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组织大全

合集下载

毛织组织——精选推荐

毛织组织——精选推荐

1;平针组织:又称纬平组织、单面组织,它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互相串套而成。

织针排列:满针在单针床上进行编织;2;四平组织:又称满针罗纹组织,即用两排对角针板编织的双面织片,两面机板的织针全部操作而每排针织随各自方向交替牵拉编职而成,织片的底面和面的外观相同。

织针排列:前后针床满针排列;3:1+1罗纹:又称单罗纹,多应用于领口、袖口、下摆等处;织针排列:前后针床一隔一成交叉排列;4:2+2罗纹:织针排列:在双针床上编织,前后针床二隔二成排列;5:四平空转组织:又称单罗纹空气层组织,是罗纹组织与平针组织复合而成的组织。

可以理解为一横列四平与一横列管状组织的组合。

6:集圈组织:单针床面集圈织物又称平针胖花。

织针排列:在单针床上编织,前针床采用高低织针组合排列,排配比视花型要求而定。

7:扳花组织:又叫波纹组织,以移动针床的方式,使线圈在双针床上产生交叉编织而成。

织阵排列:后针床满针排列,前针床织针采用二隔六排针。

编织方法同四平织物,三角全部参加工作,每半转扳一次,连续十次,转向再扳十次,复位,依次循环。

8:畦编组织:俗称元宝针,一般在横机上是以罗纹组织为基础,采用无线圈(无弯纱法)编织的集圈织物。

包括半畦组织和全畦组织两种。

半畦编织物俗称单元宝针,起一面全部是单列集圈,另一面为平针组织。

单列集圈一面是编织一转形成一个横列;平针线圈一面是一转两个横列线圈,其中与单列集圈一面的悬弧同时编织的那一横列的线绷成圆形,并覆盖着另一个横列的线圈。

全畦编织物俗称双元宝针,起两面线绷上都含有一只悬弧而且这种织物的两面都是一转一个横列。

9;提花组织:是按照花纹要求,纱线在线圈横列内有选择地以一定间隔形式形成线圈的组织,纱线在不成圈处,一般呈浮线留在织物的方面。

织针排列:单针床编织,满针。

分为:单面提花和双面提花。

(嵌花组织又称单面无虚线提花织物,是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种类的纱线相互连接镶拼成纯色花色图案组成的织物。

10;空花组织:学名为纱罗组织,又称挑花织物。

针织基本组织

针织基本组织

经平绒组织 locknit stitch
• 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 组组织,前梳编织经平组织所 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双经缎组织 atlas stitch
• 两梳以对称垫纱方式编织经缎组织所形成 的双梳经编组织。
罗纹组织 rib stitch
•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 形成的纬编组织 .
图A2 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 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 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 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其它组织
• 1.元同——双机板满针,控制键面左及底右打开,织码适当。元同 有一般元同,开口元同和通心元同之分.常见的有元同无缝骨做法.,首先 是面机板吃线平编,然后底针平编,两面有相同的横列. 2.扭绳——又叫辫子花,分3支扭支,6支扭6支等,扭绳左右两边一 般要1-2支或2支以上底针,这样在才显出扭绳的主体感,(又称麻花) 这里举例,扭绳有一般扭绳,蝴蝶绳,鸳鸯绳等.在多针扭绳时,可在扭绳 时在底面顶几支针以放松线圈,这样方便扭绳且不会断线。 3.搬针——移针,同一组织单支针或多支针向多方向搬移 4.谷波——排针同四平,织谷波时,关底边2个控制键,面针(单边) 可多织几转后再与底针相连,形成一个鼓起的波浪形和卷纹形. 排针 单面也行,(单边谷波)织谷波时,放底边2个控制键,先平半专,后关底 边2个控制键, 将面针(单边)多织几转后,再将底针过到面,形成一 个鼓起的波浪形。 5.间色——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相间
集圈组织 lock stitch

针织物组织大全

针织物组织大全

针织物组织大全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针织物组织大全.1 原组织 asic stitch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

纬编基本组织及其特性.

纬编基本组织及其特性.
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是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的 基本组织。
正面
反面
2.结构特点: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 面线圈。正面平整光洁,反面暗淡粗糙。
正面
反面
(二)纬平针组织的特性
1.线圈歪斜 (1)线圈歪斜:在自由状态下,线圈发生歪斜, 使线圈横列和纵行不相互垂直的现象。 (2)产生的原因:纱线的捻度不稳定,力图解 捻。 (3)解决办法:弱捻或对捻度纱线进行汽蒸整 理;采用两根捻向相反的纱线
7. 连圈 ( 1 )旧线圈在牵拉力和套圈轮 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 (2)旧线圈开始与新线圈接触 8. 脱圈 ( 1 )旧线圈在牵拉力和成圈轮 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 (2)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来 ( 3 )新线圈被封闭,形成封闭 的线圈
9.成圈 ( 1 )旧线圈在牵拉力和成 圈轮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 动 ( 2 )旧线圈与新线圈的沉 降弧接触,新线圈形成规定 大小的封闭线圈 10. 牵拉 已形成的新线圈被牵拉机构 拉向针背
(1) 横向脱散:纱线没有断裂,线圈从整个横列中脱出来。 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 (2) 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顺序 脱散 ,也叫梯脱。
脱散性影响因素
与线圈长度成正比 与纱线摩擦系数成反比 与抗弯刚度成反比
4. 延伸性
(1)特点:横向较纵向易 变形;横向变形大于纵向 (2)方式 a.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 化 ,圈弧与圈柱相互转 移 b.线圈内纱线的定向发生变 化
(三)纬平针织物的成圈过程
纬平针织物一般在钩针或舌针的单面纬编 针织机上编织,也可在双面纬编针织机上 利用一只针床(筒)编织。
织针类型:钩针机、舌针机和复合针机
钩针成圈过程

针织面料知识

针织面料知识

针织面料知识A.1 原组织 asic stitch 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 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 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

A.1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织。

针织基本组织

针织基本组织

三平、四平织物
• 四平织物——又称罗纹织物,与1+1罗纹、2 +2罗纹一样同属罗纹大类。在双针床上进行编 织,三角全部进入工作,成圈深度一致。针织排 列:前后针床满针排列。
• 三平组织——双机板满针,控制键底右关闭,织 码适当。上好梳,织好衫脚后,调好织码(主要元 同织码松,四平织码结), 织片正面是拉长的横列,背 面是两行横列.正是由于背面两侧于正面因而朝向 面卷曲,织片较平针纹路有更高的稳定和结实性
•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 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 的经编组织。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stitch
•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 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 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图A3 双反面组织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 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 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集圈组织 lock stitch
•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 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 织。
集圈组织lockstitch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波纹组织rackedstitch在横机编织的双面纬编组织上通过移动针床形成倾斜线圈并呈波纹状分布的花色组织

针织面料知识

针织面料知识

针织面料知识A.1 原组织 asic stitch 最根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根底,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 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 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 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 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 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 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 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 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织,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 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 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 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

针织常用组织结构图解

针织常用组织结构图解

针织常用组织结构图解
组织概述:
平针组织
1:单边(平针)单面平针织物
2:圆筒(双层平针)织物
罗纹组织
3:四平织物---
4:1X1罗纹(单支罗纹,英式罗纹)织物
5.坑條—羅紋织物
移圈组织
网眼挑吼-挑花织物
扭绳绞花织物
搬针和缩针
集圈组织
二级打花(胖花) 织物
三级打花(胖花) 织物
珠地单鱼鳞织物
柳条双鱼鳞织物
波纹织物
罗纹波纹织物
集圈波纹织物
空气层组织
打鸡四平空转织物
三平织物
其它组织
過令士:
底针过面(双反面交针)
间色
坎毛
休止
无缝成形
吊针织花
挂毛
撥花,提花
针织组织详解1>. 单边——单机板满针,左右起针三角控制键全开,字码适当單邊織片是一排織針編織,單邊的針步是在同一的平面並排著的. 平针组织又称纬平组织,单面组织。

织针排列:满针在单针床上编织平针织物。

织物横向延伸性大,又卷边性,线圈断裂后容易脱散
前床织=面针=正针
单面=单边=纬平针
后床织=底针=反针
正针=前板=面针=表目
反针=后板=底针=里目
[ 本帖最后由中華于2008-1-5 11:51 编辑] 1.jpg (74.84 KB, 下载次数: 24)
單邊面
2.jpg (77.69 KB, 下载次数: 7)
單邊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物组织大全图
A.1
原组织
asic stitch
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
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
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
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
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
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
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
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
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
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
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
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
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

A.1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织。

图A10
集圈组织
A.14
半畦编组织
half cardigan stitch
正面的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与反面的平针线圈纵行,一隔一配置而成的双面集圈组织。

图A11
半畦编组织
A.15
畦编组织
full cardigan stitch
正反面全部线圈纵行都由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一隔一交替排列,形成的双面集圈组织。

图A12
畦编组织
A.16
胖花组织
blister stitch
按花纹要求在双面纬编的地组织上,进行单面编织,使线圈凸起,形成具有凹凸花纹效应的针织物组织。

图A13
胖花组织
A.17
添纱组织
plating stitch
由地纱和添纱形成成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的花色针织物组织。

图A14
添纱组织
A.18
衬纬组织
weft laid – in stitch
在线圈圈干之间或在圈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纬向垫人一根或几根不成圈纱线的花色组织。

图A15
衬纬组织
A.19
衬垫组织
laying – in stitch
一根或几根纱线按一定比例在织物的一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圆弧,而在其余线圈子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

图A16
衬垫组织
A.20
提花组织
jacquared stitch
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工作针上进行编织成圈的花色组织。

旧线圈只在纱线成圈时才从针上脱下。

在纱线不成圈处,以浮线状留于织物反面或两层纱层之中。

图A17
提花组织
A.21
毛圈组织
terry stitch
由附加纱线在针织物表面形成毛圈结构的花色组织。

图A18
毛圈组织
A.22
长毛绒组织
plush titch, pile stitch
用附加纤维或纱线与地纱一起编织而形成具有绒毛,突出于表面的花色组织。

图A19
长毛绒组织
A.23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
lace stitch
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形成的针织物组织,移圈处线圈纵行中断,外观呈现孔眼效应,或线圈相互移圈,外观呈现扭曲效应。

图A20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
A.24
波纹组织
racked stitch
在横机编织的双面纬编组织上,通过移动针床,形成倾斜线圈,并呈波纹状分布的花色组织。

图A21
波纹组织
A.25
经平绒组织
locknit stitch
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图A22
经平绒组织
A.26
经绒平组织
reverse locknit
后梳编织经绒组织,前梳编织经平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图A23
经绒平组织
A.27
双经缎组织
atlas stitch
两梳以对称垫纱方式编织经缎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A.28
变化经平-编链组织 q ueen′s cord
后梳编织变化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编链组织所得的双梳经编组织。

A.29
缺垫(经编)组织
miss-lapping stitch
某些梳栉有规律地垫纱和不垫纱,开成的经编花色组织。

图A24
缺垫(经编)组织
A.30
缺压(经编)组织
miss-pressing stitch
经编组织上某些横列或某些横列上的部分线圈不脱圈,而隔一个或几个横列进行脱圈,使针织物表面呈现拉长线圈的花色组织。

图A25
缺压(经编)组织
A.31
压纱(经编)组织
fall-plate stitch
在经编线圈的圈干下部绕有衬垫纱线并使针织物表面形成凹凸效应的花色组织。

图A26
压纱(经编)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