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 肿瘤继续生长可突破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受侵犯而 模糊不清,残存肾实质被肿瘤推压变形。
• 较大肿瘤可以跨越中线侵犯到对侧腹膜后间隙。
【影像学表现】
• 2.CT表现 肿瘤晚期,区域淋巴结及肺转移较常见,肺转移时应注 意观察心脏后方和后肋膈角处的肺转移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母细胞瘤需要与肾母细胞瘤病、肾透明细胞肉瘤、肾横纹肌样 瘤、先天性中胚肾瘤、多发囊性肾瘤、肾细胞癌等鉴别,影像学 表现与肾母细胞瘤有许多相似特征,仅据影像学检查鉴别较为困 难,需组织学确诊。
• 晚期可在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甚至右心房内形成瘤栓,表现为静 脉、右心房内充盈缺损。
【影像学表现】
• 3. MRI肿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中等信号,其中出血呈高信号,坏 死囊变呈低信号。在T2WI上肿瘤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I上显示血管内流空信号消失。同时可显 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 本病预后与构成成分有关,病理上分为良好组织型(favorable • histologytype)和不良组织型(unfavorablehistologytype)两类; • 前者发生率高,包括上皮型、间叶型、胚芽型和混合型,预后较
好;后者瘤细胞有间变,也称间变型,细胞核大、分裂,染色深, 预后差,发生率较前者低。
【影像学表现】
• 1.X线 肾母细胞瘤发现时体积已很大,腹部平片可见一侧腹部致 密的肿块影像。
• 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相邻的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破坏,如全肾 被肿瘤破坏,则常不显影。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显示一侧腹膜后较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低于正常 肾实质,其内常见坏死囊变出血灶,钙化少见。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超声与CT诊断及对比分析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超声与CT诊断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超声与CT表现及二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对比了2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超声和CT表现。
结果CT能显示后纵隔与椎管内的病变,超声实时观察局部细小结构较优越。
本组患者,两种方法相比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和CT检查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有各自优越性,恰当选择检查方法能提高检出率,避免检查的雷同。
【关键词】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发展快转移早。
超声与CT检查对发现病灶及判定可否手术有决定性意义。
本文筛选了资料完整的神经母细胞瘤24例,就其超声与CT表现及二者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24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16例,女8例。
年龄2个月~12岁,5岁以下18例占75%。
主要临床症状:发热(14例)、肿块(13例)、消瘦(7例)、贫血(9例)、骨关节痛(7例)、咳嗽(3例)、眼球突出(1例)。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经超声及CT检查,3岁以下及不合作的小儿给10%水合氯醛,按0.5 ml/kg体质量口服,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l。
CT检查前30 min 及15 min分别口服1%~2%复方泛影葡胺水溶液100~500 ml。
2 结果烟台毓璜顶医院磁共振室(于本霞)原发肿瘤的部位:24例中,18例源于腹部占75%,其中肾上腺髓质14例占63%,脊柱旁交感链4例占16.6%;胸部4例占16.6%,其中3例位于上纵隔脊柱旁沟,1例位于中纵隔;盆腔和颈部各1例分别占4%,与文献报导相一致[1-2]。
超声检出21例,CT检出24例。
肿块特点: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最小2.0 cm×2.5 cm×2.7 cm,最大10.2 cm×13.0 cm×15.7 cm,9例越过中线,多数因内部出血坏死呈囊实不均,19例可见钙化灶。
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15例CT诊断

Pr ee n fClnialM e c n Dec 201 V o 1 oc di g o i c dii e, . 0, l 9 No.1 2
对 于错 失 最 佳 取 环 时 间 的绝 经 妇 女 , 前 阴道 后 穹 窿 可 置 卡 术
前 列 甲酯栓 1 , mg 促进 宫 颈 软化 , 高 取 环 一次 成 功 率 。 提
对我院近年经手术 、 理证 实的 1 病 5例 肾 上 腺 神 经 源 性 肿 瘤
等 症 状 , 献 报 道 这 些 表 现 与 儿茶 酚胺 及其 代 谢 产 物 增 多 有 文
关 。l 5例 中 , 经 母 细 胞 瘤 l 神 4例 , 母 细 胞 瘤 1例 。神 经 母 节 细 胞 瘤 由 未 分 化 的 神 经 母 细 胞 构 成 , 高 度 恶 性 的肿 瘤 , 是 肿
道 一 致 ] 2。
7岁 ; 瘤 起 源 于 右 侧 8例 , 侧 7例 ; 床 以 肿 块 、 热 、 肿 左 临 发
贫血 为 首 要表 现 ; 为 健康 体 检 时发 现 。 用 Se n mo 1例 使 i mesE —
to 6CT 机 , 厚 8mm, 隔 8mm ; 描 野 2 0 3 0ml , in 层 间 扫 0 ~ 0 T l
~
滑 , 经 母 细 胞 与节 神 经 细 胞 的 比例 决 定 其 恶 性 程 度 。尽 管 神
两 种 肿 瘤 病 理 类 型 不 同 , 都 属 于 恶 性 交 感 神 经 肿 瘤 。囊 性 但 神 经母 细胞 瘤 非 常 罕见 , 组 1 本 5例 均 为 实 性 肿 瘤 , 文 献 报 与
定 治疗 方 案 及 估 计 预 后 提 供重 要依 据 。
关键词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始神经靖细胞的恶性肿瘤。
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及肾上腺髓质。
【病理】神经母细胞瘤外形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外被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的髓样组织,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
镜下,未分化型,小圆形,核深染的母细胞呈密集分布;低分化型瘤细胞较大,核染色浅呈菊花状排列,菊花形团中心有神经纤维,前者多见于新生儿,后者多见于婴幼儿。
电镜下肿瘤细胞内存在神经分泌颗粒聚积在细胞浆内的儿茶酚胺,及具微管的神经突起为本病的特征。
有些肿瘤混有细胞浆丰富的神经节细胞,构成神经节母细胞瘤,如完全由神经节细胞组成,则为神经节细胞瘤,多见于肾上腺以外的部位。
神经节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迅速生长,突破包膜,向周围发展,早期出现血道和淋巴道转移。
但不论原发或继发性肿瘤,均有自发或经治疗诱导转变为神经节细胞瘤,或自行消退的现像。
【临床概况】临床表现,由于原发瘤部位不同及分泌儿茶酚胺等原因,症状和体征各异。
腹部肿瘤,近半数病人表现为固定、坚硬、分叶状肿块,位一侧上腹部或中线部位,可伴腹胀,腹痛,50%患儿初诊时已有转移症状,如头部包块,眼球突出,贫血,骨关节疼痛,肝大,表浅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多汗,体弱等。
少数病人有高血压,心悸,腹泻。
血管活性肠肽综合征或婴儿肌痉挛性脑病。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以及染色体异常。
【肿瘤分期】临床对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大多采用儿童肿瘤小组Evans等提出的分期并加以修改:I期:肿瘤限于原发器官或组织。
I1期:肿瘤扩散在原发器官或组织以外,但不超过中线。
有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一侧淋巴结受侵。
侵入椎管。
H1期:肿瘤超过中线,有双侧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双侧扩散或双侧淋巴结侵犯。
侵犯大血管。
IV期:远处转移至骨骼,骨髓,软组织,实质脏器,中枢神经系统或远处淋巴结。
IV-S期:I或H期原发瘤伴肝、皮肤或骨髓中之一处或多处转移。
凡是同位素扫描或骨骼照片有转移征象者不属此期(1岁以内婴儿)。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如形态,密度及周围结构变化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为肾外体积较大肿块,其中不规则肿块6例,规则2例,钙化7例,囊变坏死1例,出血2例,越过中线5例,包绕腹膜后大血管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7例,肾脏向后外侧移位6例。
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
结论根据CT典型特点,并结合临床症状,对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ultiple spiral CT diagnosi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Methods All eight patients with adrenal neuroblastoma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pathology were underwent spiral CT plain and enhanced scanning before operation .The CTfeatures such as the changes of the shepe, density and surrounding strultwre in tumor were reviw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 Results The main CTimage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were bigger extrarenal tumor ,included :huge and irregular mass(6 cases ),regular mass (2 cases),calcification (87cases),cystic degeneration or necrosis (1cases),bleeding(2cases),crossing of the midline (5cases),wrapping retroperitoneal major vessels (4cases),retroperitoneal enlargement of lymphnode (7 cases),The masses were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The kidneys were moved backward and lateral(6 case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ypical CTfeatures,combined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iagnostic allwraly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was over 95%.[Key words] children; neuroblastoma; Adrenal;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神经母细胞瘤亦称成神经细胞瘤,发生在人体深部隐蔽部位的肾上腺,并与肝、肾后腹膜关系密切,为儿童最常见的实性脑外恶性肿瘤,大多肿瘤发生在腹部,其中2/3来自肾上腺髓质,50%的病例发生在2岁以下,75%在4岁以下,成人病例极为罕见[1-2]。
儿童肾上腺肿瘤

为起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神经嵴的肿瘤, 在儿童肾上腺肿瘤中发病率最高; 临床上发病隐匿, 当肿瘤侵犯、压迫周围器官或 出现转移时可有相应表现; 典型影像表现为恶性肿瘤征象, CT 显示肿瘤较大 时密度不均匀, 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和钙化。 MR I表现对鉴别肿瘤性质有帮助, 其T2W I呈明 显高信号, 高于其他实质性小儿腹膜后肿瘤的信 号强度, 是其特征之一。
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多数肿瘤大于3cm,边缘光滑,呈圆形或 椭圆形; 小的肿瘤密度低而均匀,轻度均匀强化; 大的肿瘤密度高而不均,明显均匀或不均 匀强化,可有囊变、出血、坏死; 恶性肿瘤分叶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 侵犯周围组织,易有腹膜后和远处淋巴结 转移。
谢谢!
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高血压, 90%为持续性, 10%为 阵发性; 某些患儿初诊的原因是由于儿茶酚胺的心肌毒性 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嗜铬细胞瘤患儿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增加 尤其明显; 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四肢麻木、双下肢 痛、甚至间歇性跛行, 但又缺乏神经定位的特征; 这些症状与血中释放的大量儿茶酚胺有关。
儿童肾上腺囊肿
少见; 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均匀低密度或长T1、长 T2信号、边缘清楚的肿块, 增强后无强化;
肾上腺皮质肿瘤
包括良性肾上腺腺瘤和恶性肾上腺皮质癌; 儿童发病率较低, 且以功能性肿瘤多见, 与成人不 同, 儿童最常见的表现是性征异常(同性或矛盾性 性早熟); 腺瘤因瘤细胞内含脂质, CT 值较低, 表现为肾上 腺区低密度肿块,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 体积常较 小, 伴瘤内出血时密度较高, 动态增强对病变定性 诊断帮助较大, 常表现为快升快降型或慢升快降 型; 皮质癌呈实性类圆形或分叶状, 坏死、出血常见, 可有钙化、中央瘢痕等, 密度不均, 增强后延迟扫 描肿瘤实性成分强化持续时间较长。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童 神 经母 细胞 瘤 的 C T表 现 , 括 肿 瘤 部 位 、 包 大小 、 缘 、 度 、 边 密 强化 程 度 、 移 等 。其 中 5例 仅 行 C 转 T平 扫 , 行 C 6例 T平 扫 及
增 强 。 结 果 1 例 中 , 于 肾 上 腺 8例 , 于腹 部 交 感 神经 链 2例 , 于 后 纵 隔 交 感 神 经 链 1 ;O例 肿 块 呈 不 规 则 分 叶 1 源 源 源 例 1 状 , 径 25 1c 直 . lm。边 界 不 清 ,O例 肿块 密度 不 均 匀 、 — l 可见 囊 变 或 钙 化 。在 6例增 强 扫 描 中 , 都 呈 不 均 匀 强 化 。转移 常 6例
【 s a t 0bet e osm r eteC cnf d go erbatm hlrn f ep roeo ces gte Abt c】 r jc v T u mai Tsa n i f uo l o ai c i e ,o t up s fn rai i z h i n n s n d rh i n h
o e lso s i cu i g st , ie mag n e s y e h n e n , tsa i w r n lz d r to p c iey Re u t I c s s ft e i n , n l d n ie s , r i ,d n i , n a c me t me a t ss e e a ay e er s e t l . s ls n 1 a e , h z t v 1 ma i m i mee f u r a g d f m .c t c xmu da tro mo sr n e o 25 m o 1 m,8 c s swee f u d i d e a ln ,2 c s s w r o n n a d mi a t r l a e r o n n a r n lga d a e e e f u d i b o n l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C ne,9 6 7 ( )4 7 3 a cr19 ,7 3 :6 47 .
[ ] 詹友庆, 5 李国才, 万德 森 , 原发腹 膜后肿 瘤 3 3例分析 [ ] 等. 0 J 中华肿 瘤杂志 ,9 4 1 ( ) 3932 19 ,6 5 :7 -8 .
【 ] 林 蒙, 6 戴景蕊 , 刘媛 , 等.腹膜后 恶性间叶瘤 的 c r诊断 【 ] 中 J. 国医学影像技 术,03,9 5 :8 -9 . 20 1 ( )5 85 0 ( 稿 日期 :0 70 - 收 2 0 -60 9)
儿 童 肾上腺 神 经母, 钟 薛向 阳
( 南京儿童 医院 , 苏 南京 2 0 0 ) 江 10 9
[ 摘 要 ]目的 : 讨儿童 肾上腺神 经母细胞瘤的 C 探 T诊 断价值 。方法 : 回顾性 分析经手 术病 理证 实的 3 儿童 0例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结果 : 儿童 肾上腺神 经母细胞瘤的 C T主要表 现有大的不规 则肿 块 2 5例 , 密度较均匀 1 例 , 8 钙 化 1 , 2例 囊变或坏死 8例 , 出血 4例 , 越过 中线 2 2例 , 包绕腹膜后 大血 管 2 0例 , 腹膜后淋 巴结肿大 1 8例 , 例肝转移 , 2 8例腹腔 积液 , 盆腔转移 。肿块不均 匀强化 , 2例 肾脏 向后 外侧 移位 2 4例 , 肾脏轮廓完整。结论 : 根据典型 C T表现 , 并 结合 临床特点 , 可高度提 示儿童肾上腺神 经母细胞瘤 的诊 断。 [ 关键词 ]儿童 ; 神经母细胞瘤 ; 肾上腺 ; 体层摄 影术; X线计算机 [ 中图分类号 ]R 4 . [ 4 5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15 9 (0 7 2 -760 17 - 8 20 )73 2 -2 0 CT a n ss o Di g o i fAdr na u o l s o n Ch l r n e lNe r b a t ma i id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结果: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主要表现有大的不规则肿块25例,密度较均匀18例,钙化12例,囊变或坏死8例,出血4例,越过中线22例,包绕腹膜后大血管20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8例,2例肝转移,8例腹腔积液,2例盆腔转移。
肿块不均匀强化,肾脏向后外侧移位24例,肾脏轮廓完整。
结论:根据典型CT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可高度提示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关键词】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 Diagnosi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 diagnosi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Methods CT manifestations of 30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proved case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The main CT feature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included:huge and irregular mass(25 cases),the density is more even(18 cases),calcification(12 cases),cystic
degeneration or necrosis(8 cases),bleeding(4 cases),crossing of the midline(22 cases),wrapping retroperitoneal major vessels(20 cases),retro
peritoneal lymphadenopathy(18 cases),liver metastasis(2 cases),seroperitoneum(8 cases),2 pelvic metastasis(2 cases).The mass was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The kidney moved backward and lateral(24 cases),and the outline of kidney is complet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ypical CT features,combined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ma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an be highly made the diagnosis of adrenal neuroblastoma in children.
Key words: Children; Neuroblastoma; Adrenal;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
神经母细胞瘤亦称成神经细胞瘤,为儿童最常见的实性脑外恶性肿瘤,占所有儿童期癌瘤的8%~10%[1,2]。
75%以上儿童,肿瘤来自腹部,其中1/2~2/3来自肾上腺髓质[3]。
偶可发生于成人,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
笔者对我院30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1994年至2007年上半年间CT资料完整的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岁~6岁,平均年龄2.3岁,发生于左侧17例,右侧1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采用GE sytec 3000 I型和Philips Brilliance 16CT扫描机,层厚5 mm或10 mm。
先行平扫后增强扫描,检查前6 h禁食、禁水,前1 h口服1%泛影葡胺500 ml,3岁以前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5 ml~10 ml,待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时扫描。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本组24例以腹部肿块就诊,伴腹痛19例,腹胀15例,贫血6例,本组10例有转移症状,腿痛2例,头痛呕吐5例,眼球突出4例。
其重要生化指标为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升高。
2.2 CT表现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单侧发生,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
肿块
直径2.5 cm~13.0 cm,形态不规则,边缘呈结节状20例,密度较均匀18例,钙化12例,囊变8例,出血4例。
越过中线向对侧延伸22例,包绕腹膜后大血管20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8例,2例肝转移,8例腹腔积液,2例盆腔转移。
CT增强扫描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肾脏向后外侧移位24例,肾脏轮廓完整,无明显破坏20例,受浸润4例,肾积水3例。
3 讨论
3.1 病理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也可以从颈、胸、下腹部交感节发生,恶性程度较高。
肉眼观肿瘤境界不明显,质软,灰白色,可有假包膜,常见出血、坏死及颗粒状钙化。
早期即可向淋巴结、肝、肾、肺、脑转移。
多数肿瘤含有低分化的原始神经母细胞。
电镜下可见含有纵行排列微小管的外围齿状突起。
肿瘤常产生儿茶酚胺,其代谢产物HVA、VMA从尿中排出。
3.2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要点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平扫示大的不规则肿块,无明确包囊,呈浸润生长,新生儿期肿瘤易出血、坏死或囊变。
常有点状钙化,肿块常向跨越中线向对侧延伸,包绕腹膜后大血管,或侵入椎管内或肝脏。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肾脏轮廓完整,大多被肿瘤压迫向后外侧移位,少数肾脏受浸润,并可发生肾积水。
3.3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可单侧也可双侧发病,常呈圆形或类圆形,钙化少见,囊变、出血较多见,几乎从不包绕腹主动脉;增强扫描可见肾实质的破坏性改变。
需强调的是,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与肾脏关系密切,平扫常不能与肾母细胞瘤区别,必须作增强扫描。
肾上腺出血:常发生于小婴儿,症状重,表现为类圆形混杂密度,其内见高密度出血灶,增强多见环形强化,亦可见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多为出血消散期改变;无功能腺瘤:为单发的圆形、椭圆形肿块,直径2 cm~5 cm,密度均匀,钙化少见;腺癌:肿瘤小时同腺瘤,较大时可出现液化坏死,钙化,易突破包膜,不跨中线生长;恶性嗜铬细胞瘤:为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肿块,易侵及邻近器官及包埋于血管周围,不跨中线生长;少见的肾上腺肿瘤:如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血管瘤等,凭CT 影像不能作出明确诊断,但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多发于婴幼儿,结合临床表现,应首先考虑本病。
3.4 CT对于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腹膜后最常见的肿瘤,大多学龄前发病,常单侧,与肾脏关系密切,发现时肿瘤大多体积较大。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因肿瘤分期而异[2,4]。
肿瘤局部于中线一侧或虽越过中线但无腹膜后大血管包绕的可手术完整切除。
不能切除的患者可选择放化疗。
而运用B超或X线平片很难进行诊断,亦不具备详细的断层图像资料。
CT可显示肿块的形态,与肾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明确肿瘤的性质、肿瘤范围,清楚显示腹膜后淋巴结,发现远隔器官转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足够的依据,并且在疾病的预后及治疗、随访观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根据典型CT表现,并与临床特点相结合,注意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尤其是除外肾母细胞瘤,可对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作出相当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Abramson SJ. Adrenal neoplasms in children [J].Radiol Clin North Am,1997,35:14151453.
[2]Pizzo PA,Poplack DG. Pediatric oncology[M].New York:L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1997:761797.
[3]David R,Lamki N, Fan S,et al. The many faces of neuroblastoma[J]. Radiographics,1989,9:859882.
[4]Caty MG, Shamberger RC. Abdominal tumors in infacy and childhood[J].Pediatr Surg,1993,40:125312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