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何美玥 2004年3月13日 年 月 日
目
录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贰、重点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信息通信(ICT)产业 一、信息通信 产业 二、奈米产业 三、生技产业
1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一、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成功挑战经济结 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 构转型
挑战目标
1.世界第1的产品或技术至少 世界第
15项 项 2.来台旅客为目前 倍以上 来台旅客为目前2倍 来台旅客为目前 3.R&D投资达到 & 投资达到 投资达到GDP的3% 的 % 4.失业率降到 %以下 失业率降到4% 失业率降到 5.经济成长率超过 % 经济成长率超过5% 经济成长率超过 6.宽带用户超过6 6.宽带用户超过6百万户 宽带用户超过 7.创造 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70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
软硬 整合
半导体产业 US$45.5 billion
数位内容产业 US$10.6 billion
11
(一)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 一 信息硬件 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链结构图
元 件
被动组件、印刷电路板、芯 片组、半导体芯片、中央处 理器、连接器、内存…
零组件及外围产品
台湾经济成长来源
1996-2001 2002 2003
单位:百分点,% 单位:百分点,%
2004-2007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实际GDP成长率 成长率 实际 潜在GDP成长率 成长率 潜在 劳动 资本 总要素生产力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
4.4 5.7 0.6 3.1 2.0 1.0
关注台湾的“云端运算”产业

、
、
运算 基础设施及 硬件设备制造商 、 系统产品, 整合商与服务营运商 : 映像管理、 系统 管 薯、 宏 中华 电信、 鸿海 、 广达 、 英 服务 理、 用户管理 、 系统监控、 账户计费 ; 负载管理 、 资源部署、 安全管理 、 业达 、 资 创维资通、 华硕 、 趋势 , 腾 源监控 、 资料管理、 绿能管理 云…… 资料来源: 根据台湾“ 经济部 ” 出版 的{0 0 资讯服务产业年鉴》 卜 1资料整理 。 2 1年 P 1
面 , 要进 入 “ 只 云端 ” 就 可 以连 接 这 些 超 级 电 脑 处 解 决方 案之 自主研 发与创 新应 用示 范 , , 加速 培养 相 理 资料 。也 就是 说 , 类 将 从 个人 电脑 、 记 型 电 关 业者 具备 参 与 当局 云端 服务 建 置案 的技术 资格 。 人 笔 脑 , 终走 入超级 电脑 的新 时代 。 文就 台湾 “ 端 另 一 方 面则 由 台湾 “ 考 会 ” 责 推 动G Co d 政 最 本 云 研 负 —l ( u
运算 ” 产业 的提出与运作 , 及其两岸云计算产业合 府 云端应 用 ) 的发展 策 略。 点包 含 : 动电子 化政 重 推 作等 议题作 简要 解读 。 府 多元 云端 应 用 以及 进行 典范 移转 与输 出国际 , 并 台湾 云端 运算产 业 的发 端 在 合于 政府 “ 购法 ” 采 规定 下 , 优先 采用 台湾本 土 生 综 而 观之 , 时俱进 的产业 发 展政 策 配合 国际 产 的云端 系统 、 与 应用 软件 与解 决 方案 。 间产 业价值 链 移转 的背 景 , 造就 了台湾 产业 结 构 的 2 推 动 云端运 算产 业发展 的施政 方 向。 、 依据 方 转 型 与发 展 。进入 2 世 纪 , l 随着 岛 内外 投资 环 境 的 案 , 台湾 当局 将从 供 给 面 、 求 面 与治 理 面等 三 大 需 希 变迁 , 台湾 已不 可能 再继 续 依赖 代 工组 装 的制 造业 策 略 面来制 定措 施 , 图从 五大 方 向全方 位发 挥 整
黄良志(台湾)-价值导向之人力资源发展

Relationships
Co–workers Managers Customers
Source: Hewitt Associates
The 3Q Model
• • • • Perseverance 魄力 Endurance 毅力 Tenacity 耐力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正面积极的心态
Key Business Challenges—2005 ASTD
Rapid Growth-Speed, size, complexity
Attracting & developing talents Keeping our core value and culture Manufacturing orientation to service orientation Global mindset and world class in every aspects Intellectual & cultural diversity Managing through alliances, JVs, M&As Build vs. Buy Future Challenges are different from past successes
人力资本在适当情境下有助于企业/组织 实现其真正价值(Grossman, 2000; Lynn, 2000; Brooking, 1999) ●具备组织学习、知识转移、智慧敏捷性、 决策自主等特性的企业与组织,长期而言, 其经营绩效会较佳
●
人力资本指标说明
指标六〆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效能 ●以对组织经营绩效有贡献的人力资源效能 (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直接反应出人力 资本的成果,做为衡量人力资本的重要指 标 指标七〆企业/组织之人力资源才能 ●衡量企业/组织各阶层人员具备的才能, 可直接反应出人力资本的内涵
台湾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2、针对国际市场,发展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
• 一是可以依据台湾自然及人文的优势条件,发展休闲旅游 服务业。这将惠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旅馆、餐饮、交通及 礼品商店等行业,以及与之间接相关的旅馆建筑、建材、 装潢业等行业。境外观光旅客的增加,将会带动经济发展, 并引致航空、餐饮等旅游观光工作职缺,从而降低岛内失 业率。 • 二是可以利用高雄、基隆等港口优势,发展国际物流业。 吸引国际级的物流业、运输业来台设立营运总部,或是协 助台湾企业发展成国际级的物流、运输业,将台湾建设成 亚洲的“物流及转运中心”,使台湾的仓储、运输、装卸 承揽、报关、保险、金融等相关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空 间,这是台湾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条件,提升台湾经济、增 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的最佳策略。 • 三是要利用加入WTO契机,开放台湾金融等服务市场,建 立国际资本市场,逐步放松外汇管理,放宽设立外商银行 及业务限制,努力将台湾建设成“东亚金融中心”。
台湾经济发展问题及前景展望
• 总的来讲,台湾经济在经历了近50年的长 盛期后,自2000年以来开始发生逆转,进 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发展速度明显下降, 再次进入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普 遍认为台湾经济将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并 逐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
台湾经济问题
中小企业 —— 双刃剑
•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决策中表 现出惊人的灵活性。 •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大型企业弱。
• 2012 年以来,一方面,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 稳定物价、振兴股市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经 济政策与措施,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经济与社会 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年来,台湾当局在落实上 年制订的“经济景气因应方案”的同时,依据马 英九提出的“黄金十年发展愿景”规划出台一系 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或方案。另外, 2012年是马英九当局大力推动经济改革之年。 马英九取得连任后,提出“大刀阔斧改革,让 台湾脱胎换骨”,并成为施政主轴 ,开始了 他的经济改革之路。
两岸产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0 0年 第 4期
两 岸 产 业 合 作 的 必 要 性 与 可 行 性
。刘震 涛 殷存毅… … … …………………………………………………-……………一………… - -
现 的尤 为 明 显 。 ( ) 陆经 济 是 在 缺 乏 自主 创 3 大
一
、
两 岸产业合作 的必要 性
岸 经 济 的 共 同 发 展 , 高 两 岸 产 业 的 竞 争 力 、 风 提 抗
新 兴 的半 导 体 照 明 产 业 正 在 形 成 , 岸 的产 量都 在 两 全 球 市 场 上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 但 遗 憾 的 是 两 岸 产业市 场 都在 这 个行 业 中不 具 有决 策地 位。 “ 愿
新、 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 的“ 三个缺 乏” 和新兴产业 比重 、 高新技术 产 业 比重、 业 附加价 值和 科技 含 产
( ) 业合 作符 合 两岸 共 同发展 的 目标 , 一 产 是
量不高等 “ 四个不高 ” 的情况 下发展的 , 导致产品层
次低 、 产业 竞争 力不 强。台 湾方 面 , 济发 展高 度 经
产品虽然 出口量大 , 些产 品产 量居 于全 球之 冠 , 有
但 由于依赖外 来技 术、 乏 自主 创新 , 国际产 业 缺 在 分 工体系 中, 掌握 专利 和 品牌 , 多处于 价值 链 不 大
较 低 的地 位 , 受 不 确 定 因素 影 响 。 易
同时 ,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发 展 势 头 迅 猛。进 入
景 ” 以 引 导 两 岸 L D产 业 在 未 来 世 界 经 济 格 局 可 E
目前 仍 然 主 要 依 赖 于 投 资 , 在 此 次 金 融 危 机 中表 这
台湾智慧化居住空间科技与智慧建筑之发展

健 康 、 利 、 适 与人 性 化 的 智 能 生 活空 间 。 智 便 舒
慧 化 居住 空 间 的信 念 ,本 研 究 将 智 慧 化 居住 空 间
( ) 乏 对 智 慧 化 居 住 空 间 所 创 造 出的 生 活 1缺 愿景之建构与研究 。
定义为 透 过 信 息 基 础 设 施 , 合 电子 、 结 电机 、 信
慧化 评 估 体 系 以及 目前 正 积 极 推 动 的 “ 慧建 筑 智
标 章 ” 评 估指 针 及作 业要 点 做 说 明 。
1 智 慧化居 住空 间发 展现况
近 年 来 , 息 通 信 产 业 技 术 的提 升 与信 息 网 信
缺的
环。
( ) 筑 业 与 通讯 产 业 等 异 业 间 的 跨 领 域 沟 6建
通障碍 。
络 应 用 的 崛 起 , 改 变着 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近 几 正 年 来 台 湾推 动 智 能建 筑 标 章 ,以系 统 整 合 设 施 管理 为 智 能建 筑 的评 估 基 本 要 项 , 强 化 信 息 通 以
信 、安 全 防 灾 健 康 舒 适 设 备 节 能 综 合 布 线 之 效 益 , 却 因为 传 统 产 业 设 施 设 备 与 这 些 高 科 但
息通 信 相 关 产 业 技 术 与 自动 化 设 备 ,建 构 智 慧 化
() 2 人机 接 口的 开 发 尚 未 具体 落 实 到 实 用 普
及 的 最 佳 化 层 次 ,导致 使 用者 对 智能 化 生活 的认
知差距 。
居住 空 间 ,创 造及 享 有 安 全 、健 康 、便 利 舒 适
提 出人 文 与科 技 兼 顾 的 智 能 生 活愿 景 , 造 安全 、 创
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

2015 年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杜紫宸主任/勤业众信整理摘录在勤业众信举办的2008「台湾高科技产业Fast50」颁奖典礼上,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发表「2015 年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演说,获得在场企业主热烈的回响,以下内文摘录杜主任当日专题演说内容。
2015年全球重大趋势与影响近年来国际经贸环境快速改变,并使得全球市场竞争加剧,而开发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迅速崛起后,更使全球市场及资源重新配置,其中尤以亚洲各国所受影响最大。
台湾位居亚洲投资及贸易重要枢纽,应善用此关键契机,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根基。
然而台湾过去发展较看重短、中期效益,短视而忽略了长期发展。
倘若要达到十年后国民所得3万美元,制造业、服务业对国民所得各贡献多少,才能达到此目标? 配套措施为何? 这些问题都必须先拉大格局来看未来10年可能影响台湾产业发展之全球重大趋势(图一):图一:2015年全球重大趋势与影响趋势一:人口结构转变在人口结构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有三点值得注意:1. 高龄化:一般人可能误以为全球都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杜主任提到就全球而言,其实该问题并不存在,高龄化是存在已开发的国家的;而高龄化对台湾目前是未来进行式,要到2017年,65岁的人口才会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届时15岁以下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比为13:14,至2025年,比例为12:20(采用经建会人口中推计数字)。
2. 超级都市化(Mega city)。
目前大陆已经在规划三个超过一亿人口的超级都市(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东/东筦)。
预计未来全球会有25个以上的超级都市,而超级都市的交通/通讯/能源系统的规划将会影响商机的布局。
3. 生产要素中的知识工作者(白领经验)一如资金已在全球快速移动,台湾在这10年约有1/5-1/4的净移出,政府的人才政策应该要更为开放,以吸引人才。
趋势二:经济全球化风潮国际价值链洗牌经济全球化的风潮带来的第一个效应就是区域品牌式微,全球的总品牌数目实际上是逐渐减少,地方性的品牌即便在区域取得成功,也必须逐步踏入全球战场,一较高下。
两岸智库如何积极有效地整合提出两岸共同的规划愿景

 ̄ o8 2 o 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 两岸金融合作采取积极 性、 建设性的作法。 这对于双方经济及稳定两岸、 亚太的经
济发展 皆有 利 。
兴产业 ( 新能源、 节能环保、 电动汽车、 生物育种、 新医药、 新材料及信息产业) 应是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契机。
=, 两岸合作之利基产业
鉴于 台湾 产业长期 以来, —直 以外销 为导 向, 且产业 过
近年来台湾与大陆无论在 进出口方面或在投资方面, 关系已E t 益密切。 从表1 至表3 可以得知这一点, 也可明显了
解 两岸贸易是 项非常重 要的合作 产业。
( ) 融 业 二 金
度集中, 台湾在去年推动 “ 六大新兴产业” 发展, 即针对观 光旅游、 医疗照护、 生物科技、 绿色能源、 文化创意、 精致农 业六大关键新兴产业提出产业发展策略, 以期能在国际大 环境不佳的情形 提升产业竞争力, 突破出口 困境。 然而,
出 口:3 . 7 98
2 .% 1 2
进 1:1. 2 342 1
出 口:3 . 869
2 .% 88
进 L: 6 q 5. 2 3
及资产规模雄厚 。 截至 2 0 0 8年底, 金融机构总资产达 6 2
亿人 民币, 0 7年成长了近1%; 较2 0 9 且
单就银行业, 即占了总资产的7 %。 0 以 2 0 年两岸金融业的资产面 而言, 09 台 湾银行业的总资产约为新台币2. 9 兆, 8
大新兴产业, 可观察到其共通性与重迭性。 故以其未来发展 的共通性与重迭性再结合两岸的各别优势, 本人探索到两
岸合作之利基产业为两岸贸易、 金融业、 绿能产业、 农业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
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杜紫宸主任/勤业众信整理摘录在勤业众信举办的2008「台湾高科技产业Fast50」颁奖典礼上,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发表「2015 年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演说,获得在场企业主热烈的回响,以下内文摘录杜主任当日专题演说内容。
2015年全球重大趋势与影响
近年来国际经贸环境快速改变,并使得全球市场竞争加剧,而开发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迅速崛起后,更使全球市场及资源重新配置,其中尤以亚洲各国所受影响最大。
台湾位居亚洲投资及贸易重要枢纽,应善用此关键契机,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根基。
然而台湾过去发展较看重短、中期效益,短视而忽略了长期发展。
倘若要达到十年后国民所得3万美元,制造业、服务业对国民所得各贡献多少,才能达到此目标配套措施为何这些问题都必须先拉大格局来看未来10年可能影响台湾产业发展之全球重大趋势(图一):
图一:2015年全球重大趋势与影响
趋势一:人口结构转变
在人口结构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有三点值得注意:1. 高龄化:一般人可能误以为全球都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杜主任提到就全球而言,其实该问题并不存在,高龄化是存在已开发的国家的;而高龄化对台湾目前是未来进行式,要到2017年,65岁的人口才会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届时15岁以下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比为13:14,至2025年,比例为12:20(采用经建会人口中推计数字)。
2. 超级都市化(Mega city)。
目前大陆已经在规划三个超过一亿人口的超级都市(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东/东筦)。
预计未来全球会有25个以上的超级都市,而超级都市的交通/通讯/能源系统的规划将会影响商机的布局。
3. 生产要素中的知识工作者(白领经验)一如资金已在全球快速移动,台湾在这10年约有
1/5-1/4的净移出,政府的人才政策应该要更为开放,以吸引人才。
趋势二:经济全球化风潮国际价值链洗牌
经济全球化的风潮带来的第一个效应就是区域品牌式微,全球的总品牌数目实际上是逐渐减少,地方性的品牌即便在区域取得成功,也必须逐步踏入全球战场,一较高下。
运输便捷以及商品无国界更加速了全球化的风潮,综观这些变化,台湾若只具备单一产品的上下游整合是不具竞争力,而是要扮演国际价值链中的要径。
举台湾的晶圆代工为例,上游是美国日本的技术,中游则是台湾的晶圆代工,下游至大陆的生产,台湾就是全球晶圆的价值链的要径。
趋势三:网络化世界
网络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平台上的流通方式从一开始的B2C衍生到现在的C2C,虽然众多的消费者都使用网络,然而消费者的使用行为却是日渐分众。
大众传播媒体日渐式微,转变为分众的营销手法,因此掌握分众的趋势脉络将是营销的重点。
举Focus Media这家大陆在美国挂牌的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中国各大城市拥有三万多个广告屏幕,掌握分众市场的特质配合大众化的媒体播放讯息,正是该公司的竞争力。
媒体在网络化世界的赢家在于掌
握群体分众文化的能力。
趋势四:跨领域科技整合
产业的界线逐渐模糊,未来企业跨产业的经营模式也将越来越普遍,单一的产业定义已经很难适用于现行的分类,越来越多结合计算机和其它学科(例如生物科技、资通讯技术、微型化与智慧材料),创造混合性的新学科,为跨领域的研究带来戏剧性的改变。
在未来科技发展上,创新的驱动力将来自多领域技术的整合,而整体的目标,将朝向更为符合人性化需求而改进。
因此跨领域整合包括:人才、企业经营经验,以及商机掌握都是很重要的议题。
趋势五:重视环保与精敏制造
对精敏制造(agile)与环保的重视则是未来全球制造业的焦点。
对于产业而言,降低成本只是初步的门坎,自动与弹性制造型态将展现于生产价值链中的各个阶段,同时发展绿色高值化产业节能、可再利用或回收的功能成为未来产品主要诉求,更是企业展现环保绩效、提升形象、改善与提升经营体质的关键。
趋势六:追求资源效能提升
到2015 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自然资源成为各方冲突焦点,由近期高油价、高粮价可见一斑,廉价且理所当然的资源将不存在。
油粮水也将持续在未来十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分配水源以达到最大效益。
在不背离维持社会公义与永续发展的目的下,台湾这块地小人稠的土地利用也需要以发挥最佳效能的思维来规划利用,举例来说:污水回收处理与净化技术的发展、提升替代能源的使用、减碳对环境、经济及能源的冲击等,都是台湾追求资源效能的提升必须面对的课题。
2015年台湾产业发展策略思维
现阶段的台湾已经成功的扮演了「全球资源整合者」的角色(图二),像资通产业上已做到全球布局,有相当的产业经验和基础,作为制高点,辅以创意和关键性产业之掌握便可以较少资源与时间,创造出杠杆成果。
在「产业技术领导者」方面,台湾在产业技术发展上已有一定基础,尤其是制程部分的优势,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下,台湾应在拥有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上持续强化,方能做为全球资源整合的后盾,同时才有往软性经济和生活型态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图二:2015年台湾发展的角色扮演
于「软性经济创意者」方面,台湾在生活型态和创意上拥有较大的弹性与空间。
而美学与创意都是开创高附加价值的来源,也是台湾脱离低价竞争的关键,加强与硬件服务结合的能力。
至于「生活型态先驱者」,朝向人类共通的需求(比如养生),搭配台湾的现有的优势(优良且便宜的医疗服务),确有成为经济转型的助力。
台湾的优势是除了是亚洲的地理的中心,此外由于两千万人的人口很适合作为新科技实验场。
人数过少像香港,实验结果不具备代表性;人数过多像日本,需要付出高额的失败代价。
因此台湾作为包括:居家看护或数字生活圈,这些整合性科技的实验场是具有相当的优势。
以产业组合策略追求经济稳健发展
综观台湾产业发展现况,首先需发展多元化产业定位,透过国家整体产业发展组合的概念,突破过去依据产业结构或产业领域区分的思维,兼顾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让现有主力、中坚产业与未来潜力领域都能获得足够发展空间,并从各类型中筛选重点产业,以组合发展概念,运用台湾既有的优势,形成具有综效的产业组合。
以台湾目前有六项兆元产业来说,包括科技业的半导体、面板;制造业的石化、钢铁以及两项服务业物流业以及金融业的市值都已达到兆元。
因此政府政策应强化这些产业的全球布局能力,进而带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而促成了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若持续成长又能够发展成主力产业,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
图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循环
以优质平价策略进军新兴市场
展望2015 年,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将会使更多家庭的年收入超过5,000 美元,这是人们可以消费各种非必需品的临界点。
而未来10年内将有近10亿新消费者进入全球消费市场,消费人口增加最多的区间将落在所谓的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图四)。
该地区的人民的所得收入约为3000-5000美元,才刚脱离贫穷,进入小康的阶段(表一),但对于食衣住行育乐的需求,具有庞大的商机。
图四:市场区隔与所得分布
表一:2015年中国与印度中产人口所得、数量及消费力
注:MGI参考NCAER定义印度中产阶级,相较于其它国家所得标准偏高
资料来源:MGI 2006/11,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2007/06
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的消费人口所需的商品,绝非将现阶段的商品复制,然后降低成本或是简化功能即可。
举MIT的教授提出OLPC(one laptop per child 100元的平价NB),就是标准的先进国家进入平价市场的盲点。
面对全球新兴平价市场产品的蓬勃发展,台湾可利用现有的优势,针对新兴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成为「重新定义产品」的营运枢纽,并可为成熟产业找到新的定位,创造稳定的商机。
广纳全球人才提升国内人才素质
不论是全球资源整合者或产业技术领导者,如同前文所提到,最主要的关键,在于各种「人才」的掌握。
针对各项产业发展将衍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政府需要协助广纳全球优质人才,而不仅止于劳动人力;另一方面,产业自己如何吸引国内顶尖的人才投入该领域,并给予相对的优厚的配套措施,台湾才能提升整体产业价值。
结论
台湾产业发展正面临重要关卡,在产业结构方面也面临转型压力,因此,台湾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经济成长的压力,若积极寻求产业发展的契机,将有机会迈入已开发国家之林、创造尊重多元价值的社会。
欲建构稳健发展的台湾,应以中长期眼光规划国家发展,将「主力产业」、「中坚产业」及「潜力产业」,采组合式(portfolio)发展概念,形成具有综效的产业组合并均衡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因此,台湾必须运用国家既有优势,并以经济成长、社会公义与环境永续均衡发展为前提,研拟出适合的产业策略,让台湾被世界看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