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合集下载

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9-10行,是北京话复元音韵母,要分辨 这些韵母在方言中是单元音韵母还是复元 音韵母,如果是复韵母,动程有多大。还 要注意韵尾的发音,如“ ” “ ” 韵尾。 流、收的 11-14行,是北京话鼻尾韵,各方言都存 在韵尾脱落、韵尾合并、韵腹鼻化等现象, 所以一定不要以对普通话的印象来记录方 言。尤其要仔细分辨韵尾还在不在,鼻化 色彩有没有,重不重等。
哥坡捉落喝 哥坡捉落喝 篮蛋山社 篮蛋山社 爸他袋柴 儿耳而二 儿耳而二 破茶扯八插 牌黑沟麦 牌黑沟麦
加恰假佳 铁舌尖仙 铁舌尖仙
借写学野
在介透贼 在介透贼 贝废费背 贝废费背 哥坡捉落喝 刀包讨咬 刀包讨咬 吼路绿手 吼路绿手 篮蛋山社 谈安颜减 谈安颜减 深跟灯进请 深跟灯进请 儿耳而二 帮上项忘 帮上项忘 东宗风空 东宗风空
金紧凭赢 金紧凭赢 腔枪凉扬 腔枪凉扬
军云准永 军云准永
装双皇仓 装双皇仓 勇用熊浓 勇用熊浓

牌黑沟麦 在介透贼

国获或歪 怪刽外筷


贝废费背
(三) 记声调



左边一栏竖着比字,把平上去入放在一起比较。第一格是 清声母、浊声母字都有,第二第三格左边列清声母字,右 边列浊声母字。读的时候竖着进行。记声调用五度标调 法。 中间一栏横着比,分别是:古清平· 浊平;清上· 次浊上; 清去· 全浊上· 全浊去;清入· 全浊入。中间有连线的字,如 果声、韵、调都相同,就在线上划“√”。如果不相同, 则划“×”。 右栏是全面记声调用的,从这一栏可以看到古四声在今方 言中分合的大致情况。1-3行古清平,4-6行古浊平,7 -9行古清上,10-12行古浊上,13-15行古清去,16- 18行古浊去,19-24行古清入,25-27行古浊入。单字 调表的例字一般应从这一栏中选取。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2024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2024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引言概述:方言是指由于地理、历史、民族、社会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

方言调查是为了了解某一特定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方言特点以及方言的演变过程和影响等。

本文将对方言调查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方言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方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方言的地理范围与分布2.掌握方言对当地人口的影响3.研究方言的起源与演变4.分析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5.评估方言在语言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二、方言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选择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2.设计方言调查问卷3.开展现场调查与采集录音资料4.整理与分析调查数据5.总结调查结果并撰写报告三、方言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1.地理范围的确定与划分2.方言地图的制作3.方言调查问卷的编制4.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邀请5.调查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四、方言调查中的问题与挑战1.语言障碍与沟通困难2.调查对象的接受度与积极性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复杂性4.文化背景与社会因素的影响5.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五、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1.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2.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方言教育与方言资源的开发4.方言在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5.方言调查成果的报告与发布总结:方言调查是了解方言地理范围、特点、演变和影响的重要手段,对于语言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言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语言障碍、提高调查对象的积极性,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可以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拓展方言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汉语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调查

思考与练习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这是《汉语方言调查》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汉语方言调查》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笔记
有幸读完,收获颇多,该书指导意义非常大。 这本书交代了汉语方言调查的一般方法,是一本理论和实践材料兼备的书。 本人语言学爱好者。 儿时的语言生活环境,是十里八乡十八腔,隔村不同调,隔乡说话费思量。 非常推荐想要研究方言的朋友读读!内容基础、条理清晰的一本书。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个人认为不要偏废, 不能有畏难情绪,音韵学这块硬骨头还是得啃下来!现在的感觉是,瓯语可以挖掘出源源不断的论文选题,主要 是知识积累与研究能力的问题了。
目录分析
1
一汉语的方言
2
二汉语方言调 查
3 三方言调查是
语言学的基础 训练
4
四方言调查的 类型和要求
5
五方言调查的 工作步骤
思考与练习
参考书目
一语音原理
二国际音标与语音的 分类
思考与练习 参考书目
一汉语的声调 二汉语的音节系统
三汉语的字音系统和 《广韵》音系
四中古音与北京音的 主要对应及演变大势
思考与练习
五音韵知识在方言 调查中的运用
参考书目
01
一声韵调例 字的调查
02
二单字记音 与审核
03
三语音系统 的确定和音 位系统的分 析
04
四方言语音 对应规律的 整理
06
参考书目
05
思考与练习
一变调和轻声 二变声和变韵
三小称音变
四连读音变的调查和 方言语音特征的提取
思考与练习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篇一:方言词汇调查条目表汉语方言词语调查一、调查人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及成长地二、调查地点三、调查要求(一)被调查对象年龄最好在60岁以上,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也可以在小学以下),长期生活于本土,熟知本地方言。

可以调查3-5人,也可以更多,以充分记录方言词汇。

要记录被调查人的背景材料:被调查人1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背景被调查人2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背景被调查人3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背景被调查人4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背景被调查人5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二)调查方法1、按照普方对照的要求将调查到的词语填入相应的位置2、对于不会写的方言字可以先用拼音标注,或用同音字代替,或者画方框再加说明,如阜阳话说“一càn正南”,可以记为“一càn正南”,或“一灿正南” “或一□càn正南”。

还有阜阳话呕吐叫“干哕”,可能一时不会写“哕”,先把音记下来“yuě”。

3、每一类词语下方都留有一定的空格是作备用的,以记录未被列入普通话词语而方言中确实存在的并带有方言特色的词语。

4、在调查的同时,顺带调查方言俗语及特殊的方言句法。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方言》季刊1981年第3期曾刊登语言研究所方言组的《方言调查词汇表》(下称第一表),1989年第2期又刊登了丁声树先生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下称手册)。

第一表是语言研究所方言组1958年为调查河北省方言而编写的。

这是一份详细的方言调查词汇表,每个条目都提供了一些方言的参考说法。

方言研究室经过多年的使用,觉得这个表格所包含的条目数量适中,对很多地点方言(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方言)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推荐给广大的方言工作者。

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5年8月初次印行,后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通称“黄皮书”,但今已绝版。

手册共18部分,1—17是词汇,只有300来条;18是若干语法调查例句。

汉语方言调查(绪论词汇)

汉语方言调查(绪论词汇)
历史文化词在不同方言中也可能存在差异,如“京剧”在某些方言中可能被称为“京戏”、“国剧”,而“豫剧”在某些方言中 可能被称为“河南戏”、“梆子戏”。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称呼和认知。
04
汉语方言词汇的演变
词汇演变的规律与特点
规律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词汇演变也不例 外。词汇演变的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语音变化、语义变化和词形变化等。
方言词汇演变的过程与结果
过程
汉语方言词汇的演变过程通常是渐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词出现,旧词消亡或意义 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有时是缓慢的,有时则是迅速的。
结果
方言词汇演变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即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或意义 发生变化,但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动态平衡有助于语言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地理特征词在不同方言中可能存在差异,如“山”在某些方言中可能被称为“岭”、“峰”,而“河”在 某些方言中可能被称为“溪”、“浜”。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称呼和认知。
民俗习惯词
民俗习惯词是指描述民间习俗、传统、 信仰等方面的词汇。例如,描述传统 节日的“春节”、“中秋节”,描述 民间信仰的“神”、“鬼”,描述婚 丧嫁娶的“婚礼”、“葬礼”等。这 些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和语言的地域性特征。
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有助于深入了解语言的演变和 发展,丰富语言学理论。
汉语方言的分类与分布
方言分类
根据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汉语 方言可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 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和粤方言等七 大方言。
方言分布
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 ,其中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 和港澳地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福 建、台湾、江西、广东和湖南等地。

第六章 汉语方言的调查

第六章  汉语方言的调查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逼 鼻 阳平 上声 去声 彼俾鄙比 蔽敝弊币毙 笔 闭箅~子陛~ 下裨~益婢臂 避鄙庇痹麻~ 篦毕必弼愎 碧璧壁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批披丕坯 匹劈霹 阳平 皮疲脾 枇~杷琵~

上声
去声
痞劈~柴癖 譬屁僻 辟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m t 阳平 上声 去声 秘泌密蜜 觅 帝第递弟 蒂地的目~ 替涕剃嚏 迷谜糜弥 米靡
第二节 发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
本地人对于他自己的方言的事实,他是最后 最高的权威。 “破绽”的“绽”读成[ti51] 语音调查应该始终只用同一个发音人 调查词汇,应该多请几位发音人
第二节 发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
录音机 听录音带记声调或变调是可行的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弄清方言的语音系统 找出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语音对应 了解方言语音和古音的演变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方言调查 字表》 编同音字表(同音字汇) 北京话i韵同音字表 1. 2. 3.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伊医衣依 仪移夷姨 蚁倚椅矣 艺呓刈诣翳 揖 胰懿疑怡 已以乙 目~谊义议易 贻沂~河 懿肄异意毅 遗宜 邑逸忆亿抑 弋翼益溢亦 译疫役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同音字表的作用 一.校订字音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逼 阳平 上声 去声 彼俾鄙比 蔽敝弊币毙 闭箅~子陛~ 下裨~益婢臂 避鄙庇痹麻~ 篦毕必弼愎 碧璧壁笔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t 55 妻凄悽沏欺七戚漆期 35 齐脐奇骑歧祁鳍耆其棋旗麒祁畦 214 启企起杞岂乞 51 砌契~约器弃气汽缉~拿泣讫迄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标题:汉语方言田野调查分析报告引言: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方言。

本次田野调查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汉语方言的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选择从事不同行业和年龄层次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覆盖广泛但有代表性。

2.调查方法:结合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获取数据。

二、方言分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将调查对象提及的方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官话方言:包括北京话、天津话等,广泛使用于华北地区。

2.粤语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澳门及香港地区,是华南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3.四川话: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一带,以独特的音调和韵腔而著名。

4.闽南话: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一带,是海峡闽南地区的主要方言。

5.江浙话:包括上海话、杭州话等,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

6.其他少数方言:如湖北话、湖南话、河南话等,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音特点。

三、方言特点:1.音韵特点:各地方言之间的音韵差异较大,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

例如,官话方言音调平坦,而四川话则以四声韵母和浊音结尾的特点为著。

2.词汇特点:各地方言在词汇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官话方言中使用“咱们”表示“我们”,而闽南话则使用“咱着”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3.语法特点:不同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官话方言中的“的”可以作为表示所有格的助词,而粤语方言中则使用“嘅”来表示。

四、方言的社会地位和发展趋势:1.社会地位:随着全国范围内方言沟通的需求增加,方言的社会地位在逐渐提升。

在大众媒体上,方言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和呈现。

2.发展趋势:方言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语言环境、社会因素等多重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方言的使用范围可能会有所收缩,但在特定的社区和文化圈内,方言仍然得以传承和保护。

结论:本次汉语方言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汉语方言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第一章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第一节:调查方法1、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

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

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

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料。

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

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

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

《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种方法收集语料。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可以避免上述缺陷。

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

美国方言学家Atwood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E.Bagby,The Regional V 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

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273个地点的语料。

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

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

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记声调



左边一栏竖着比字,把平上去入放在一起比较。第一格是 清声母、浊声母字都有,第二第三格左边列清声母字,右 边列浊声母字。读的时候竖着进行。记声调用五度标调 法。 中间一栏横着比,分别是:古清平· 浊平;清上· 次浊上; 清去· 全浊上· 全浊去;清入· 全浊入。中间有连线的字,如 果声、韵、调都相同,就在线上划“√”。如果不相同, 则划“×”。 右栏是全面记声调用的,从这一栏可以看到古四声在今方 言中分合的大致情况。1-3行古清平,4-6行古浊平,7 -9行古清上,10-12行古浊上,13-15行古清去,16- 18行古浊去,19-24行古清入,25-27行古浊入。单字 调表的例字一般应从这一栏中选取。

(六)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



整理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都是归纳音位的过 程,要把不同的音位和音位变体分清楚。前面记 音的时候,用的是严式记音,归纳音位时要归并 音位,整理成宽式标音。归并音位的原则是,分 布互补,音值相近,系统性,符合“土人感”。 如北京话a、an、ian、ao四韵中的a,其实是四 个音素,但出现的条件互补,归纳成一个音位, 在“ 明” 说明其出现条件 。 说 中 有的方言存在自由变体,也要归纳成一个音位, 加以说明。


中型调查
《汉语方言词汇》,北大中文系语言教研室编,
(二)发音合作人
发音人应选择成年前一直住在当地、成年后也 很少离开的中、老年人。为避免读书音的影响, 文化水平不要太高。发音器官必须正常,咬舌、 牙齿不齐等都不合格。调查者也可自己发音, 但长期离开家乡的人应回本地去记音,以使发 音的语言环境自然,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字音, 应随时询问当地人,纠正自己所受普通话和其 他方言的影响。
金紧凭赢 金紧凭赢 腔枪凉扬 腔枪凉扬
军云准永 军云准永
装双皇仓 装双皇仓 勇用熊浓 勇用熊浓

牌黑沟麦 在介透贼

国获或歪 怪刽外筷

பைடு நூலகம்
贝废费背
纸尺织湿 破茶扯八插 破茶扯八插


西寄肥煤笔 西寄肥煤笔
西寄肥煤笔 加恰假佳 加恰假佳

铺服出富 铺服出富

举菊女雨 举菊女雨
瓜挂滑快 铺服出富 瓜挂滑快
瘸跨茄 举菊女雨 瘸跨茄

借写学野 借写学野 脚确药雀 脚确药雀 酸弯敢肝 酸弯敢肝 瓜挂滑快 瘸跨茄 月软穿砖 月软穿砖
第二节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

大型调查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方言》杂志2003年 第1期。 收词3千多条,包括《手册》的全部内容,吸收了《方 言调查词汇表》的主要条目,又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条 目,包括口语中常用的短语和语法结构,因此,更适 合南北各地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条目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一致,有利于和40多 个方言的比较。是目前最好的表。
第六章 汉语方言调 查方法
第一节 汉语方言语音调查 第二节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语法的调查
(一)方言调查表


《方言调查字表》。供调查方言音系之用。该表 收字3600多个,依《切韵》音系排列,即先按中 古韵母的十六摄分部,每摄内分一二三四等,每 等内分开合口,同等的分韵,每韵横看是平上去 入四声,纵看是四十个声母。这就把每个字的中 古音韵地位固定下来了。即使音韵学不精通的人 也可以用。用这个表推求《切韵》音系到今方言 的语音对应规律十分方便。 《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供调查方言常用词汇和 少数语法现象用。共329条词,按意义分为17类。 语法部分共53条例句,调查一些常用虚词和句型。 这个词汇手册只能用来做小方言志时用。


声速勺射
声速勺射 人惹弱肉
人惹弱肉
市湿实试 日 市湿实试 日
希仙锡舌 热软燃 希仙锡舌 热软燃
安硬爱饿 贺海项黑 安硬爱饿 贺海项黑
衣吴儿黄亿有用
衣吴儿黄亿有用
泸溪浦市话韵母表
四刺紫瓷 四刺紫瓷 纸尺织湿 纸尺织湿 四刺紫瓷 爸他袋柴 爸他袋柴



不要让发音人连着其他字说这个字的声调,要说 单字调。记单字调的时候不必记声母、韵母,要 把每一个字的调值都记下来。 把方言的调值和调类归纳出来以后,要给每一个 调类一个名称。调类名称是按照中古的调类名称 来定的。如果古今调类分合十分清楚,那么名称 就很好定,如古平声字在北京话中按清、浊分为 两类,分别叫作阴平、阳平。如果某一调类的全 部和另一古调类的一部分字合流,那就应该以这 一个为主的调类命名。 单字调表:方言声调表比较简单,只需列调类、 调值、例字三个项目。例字应尽量反映古今调类 的分合情况。
哥坡捉落喝 哥坡捉落喝 篮蛋山社 篮蛋山社 爸他袋柴 儿耳而二 儿耳而二 破茶扯八插 牌黑沟麦 牌黑沟麦
加恰假佳 铁舌尖仙 铁舌尖仙
借写学野
在介透贼 在介透贼 贝废费背 贝废费背 哥坡捉落喝 刀包讨咬 刀包讨咬 吼路绿手 吼路绿手 篮蛋山社 谈安颜减 谈安颜减 深跟灯进请 深跟灯进请 儿耳而二 帮上项忘 帮上项忘 东宗风空 东宗风空
调类 阴平
调类
调值 35
调值
例字
高安先规柑 潮法吴药获 高安先规柑 古好有炒马
例字
阳平阴平 24 35 上声
阴去
阳平
42
113
24
池笑舌读计
潮法吴药获
阳去上声 55 42
旱味画柜竖 古好有炒马
阴去
阳去
113
55
池笑舌读计
旱味画柜竖
(七)记《字表》正文

作出声母、韵母、声调表初稿后,就可按照归纳 好的声韵调表记《方言调查字表》的正文。 记完字表后还须给声韵调表补充里面没有的声母、 韵母以及例字。 在记单字音的过程中最应注意的是发现文白异读。 即某些音类的字有口语音、读书音两套读音,存 在有系统的文白对应。如果发现有文白异读,要 设法搞清楚每一个字有无文白读,文白读是什么。
国获或歪 国获或歪 怪刽外筷 怪刽外筷 灰跪雷律 灰跪雷律
酸弯敢肝 馆观段幻 馆观段幻 滚横寸温 滚横寸温 月软穿砖 宣愿捐权 宣愿捐权
脚确药雀 表苗叫鸟 表苗叫鸟 铁舌尖仙 有求蓄欲 有求蓄欲 检谦演电 检谦演电

争进竹坐 测清丑族 曹茶常词 争进竹坐 测清丑族 曹茶常词
知纸治 知纸治 齿痴尺直 池持迟 齿痴尺直 池持迟
鸡酒砖激 秋区穿漆 奇齐缠斜 鸡酒砖激 秋区穿漆 奇齐缠斜 哥柜割介 葵狂逵 哥柜割介 开孔哭揩 葵狂逵 开孔哭揩
(五)记韵母


前4行,在北京音系里是开尾韵,没有韵尾。调查 时注意主要元音的音值,如舌位高低、舌位前后、 是否圆唇等。 5-8行,是古入声字,不论北方话还是其他方言 区,都应注意每一字的发音情况,因为入声韵在 现代方言中分化得很厉害。在有入声的地区,要 看是否全部保留古入声字,入声韵母的主要元音 是几套,是什么,韵尾是什么。尤其注意横线前 后的字是否同韵。
刀包讨咬 吼路绿手 谈安颜减 深跟灯进请 帮上项忘 东宗风空 表苗叫鸟 有求蓄欲 检谦演电 金紧凭赢 腔枪凉扬

灰跪雷律

馆观段幻 滚横寸温 装双皇仓 勇用熊浓

宣愿捐权 军云准永
泸溪浦市话声调表
9-10行,是北京话复元音韵母,要分辨 这些韵母在方言中是单元音韵母还是复元 音韵母,如果是复韵母,动程有多大。还 要注意韵尾的发音,如“ ” “ ” 韵尾。 流、收的 11-14行,是北京话鼻尾韵,各方言都存 在韵尾脱落、韵尾合并、韵腹鼻化等现象, 所以一定不要以对普通话的印象来记录方 言。尤其要仔细分辨韵尾还在不在,鼻化 色彩有没有,重不重等。



4-5行,42-57字,问分不分尖团,横线前是精 组字,横线后是见组字,58-59问合口呼韵母前 ʂ、f 是不是相同。如西安话“ 、费” 音。 税 同 6-8行,60-96问塞擦音和擦音的部位。注意方 言是不是分舌尖前后音,即使能分,也不一定和 北京话相同,还会根据古音的来历,如精组、知 组、庄组、章组不同而可能不同,或者因开口、 合口韵母而有不同。 9-10行,97-113字,问北京话的 n、ʐ母和零 声母,也就是古泥、日、疑、影、云、以母字的 读音。这些声母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 要小心听辨。
泸溪浦市话声母表
布班办伯 坡拍捧白 平盘婆爬 门马毛麦 飞扶胡服 文武望物 布班办伯 坡拍捧白 平盘婆爬 门马毛麦 飞扶胡服 文武望物
到多德队 偷铁土读 同桃谈抬 难连落严 到多德队 偷铁土读 同桃谈抬 难连落严
(八)记连读变调


记完单字音后要记两字组连读变调。调查连读变 调可以用《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或《汉语方言 学教程》的调查表。不过最好自己编制调查表, 按照中古四声加上声母清浊的因素,共清平、次 浊平、全浊平、清上、次浊上、全浊上、清去、 次浊去、全浊去、清入、次浊入、全浊入四声十 二组,再加上轻声。每个调的字两两相配,组成 方言中的两字组(应尽量选择成词的组合),共 156组,看单字调在两字组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出连调规律以后,记词时就不会因为连读中 声调的变化而迷惑不解,造成记音混乱。


记录声母时,应将声韵调都记下,记完后整理一 下,看有多少个声母,列成声母表。 声母的排列,同横行的发音部位相同,同竖行的 发音方法相同,这样就能清楚地反映出声母的系 统来。 不同的例字信息量相差很大,所以选例的科学性 十分重要。最重要的原则是例字能够反映古今语 音的变化,兼顾方言中的语音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