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整理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引言概述:电子警察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监控手段,已经在许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设备部署、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原理1.1 摄像头技术:电子警察系统主要通过高清摄像头进行交通违规行为的实时监控和拍摄。
摄像头应具备高清晰度、广角、低照度等特点,以确保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1.2 图像识别技术:电子警察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交通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
该技术包括车牌识别、车辆型号识别、违规行为识别等,以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
1.3 数据传输技术:电子警察系统需要实时传输监控数据,要求具备高速、稳定、安全的数据传输技术。
常用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二、设备部署2.1 摄像头布设:电子警察系统的摄像头布设需要根据道路特点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规划。
摄像头应布设在交通流量较大、易发生交通违规行为的路段,以提高监控效果。
2.2 信号灯协同:电子警察系统可以与交通信号灯协同工作,实现对违规行为的全方位监控。
通过与信号灯的联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
2.3 系统集成:电子警察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监控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
通过与路况监测、交通管理等系统的集成,可以提高整体监控效果和交通管理水平。
三、数据管理3.1 数据存储:电子警察系统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
可以采用云存储、本地存储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分析:电子警察系统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交通信息和统计数据,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违规行为统计、交通拥堵分析等。
3.3 数据共享:电子警察系统的监控数据可以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共享,以实现交通管理的协同。
数据共享可以通过接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四、隐私保护4.1 数据安全:电子警察系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监控手段,通过使用高科技设备和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特点、功能模块以及实施步骤。
二、系统架构1. 硬件设备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由以下硬件设备组成:- 高清摄像头:用于捕捉交通违法行为的图像和视频。
-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处理摄像头捕捉到的数据。
- 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数据传输到交通管理部门的服务器。
- 显示设备:用于实时显示监控画面。
2. 软件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
- 违法行为识别模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识别。
-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视频和相关数据。
- 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报表和图表。
- 远程监控模块:允许交通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技术特点1. 高精度识别电子警察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高精度的自动识别。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地识别各种违法行为,如闯红灯、逆行、超速等。
2. 实时监控电子警察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和记录违法行为。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系统会立即进行图像捕捉和数据记录,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交通管理部门的服务器。
3. 多通道支持电子警察系统支持多通道同时监控,可以同时监控多个交通路口或道路段。
每个通道都配备独立的摄像头和数据处理设备,可以独立进行图像捕捉、违法行为识别和数据存储。
4. 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电子警察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
系统可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工作评估。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结合交通管理需求,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监测、识别和记录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原理和实施步骤等。
二、系统架构电子警察系统的整体架构分为前端监控设备、中心服务器和后台管理系统三个部分。
1. 前端监控设备前端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雷达、车牌识别仪等,用于实时监测交通违法行为。
摄像头负责拍摄交通场景,雷达用于测速,车牌识别仪用于识别车辆的牌照信息。
2. 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前端监控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
中心服务器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能够实时处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
3. 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提供对电子警察系统的管理和配置功能,包括设备管理、违法行为查询、数据统计和报表生成等。
后台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页或客户端软件进行访问和操作。
三、功能模块电子警察系统主要包括违法行为监测、违法行为识别和数据管理三个功能模块。
1. 违法行为监测违法行为监测模块通过前端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场景,包括车辆超速、闯红灯、逆行、压线等违法行为。
一旦监测到违法行为,系统会自动触发后续的识别和记录流程。
2. 违法行为识别违法行为识别模块通过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监测到的违法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
例如,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车辆的牌照信息,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判断车辆是否闯红灯。
3.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对识别到的违法行为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统计。
系统可以根据时间、地点、车辆类型等条件进行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
四、技术原理电子警察系统主要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违法行为的监测和识别。
1. 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用于对监控场景进行分析和理解。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的摄像技术和智能分析算法的交通违法监控系统,旨在提高交通安全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组成、部署方案以及优势。
二、工作原理电子警察系统通过摄像机实时监控交通路口或道路,自动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指定的监控中心。
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违法行为识别和数据传输等模块。
1. 图像采集:系统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覆盖交通路口或道路的各个角度和区域。
摄像机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实现实时图像传输。
2. 图像处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模块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和图像分割等操作,以提高后续违法行为识别的准确性。
3. 违法行为识别: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违法行为识别。
常见的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超速行驶、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
4. 数据传输:一旦系统识别到违法行为,相关信息将被传输到监控中心,包括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车辆信息和违法行为的图像等。
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处理违法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三、技术组成电子警察系统的技术组成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1.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高清摄像机、图像处理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高清摄像机用于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服务器用于图像处理和违法行为识别,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图像和相关数据,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图像和数据的传输。
2.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软件、违法行为识别算法和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等。
图像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违法行为识别算法用于识别违法行为,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用于接收和处理违法行为信息。
四、部署方案电子警察系统的部署需要考虑交通路口或道路的特点和交通流量情况。
1. 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交通路口或道路的交通流量和事故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摄像机。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识别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二、系统组成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监控摄像头:安装在交通要道和重点路段,用于实时监测交通情况。
2. 图像识别设备: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自动识别交通违法行为。
3. 数据传输设备:将监控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4. 中心服务器: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监控数据,同时提供数据查询和管理功能。
5. 违法数据库:存储交通违法行为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车辆信息等。
6. 违法处理系统:根据交通违法行为的信息,生成相应的处罚决定,并进行后续处理。
三、工作原理1. 监控摄像头实时采集交通画面,并将数据传输到图像识别设备。
2. 图像识别设备通过预设的算法,对交通画面进行分析和识别,判断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
3. 如果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图像识别设备将相关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
4. 中心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存储,并生成违法行为的相关记录。
5. 违法数据库存储了所有的违法行为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车辆信息等。
6. 违法处理系统根据违法行为的记录,生成相应的处罚决定,并进行后续处理,如发送罚单等。
四、技术要求1. 监控摄像头需要具备高清晰度和广角,能够清晰捕捉交通画面。
2. 图像识别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能够准确判断交通违法行为。
3. 数据传输设备需要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够实时传输监控数据。
4. 中心服务器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监控数据。
5. 违法数据库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查询和管理功能,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6. 违法处理系统需要具备自动化的处罚决定生成和后续处理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摄像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交通违法行为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景等。
二、系统组成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监控摄像设备:安装在交通路口、高速公路等地点,用于拍摄违法行为的图像和视频。
2. 图像识别算法:通过对摄像设备拍摄的图像和视频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
3. 数据处理服务器: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摄像设备传输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同时进行图像识别算法的运算和数据分析。
4. 违法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识别出的交通违法数据,包括违法时间、地点、车辆信息等。
5. 违法数据查询与展示系统:提供给交警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使用,用于查询、统计和展示交通违法数据。
三、工作原理电子警察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监控摄像设备不断拍摄交通路口的图像和视频,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服务器。
2. 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到图像和视频数据后,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出交通违法行为。
3. 识别出的交通违法数据被存储到违法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中,同时生成违法记录。
4. 交警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违法数据查询与展示系统对交通违法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展示,以便进行交通管理和执法工作。
四、技术特点电子警察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 高效准确: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准确识别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
2. 实时监控:监控摄像设备实时拍摄交通路口的图像和视频,能够及时发现和记录交通违法行为。
3. 多角度拍摄:监控摄像设备可以设置不同的拍摄角度,从而能够全方位记录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证据的可靠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违法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能够对大量的交通违法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安全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构成、功能和优势等。
二、系统构成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监控摄像头:安装在交通要道、路口等关键位置,用于实时监控交通情况。
2. 图像识别设备: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数据处理中心:接收、处理和存储图像数据,并生成相应的交通违法记录。
4. 违法记录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查询交通违法记录,包括记录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5. 违法记录查询终端:提供给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众使用,用于查询和打印交通违法记录。
三、系统功能1. 交通违法监测:通过监控摄像头和图像识别设备,实时监测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
2. 违法记录生成:根据监测到的交通违法行为,生成相应的违法记录,包括违法时间、地点、车辆信息等。
3. 违法记录查询: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众可以通过违法记录查询终端,查询和打印交通违法记录。
4. 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可以对交通违法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四、系统优势1. 高效性:电子警察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情况,快速生成违法记录,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2. 精确性: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准确判断交通违法行为,避免人为判断的主观性和误差。
3. 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化地生成违法记录,并提供违法记录查询和打印功能,减轻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
4. 数据共享:系统可以将交通违法记录存储在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方便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
5. 预防效果:电子警察系统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五、应用案例电子警察系统已经在许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某市为例,该市在主要路口和交通要道安装了电子警察系统,通过系统的监控和违法记录生成功能,有效遏制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

监控方案之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的系统。
它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车牌识别技术、违法行为识别算法等,自动捕捉交通违法行为,并生成相关证据,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执法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警察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电子警察系统包括监控设备、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管理平台四个主要组成部份。
1. 监控设备:采用高清摄像头、车牌识别设备等,安装在交通要道、路口等关键位置,用于实时监控交通违法行为。
2. 数据传输网络:通过光纤、无线网络等方式,将监控设备获取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3. 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接收、存储、处理监控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违法行为识别、证据生成等操作。
4. 管理平台:提供给交通管理部门使用的管理界面,用于查询、分析交通违法数据,生成报表,进行执法指挥等操作。
三、系统功能电子警察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实时监控:通过监控设备,对交通要道、路口等关键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捕捉交通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识别: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图象识别算法等,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准确识别出交通违法行为。
3. 证据生成:根据识别到的违法行为,生成相应的证据,包括图片、视频、违法时间、地点等信息,确保执法证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将监控数据和生成的证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报表生成与分析:根据存储的数据,生成各类报表,包括违法行为统计、执法效果评估等,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6. 执法指挥:通过管理平台,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指挥执法人员进行实时执法。
四、系统优势电子警察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执法:通过自动化的监控和识别技术,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快速捕捉和处理,提高执法效率。
2. 准确性高:利用先进的图象识别算法和车牌识别技术,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识别,确保执法证据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警察系统(路口违章车辆抓拍系统)1、系统主要需求(系统介绍、系统作用等);2、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3、系统工作流程描述4、系统功能体现5、主要性能指标6、前端抓拍设备技术指标和参数7、电气安全8、环境适应性9、其它10、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与选择1)车辆检测方式的选择2)抓拍方式的选择电子警察系统(抓拍红绿灯设备)闯红灯自动抓拍记录系统(俗称“电子警察系统”)是利用车辆检测技术、信号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是检测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该系统应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工作,将对遏制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主要需求:(一)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和兼容性,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发展因素,系统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路口资源,并预留扩展接口。
(二)系统功能全面、完善、安全、稳定而可靠。
确保系统指挥中心管理部分、通信网络部分和路口控制部分等一系列的设备和信息传输链路24小时不间断应用。
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包括台风、暴雨和打雷等)。
(三)违法照片中需要记录清晰地车牌、停车线、信号灯以及完整的违法过程。
具体要求如下:1)第一张全景图片应包含并能清晰辨别红灯信号(或倒计时灯)、车辆类型、车身颜色且显示的机动车车头(整个车身的前三分之一)处在停车线后(没有越过停车线)或压在停车线上。
2)第二和第三张全景图片应包含并能清晰辨别红灯信号(或倒计时灯)、车辆类型、车身颜色且能无可争辩的显示红灯期间该车整个车身已经越过停车线的情况。
3)手动鼠标进行框选车牌特写部位,所选图片信息应能清晰辨别车牌号码和车牌颜色。
4)对于路口信号灯是箭头灯的拍摄点,要求拍摄效果能清楚地在后端看清箭头所指方向。
二、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1)电子警察系统由路口抓拍设备、传输系统、中心处理系统(后台集成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示意图1如下:图1 电子系统组成结构图2)网络结构典型的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前端抓拍设备中心集成管理系统图2 典型的系统结构由于本系统是指挥中管理平台的一部分,必须充分考虑到使用公共网络的安全性。
本设计建议在指挥中心建立一台前置服务器,该服务器与内部网络隔开,该服务器只用于接收违法图片和管理前端设备。
违法图片存放在活动硬盘上,最终通过活动硬盘转移到内部服务器上。
这样的设计方案虽然有些麻烦,但安全性高,建设周期短,投入也较小。
三、系统工作流程描述1)电子警察采用感性线来感应路面上的机动车传来的压力,通过传感器将信号采集到中央处理器,送寄存器暂存(该数据在一个红灯周期内有效);2)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红灯周期内),如果同时产生两个脉冲信号,即视为“有效”,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当时红灯,你的前轮子过线了,而后轮子尚未压线,则只产生了一个脉冲,在没有连续的两个脉冲时,不拍照;3)即红灯状态下,车辆进入前线圈,全景摄像机拍摄;红灯状态下,车辆进入第二个线圈,摄像机抓拍特写照片,全景摄像机拍摄第二张过程图片;红灯状态下,违法车辆驶出第2个线圈,全景摄像机抓拍第三张过程照片。
这样就会形成一组完整的车辆违法图片。
在设置全景摄像机取景范围时,务必确保全景图片中包含停车线和红绿灯;特写摄像机应在能够看清机动车牌照的前提下,尽量使拍摄的场景大一些,以便能够取更多违法汽车的有用信息和防止违法车辆偏离行驶车道。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车辆进入线圈后没有离开,或相应的红灯熄灭,则不能拍到完整的一组3张图片,系统将自动删除已经拍摄的图片,不视为违法。
具体违法判定准则,由业主方确定。
四、系统功能表现1)抓拍功能介绍a.系统能自动拍摄闯红灯违法车辆照片,所拍照片能清晰辨认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型。
b.系统能自动判别车辆进入停车线的时间,对于红灯亮前进入停车线的车辆不拍照,对于红灯亮后进入停车线的,但不向前行驶,只在绿灯亮后向前行驶的车辆不拍照。
c.系统能对违法车辆连续拍摄三张照片,以便对违法过程进行记录。
d.车辆违法图片自动附加违法日期(年、月、日、时、分、秒)、违法地址、行驶方向等信息,且全天候清晰可辨。
2)通信联网功能介绍a.违法数据可通过光纤等传输途径自动传输到中心,并在路口对违法数据进行备份,在传输线路、设备出现故障等非正常情况时,可以人工下载数据。
b.具有与车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联网检测车辆、车主、驾驶员有关信息的功能。
3)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a.设备具有违法信息记录功能,可连续记录2万辆以上的机动车违法数据。
b.可查询有关违法信息。
4)中心信息处理功能a.交通违法信息识别和录入:对传回监控室数据处理中心的违法图片人工进行识别后,将违法车辆车牌照号码录入系统中,之后进行上传至公安网处理系统中,通过车牌号将违法车辆的相关信息:违法日期、地点、方向、违法车辆外形特征等自动录入到数据库生成违法号牌库,供以后违法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等。
b.交通违法信息处理、查询和统计:管理人员可以对违法号牌库中的违法信息作进一步的确认,可以按照违法的地点、日期、车主、车号、车型等单个或多个条件的组合对违法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和查询,系统可以与车辆管理部门的信息中心联网,检索车辆、车主、驾驶员相关信息。
c.交通违法信息打印、通知:可以通过系统参数设定,由人工或系统自动对数据库中的违法记录实时打印生成违法通知单、违法图片以及处理结果,能将违法信息以短信、语音查询、触摸终端查询等多种形式及时通知违法车辆车主。
五、主要性能指标1)闯红灯行为记录a.机动车在其对应的黄灯或绿灯相位时越过停车线,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不应记录;b.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过程中两至三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第一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机动车压在或越过停车线的情况;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整个车身已经越过停车线的情况,并且至少有一个位置的信息能够清晰辨别号牌号码;c.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的图片格式应采用JPEG格式,JPEG图片编码应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图片数量不应超过四张;d.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实时记录具有闯红灯行为的机动车信息并存入数据库表中,表名称为ITS_POLICEVIOLATION,表结构至少包含“表1”中字段信息。
闯红灯捕获率(即在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监测范围内,系统检测和记录的可以确定其闯红灯行为的机动车数与人工确认实际闯红灯机动车车数的百分比)应不小于98%。
3)记录有效率机动车闯红灯记录有效率(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中人工可以清晰辨别号牌号码、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停车线的机动车记录为有效记录)应不小于90%。
4)数据传输除采用光学照片的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外,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具备联网数据传输和现场数据下载功能。
a.联网数据传输通过网络将机动车闯红灯信息自动传输至指定监控数据处理中心。
传输方式有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两种方式,用户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时,当遇到网络故障导致传输失败,应具备断点续传功能。
b.现场数据下载现场将机动车闯红灯信息人工下载到存储介质中后带回监控数据处理中心。
5)数据录入应提供机动车闯红灯信息数据录入软件,录入的数据存入数据库表中。
六、前端抓拍设备技术指标和参数1)机动车检测有效率(检测到的机动车违法占所有检测结果的百分比)>90%。
2)摄像机参数—图像分辨率700*560—真彩色16Mbit—CCD镜头最低照度0.4 Lux3)镜头—分辨率480线—焦距12~48mm4)数码相机—图像分辨率500万像素5)记录模式3张/车6)存储图像容量14000张7)系统响应时间<1.0秒8)电源功率<250W9)供电电压220VAC,50HZ10)系统工作温度-25℃~+70℃11)湿度<=80%12)功率<350W13)有过载、接地、漏电、短路、防雷、防风、防雨雪等保护装置并符合国家相关电器安全标准。
14)夜间辅助照明可采用不可见光方式(不产生任何伤害),辅助照明的功率在200W 一下。
15)在违法监测器的机箱内预留一个专用电源插座。
16)室外违法检测器机箱符合IP55标准。
17)监测器时钟,与北京时间误差在±5分钟以内。
18)拍摄范围:3车道(可扩展至4-8车道)。
19)拍摄车速范围:0~160km/h20)拍摄距离:10m~50m21)系统响应时间:<0.2秒(数码照相机<1.0秒)22)车辆捕获率:>95%23)误拍率:<2%24)闪光灯指数(M)(ISO100/2):8225)存储量:大于十万张照片。
七、电气安全电压:160~280VAC 50HZ;抗电:1000VDC,1分钟;绝缘:大约10M。
八、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25℃~70℃湿度:20~100%大气压力:86~106KPa九、其它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警察系统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系统的前端采集方式、数据库结构、车牌识别对比方式、操作界面等方面不仅要保持现阶段的先进性,还要为今后十年内的发展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使电子警察系统充分适应业务扩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十、电子警察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与选择1)车辆检测方式的选择车辆检测方式主要有环形线圈检测、视频检测、红外、雷达以及激光检测等方式。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环形线圈检测和视频检测,其它几种检测手段很少用于闯红灯违法检测。
a.环形线圈检测的原理及特点环形线圈检测的主要特点是工作稳定、检测精度高,但线圈不可移动,如果路口改造需要重新埋设线圈,但仍然是闯红灯抓拍最主流的监测手段。
线圈检测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电子检测器组件和感应式线圈——导线被环绕起来形成线圈(通常环绕二至四圈),此处的磁场更为集中,形成一个检测区。
所有的运载电流的导体或线由于电流通过线体而产生磁流。
这种磁流的结果就是被称为电感的电流性质,电感量是以亨利(H)来衡量的。
监测器振荡电路驱动能量(10-200KHz)通过线圈而产生一个电磁场。
环形线圈感应器形成一个调制电路,线圈成为其中的一个元件。
当一个金属物体通过磁场时,旋流将会在导体中被感应到。
由于环形线圈的电感与磁流是成比例的,这就导致了环形线圈的电感系数的减少。
检测器检测到这种变化并驱动其电子输出,环形线圈和引入导线是检测系统的感应部分,并且具有阻抗和电容(线间以及线与地之间的电容)。
线圈检测用于车辆检测时需要在待检测路段开槽,埋入检测线圈,再将线圈的馈线连接到车辆检测器的线圈输入端。
根据检测要求不同和路况一条车道可以埋设一个或者两个检测线圈。
控制计算机检测线圈检测器状态即可以判断有无车辆通过被检测路段,以及通过该路段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