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论

是 学 生 恩 想 道 德 素 质 滑 坡 。社 会 现 象 的 复 杂 化 和 价
值取 向的多 样 化 ,使 当代 大学 生对 各种 思想 文 化 的接受 和
选 择 有 了更 广 阔 的 空 间 。 调 查 表 明 , 多 数 学 生 热 爱 祖 国 , 大
勤 奋 刻苦 , 思想 上 进 , 有 崇 高 的理 想 和抱 负 , 们 的思想 具 他
维普资讯
加 强 高职 院校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岌 论
口
摘
李 桂 兰
要 :本 文结 合 目前 高职 院校人 文 素质教 育 的现 状 , 论 述 了加 强 大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重要 性 和 必 要
性, 并提 出了加 强 高职 院校 学 生人文 素质教 育的 方法和 途径 。
一
要 加强 高职 院校学 生 的人 文素 质教 育 ,需 要更 新教 育 观念 , 深化 教 学改 革 , 立新 型 人 文 素质 教 育 体 系 , 进 学 建 促 生素质 的全 面发 展 。 笔者 认为 , 主要应做 好 以下 几方 面 的结 合。
1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与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相 结 合 。胡 锦 涛 同 志 在 全 国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上 指 出 : 高 校 是 培 养 “
由于受传 统教 育思 想 的影 响 ,在高 职 院校 中不 同程度
地存 在着 重专 业 、 素质 和重 教育 、 轻 轻德 育 的现象 。学 校为 迎 合市场 需要 , 分重 视专 业 知识 和职业 技 能 的培养 , 过 忽视 学 生全 面素质 的提 高 , 高职 教育产 生 了多方 面 的问题 。 使
如何加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墨
如 何 加 强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中 的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马 春梅
( 徐 州 幼 儿 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 校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0 ) 摘 要: 本文认 为, 应从体育课程 的改革 、 深 化 体 育教 育 的 人 文 理 念及 体 育评 价 体 系的 改进 等 方 面 加 强 高校 体 育课 程 中的人 文 素 质教 育 。 关 键 词 :高校 体 育 课 程 人 文 素 质教 育 人 文 素质 我 们 不 断 地 在 各种 教 学 环 节 中加 以体 现 。要 将 体 育 内涵 和精 神 传 授 给 学生 , 即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 集体精神 、 使命 感 等 。 各 种 体 育 竞赛 都 凸显 了这 种 体 育 内涵 和 精 神 。奥 运 会 是 为 国 家而战 , 为 民族 而 战 ; 大 学 生 运 动会 是 为 学 校 而 战 , 为 荣 誉 而 战, 这些都体现了永远向前 、 绝 不 放 弃 的体 育 精 神 。 只 有 在 平 时 的 教育 中 , 增 强 学 生 对体 育 内 涵 和体 育 精 神 的教 育 . 才 能 使 学 生 在 潜 移默 化 中具 备 这些 可 贵 的精 神 。 所 以, 在高 效 的体 育 课程中 . 老 师 不 仅 要 重 视 体 育 素 质 的训 练 , 还 要 加 强 体 育 精 神 教育 , 让 学 生 更好 地 领 会 体 育 的 人 文 内涵 。 3 . 构建科学、 合 理 的 高 效 体 育教 学 评 价 体 系 。 学科 的发 展 , 离 不 开评 价 机 制 的导 向 , 科学 、 合理 、 有 效 的 评价 , 是 对 体 育课 程 最 直 接 的 促 进 因 素 。 我 国高 校 体 育 课 程 很 长 时 间 以来 , 都是 针 对 各 种 过 程 的结 果 进 行 评 价 。 在 当前 的 体 育教 学 评 价 体 系 中 , 多 是 对 学 生 的体 育 项 日 的成 绩 、 体 能 的 测 试 及 老师 的教 学 成 果 进 行 专 业 性 的 评 价 ,而 这 种评 价 体 系 忽 略 了学 生 人 文 素 质 的 考 核 ,也 就 无 法 更 好 地 渗 透 体 育 教 学 中 的人 文教 育 。要 想 加 强 高 校 加 强 体 育 教 学 中 的 人 文 素 质 的 培 养, 就 必 须 构 建一 个 人 文 体 育 的评 价 体 系 加 以 督促 。 首 先 这种 评 价 必 须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起 到 有 利 的 促 进作 用 .对 学 生 的 身 心 健 康 发 展 起 到 有 利 的促 进作 用 .对 教 师 的教 学 方 法 改进 与创 新 起 到有 利 的 促 进 作 用 ; 其次 . 评价应该是开 放性 的, 而 绝 非 观 看 一 次 动 作 演示 或 者 一 次 测评 就 能决 定 学 生 的成 绩 ,需 要 从 学 生 的 整 个 学 习过 程 、 付 出的 努 力 与 学 习 态 度 , 对 体 育 运 动 的认 识 等 方 面 进行 全 方 位 的 客 观 评 价 。 4 . 加 强校园人文环 境的 营造 。 为 高 效 开 展 人 文体 育 奠 定
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

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析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和谐教育,它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高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2l世纪人才整体提高的关键,当然,体育专业学生也不例外。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要求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等基本人文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性人才。
1、人文素质的界定素质教育包括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三大类基本素质。
其中,人文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技能、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内化而成的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个胜特征,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其外显为人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从四方面来体现,即主体地位、非智力因素、体育道德和交叉学科。
主体地位包括尊重、平等、民主、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态度、意志、情感和动机培养等;体育道德包括日常行为、课堂规则、裁判执法和对兴奋剂的态度等;交叉学科包括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等。
体育专业的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相对淡化人的主体地位的培养。
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完成学习目的的特殊专业之一,所授内容中技术占据主导的地位,虽然术科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有利于师生的沟通和情感的培养。
但由于学生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较弱,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较低以及存在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重视,对其本身的内涵构建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影响。
浅谈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特点,以及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轻视人文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集学生的文化思想、德育情操、心理性格、科学知识的培养和提高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人文”即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然而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轻视人文教育的情况,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人文科学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多为17~18岁的独生子女,众星捧月式的抚养方式给他们的性格形成造成了诸多问题。
1.缺乏独立性。
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往往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孩子们缺乏独立性的不良习惯。
2.任性、执拗。
大人处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也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逐渐养成了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任性、执拗的不良人格。
3.孤僻、胆小、不合群,社会适应能力差。
家长怕孩子在外面玩儿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使其形成了孤僻、胆小、不合群的性格,缺乏待人处世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
4.缺乏社会行为责任感。
家长从小只注重孩子的分数高低,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导致其缺乏社会行为责任感。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欠缺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
人文素质包含诸多因素,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最欠缺的是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教育。
1.缺乏人文知识,导致文化素养较差。
论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论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摘要:人文素质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培养爱国热情,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个人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了“正心,修身”的教育,因此,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意义提出了我们应该加强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社会,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
而人文素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人文素质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培养爱国热情,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个人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了“正心,修身”的教育,万事开头难,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高等体育院校,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势在必行,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一.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
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这就是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这就是气节。
从狭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
在人文素质中,有以下四个方面:1、具备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2、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
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
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朱
摘
全
飞
要 : 育课程作 为高职 院校 的基础课程 , 体 具有丰 富的人文精神教 育素材 , 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 和素质全 在
面提高 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高职 院校在体育教 学中要 重视 和加 强人 文素质教育 , 积极 寻求人文素质教育的途 径 ,
提 升 高职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体育教 学; 文素质教 育 人 作者简介 :朱全 飞 , 常 州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讲 师 , 男, 主要研 究方向为体育教 学。 中图分类号 :G 1 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7 4 (0 2 1 - 0 0 0 1 7 - 77 2 1 )1 02 - 2
一
、
精 神境 界
此, 体育 是 一 种体 现 人文 精 神 、 承人 文 精神 的重 传 “ 育 ” 有狭 义 和 广义 两 个方 面 的 意 思 。狭 要层 面 。 体 具
义 的含 义 就是 对个 体 进 行身 体 训 练 ,传 授体 育 运 二 、 职 院校 体 育教 学 中人 文 素 质教 育现 实 高 动知 识 和技 能 。这 种 理 解侧 重 于对 人 的运 动机 能 意 义再认 识 ( ) 高学生 的 自我 行 为品质 一 提 正 常发 挥 或其 潜 能 的开 发 ,强 调人 的生 理 机能 的 训 练 、人 的生 命 活力 的激发 、身体 运 动 素 质 的提 自我行 为 的品质 是个 体 适 应环 境 、应 对 环境 的情 绪 、 毅力 和能 力 。它是 大学 生在 成 才 中素质 结 构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也是 人 文 精神 的重 要 内容 , 包 括 体育 教 学 中对 大学 生 的意 志和 品 质 的锤 炼 。在 体 育教 学 中 ,有 些项 目的达标 或 训 练 动作 具 有 一 定 的难 度 , 生 必须 克 服 畏难 的情绪 , 学 经过 一 番 努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人生就是一个永无 止境的 自我实 现 、自我超越 的过程 ,不断地 自我实 现, 就会不断的 自我完善 , 就会实现 自己的人生理想 , 达到 目标。 自立、 自强 、 自我超越 精神的培养 , 可以使学生在将来 的实践 中, 勇于探索 , 不
断 超 越 自己 。 44审美观 念的培养 - 体育教育对学 生的美学观念 的培养 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其 体育运动可以美化一个人 的形体 , 使人体各个部分 的骨骼和肌肉都
一
,
得到均衡 、 的发展 , 协调 增强学生 的形体美 ; 其二 , 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 的勇敢拼 搏 、 坚忍不拔 、 而不 舍 、 锲 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 尚风格是一 种 精神之美。 因此 , 高职 院校 的体育教学可 以提高学生感受美 、 鉴赏美 、 表 现美 、创造美的能力 ,体育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用健康 的体魄去完善 自 我, 创造 自身之美 。 5 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 51转变思想 , . 树立体育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 的教育理念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曾说过“ 公平竞争 、 明磊落和团队意识 光 的社会行 为道德 内容 , 其实是人类社会赖 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 ” , 他还说 “ 体育运动 的目的就是在通过实践来培育这种精神并能将这种 精神贯彻到一个人 的生活和工作去 , 使他能赖 以生存和发展” 所以说 , 。 高职体育教学不应 只注重技术动作 的传授 与掌握 ,更应注重对他们进 行有效的人 文素质教育 ,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 教会他们做 人之道 , 使他们 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 面发展 的有用之才。 5 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 . 2 提高高职体育教师文化修养 “ 师者 ,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古谚精辟地概述了教师的本质与功 , 能。 它告诉我们 , 老师不但是知识 的传授者 , 更是精神文化 的传播者。 可 见 , 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 教 文化 素质 、 工作态度 、 语言艺术 、 织才能及 组 思想品质都 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体育教师 由于其授课方式 、 授课 内容 的特殊性 , 与学生接触更多 , 以, 所 体育教师要在 掌握体 育专业 技 术与理论 知识 的同时 , 加强人文素 质培养 , 注意 自己的言行举止 , 养成 科技信息 音 Nhomakorabea体 美
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为现代教育所 追求 的 目标。正如英 国教 育家埃克 爵士所 说 :
“ 文化之路应贯 穿于 一个人 的全部 , 而不是 绕 过一个 人 的专 业, 一个能够把 自己学到的技术融合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学生 可以说是受到了人文 主义 的教育 , 而做不到这一点 的学 生 , 甚 至连一个好 的技术 专家也配 不上。 这 就带给我们 一点启 示 : ”
学主义” 强调 的是 关注 人 的生命 、 , 价值 和意义 的人 本 主义。 目前对于“ 人文素质” 来说 , 学术界、 教育界还 没有一个严格 明
s dnsm j n hs a eua o , n r gtis n cn m v e o t t et a r gi pyi l dct n adb n s i i at oet ra p i . u o i n c i i h g f i o l n K ywod : hs a eua o a r clg tdn; u a ii qa t e r s pyi dct nm j ; o ees et hm nsc u i c l i o l u t l y
o an n u n t u i h eo m f h d c t n s se ft ii g h ma i q a t i t er fr o e e u ai y tm. r y l yn t o i e ur sU rs h d c t n d v l p srq i St ga p t e e u ai e eo — e o o
令 教 ・ JX ・No 学 I U Ts A E AU O
加 强高校体 育教育专业 学生人 文素质的 思考
C nieain o te gh nn eHu ns cQu lyo h s a o s r t n Srn te igt ma t ai fP yi l d o h ii t c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趣 、思 想感情 、理想追 求 、价值 取 向、思 维方式 、行 为 习惯等 方面 体现 出来 。 高 职 院校学 生 与普通 高 校学 生之 间最显著 的差异 体现 在人 文 素质 的高 低和 知 识面 的 宽窄上 。因此 , 研 究和 思考 高职 院校人 文素 质 教育 ,对 于完 善 高职 教育 人才 培养 模式 ,满 足 社会对 和 谐人 才 的需 要 ,有 着 极为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近 年来 ,人 文 素质 教育 在普 通 高校 取得 了较 为可 喜 的成 绩 ,但 是在 高职 院校 成效 却不 明显 。高职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要切实扭转被动局面,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为培养德
才 兼备 的 高技 能 人才 而努 力 。
1 高职 院校 实施 人 文素质 教 育的必 要性
高 职 院校在 专 业和 学科 设 置上 以应 用技 术 为主 ;在课 程 安排 上一 般 以工 科类 课程 为 主 ;毕业 生就 业
加强体育类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望体 育事 业对 高素 质 体 育人 才 的需 求 , 强 体育 类 加
职业 学校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是 时代 赋 予 我 们 的使
意义上 讲 , 文 素质是 一切 素质 的基础 。 人 当前 , 育类 职 业学 校 学 生 的知识 结 构 不 尽 合 体
关 键 词 : 育 学校 ; 文 素 质 教 育 ; 考 体 人 思 中 图分 类 号 : 7 0 G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6 4 2 1 )3— 0 8— 3 17 2 0 (0 2 0 0 5 0
体 育类 职业 学校 承担着 为 国家培养 高水 平体 育
着我 国体 育事业 的不 断发 展 , 技 体 育 在 国 际地 位 竞
的大 幅提 升 , 社会 体 育 强 有力 的推 进 和 人 民生 活 的 不断 提高 , 展望 整个 社会 对体育 事业 发展 的需 求 , 展
突出表 现在人 的精 神 世 界 方 面 , 即通 过 潜 移 默 化 的 影响 , 提高受教 育 者 的 文化 品位 、 美 情 趣 、 值 观 审 价
力, 是其 他教 学 形式 所 无 法 替 代 的 。运 动训 练 的方 法 手段 极其 丰 富 , 同 的运 动 项 目有 各 自的特 点 和 不
教 学方法 等 方面 的改 革 , 体育 人 才 培 养 的过 程 更 使
科 学 、 合理 、 更 更优 化 、 更具 时代 性 , 而 改善人 才 知 进 识 结 构 的不合 理性 , 高 学生 的社 会 竞 争 力 及适 应 提 能力 , 改革 的力 度和 结果 仍然 不能 令人 满意 , 竞 但 重 技 轻 文化 等现 象 在 学 生 中依 然 普 遍 存 在 。 因此 , 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O卷
第3 期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h n qn n t ue o e h l o r l o g ig Isi t f c n oC t T
no
— — — —
20 0 6年 3月
Ma . 0 r 2 o6
人才不仅要业务素质 过硬 、 思想合 格 , 政治 同时也 要具 有
的目的。“ 人文素质” 是人们价值观念、 理想人格、 行为规 范、 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其核心是贯穿在
人们思维 与言行 中的信仰 、 理想 、 价值 取 向、 人格模式 和审
很高的人文素质。
・
收稿 日期 :0 5—1 —3 20 1 O
Vo. O N . 12 o 3
【 教育纵横 】
论加 强高职 院校体 育专 业的人文素质教 育
李异洲 , 徐 俊
420 ) 10 1 ( 湖南铁 道职业技 术学院 体育部 , 湖南 株洲
誓 台 艇 艇 艇 艇 妻 e蚺 艇 艇 艚 斗 斗 窜
育 的必要性及其途径与方法。
u ao , hs a e i uss n a zsteh m nt q ai d ct n i P yia E ua o a r ct n ti p p r s s da l e u a i u lye uai h s l d ct nm j i dc ea n y h y t o n c i o
Ab t a t On t e b s f ic s in n t ec n oa in n o ils n f a c f u n t u l y e — sr c : a i o s u so so h o n t t sa d s ca i i c n eo ma i q ai d h s d o g i h y t
作者简介: 李异洲(93 , , 16 一)男 高级讲师, 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o s d n f yi l d ct nma s f l e nc co l f t e t o hs a e uai jr o o t h i sh os r u s p c o o p y c .
Ke r sp lt h i sh l hs a d ct nm jr u a i u l ; d ct n ywod :oy cnc co ;p yi l u ai a ;h m nt q ai e ua o e c e o o y y t i
人文 教育同科学 教育 的相互 渗透 已成 为 当今世 界 高
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努力提高高职学生 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 改革 探索 的热点 , 是我 国面 向 2 也 l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 的一个 重要环节 。2 l世 纪 的体育科 学
会的事 务 人 文 源 自古 罗 马西 塞 罗 理 性 化 教 育 思 想 , “ U A T S 的古代科学 , H M N A” 旨在使人达 到人性理 想状 态的 修身 , 培养具有完 美 品格 的人 的素质 , 终体 现 出人 生存 最
o oye h i s h os h e sa u u f u n t u l y e u a in f rsu e t o h sc l d c t n fP l tc n c c o l ,t t t s q o o y ia u ai h y t o e o
E uai jro o tcncSh 0s d ct nMao f l eh i c 0 l o P y
L —h u l z o .XU J n Yi u
( ea m n f hs a E uao ,H n nV ct nl n ehia C l g f ala , hzo 0 1C ia D pr et yi l d ct n u a oao a adTc nc o eeo i y Z uhu4 0 , h ) t oP c i i l l R w 1 2 n
中图分类号:785 G 1. 文献标识码: A
汛 淋 ‘ :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淋
文章编号: 7 - 94 20 )3 00 — 3 丕 1 1 02 (06 0 - 26 0 6
萎
牛
On teHu nt ai d c t ni h s a h ma i Qu lyE u ai P yi l y t o n c
c l g sa d u iest s n d ten c si n p ra h so lme t gh ma i u l ye u a o ol e n nv rie ,a e e s a da po c e f mpe ni u nt q ai d ct n e i h y t i n y t i
摘要: 探讨了 人文素质的内 社会意义, 涵和 在此基础上对加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做 赛
妻 赛
杀
了 述,析了 国 育院 生 文 质教 状, 论 分 我 体 校学 人 素 育现 论述了 职院 育专 学生 文素 歪 高 校体 业 人 质教
茔 关 键 词: 体育专业; 高职; 人文素 教育 质;
在 当今 的高等 教育 改革 中 , 已进 人人 文科 技教 育 阶 段 , 教育与人文 教育 、 科学 专业教 育与综合 教育 、 主体精神 与个性发 展、 文化传 递选 择与实践创新 应用 体现出高度 的
统一 … 。
1 人文素质 的 内涵及社会意 义
11 人文素质的 内涵 . 所 谓“ 人文” 是指 区别 于 自然现象 及其 规律 的人 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