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3.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探究任务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自主探究(预学自学)认真观察教材第10页家蚕生殖发育过程图,结合相关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将各图按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和四个时期。
2.家蚕通过方式产生后代,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
3.像家蚕这样,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和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合作交流(互学)1.为了获得更多的蚕丝,应延长家蚕发育的那个时期?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准确吗?你能改变其中的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跟踪训练(助学)1.下面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2.“毛毛虫”“蝴蝶”分别是此类昆虫发育的哪两个时期?()A若虫、成虫 B 幼虫、成虫 C卵、若虫 D幼虫、卵探究任务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自主探究(预学自学)阅读课本第11页的文字,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如等昆虫。
2.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
如等昆虫。
3.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合作交流(互学)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家蚕蝗虫跟踪训练(助学)1、蝗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A.卵→蛹→成虫 B.卵→若虫→成虫 C.卵→若虫→蛹→成虫 D.若虫→卵→成虫2、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比,主要是少了()期?A.卵 B.成虫 C.幼虫D.蛹拓展提高1.家蚕对人类有哪些益处?2.什么时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当堂达标】1.家蚕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A.卵→幼虫→成虫→蛹 B.蛹→幼虫→卵→成虫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2.家蚕和蝗虫的生殖方式应属于()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3.下列昆虫的发育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菜粉蝶B、蝗虫C、家蚕D、蝇4.在蝗虫发育过程中,跳蝻是蝗虫的()A.若虫 B.卵 C.成虫 D.蛹5.成语“作茧自缚”说明此时家蚕已进入了()期?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6.右图中A、B分别表示雄蛾和雌蛾,C表示阶段,E表示阶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1)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课标标准内容背景说明】课标陈述: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二【课程标准分解分析】1、通过快速识别图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昆虫,关注昆虫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图片对比,回忆昆虫的特征。
2、通过观看养蚕及家蚕的发育过程视频资料和结合课本内容,准确说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变态发育的特点。
3、通过观察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及其发育过程示意图,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并总结蝗虫的发育过程。
4、通过对蝗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了解,区别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变态发育中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5、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尝试提出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
三、课时:1课时四、落实目标的评价方案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快速识别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上的昆虫及其作用;通过对比常见的昆虫和蜘蛛之类的“虫子”达成了目标1。
2、通过“养蚕及家蚕的发育过程”视频和出示的“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标本”图,独立完成学案任务1上的问题并结合学生黑板展示交流,达成目标2。
3、通过阅读课本资料,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学案的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完成而达成目标3。
4、通过学生结合视频蝗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及阅读课本,识图,教师和学生共同纠正讨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最后对比总结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异同点,总结达成目标4.5、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学生自己尝试提出具体、明确的问题,达成目标56、通过“练一练”环节,继续巩固达成的目标1-4。
五、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家蚕的发育,蝗虫生长和发育过程),图片资料:日常接触的昆虫图片和其他节肢动物图片,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标本图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示意图和标本图片。
六、教学设计【新课导入,课件投影】通过出示法布尔绿色的蝈蝈,由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引出法布尔的昆虫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修改补充
时间
一、情景创设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点。
三、意义建构
一)出示自学指导提纲
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二)学生自学
(三)自学效果检测
(四)生教生
(五)教师点拨更正
生命世界真奇妙!没了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
教师设疑,通过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找同学朗读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1.将书中家蚕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想一想,家蚕的一生需经过哪几个时期?
2.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中的内容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提纲的内容,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老金厂学校教案设计
课题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型(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重点
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准备
程序与内容
授课日期:月日
程序与内容
师生活动
修改补充
时间
四、巩固提升
教材课后习题
五、回顾小结
六、检测反馈
1.蝗虫是农作物尤其是禾本 科
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蝗虫对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昆虫的生殖发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社2012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理解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生物生殖与发育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维模式。
二、学情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生物学一个学年,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他们的优点是对生物学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其中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感性认识。
2.学生观察图片的经验丰富,对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也有一些了解,但深入观察的意识不强,所以归纳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要加强。
3.能领会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实例。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构建生物的发展观、结构与功能观。
2. 任务驱动探究,认真观察发育现象,总结分析归纳有性生殖的主要概念,学会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认同生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延伸课本知识,探究昆虫的生殖发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
四、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昆虫的有性生殖过程与发育特征。
(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1)自主归纳有性生殖的特征。
(2)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五、教法学法为了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采用了“任务驱动”导学,推理归纳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在问题驱动方面,我对教材中“讨论”环节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延伸,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内容讨论,及时评价反馈并深入挖掘问题。
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二、蝗虫的生殖发育1.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2.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2.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 描述变态发育的过程,说明变态发育的概念。
3. 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变态发育的概念;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方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
教师大胆地设计了一系列的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加之学生在生活中对昆虫都不陌生,所以教师应该更大程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
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一点体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知识源于生活,有许多知识只有融入于生活实际才能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 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锻炼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
2. 完成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3. 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二、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9--P1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1.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发育有哪两种方式?2..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3.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三、合作讨论填写:1、“观察与思考”,请仔细观察课本P10图,据图回答问题:(1)将各图按照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2)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4)家蚕吐丝的时期是期____________________(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6)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生物: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课前准备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参考课时:2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的观点。
得出结论部分学生表述交流 看书讨论 得出结论 课后实验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 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或者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b.昆虫的生殖方式;
c.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d.变态发育的类型,如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3.撰写观察报告:将观察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整理成一篇观察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报告中可以附上昆虫的图片或手绘图,以增强报告的直观性。
4.分享观察成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报告,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昆虫的生殖器官特点、生殖方式、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的类型。
2.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以及昆虫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展示昆虫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题目包括:
1.判断题:判断昆虫生殖器官的特点,如产卵器的形状、雄性昆虫的生殖器官等。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昆虫发育过程,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填空题:填写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2)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策略: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标要求: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
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
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等活动描述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
【课前预习】
1、同家蚕一样, 等昆虫的发育也经过 、 、 、 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
幼虫与成体的 。
2、蝗虫的发育过程要 、 、 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
等。
3、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 , 和 与 相似,只是 , ,仅有翅芽,能够跳跃,
称为 ,这样的幼虫叫 。
4、蝗虫的若虫要经过 次蜕皮,身体才能逐渐长大,不经过 ,就能发育成有翅能飞的 。
我的疑问:
【合作学习】
1. P9观察与思考及讨论1、2、3题
2.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3、P11技能训练
【归纳总结】
【自主测评】
1、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
A. 不完全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变态发育
D. 不变态发育
2、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 )
A. 幼虫→卵→蛹→成虫
B. 卵→蛹→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幼虫→成虫
3、下列与美丽的蝴蝶发育方式不同的昆虫是 ( )
A. 菜粉蝶
B. 螳螂
C. 家蚕
D. 蝇
4、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
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 )
A. 蛹
B. 幼虫
C. 卵
D. 成
虫 5、右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
请根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 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
有 。
(2)C 和D 的名称是 。
在C —D 的过程中有蜕
皮现象,原因
是 。
(3)d 的发育时期叫做 。
如果乙图所示的昆
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的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4)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长期的 形成的。
6、(诱思探究)小强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优秀学生,他发现雨水多的年份,蝗虫很少,而干旱的年份蝗虫特别多。
他想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你能帮助他共同完成吗?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若干、活蝗虫成虫若干、新鲜青草、铁丝网罩。
(1)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你的假设是: 。
(3)设计实验方案:①取两个 ,分别装满 ,并分别编号为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