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8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15)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知识与能力目标】1、区别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充分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

探究细胞各部分的功能,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地思考、交流和讨论,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细胞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充分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

部分功能【教学难点】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准备:动植物细胞的基本模型2、学生准备:课前认真预习新的知识点。

【导入新课】打开课件第2页。

知识点回顾,辨别细胞的结构。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一、观察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鸭嘴兽一张是水仙花,并思考一下动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

学生:举手回答一下自己预习所知道的内容。

教师:(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这个问题二、知识迁移教师:(课件第5页)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你们从中发现它们的区别了吗?学生:拿出自己的本子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并写下讨论结果等待老师提问。

教师:它们的区别都有哪些呢?我们用表格来标注一下。

学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和叶绿体。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

教师:他们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我们同样用表格的形式来说明一下。

学生:在自己课本上标出并做笔记。

教师:那么同学们都知道了吗?学生:知道了。

教师:那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个知识点。

教师:大家知道这只羊是谁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它是克隆羊“多利”。

教师:观察克隆羊“多利”产生过程示意图,三只母羊在克隆羊产生的过程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苏科七下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苏科七下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教案

第八章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结构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四环六部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活动设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二、明确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三、学生自学:1、显微镜是谁发明的?细胞是谁命名的?2、科学家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结构得出了什么结论?3、临时装片的制作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骤可以各用哪一个字来概括?4、通过临时装片的观察,我们观察到什么?四、演练展示:1、各小组展示答案2、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构成的,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你知道为什么要把口漱干净吗?4.你能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吗?5.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能是清水的原因是()A.使细胞离散B.减慢细胞的运动C.避免细胞皱缩D.避免细胞破裂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时用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7.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五、教师精讲:1、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 (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6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6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述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软木塞的秘密:学生阅读或教师创设课本《软木塞的秘密》的相关内容:提问:1.显微镜的发明者?2.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是死的细胞还是活的细胞?如果是死的细胞,对细胞真正结构的了解有什么影响?3.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生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别,使对生物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

)4.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启示?总结:根据M.J.Schleiden和T.Schwann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观察细胞的结构: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临时装片:(1)玻片标本的种类:装片、切片、涂片。

(2)制作临时装片: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Step1:准备擦→滴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Step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Step3:染色: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吸引染色液的方法?Step4: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

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后小记
教材先通过图片和“软木塞的秘密”,介绍了科学家发现细胞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细胞是是生物体的组成基本单位,同时懂得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对科学知识获得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制作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讨论,再结合课文插图得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两者的不同,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认识到细胞各结构的作用以及细胞内的协调关系。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是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的重要内容,花一节课时间安排学生做实验,效果良好。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案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拓展提高
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玻片标本的种类:
装片、切片、涂片
②制作临时装片: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准备擦→滴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
3.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生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别,使对生物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
4.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启示?
学生根据题目来看课本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学生总结: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除病毒)
制作临时玻片的过程:擦、滴、取、展、盖、染色
课堂训练:
1.制作动物细胞装片的时候,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2.制作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染色方法是怎样染色的?
作业与练习
见练习册
教学
反思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3:染色: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色液的方法?
(二)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要敢想、感做。(关于黄瓜刮取果肉改为削取薄片;染色液用高锰酸钾;盖上盖玻片之前染色等)
(三)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画图、对各部分进行标注;制好后备用
(四)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①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里?怎样获得?
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0.9%的盐水,浓度跟体液接近,不会出现渗透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篇一: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淮安市清江中学郑桂芬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准备: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

12345【篇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准备: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12345【篇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通过模型等的使用,能将细胞分裂这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过程具体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细胞分裂与生命现象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公开课(教案) (15)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公开课(教案) (15)

8.1 生物体的根本结构〔第四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确凿的证据,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激发学生对生命学开展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

2、难点:生命的起源。

教学过程:一、引言: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

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特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

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1.人类对生命的起源的早期认识: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

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请设计一个实验。

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

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

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

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

假设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

苏科初中生物7下--《4.8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15)

苏科初中生物7下--《4.8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15)

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四课时)课题
上课时间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

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

通过对克隆多利羊实验过程的分析,理解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显微镜,ppt等
教具显微镜,ppt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异同?
讲授新课:
三、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 创设情景:人体有很多的活动,比如:运动、学习、思考等都受大脑的支配。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如果没有“大脑”,很难想象像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能如此有条不紊的进行。

谁是细胞的“大脑”呢?科学家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给我们得出了答案。

请你观察“多利”羊的诞生过程,分析并找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四课时)课题
上课时间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克隆多利羊实验过程的分析,理解细胞核在生命
活动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显微镜,ppt等
教具显微镜,ppt等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异同?
讲授新课:
三、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 创设情景:人体有很多的活动,比如:运动、学习、思考等都受大脑的支配。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如果没有“大脑”,很难想象像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能如此有条不紊的进行。

谁是细胞的“大脑”呢?科学家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给我们得出了答案。

请你观察“多利”羊的诞生过程,分析并找出答案:
2. 给出“多利”羊诞生过程的挂图,或以课件的形式展示:
(学生对照挂图或课件分析、讨论,教师给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①三只母羊在“多利”羊诞生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②通过观察和分析,你能说出细胞核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吗?谈谈你的理由。

①学习本节的有关知识内容后,你能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做一个比较完整的叙述吗?
3. 遗传物质与DNA:
生物体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也可以说成DNA。

它是一类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关系示意图”)
四、阅读资料:
“干细胞”P.12
DIY:制作细胞模型
教学小结:
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与异同点
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作用
③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协同作用
④细胞核与“多利”羊
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三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克隆多利羊的诞生
2、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教学后记在本节课,学生利用对图示的观察和对资料的分析推理,理解了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