地黄 15 克,柴胡 10 克,郁金 10 克,泽泻 10 克,土茯苓 30 克, 元参 10 克,制大黄 6 克。14 剂,水煎 450 毫升,分早中晚 3 次饭后温服。
二诊(10 月 25 日):右胁胀痛减轻,已 不口苦,仍有隐痛,大便已润,精神好转, 舌 红 减 弱 。 上 方 加 白 芍 15 克 ,丹 参 15 克。又取 14 剂。
★临证一得★
茵 赭 温 胆 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 李怀民 甘肃宁县和盛医院
茵赭温胆汤系笔者多年临床治疗胆 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本方对现代医 学之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均可 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茵陈 6 克,生赭石 30 克, 炒柴胡 10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0 克,茯苓 20 克,陈皮 10 克,葛根 15 克,莪术 15 克, 枳壳 15 克,竹茹 10 克,甘草 6 克。
方用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
1.肺气亏虚证:胸中胀闷,气短喘促,
用制半夏、陈皮、茯苓、苍术、白术、苏子、 声低气怯,咳声低微,痰白量少,自汗畏
白芥子、莱菔子、甘草。
风 ,面 色 无 华 ,舌 淡 ,苔 薄 白 ,脉 弱 或 虚
2.寒饮停肺证:胸中胀闷,喘促气急, 大。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加减。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升清降 浊。
加减:胃脘嘈杂加黄连 10 克、吴茱萸 15 克;反酸明显加乌贼骨 15 克、浙贝母 10 克,胃痛剧烈加川楝子 10 克、延胡索 15 克,心烦失眠加远志 l0 克、石菖蒲 10 克;胸
满而痛加丹参 20 克、檀香 6 克、砂仁 6 克。 治则:疏肝清胆解郁,理气降逆和胃。

治疗胆汁反流偏方

治疗胆汁反流偏方

治疗胆汁反流偏方胆汁反流是胃炎的一种症状,患者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忌嘴,不能吃过冷过热刺激和粗糙的食物,那么胆汁反流性胃炎吃什么好呢?胆汁反流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胆汁反流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胆汁反流偏方1、紫苏生姜红枣汤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

将鲜紫苏叶切成丝,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然后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

2、胡椒猪肚汤白胡椒30至50粒,猪肚1个,食盐、料酒、味精各少许。

先将猪肚洗净(可加盐、醋并用开水烫洗),锅内注水,猪肚块(或丝)下锅,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汤稠肚烂时,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3、桂枣山药汤红枣12粒,山药约300克,桂圆肉两大匙,砂糖1/2杯。

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

待桂圆肉已煮至散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

胆汁反流饮食注意1、忌刺激性食物。

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比如像辣椒、花椒、咖喱等,这类食物都会严重刺激胃黏膜。

不仅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黏膜,生活中还有很多药物同样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刺激,比如像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和保泰松等。

2、低脂饮食。

可以说采用低脂肪饮食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疗的关键,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并且还会导致食道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因而促使胃食管反流给患者造成各种不适症状。

3、烹饪方式。

平时烹饪炒菜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肥肉、奶油及烹调油,这类油脂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脂肪。

最好是采用煮、炖、氽、烩、蒸的烹饪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对脂肪的摄入量,从而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4、多吃蛋白质的食物。

同时还应该注意多吃些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以刺激胃酸以及胃泌素的分泌,而胃泌素可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加,从而有效的抑制胃食管反流。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9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9例

85585585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 hi nese M edi ci ne M eder nD i st ance Educat i on of C hi na 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效9例(47.4%),无效5例(26.3%),总有效率为73.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3.2两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15例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复查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3.3%(22例)和6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4讨论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

常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肠吻合术后,胆汁、胰液、小肠液等碱性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其中的多种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使H +逆弥散增加,并最终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细胞变性等损伤。

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范畴,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主要涉及肝胆脾胃诸脏,其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为脾胃不足、升降失常,标实为郁热上逆、湿热内蕴、胃络瘀阻。

早期多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常,胆胃气逆。

肝失疏泄,胆汁不入肠中助脾运化反上逆于胃而出现胃脘胀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恶心呕吐、胃灼热感、嘈杂泛酸等肝胃不和之症。

久病必虚,升清降浊失常,渐见脘腹痞闷,纳呆少食,便溏,乏力等脾胃虚弱之象。

半夏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其所治之证为寒热互结、中虚不运所致之痞、呕[3],经加减变化组成现在的方剂,则更加适合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理特点,而起到疏肝降逆和胃的功效。

方中黄连、黄芩、蒲公英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之功;半夏味辛性温,有燥湿健脾和胃降逆之效;干姜温中散寒;柴胡、枳实疏肝行气导滞;党参、甘草、炒麦芽性味甘平,健脾益气消食;乌贼骨敛酸止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汁反流呢不是小事啊~而胆汁反流性胃炎也是很难受的一件事,很多人因为胆 汁的反流而导致非常难受的情况,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防治的方子~希 望大家喜欢~
抑反汤 组成 代赭石(先煎)20g,柴胡 6g,枳壳 10g,莱菔子 10g,黄连 3g,吴茱萸 0.5g, 白芍 15g,甘草 6g。
主治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残胃炎 。
用法 代赭石先煎 30min,余药用清水适量浸泡 30min,合煎煮至沸后 10min,取汁约 200mL;再加水适量继二煎,煎煮至沸后 10min,取汁约 200mL,与一煎混合, 等份,早晚饭后 1h 服用,1 个月为 1 疗程。
方解 胆汁反流性胃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 畴。其病机为肝胆郁热,胃失和降,胆汁反流。临床以胃脘部疼痛,腹部饱胀,嗳 气,口苦,嘈杂为主症。方中代赭石重镇引胃气下行,然重用镇降,恐有妨于脾胃 之运化,故以柴胡疏肝宣通,降中有升,一药二益;枳壳、莱菔子行气开郁,消满 除胀;黄连、吴茱萸取左金之意,苦辛通降,泄热和胃;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本 方具有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之功效,可明显改善胃脘痛、嗳气、嘈杂、呕苦等临床 症状,能有效地消除胃黏膜炎症。脾胃升降斡旋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