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夸张的脸》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精品教案

《夸张的脸》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夸张的脸》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五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
通过对《喜怒哀乐》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人物的不同表情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也为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通过赏析、观察、实践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千变万化的人物脸部形象,体会运用夸张手法把脸部局部放大或者缩小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通过夸张脸型、五官、表情,画或者制作一件“夸张的脸”的作品。
2.通过体验、欣赏、观察等方式,研究夸张的绘画方法。
3.体验夸张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对人物进行夸张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掌握五官整体与脸型、眉毛等局部和谐的夸张画法。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好,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教师小结:视频中人物的脸是不是很有趣呢?艺术家利用夸张手法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画夸张的脸。
板书课题:《夸张的脸》。
(二)讲授新课1.艺术作品赏析教师语言:我们先来看一看艺术家创作的夸张的脸吧。
(播放文化视频)教师小结:这些都是艺术家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出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品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吧。
2.表现夸张的方法(1)特征的夸张教师语言:我们如何对人物的脸部进行夸张呢?请你说一说这张肖像漫画哪里进行了夸张呢?(播放图片)教师小结:这幅漫画对演员成龙鼻子进行了夸张。
成龙的大鼻子是他的相貌特征。
画家抓住了这个特点将他的鼻子放大夸张。
教师语言:这张漫画又是将人物哪里进行了夸张呢?(播放图片)教师小结:这幅漫画姚明的其它五官没有变化,只对他的脸进行了放大的夸张。
教师语言:再看这幅作品呢?(播放图片)教师小结:这幅漫画将冯小刚导演的嘴部和牙齿进行了放大的夸张。
教师语言:这幅漫画夸张了哪里呢?(播放图片)教师小结:由于周杰伦眼睛比较小,画家对他的眼部进行了缩小的夸张。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夸张的脸教案

5.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夸张脸部作品,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民间美术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夸张手法的概念和特点:夸张手法是一种突出事物某些特点,使之更具有表现力的表现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夸张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夸张的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夸张手法的概念、特点和运用。夸张手法是一种突出事物某些特点,使之更具有表现力的表现方式。它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特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目标:让学生了解夸张脸部创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夸张脸部创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夸张脸部创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夸张脸部创作在美术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夸张脸部创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脸部创作的特性和重要性。
(2)网络资源:提供一些关于夸张脸部创作的网站和博客,如“夸张脸部创作技巧”、“艺术家们的夸张脸部作品”等,让学生在线欣赏和学习。
(3)视频资源:推荐一些关于夸张脸部创作的视频教程,如“如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脸部作品”、“夸张脸部创作的灵感和技巧”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作方法。
(4)实体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夸张脸部创作的艺术魅力,拓宽视野。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夸张的脸》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通过赏析艺术家如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的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夸张比例的掌握:学生在创作时可能难以把握夸张的程度,如何夸张才能既有趣又不失人物原有的特征,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需提供具体例子,如漫画中的夸张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夸张比例的合理运用。
-五官细节的处理: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处理五官的细节,如眼神、鼻翼、嘴角等,使之既有夸张效果又不失真实感,这对学生是个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夸张手法的理解与应用: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脸部五官的表现中。例如,如何通过放大眼睛、拉长鼻子或夸大嘴巴的形状来突出人物特征。
-脸部五官的绘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来表现脸部五官,强调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绘画技法。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夸张的脸》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夸张的脸》为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美术教材第六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夸张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夸张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幽默感。
2.脸部五官的夸张表现: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对脸部五官进行夸张表现,突出人物特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夸张的比例和五官细节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恰当夸张,同时保持作品的自然和谐。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特征,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夸张画面的技巧。
2. 人物表情的表现。
教学难点:1. 夸张画面的创意表现。
2. 人物表情的生动描绘。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图片。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夸张的faces 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夸张画面的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分享对夸张画面的看法和感受。
二、基本概念(5分钟)1. 讲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如夸张、简化、变形等。
2. 举例说明夸张画面的应用和效果。
三、技巧讲解(5分钟)1. 讲解夸张画面的技巧,如如何夸张面部特征、如何表现表情等。
2. 演示夸张画面的创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面部特征进行夸张创作。
2. 引导学生关注表情的表现,如开心、生气、惊讶等。
3.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从创意、技巧、表情等方面进行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夸张画面的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夸张画面的创作方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特征,提高了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夸张画面的应用和魅力。
六、观察与分析(5分钟)1. 展示不同风格的夸张脸部作品,包括漫画、卡通、抽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夸张手法,如放大眼睛、缩小鼻子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 夸张的脸人教版

7 夸张的脸一、教学目标:1、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
学会基本的泥塑造型能力,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抓住面部五官特征进行夸张。
难点:学习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张的脸。
三、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同学领来一群小伙伴,这些小伙伴有各有特点?想不想看?(播放课件)2、这些小伙伴有什么特点?跟我们长得哪里不一样?总结:用陶泥制作的,夸张了表情、相貌。
3、找一找,具体那些地方进行了夸张?总结:在他们各自的特点上进行夸张,如嘴巴大的,就让它更大,眼睛小的就更小,突出他们的特点。
板书课题:夸张的脸(二)探索新知1、请同学到台前做夸张的表情,同学们仔细观察那些地方发生了变化?总结:面部表情是随着我们的心情发生变化,突出在什么地方?(眼睛、鼻子、嘴巴)2、了解分析不同的五官特征,出示课件:(1)、脸型:瓜子脸、由形脸、方脸、圆脸、长脸等请同学们观察,然后同桌间相互看看是什么样的脸型(2)、眉毛:柳叶眉、直眉、八字眉、短眉毛、剑眉同桌之间想到观察是属于什么样的眉毛。
(3)、鼻子:大鼻子、鼻子、朝天鼻、蒜头鼻、鹰钩鼻(4)、耳朵:小耳朵、招风耳、圆耳朵、尖耳朵、大耳朵(5)、眼睛:丹凤眼、三角眼、大眼睛、双眼皮、小眼睛(三)欣赏作品1、不同脸型、不同五官的表情2、看到这两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高兴:哈哈大笑,突出了嘴怒:怒发冲冠,夸张了头发、眉毛、嘴巴、眼睛3、用绘画作品表现的夸张的脸4、用卡纸剪贴的夸张的脸5、欣赏课本作品:你最喜欢那一个作品,为什么?青铜人头像、(商代)北方闻多天王(明)头像(尼日利亚)(四)分析制作技法1、基本技法:添加法、(加法)塑去除法、(减法)雕2、基本手法:揉、捏、搓、粘、刻、压3、脸部夸张的两种基本类型表情夸张、特征夸张4、夸张的要素大明合理、特征突出、大的更大小的更小(五)学生作业采用不同的方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夸张的脸!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六)展评作业请同学们依次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7课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掌握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人物面部特征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夸张手法在创作中的作用和效果,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夸张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夸张手法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欣赏和评价夸张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面部特征。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创意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具有夸张特点的人物面部图片资料、范画、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夸张特点的人物面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意。
提问学生:“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如何突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脸部特征。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索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强调夸张手法的定义、作用和效果。
引导学生理解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2)教师展示一些运用夸张手法创作的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人物面部特征的夸张之处,以及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对于突出人物特征和情感的作用。
同时,教师讲解夸张手法的运用技巧和方法,如夸大比例、突出特征、强调表情等。
通过范画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夸张手法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方法。
第7课 夸张的脸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7课夸张的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的脸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手法创作一幅人物头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表情,培养他们对人物特征的把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夸张的脸的特点2. 夸张手法的运用3. 人物头像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夸张的脸的特点及夸张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人物头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夸张的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脸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脸都是通过夸张手法表现的,夸张手法可以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讲解夸张的脸的特点- 夸张手法是对人物特征进行放大或缩小,使人物更具个性。
- 夸张手法可以突出人物的表情、五官、发型等,使画面更具趣味性。
3. 讲解夸张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脸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 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对人物的脸部特征进行表现。
4. 示范与指导-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一幅人物头像。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5. 学生练习-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夸张的脸的人物头像。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夸张的脸的特点及夸张手法的运用,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关注人物表情,更好地表现人物特征。
六、作业布置1. 运用夸张手法,为家庭成员创作一幅头像。
2. 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作品中的夸张手法和人物特征。
七、板书设计1. 夸张的脸2. 特点:放大或缩小人物特征,突出个性3. 运用方法:观察人物脸部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夸张的脸的图片3. 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对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重点关注的细节:夸张手法的运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夸张手法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不得不关注对青年带来文化、思想、经济及道德观以很大冲击的新兴产业——卡通漫画。
卡通画漫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正是这一热点的体现。
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
本课教材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漫画的正确认识,在喜爱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创造、欣赏这种视觉造型艺术,了解漫画。
我在设计中遵循了本课承载的内蕴和责任,运用了创造性思维和某些基本概念,结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并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
二、学生分析: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平均仅仅为30分钟左右。
许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喜欢卡通漫画故事的比例为3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没有创新,没有想像。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肖像漫画的学习,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个性,带有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撕有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
把人脸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脸,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啊?
2.其实啊,我们小朋友脸会变得更有趣的。
想试试吗?
二、游戏激情,揭示课题:
1.来,围到老师身边来。
你们会做鬼脸吗?
2.谁来做给大家看看。
3.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做给你的同学和后面的老师看。
4.小朋友都很大胆,做得很可爱、调皮都很有趣。
来看看老师这里的小朋友做的鬼脸。
5.感觉怎么样?(有趣)这些都是《有趣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小游戏。
先来找一找
6.讨论:你觉得哪个地方比较有趣,请模仿一下?还有不同的吗?
三、拼一拼:
1.小艺术家们看着这么有趣的脸,早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做出来了,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有趣的脸的?做出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2.先找好五个伙伴说合作的方法,怎样才能最快的方法五人做好一张脸?
3.选脸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纸撕出来,摆上去,不要用胶水粘住。
4.展示。
我们通过合作终于把一张有趣的脸做出来了,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5.差————好
差的是不是没有办法了呢?
看,老师是怎么把它变有趣的?(师示范把它变换方向和位置)(大小问题)
四、换一换:
1.再来看看这两张艺术大师的画《朱颜》。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这就是换一换的方法,把眼睛、鼻子用你喜欢的东西来替换。
4.小画家们也学着大师的样子用换一换的方法,画出了一些有趣的脸。
5.找到有趣的地方了吗?
五、学生创作:
1.举行一个小比赛,看看谁的脸最有趣,听好比赛要求:
A.以小组方式参加比赛,
B.用你喜欢的方法或者画或者把刚刚撕的拼好完成好,撕纸拼贴的可
以合作,
C.讲卫生最好,收拾好桌面和地上。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3.把做好画好的脸粘到自己组的板
六、评价:
1.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
2.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做的有趣的脸。
3.圣诞节要到了,把它当成圣诞礼物送给你的老师、同学、家长,逗他们开心。
七、课堂延伸:
1.坐到座位上,看看有趣的脸还可以怎么画怎么做?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