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采用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对其发生并发症
手术体位安全护理:俯卧位如何摆放

手术体位安全护理:俯卧位如何摆放一个成功的手术离不开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是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前,部分脊柱后路手术以及脑外科手术都会采用俯卧手术体位,俯卧位是一种被动的体位,虽然有利于手术的操作,但是如果对患者的体位摆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患者在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潜在危险性。
加上患者此类疾病的患者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有感觉异常的症状,在手术中处于麻醉的状态,患者不能自行控制体位,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放体位,一旦体位摆放不正确,不仅会影响到手术的操作,还会增加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例如:神经眼部压伤、呼吸道通气功能受损以及皮肤压疮等。
一、如何正确的摆放俯卧位体位首先,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麻醉,通常患者会采取平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在患者成功麻醉后,麻醉医生会对患者头部以及气管导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再由巡回护士对其静脉通路进行固定。
其次,2名手术医生分别在床的一侧托住患者的颈肩部、腰骶部以及双下肢,保持患者脊柱水平将其移到手术床的一侧,再采用滚动法将患者调整到俯卧位。
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或者将患者的头部放置于马蹄形的头架上,将气管导管从头架中间的空隙中伸出来,眼部在头架内处于悬空状态,在患者的胸部尽量靠上的部位以及两侧各垫一个软枕,让患者的胸部呈悬空状态。
将患者的双侧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或者让其以自然弯曲的状态放在头部两侧并用束臂带对其固定,在患者的双足部处垫一个软枕,让患者踝关节呈自然弯曲下垂状态。
第三,如果患者是颈椎脊柱后入路手术,将患者置于脊柱弓形手术加上呈现自然状态即可,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手术架的长度、宽度进行前后左右的调整,同时维持胸腹部处于悬空状态。
二、俯卧位体位患者有哪些护理要点(一)术前准备1、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由手术室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所拟定的术前访视计划与重点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评估。
重点为患者的年龄、诊断、具体病情、全身皮肤状况有无皮肤破溃症状、有无其他合并症、有无关节炎症、肢体活动程度以及能否配合手术等。
手术体位安置原则与颈仰卧位摆放要点并发症防范

手术体位安置原则与颈仰卧位摆放要点并发症防范一、体位安置原则1、以患者舒适安全为主,防止肢体受压。
避免过度牵拉,避免压迫肌肉、肌腱、神经。
2、上臂外展不超过90º,下肢约束带勿过紧。
3、铺单要平整、干净、柔软。
4、病人体表勿接触金属。
5、要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术者操作。
6、保持患者的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
7、术中体位要牢固,防止因体位的变动而造成切口感染。
8、避免发生各种体位并发症。
二、颈仰卧位摆放要点1、摆放目的:安置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维持患者血管神经等正常生理功能。
2、适用于甲状腺、颈前路术、腭裂修补术,全麻扁桃体摘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等手术3、用物准备:小牛角沙袋2个,中单自制的圆柱枕1个,大薄枕1个、长方形厚枕2个、中单数个,绑腿数个4、摆放方法及步骤⑴、麻醉后,为患者涂上眼膏贴眼贴膜。
⑵、摆放体位前与术者、麻醉师核对患者名称、手术方式及部位。
⑶、患者平躺,在手术医生指导下摆放体位。
⑷、可适当抬高头板15-20º,肩下垫一肩垫,抬高肩部20º,头后仰⑸、颈下垫一圆枕,防止颈部悬空⑹、头两侧置小沙袋,固定头部⑺、将双臂伸直贴于体侧,用布单固定。
(输液时应在下肢选择静脉通路),放置腘窝软枕,约束带固定,瘦的患者可背下垫一薄枕,防止接触床面金属,防止术中电灼伤。
⑻、注意保持生理功能,头部不能过度伸仰以防患者手术后颈部疼痛。
⑼、注意保暖,术中注意观察预防并发症。
三、并发症防范1、压疮:患者要安全舒适,骨隆突出垫软枕以防受压2、神经损伤:如臂丛神经、尺桡神经,双臂固定时要保持功能位,掌心向体侧,静脉回流要良好,绑约束带时松紧要适宜。
3、腰背痛:偏瘦的患者垫一薄枕于背部。
4、颈部疼痛:头部仰伸角度不宜过大,差不多60-70º。
5、电灼烧:患者肢体防止接触床面金属,防止术中电灼伤。
腰椎手术俯卧位摆放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手术 患者因实施手术 的需要 而采 取相应 的体 位 , 以适合 手术操作 , 安全合理 的手术 体位是 手术成 功 的基本 保证 。患 者在手术过 程中处于被 动位置 , 这种 被动 型体位 会增 加患者
2 . 4 生殖器官压伤及 预防 俯 卧位 时女性 患者 双侧乳 房应 放在俯 卧位垫 的空洞处 以免压伤 , 因为乳腺 组织血 运 丰 富受到挤压时易引起损伤 。男性患者外生殖器不 能与俯卧位 垫接触 , 防止受 压损 伤 。 2 . 5 皮肤压疮及预 防 压 疮是 机体局 部组 织长 时间受
2 尹学军 , 谢卫农 .脊柱 手术 时俯 卧位致患者左眼失 明 1例 [ J ] 中华 麻醉学杂志 , 2 0 0 5, 4 ( 2 5 ) : 2 8 7 . 3 崔洪艳 , 郭静 , 滕亚坤 , 等 .术 中俯 卧位 的摆 放及并发 症的预 防与
麻 醉后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受 到抑 制 , 保护性反射减 弱或消失 ,
组 织破损和坏死 , 术 中压疮的发生率为 4 . 7 %一 6 6 % 。研究 表
患 者在 转运 车 全 身 麻 醉后 , 手 术 床 放 置专 用 俯 卧 位 垫 ( 聚氨酯凝胶垫 ) 。麻醉 医师托住 患者头 颈部 , 保护气 管插 管 及颈椎 , 4人分别站在转运车与手 术床两侧 , 摆 放体 位时步 调
因此使用马蹄形聚氨酯 凝胶 头托垫 并及 时调整 头部位 置 、 保 护眼部不直接受力 , 通过对面部 的定时按摩 , 促进面部支 撑点 的血液循环 , 以减轻对局部组织 的压力 , 预防眼睛损伤 。 2 . 3 臂丛神经损伤及 预防 全身麻醉后患者 肌 肉松 弛 , 臂丛神经失去肌 肉的保 护 , 俯卧位 时患 者伸展 的双 臂与 身体
《中国老年保健 医学》 杂志 2 0 1 3年第 1 1卷 第 6期
各类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

各类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注意事项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病人的体位由手术的部位决定。
安置手术体位不仅要便于医生操作,同时还必须顺应重要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正确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当的手术体位可造成神经损伤,严重的可影响呼吸和循环,造成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致残、致死.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3部分组成。
常见手术体位分5种:1仰卧位2侧卧位3俯卧位4膀胱截石位5坐位。
摆放体位的原则: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
2充分显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
3固定牢靠、不易移动。
4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1.仰卧位:包括水平仰卧位、侧头仰卧位和垂头仰卧位。
(1)水平仰卧位:适用于腹部、胸前壁、四肢、前额等手术。
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两手置于身体两侧加以固定。
(2)侧头仰卧位:适用于一侧头颈部手术,如乳突根部、颌下腺、腮腺以及一侧颈部等手术,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两手置于身体两侧加以固定,肩下垫一长皮软枕,头下垫一头圈,头部偏向健侧。
(3)垂头仰卧位:适用于甲状腺、气管切开、喉咽、唇腭裂等手术。
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两手置于身体两侧加以固定,肩下垫一长皮软垫,头下垫一头圈,保持头部正中伸直位。
2.侧卧位:病人侧卧90°,患侧朝上,两手臂伸展固定在翻床架上,头部垫一头圈或枕头,腋下垫一长方形软垫,以防止压在下面的上肢受压时间过长,发生麻痹,骨盆两侧用沙袋式固定架固定(防止病人前卧后仰)下面一腿伸直,上面一腿稍屈曲,两腿间用软枕相隔(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双膝骨隆重、突处受压),膝部、髋部各用约束带固定。
侧卧位适用于颅脑手术、胸科手术、肾脏手术(安置体位时注意病人肾区对准床的肾根区)、骨科手术等。
3.半侧卧位:病人半侧30°—45°适用于左房二尖瓣分离术。
4.俯卧位:适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及椎体骨折固定手术。
病人俯卧于手术台上,胸部垫一马蹄形软垫,头向下俯卧在头架上,两上肢向前稍屈固定在两侧托手架上,耻骨联合下方垫一橡皮软垫,喉部、胸部悬空受压,两膝下及足部分别垫棉花垫。
手术体位摆放及注意事项

手术体位摆放及注意事项手术体位是指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身体姿势,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手术体位摆放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
一、常见手术体位1.仰卧位:患者平躺在手术床上,头好朝向手术团队,手臂放在体侧,下肢伸直放平。
此位置适用于头部手术以及胸腹部手术。
2.俯卧位:患者面朝下平躺在手术床上,头可旋转朝向一侧,双肩与手臂呈内旋位,下肢自由下垂。
此位置适用于脊柱和背部手术。
3.侧卧位:患者侧身躺在手术床上,头部放在一侧的头靠垫上,上侧手臂放在体侧,下侧手臂由于手术需要可自由伸开,下肢稍微弯曲。
此位置适用于侧脑部手术、肢体手术、肾脏手术等。
4.坐位:患者坐在手术床上,双腿下垂,上肢可自由伸开或放在大腿上。
此位置适用于头颈部手术。
二、手术体位注意事项1.遵循手术的特殊要求:不同手术需要采用不同的体位摆放,医护人员要根据手术性质和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遵循手术的要求。
2.保护关节和肌肉:手术体位摆放需要注意避免关节和肌肉的损伤,手术台及垫子的软硬程度要适中,使用垫子、枕头等辅助装置来保护肢体。
3.患者安全:手术体位对于患者来说是不舒适的,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避免患者体力过度消耗,及时调整体位,保证患者的安全。
4.术中监测与操作:手术体位摆放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必要时还需进行氧饱和度的监测。
同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感染。
5.固定与支撑:手术体位需要使用一些特殊器械,如体位架、软体手术垫、肢体固定带等。
使用这些器械要注意正确固定和支撑,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动作幅度过大导致器械脱落或伤害。
6.预防压疮:手术体位摆放时间较长,患者易于出现压疮。
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患者体位,使用压疮防护垫,给予适当的按摩和皮肤护理,预防和减轻压疮的发生。
7.维持体温: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患者易于失去体温。
医护人员可以在手术床上垫上温暖的毯子,给予加温设备适当的加热,保持患者体温。
手术体位的摆放及并发症的预防PPT课件

误 吸 、 窒 息
临床常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出现 呼吸费力至腹压增高时,胃内容物 反流,造成误吸、甚至发生窒息。
解决方案:术前认真核对 严格禁食时间 急诊手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 经 影 响:
神经损伤造成原因: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常见手术体位并发症的护理
一、术前访视
查看病例,了解病情。 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肢体活动情况及皮肤情况。 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危重、疑难手术、再造、整形等 情况要进行评估。
常见手术体位并发症的护理
二、填写相关评估签字单,并同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
三、术前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术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
典型的术中压疮
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 好发于骨突起处
术后1~6天才有明显表现
术中压疮好发部位
与手术体位有关 仰卧位多见于骶尾部和足跟 俯卧位则为胸骨部和前额 85%的压疮发生于骶尾部
足跟部是除骶尾部之后排在第 二位的压疮好发部位,足跟部 压疮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骨 髓炎和截肢
直 接 压 迫 损 伤 牵 引 或 拉 伤 神 经
常见手术体位并发症的护理
常见手术体位并发症
压疮 意外伤害 体位行低血压、血压骤然升高、颈椎脱位、术后失明 周围神经的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 回心血流受阻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肢体血栓的形成 其他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4点:水平仰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俯卧位)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护士根据手术的要求,在麻醉后对病人实施的被动体位。
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
1. 水平仰卧位:头部垫高3~5 cm以保持前屈,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
2. 侧卧位:手术侧在上,置患者背部靠手术台边缘,以利操作;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双上肢置于双层上肢固定架上;下方胸侧壁靠近腋窝处应垫15 cm厚的软垫,避免臂丛神经和血管受压;骨盆处是侧卧位固定的重点,应用骨盆固定架妥善固定,勿将其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灼伤和挤压伤;下肢的上侧肢体可采用髋膝屈曲接近90°;肾手术摆放侧卧位时,下肢摆放正相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屈曲,同时将患者的腰肋部与手术床的腰桥对齐,头部固定时要放置头圈,耳廓置于头圈中空处,关节处垫以软枕,术中器械护士及时清理放在病人身上的器械用物。
3.截石位时,双上肢应固定于体侧,臀部抬高15°~30°,支腿架应衬以5cm厚的海绵垫,以防腓总神经和腘脶动脉受压。
在小腿处应用支腿架,使下垂小腿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抬高或放平下肢时动作必须缓慢,避免因体位的突变引起循环血量的急剧改变而增加心脏负担,尤其对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更要慎重。
4. 俯卧位:搬动患者时,应将患者头、颈、胸椎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旋转,防止气管内导管脱出;取一25 cm厚的软垫置于患者的双肩及胸骨柄部位,另取25 cm厚的软垫置于骨盆、双侧髂前上嵴及耻骨结节处,使胸壁稍稍离开手术台面而呈悬挂状态,以保持呼吸动作不受限制。
头部手术使用头架固定,最好用三爪头托,使面部完全免受任何压力,在手术期间应加强对眼部的检测,避免压迫性眼损害。
执行科室:手术室。
骨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骨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鲜玉梅【摘要】@@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方式决定的,而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证及重要因素之一.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用于脊柱及脊髓各部位手术,如颈椎后路椎体手术,胸椎、腰椎、骶椎后路手术,坐骨结节囊肿,腘窝、跟腱手术等.俯卧位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让医生操作更为方便.但是,俯卧位手术由于压迫某些脏器和血管,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对江油市中医院骨科102例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12)003【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骨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护理【作者】鲜玉梅【作者单位】江油市中医院手术室,四川,江油,6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方式决定的,而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证及重要因素之一。
全身麻醉下俯卧位手术用于脊柱及脊髓各部位手术,如颈椎后路椎体手术,胸椎、腰椎、骶椎后路手术,坐骨结节囊肿,腘窝、跟腱手术等。
俯卧位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让医生操作更为方便。
但是,俯卧位手术由于压迫某些脏器和血管,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对江油市中医院骨科102例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02例手术患者,男67例,女35例,年龄25~76岁,手术时间2.5~6 h。
病变部位:颈椎手术6例,胸腰椎手术73例,坐骨结节囊肿手术9例,腘窝、跟腱手术14例。
手术均顺利,效果良好,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而发生并发症。
2 体位摆放方法2.1 一般情况评估及注意事项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首先应正确评估其生理状况、营养状况、皮肤状态以及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