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精品教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书法的地位和意义;2.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书法字体和书写规范;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书法笔、毛边纸、砚台、墨水等书法写作用具;3.背景音乐:古琴、古筝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的地位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步骤2:学字(2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常见的书法字体,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对于每种字体,老师都会介绍其特点和书写规范,并展示一些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接着,老师分发书法笔、毛边纸、砚台、墨水等书法写作用具,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逐一练习各种书法字体的写法。
步骤3:欣赏作品(10分钟)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自己完成一两个字的书写作业,并将书写作品带到课堂上交给老师。
老师在课堂上选取几份优秀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共同欣赏这些作品,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步骤4:练字比赛(15分钟)为了增强学生对书法写作的兴趣,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练字比赛。
比赛分为规定字体的书写和自由书写两个环节,每个环节时间为5分钟。
比赛结束后,老师评选出获胜者并进行颁奖。
步骤5:总结(5分钟)老师对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书法写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坚持书法写作。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书法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和神韵。
通过学习不同字体的书写规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提高书法写作水平。
在练字比赛中,学生参与度高,比赛氛围活跃,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书法写作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本课程成功地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并提高了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目标】1.能通过搜集到的图片或实物来谈论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对书法的艺术鉴赏力。
2.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和大家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学重点】能通过搜集到的图片或实物来谈论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对书法的艺术鉴赏力。
【教学难点】对感兴趣的话题有条理地进行深入交谈。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一、明确交际话题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1.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1)连一连。
王羲之《皇甫诞碑》颜真卿《兰亭集序》柳公权《多宝塔碑》欧阳询《玄秘塔碑》(2)下面的故事跟哪些书法家有关?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A.怀素B.王羲之C.颜真卿①入木三分()②师从张旭()③广种芭蕉,以芭蕉叶代纸挥毫作书()2.你参观过书法艺术博物馆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下面两位同学谈学书法的感受,你觉得谁说得好,在后面打“√”。
宁宁:汉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没必要追求什么艺术。
()安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练好书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坚持下苦功练习才行。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聊聊书法”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交际的目标是能有条理地表达,如进行分点说明,还能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交谈。
所以虽然题目为“聊”,却要聊得有目的,有层次,要围绕“书法”进行思考和表达,在情境和互动中交流,进而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
教材编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明确了交际任务。
教材先总结了书法的艺术价值,然后通过呈现《兰亭集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书法魅力。
第二部分提供了交际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前两个话题侧重谈自己对书法家及书法作品的认识,后两个话题侧重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谈感受及收获。
而且还提出要在交际前做好材料的收集,做好交际准备。
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交际的具体要求,一是表述要清楚,二是结合图片、实物等让讲述更生动。
提示了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交流更丰富。
如何围绕话题使表述清楚?“小贴士”进行了提示——有条理地表达,如分点说明。
指的是话题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点分别讲述。
“小贴士”还提到“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深入交谈不仅包括讲述,更包括有效倾听,只有倾听才能对话题进行补充和提出不同看法,这是“深入交流”的关键。
以往口语交际活动中学到的“追问”“回应”等方法都可以在情境中进行盘活运用。
这样就让口语交际有目的地围绕中心进行,学生的表达也能有所提升。
二、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关于“书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的学生有学习书法的经历,对书法家和书法艺术本身有较深的接触;有的学生阅读广泛,了解过书法家的故事等。
而且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学生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过书写时的注意事项,甚至可能个别班级举行过书法作品展览等。
所以这个话题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会有话可说。
课前可以再请学生阅读有关书法家的文章,也可以收集书法家的作品图片,对深入了解话题会更有辅助作用。
话题的交际不是难点,如何交际才是难点。
怎样有条理地进行“分点说明”是学生本次交际的重点。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美”,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在本单元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单元主题关联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艺术形式展现艺术之美,如《伯牙鼓琴》体现音乐艺术的魅力,《书戴嵩画牛》涉及绘画艺术。
而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艺术的多元性与独特性,引导学生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领略艺术之美,使学生对艺术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语文要素契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书法本身就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
在“聊聊书法”中,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书法作品,解读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魅力,进而展开想象,体会书法艺术之美,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知识与技能拓展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
这次口语交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知识储备转化为实际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字词、语法等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等。
同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书法知识、历史、名家等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次口语交际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水平。
(一)情境创设以有趣的书法故事、著名书法家的奇闻轶事或者精彩的书法作品展示作为导入,创设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
(二)知识引导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书法知识,然后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如书法的字体演变、不同书法家的风格特点等,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小组合作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补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书法文化;2.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3.学习书法中的基本笔画和字形;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学生对书法文化的了解;3.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书法的精髓;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讲授、讨论、互动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介绍中国书法文化,讲授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讨论: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互动:进行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书法,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理解。
四、教学流程和内容安排第一步:导入(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书法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步:讲授(10分钟)1.介绍书法的基本知识,如笔画、字形等;2.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分类,如楷书、行书等。
第三步:互动(20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书法大师和书法爱好者的对话;2.提问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书法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步:实践(30分钟)1.借助书法教材,让学生亲身体验书法;2.让学生模仿书法大师的字体和笔画,提高学生的书法技巧;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理解。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巧;2.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
五、教学评价1.学生会了解中国书法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和技巧;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3.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较好,但时间安排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次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但鉴于时间有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
(最新)24年秋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案及反思】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目标1.能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
2.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教学重难点能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查找书法家的故事、作品等书法方面的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欣赏书法,导入话题1.书法欣赏:视频播放名家书法作品。
2.导入话题: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板书“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板块二围绕话题,多向交流1.介绍书法名家及其作品。
(1)聊一聊: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有名的书法家?预设: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
(2)出示名家作品。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王羲之《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3)互动交流:你最喜欢哪位名家的书法作品?为什么?①(出示口语交际要求)小组交流。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表述要清楚。
●结合图片、实物,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指名全班交流。
点拨:在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时,可以有条理地分几个方面来说,如作品的内容、字的风格等。
(板书:有条理地说)(4)交流评议:对照上面的交际要求,你们觉得他讲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要问吗?(5)方法归纳:如果想让讲述更有条理,可以分几个方面或分几点来表达。
对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通过提问来深入交谈。
课件出示“小贴士”:●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
●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2.讲述书法名家的故事。
(1)出示《兰亭集序》局部图,简介其成就。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梁武帝赞之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赞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足见该作品的成就之高。
(2)讲述故事:你知道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一听。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板块一欣赏书法,切入正题1.书法欣赏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度度老师。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名家书法作品。
(视频播放名家书法作品)2.导入话题师: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
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板书课题)板块二围绕话题,多向交流1.明确交际任务师:这次我们的交际话题是“聊聊书法”。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聊呢?◇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你参观过书法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2.介绍书法名家及其作品师:明确了“聊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该怎么聊。
先看第一个话题,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1)出示名家作品生:我知道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
师:你了解的书法家真多呀,看来你课前搜集整理工作做得很好。
(2)指名全班交流师:同学们,在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时,可以有条理地分几个方面来说。
生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他的书法汲取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体所长,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师:你说得很有条理。
生2:柳公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以楷书著称。
他汲取各种书法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骨力遒劲。
师:你说得也很有条理,重点介绍了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3)方法归纳师:同学们,我们在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
另外,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这样别人能记住你所说的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案含反思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书法的历史、种类和基本技巧,理解书法在中国的地位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书法欣赏和评价技巧,能够进行书法的实践操作。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书法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书法欣赏和评价技巧,了解不同种类的书法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将其展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入书法的情境,激发他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书法的历史、种类和基本技巧,讲解书法在中国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艺术价值。
3. 书法欣赏和评价技巧讲解:讲解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书法作品,包括字形、笔法、墨色、章法等方面,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书法实践操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 表述评价: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表述和评价,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教师进行书法知识和技巧的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点。
2. 实践法:学生亲自进行书法的实践操作,提高技巧掌握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反馈法: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5.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书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如创作一幅指定的书法作品或自行选择一种书法字体进行练习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反馈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精品教案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是聊聊书法。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在前面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我们接触过“书法提示”,了解了一些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还在班内举办了书写作品展览。
所以聊书法,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谈。
但此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聊书写,而是书法的方方面面,如聊聊古代著名书法家及他们的故事,聊聊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聊聊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等等。
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从而全方位地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体会出书法所蕴含的文化之美,激发欣赏书法、学习书法的兴趣。
在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之前,学生与教师都要做好搜集资料的准备,比如图片、实物,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聊。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产生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3.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讲述更加生动。
重、难点: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中国书法艺术。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观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教师:1.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
2.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
学生:1.就感兴趣的话题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2.旧报纸、毛笔、墨水。
课时安排:1课时一、写一写,激趣导入1.书写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写出自己的名字,或写上自己喜欢的成语。
(2)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3)教师采访书写优秀作品的同学,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将字写得这么好。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书法学习,有些同学肯定学习过书法。
至于没有学过书法的同学,此时亲自拿笔写一写,感受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教师出示关于书法的图片,初步感知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同学们,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言的诗,无形的画。
可以说,书法和戏剧一样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数千年来,人们书写都是靠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我们用硬笔书法的历史与之相比,实在是短暂。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书法,从各个角度聊聊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二、赏一赏,感受魅力1.欣赏课本上的书法作品,教师可进行欣赏指导。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等,通篇遒劲飘逸,字字精妙,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其笔法刚柔相济,书体以散求正,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法家奉为极品。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欣赏《兰亭集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2.读一读描写书法作品的词语,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过渡:古人鉴赏书法,会使用一些非常精妙、生动的词语。
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记一记。
以后在鉴赏书法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形容书法好的词语:[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
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劲健生动。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鸾翔凤翥]翥(zhù),高高地飞起。
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风格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相传晋朝的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
[铁画银钩]画,笔画。
钩,勾勒。
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形容书法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落纸烟云]笔墨落到纸上如同烟一样变幻多姿。
形容书法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3.了解文字的演变,欣赏不同的作品,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与艺术魅力。
(1)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
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
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这三种文字是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2)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故称隶书。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草书。
草书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主要用来起草文书。
后来经文人、书法家加工,草书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
它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章草”。
狂草(连绵草)出现于魏晋,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
行书出现于晋朝,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
楷书也是在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
(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3)教师出示各字体代表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
三、聊一聊,交流话题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成四个小组交流不同的话题。
(1)展示交流话题,给出交流提示。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搜集的故事要有典型性,要组织好语言,绘声绘色地讲。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结合自己的参观经历,说出所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吸引你的地方。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肯定收获多多。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分点说明,要有条理,可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2)提出交流要求。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四人小组中谈一谈。
和同学交流时表述要清楚,可结合图片、实物等资料让你的讲述更加生动。
②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对感兴趣的话题要深入交流。
③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提出问题。
④小组内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说说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生1: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我最喜欢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
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有些非常有意思。
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揭走了。
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
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
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预设二:说说自己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历。
生2:我没有去过大的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但去年我们学校在小礼堂举办过一次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看过。
参加展览的作品非常多,有许多我很喜欢。
比如我们班上的××就写了一幅作品参展,我觉得他写的字特别好看!他练了好几年书法,小楷写得整齐又秀气。
大家肯定知道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平时办黑板报就总是由他来写字。
他还给我写过几幅书法作品呢!我非常佩服他。
预设三:说说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特别感受。
生3:去年,我看见我表哥写的字很漂亮,我很羡慕他,于是便产生了要练习书法的念头。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就找了一位有名的书法老师孙老师教我学习书法。
他先教我从基本的笔画“点横竖撇捺”写起,然后到每一个字的组合与拼凑的练习……。
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我的写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
但学习书法让我收获最大的不单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比如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到了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周密分析的脑力和准确表达的手力……,有了这些“力”,我自身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预设四:说说练习书法的益处。
生4: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了,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练习书法。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是收获也很多。
练习书法不仅让我的字变得规范、整洁,而且使我变得“静”,培养了我专心、细心、耐心的好品质。
此外,练习书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议一议,拓宽思维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作品。
预设:引导学生留意书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由于科技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真正用笔墨写出的书法作品很少,书法似乎有点脱离实际生活,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书法的联系不多,书法似乎有点曲高和寡。
2.出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抻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
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
譬如在学校里抄讲义罢,即使改用墨盒,省去临时磨墨之烦,但不久,墨汁也会把毛笔胶住,写不开了,你还得带洗笔的水池,终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摆开“文房四宝”。
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
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淡隐了。
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
喧闹迅捷的现代社会时时需要获得审美慰抚,书法艺术对此功效独具。
我自己每每在头昏脑涨之际,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
只要轻轻翻开,洒脱委和的气韵立即扑面而来。
阅读与思考:(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小结:中国人写汉字,便离不开书法。
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铅笔、钢笔等各种方便书写的硬笔代替了毛笔,但一笔一画之间,都有书法的余韵在悠悠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