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合集下载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与肠黏膜损害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与肠黏膜损害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与肠黏膜损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杨昭徐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是一类具有解热、止痛、抗炎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药物。

在全世界,每天有为数众多的人服用此类药物,NSAID是目前处方量较大的药物之一。

由NSAID引起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被人们所熟知。

最近,由于胶囊内镜(VCE)和双气囊小肠镜(DBE)的不断普及,人们发现,小肠比胃和十二指肠更易受到NSAID的损害,而结肠和直肠受累者也并不少见。

NSAID相关肠黏膜损害的发生率NSAID可引起肠道炎症,发生率达60%以上。

炎症可伴有肠出血、蛋白丢失和溃疡,甚至会导致肠狭窄。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20例)相比,健康受试者(41例)服用NSAID 3个月后,胶囊内镜检查显示,71%的服药者存在小肠黏膜损害,而对照组这一比例仅为10%。

对47项研究的系统性分析显示,有7项研究报告了明显的NSAID相关肠黏膜损害,7项病例对照研究报告了可见出血病灶[危险比(OR): 1.9~18.4],2项报告了2例肠穿孔(OR: 2.5~8.1),7项报告了7例原有憩室病因NSAID而并发感染或出血(OR: 1.5~11.2)。

日本的一组资料显示,在2004-2005年期间,采用DBE进行观察,对NSAID组(1053例)和对照组(600例)进行比较发现,消化道出血比例分别为79%和44%(P<0.0001),黏膜非特异性破损比例为51%和5%(P<0.0001),有半数服用NSAID者发生了NSAID肠病。

德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报告了NSAID 相关结肠黏膜损害的情况。

在611例患者中,问卷结合结肠镜检查的调查显示,86.1%的患者服药数月或数年后,出现腹痛(64.3%)和便血(55.5%),内镜检查发现,结肠直肠多发糜烂或溃疡(60.6%)、肠狭窄(15.8%)及隔膜形成(3.0%),病变部位以右半结肠(包括横结肠)多见(79.9%)。

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策略

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策略

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策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及抗凝血等作用的药物。

1899年第一个NSAIDs—阿斯匹林问世。

目前,阿斯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应用最广泛的NSAIDs。

此类药物还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运动性损伤及退热治疗。

随着NSAIDs的广泛使用,其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本文旨在介绍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

1.NSAIDs的分类根据药物对环氧合酶-1(COX-1)与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的不同,将NSAIDs分为以下两类[1]:① 非选择性COX抑制药:同时抑制COX-1和COX-2。

如阿斯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

② 选择性COX-2抑制药:此类药物只抑制COX-2,对COX-1没有活性。

如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2.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的机制目前认为,NSAIDs对COX-2的抑制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基础,对COX-1的抑制构成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毒理学基础[1]。

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主要机制有两方面[2]:①药物的直接损害。

NSAIDs属于弱酸性,在胃酸中呈非离子状态,当进入中性环境的胃黏膜细胞时会解离成离子状态,而离子状态的NSAIDs不易跨膜,在细胞内聚集引起细胞损伤。

②抑制COX-1的活性。

NSAIDs通过抑制COX-1的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使PG的合成受阻,同时又抑制血栓素A2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出血风险增加。

3.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3.1 上消化道出血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以老年人多见,NSAIDs具有镇痛作用,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很多患者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

另外,老年人的神经生理功能减退,神经末梢感觉迟钝,调节功能差使得出血不易被早期发现。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小肠黏膜损害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小肠黏膜损害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小肠黏膜损害的临床分析沈波;陆永高【期刊名称】《分子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4(0)4【摘要】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害情况.方法选取行胶囊内镜检查的76例患者,其中40例因各种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观察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36例(对照组);观察组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28例,服用其他NSAID患者12例.观察分析小肠黏膜出血、糜烂以及溃疡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小肠黏膜损害23例(57.50%),对照组为9例(1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中发生小肠黏膜损害为16例(57.14%),服用其他NSAID组发生小肠黏膜损害7例(5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服用NSAID对小肠黏膜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服用该类药物者,不同类别的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害无差别.【总页数】3页(P233-234,244)【作者】沈波;陆永高【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昆山215300;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J], 季红莉2.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J], 马嘉珩;曹海龙;陈雪;王邦茂3.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J], 朱启伟;李美花;叶平4.质子泵抑制剂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J], 马文慧;赵艳;和水祥5.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特点探讨 [J], 周金秋;梁金;张巧;甘华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任牡丹;马文慧;卢桂芳;李雅睿;麻婧;任莉;和水祥;卢新兰【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前2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服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病变分布及病理特点.结果服药组及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小肠各类病变发现率分别为90.4%和88.8%(P=0.850).其中,糜烂发生率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溃疡发现率、出血率服药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2%vs.19.4%;14.3%vs.25.0%,P>0.05).病变部位分布,服药组近端小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vs.25.0%,P=0.015);小肠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结论NSAIDs相关的OGIB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胶囊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病灶主要分布于小肠上段,且以重度为主.胶囊内镜检查有利于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诊断.【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4页(P715-718)【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小肠损伤;胶囊内镜【作者】任牡丹;马文慧;卢桂芳;李雅睿;麻婧;任莉;和水祥;卢新兰【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阿司匹林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被较广泛地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药物。

NSAIDs相关的小肠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

NSAIDs相关的小肠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

NSAIDs相关的小肠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
高志芳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22(35)4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强大的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有一定的胃肠道毒副作用。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比较重视NSAIDs导致的胃黏膜损伤,而忽视了其对小肠黏膜的损伤。

随着小肠镜、胶囊内镜等的发展,NSAIDs相关小肠损伤受到关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主要就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机制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NSAIDs致小肠黏膜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高志芳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3
【相关文献】
1.云母颗粒对大鼠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黏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研究
2.雷贝拉唑对NSAIDs相关小肠损伤大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3.NSAIDs相关胃肠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4.不同药物干预防治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观察
5.NSAIDs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1-08-17T09:30:08.1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高平贺勇谷小容[导读]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关系。

刘高平贺勇谷小容(湖南省耒阳市中医院湖南耒阳 421800)【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045-03【摘要】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发病前10天内服用NSAIDs类药物的76例(观察组),未服NSAIDs类药物的86例(对照组),两组之间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1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98例(60.5%),女64例(39.5%);平均年龄(35.35±13.67)岁。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60岁以上者、多个溃疡者;既往有心脑血管、溃疡出血病史者;发病前临床症状不明显;内镜检查显示胃粘膜损伤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多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60岁、溃疡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和服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论服NSAIDs患者发病前症状隐匿,内镜检查显示胃粘膜损伤多见。

年龄≥60岁、溃疡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服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因素。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非甾体抗炎药危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因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及肿瘤疼痛的阶梯治疗。

有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NSAIDs药物的使用是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明显提高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的危险的发生率,增加病死率。

非甾体抗炎药对小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对小肠黏膜的损伤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对小肠黏膜的损伤作用罗佳;王惠吉【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08(13)9【摘要】研究显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仅可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还可引起小肠黏膜损伤.目的:探讨NSAIDs引起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变化.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组模型组,以不同NSAID灌胃14 d.另20只大鼠先分别行胆管结扎和假手术,再予吲哚美辛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小肠黏膜大体、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四种NSAID均能造成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吲哚美辛、布洛芬和塞来昔布组累计损伤深度和面积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吲哚美辛组损伤最重,阿司匹林组则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模型组小肠组织MPO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SOD活性则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DA和N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分别仅吲哚美辛组和布洛芬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小肠黏膜损伤显著重于空白对照组(P<0.05),胆管结扎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NSAIDs可通过炎症反应、氧自由基损伤、NO过度产生以及药物的肝肠循环损害小肠上皮屏障,破坏小肠结构的完整性.【总页数】4页(P536-539)【作者】罗佳;王惠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小肠黏膜损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张宇澄;张平;连滨静;李莹;唐少波;莫非浩;赵丽静2.四君子汤改善吲哚美辛所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J], 梁欣仪;王东旭;李茹柳;朱易平;时玉霞;胡玲;陈蔚文3.淤血后处理对小肠黏膜淤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J], 牛万成;王士平;李玺;周峰;李德本;张召辉4.熊果酸对酒精诱导的大鼠小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贾逸林;杨冬晗;李可欣;张文龙;王朝亮;戈娜5.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芪多糖对脾虚湿困大鼠小肠黏膜损伤修复作用机制 [J], 杨彬彬;崔宁;王世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魏丽娜;刘子燕;郝晋雍;黄晓俊【摘要】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

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

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下检查出溃疡率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5.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出血率、孤立溃疡率较观察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糜烂2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的损伤主要为黏膜糜烂,其溃疡表现为直径<1 cm溃疡,多发,为表浅性溃疡,较未服用药者溃疡表现有较大差别,故胶囊内镜的使用有利于鉴别及相关治疗,且检查前服用胃肠汤剂可有效减少胶囊滞留的发生,并有益于病变的检出。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induced small intestine injury under capsule endoscope. Methods: Seventy-four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whether they take NSAIDs one week ago, the lesions and the property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under capsule endoscope. Results: Asymptomatic ratio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4%, higher than 25.6%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ratio of 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the difference indicated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 examulcer rate under capsule endoscop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9%, higher than 15.4%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bleeding rate under capsule endoscope and solitary ulcer rate, the difference presented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groups in intestinal mucosal erosion (P>0.05). Conclusion: The injury of NSAIDs under capsule endoscope is mainly mu-cosal erosion, the ulcer is less than 1cm, multiple and superficial one, ulcer express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who didn't take NSAIDs, which is helpful to differentiate the ulcer and the related treatment. Taking decoction before examin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capsule retention, and it is helpful to detect the le-sions.【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小肠损伤;溃疡;非甾体抗炎药;胶囊内镜【作者】魏丽娜;刘子燕;郝晋雍;黄晓俊【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甘肃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甘肃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甘肃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甘肃兰州 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15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但应用于各种风湿病,还应用于各种外伤、牙疾病等引起的疼痛[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 的 探 讨 胶 囊 内 镜 (capsuleendoscopy,CE)在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7例不明原 因 消 化 道 出 血(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
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n InOGIBpatients,theincidence
ofsmall intestinal mucosal injury related to NSAID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uninfected patients. The major manifestationofNSAIDs-relatedsmallintestineinjuryismucosalerosion,the mucosalerosionismainlydistributed intheupperpartofthesmallintestine,andthemucosaerosionofpatientswhoaretakingNSAIDsismoreserious thanthatofpatientswhoarenottakingNSAIDs.CEisbeneficialtothediagnosisofNSAIDs-relatedsmallintestinal injuries.
率服药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2% vs.19.4%;14.3% vs.25.0%,P >0.05)。 病 变 部 位 分 布,服 药 组
近端小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vs.25.0%,P=0.015);小肠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服药组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61.9% vs.33.3%,P=0.036)。结论 NSAIDs相关的 OGIB 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较 高,胶囊内镜下主要表
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前2周内是否服用 NSAIDs分为服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下小
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病变分布及病理特点。结果 服药组及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小肠各 类 病 变 发 现 率 分 别 为 90.4%
和88.8%(P=0.850)。其中,糜烂发生率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 vs.33.3%,P=0.036);溃 疡 发 现 率、出 血
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mallbowelinjury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 Therateofvariouslesionsin
thesmallintestineofCEgroup was (90.4% vs.88.8%,P=0.85).Therateofintestinalmucosalerosion was higherinobservationgroupthanincontrolgroup (61.9% vs.33.3%,P =0.036).There wasnosignificant 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ulcer(14.2% vs.19.4%)orendoscopichemorrhage(14.3% vs.25.0%,P>0.05). Theincidence of erosion in proximalsmallintestine wassignificantly higher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57.1% vs.25.0%,P=0.015).Theseverityofsmallintestinalinjuryin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
patients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 (OGIB)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group accordingto whethertheyhadtaken NSAIDs2 weeksbeforeCE.Weobservedandcomparedtheincidence,distributionand
REN Mu-dan,MA Wen-hui,LU Gui-fang,LIYa-rui,MAJing, REN Li,HEShui-xiang,LU Xin-lan
(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TheFirstAffiliated Hospitalof 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
现为黏膜糜烂,病灶主要分布于小肠上段,且以重度为主。胶囊内镜检查有利于 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诊断。
关 键 词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小 肠 损 伤 ;胶 囊 内 镜
中 图 分 类 号 :R574.5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10.7652/jdyxb201805020
Featuresofsmallbowelinjuryassociatedwith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 A video capsule study in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第39卷 第5期 2018 年 9 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 (MedicalSciences)
Vol.39 No.5 Sep.2018
◇临床研究◇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任牡丹,马文慧,卢桂芳,李雅睿,麻 婧,任 莉,和水祥,卢新兰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clinicalvalueofcapsuleendoscopy (CE)inthediagnosisofsmall intestinalmucosainjuryrelatedto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 (NSAIDs).Methods Wedivided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