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屠宰操作规程
屠宰_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屠宰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屠宰活动,包括生猪、牛、羊等畜禽的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屠宰场总经理负责全面领导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屠宰场质量安全负总责。
2.质量管理部负责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
3.生产部负责屠宰、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日常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4.品控部负责屠宰、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检验和监督。
5.仓储部负责原辅料、产品等的储存、运输和质量管理。
6.销售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四、制度内容1.人员培训(1)对屠宰场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动物防疫、屠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2)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原辅料采购(1)严格筛选合格的原辅料供应商,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安全。
(2)对采购的原辅料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使用。
3.屠宰过程(1)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程,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屠宰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3)对屠宰后的畜禽进行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4.加工、包装、运输(1)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污染。
5.质量检验(1)品控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追溯,并及时处理。
6.追溯体系(1)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2)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7.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2)对涉及质量安全的投诉、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禽类屠宰操作规程

禽类屠宰操作规程
《禽类屠宰操作规程》
在禽类屠宰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以下是禽类屠宰的操作规程:
1. 预备工作:在进行禽类屠宰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围裙和头罩。
同时,确保所有屠宰设备和器具处于干净和良好状态。
2. 鸡只接收:接收鸡只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鸡只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对鸡只进行麻醉和宰杀准备。
3. 宰杀操作:在宰杀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的宰杀设备,并确保宰杀操作准确无误。
宰杀后,必须将鸡只进行血液排空和水洗清洁,确保食品安全。
4. 剖宰分割:在剖宰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肉制品无污染。
同时,对剖宰后的肉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后续销售。
5. 清洁消毒:在禽类屠宰结束后,必须对屠宰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确保下一次屠宰操作的食品安全。
以上就是禽类屠宰操作规程,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禽类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同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质量。
屠宰车间设备操作规程

1. 设备启动前:1.1 开机前按下远程控制箱上黄色按钮三秒,灯亮表示接地正确。
1.2 开机前查看是否有杂物在输送链条上,保证链条正常运行。
1.3 开机前确保防护罩在正确位置。
2. 设备运行中:2.1 猪只进入电麻机时确保四蹄离地、头在前、腹部位于输送带托猪块上。
2.2 目测放血平台旋转是否平行,无杂音。
2.3 电麻机工作时出口两侧光栅可能会被杂物挡住,请将远程控制面板上维护开关打到维护位置,断电后用水冲洗出口两侧光栅。
2.4 电麻机工作时可能有猪未被击晕从出口跑出,放血人员注意安全,不要让猪跑到放血平台下方,导致机器故障。
2.5 放血后猪血流入血槽,放血人员注意将猪的头部放在正确位置。
2.6 放血平台上方若积血太多,请及时冲洗,并通知机修清理喷水口。
2.7 与机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意外发生。
2.8 应穿防滑鞋、戴工作帽、不要穿过于肥大的衣服或配带项链等饰品,以免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3. 收工后:3.1 宰杀完成后关电,冲洗机身保证无猪血留在机身上,避免对机身造成腐蚀。
3.2 检查润滑油质量,油量视需要补给。
3.3 排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
1. 设备启动前:1.1 检查挂猪吊链是否有过长、裂痕等异常情况,若有情取下。
1.2 检查提升机轨道是否润滑,使用可食用级润滑油润滑,保证吊链顺利滑到提升气缸处。
1.3 检查各种启停按钮是否正常工作。
1.4 检查提升机上拨叉是否正常、链条是否润滑。
1.5 应穿防滑鞋、戴工作帽、不要穿过于肥大的衣服或配带项链等饰品,以免卷入机器造成伤害。
2. 设备运行中:2.1 注意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部位有无异常的响声。
2.2 注意安全部件是否正常。
2.3 遇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
3. 收工后:3.1 清洁设备外部,清洁各种零部件,清洁吊链。
3.2 检查润滑油的质量,油量视需要补给。
3.3 排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
1. 设备启动前:1.1 清洁设备,清楚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屠宰企业标准化操作规程大全

屠宰企业非清洁区内工艺操作规程1致昏(麻电)1.1上岗前准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定制的工装,戴好口罩,麻电操作人员应穿戴合格绝缘靴、绝缘手套和绝缘围裙后方可上岗。
1.2具体步骤及要求:1.2.1首先要检查麻电设备的外观、电线有无异常现象,麻电设备应配备安装电压表、电流表、调压器。
1.2.2麻电设备完好的情况下(1)使用人工麻电器:电压调整为70-90v(根据季节不同调整),电流0.5-1.0A,麻电作用时间1-3s,盐水浓度5%,(2)使用自动电麻器:电压不超过90V,电流不应大于1.5A,麻电时间1-2s。
1.3人工电麻(1)人工麻电时,应将生猪固定位置后,再进行麻电。
人工麻电器应在其两端分别蘸盐水(防止电源短路),操作时在猪头颞颥区(俗称太阳穴)额骨与枕骨附近(猪眼与耳根交界处)进行麻电:将电极的一端揿在颞颥区,另一端揿在肩胛骨附近。
(2)猪被麻电后应心脏跳动,呈昏迷状态,不得使其致死。
2刺杀放血2.1上岗前准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定制的工装,戴好口罩,穿戴合格的防水胶靴、防水围裙、防水袖套、防割手套后方可上岗。
2.2具体步骤及要求2.2.1 操作步骤:(1)击晕后的毛猪应立即用扣脚链拴住一后腿,通过毛猪提升机或毛猪放血线的提升装置将毛猪提升进入毛猪放血自动输送线的轨道上进行持刀刺杀放血。
毛猪从麻电致昏到刺杀放血,不得超过30s,刺杀放血的刀口长度约为5cm,沥血时间不得少于5min。
一般采用吊挂倒立放血。
(2)放血时,操作人员一手抓住猪前脚,另一手握刀,刀尖向上,刀锋向前,对准第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0.5-1.0cm 处向心脏方向刺入,再侧刀下拖切断颈部动脉和静脉,不得刺破心脏。
刺杀时不得使猪呛隔、淤血。
(即不得刺破气管)(3)卫生要求:操作人员应配备两把放血刀,放血后的刀具应放在不低于82℃的热水中消毒后轮换使用。
(4)放血后的猪屠体应用喷淋水(40℃左右的温水)或清洗机冲淋,清洗血污、粪污及其他污物。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住场查圈 入场验收合格的畜禽,在宰前饲养管理期间,兽医 人员应经常深入圈(栏),对畜禽群进行静态、动态和饮 食状态等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漏检的或新发病的畜禽, 做出相应的处理。 3.送宰检查 进入宰前饲养管理场的健康畜禽,经过2d左右的休 息管理后,即可送去屠宰。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病畜禽, 在送宰之前需再进行详细的外貌检查,没发现病畜禽或 可疑病畜禽时,可开具送宰证明。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触检 触检主要是采用手或刀具触摸和触压的 方法,来判定组织、器官的弹性和软硬度是否正常, 并且可以发现位于被检组织或器官深部的结节性病变。
3.剖检 剖检是借助于检验刀具,剖开被检组织 和器官,检查其深层组织的结构和组织状态,发现组 织和器官内部的病变。这对淋巴结、肌肉、脂肪、脏 器和所有病变组织的检查,探明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是 非常重要的。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二)宰前检疫的方法 宰前检疫多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1.群体检查 群体检查是将来自同一地区或同批的畜禽作为一组, 或以圈、笼、箱划群进行检查;检查时可按静态、动态、 饮食状态三个环节进行,对发现的异常个体标上记号。 (1)静态检查 检疫人员深入到圈舍,在不惊扰畜禽 使其保持自然安静的情况下,观察其精神状态、睡卧姿势、 呼吸和反刍状态,注意有无咳嗽、气喘、战栗、呻吟、流 涎、嗜睡和孤立一隅等反常现象。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动态检查 静态检查后,可将畜禽哄起,观 察其活动姿势,注意有无跛行、后腿麻痹、打晃踉 跄、屈背弓腰和离群掉队等现象。
(3)饮食状态检查 在畜禽进食时,观察其采 食和饮水状态,注意有无停食、不饮、少食、不反 刍和想食又不能吞咽等异常状态。
畜禽屠宰分割技术
2.个体检查 个体检查是对在群体检查中被剔除的病畜禽和可疑 病畜禽集中进行较详细的临床检查。个体检查的方法可 归纳为看、听、摸、检四大要领。 (1)看 主要是观察畜禽的精神、被毛和皮肤、运 步姿态、呼吸动作、可视黏膜、排泄物等是否正常。 (2)听 主要是听畜禽的叫声、呼吸音、心音、胃 肠音等是否正常。
羊屠宰分割操作规程

羊屠宰分割操作规程1、宰前检验1.1验收检验:1.1.1卸车前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临车观察,未见异常,证货相符时准予卸车。
1.2.2卸车后应观察羊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管理。
a)合格的羊送待宰圈。
b)可疑病畜送隔离圈观察,通过饮水、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并入待宰圈。
2、卸羊赶羊过程:2.1根据装羊车的高低选择合适的卸羊方式,严禁乱踢、乱打造成人为的损伤。
2.2屠宰车间安排专人及时把待宰圈内清理干净,在赶羊过程中要用鞭子赶羊,不准用棍棒、铁器打羊。
以免出现淤血或损伤2、待宰检验2.1待宰期间检验人员应定时观察,发现病畜送急宰间处理。
2.2待宰的羊只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h、宰前3h停止饮水。
3、送宰检验3.1羊送宰前,应进行一次群检。
3.3经检验合格的羊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屠宰场准宰通知书》。
4、急宰羊的处理4.1急宰间凭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急宰证明,及时屠宰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难于确认的病变时,应请检验负责人会诊处理。
4.2死畜不得屠宰,应送非食品处理间,及时处理。
5、挂羊5.1启动提升机械。
5.2挂羊人员将链套入羊右后腿趾关节处扣紧,然后将羊倒挂在滑道的吊钩上。
6、屠宰6.1按伊期兰教屠宰方式进行屠宰。
6.2掌头人员另一手托住羊的下颌,一手按住羊后脑壳,适当用力使面部向西,羊脖呈伸直状态,等待阿訇下刀,断三管。
6.3对羊品种进行区分,并且做好标识及记录。
7、沥血宰后沥血时间5~6min。
8、下头本岗位操作人员从放血创口处入刀,切开枕关节和颈部肌肉,割下羊头,并将头放置于具有沥血功能的筐内。
9、预剥9.1预剥右后小腿,右臀部皮。
9.1.1本岗位操作技术人员,左手抓住趾关节处,右手握刀,刀刃向下,横向用刀从跖骨离趾关节最近皮肤处下刀转割一圈,割开皮肤。
9.1.2左手抓住开口处皮肤,右手握刀,刀尖向下,刀刃朝外,自开口处入刀挑开皮肤,朝跗关节方向贴跟骨一侧到阴囊(会阴)处。
屠宰检疫操作规程

近日,农业部为规范生猪、家禽、牛和羊的屠宰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制定了《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牛屠宰检疫规程》和《羊屠宰检疫规程》。
在4个规程中,详细规定了屠宰检疫的适用范围、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入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检疫记录等方面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宰前检查、同步检疫,详细规定了对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的检疫程序和实施标准,并对入场(厂、点)监督查验、宰前检查和同步检疫的结果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猪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的屠宰检疫。
2.检疫对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
3.检疫合格标准3.1 入场(厂、点)时,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符合国家规定。
3.2 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3 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3.4 履行本规程规定的检疫程序,检疫结果符合规定。
4.入场(厂、点)监督查验4.1 查证验物查验入场(厂、点)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
4.2 询问了解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
4.3 临床检查检查生猪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情况。
4.4结果处理4.4.1 合格《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场(厂、点)方须按产地分类将生猪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不得混群。
4.4.2 不合格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4.5 消毒监督货主在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等进行消毒。
(完整word版)羊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

(完整word版)羊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致昏挂羊用高压水冲洗羊腹部,后腿部及肛门周围)(扣紧羊的右后小退,匀速提升,使羊后腿部接近输送机轨道,然后挂至轨道链钩上) (挂羊要迅速,从击昏到放血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5min)放血(从羊喉部下刀,横切断食管、气管和血管采用伊斯兰“断三管”的屠宰方法,由阿訇(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主刀刺杀放血刀应每次消毒,轮换使用。
放血完全,放血时间不少于3min缩扎肛门冲洗肛门周围将橡皮盘套在左臂上将塑料袋反套在左臂上左手抓住肛门并提起右手持刀将肛门沿四周割开并剥离,随割随提升,提高至10cm左右将塑料袋翻转套住肛门且橡皮盘扎住塑料袋将结扎好的肛门送回深处。
剥后腿皮从跗关节下刀,刀刃沿后腿内侧中线向上挑开羊皮。
沿后腿内侧线向左右两侧剥离,从跗关节上方至尾根部羊皮去后蹄从跗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后蹄,放入指定的容器中剥胸、腹部皮用刀将羊胸腹部皮沿胸腹中线从胸部挑到档部。
沿腹中线向左右两侧剥开胸腹部羊皮至肷窝止。
剥颈部及前腿皮1 从腕关节下刀,沿前腿内侧中线挑开羊皮至胸中线。
2 沿颈中线自下而上挑开羊皮。
3 从胸颈中线向两侧进刀,剥开胸颈部皮及前腿皮至两肩止。
去前蹄从腕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前蹄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换轨启动电葫芦,用两个管轨滚轮吊钩分别钩住羊的两只后腿跗关节处,将羊屠体平稳送到管轨上。
扯(撕)皮1 用锁链锁紧羊后腿皮,启动扯皮机由上到下运动,将牛皮卷撕。
要求皮上不带腰,不带肉,皮张不破。
2 扯到尾部时,减慢速度,用刀将牛尾的根部剥开。
3 扯皮机均匀向下运动,边扯边用刀剁皮与脂肪,皮与肉的连接处。
4 扯到腰部时适当增加速度。
5 扯到头部时,把不易扯开的地方用刀剥开。
6 扯完皮后将扯皮机复位。
割羊头1 用刀在羊脖一侧割开一个手掌宽的孔,将左手伸进孔中抓住羊头。
2 沿放血刀口处割下羊头,挂同步检验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2扯到尾部时,减慢速度,用刀将牛尾的根部剥开。
5.11.3扯皮机均匀向下运动,边扯边用刀剁皮与脂肪,皮与肉的连接处。
5.11.4扯到腰部时适当增加速度。
5.11.5扯到头部时,把不易扯开的地方用刀剥开。
5.16.2将劈半锯插入羊的两腿之间,从耻骨连接处下锯,从上到下匀速地沿羊的脊柱中线将胴体劈成二分体,要求不得劈斜、断骨,应露出骨髓。
5.17胴体修整
5.17.1取出骨髓、腰油放入指定容器内。
5.17.2一手拿镊子,一手持刀,用镊子夹住所要修割的部位,修去胴体表面的淤血、淋巴、污物和浮毛等不洁物,注意保持肌膜和胴体的完整。
4.2活羊进厂(场)后停食,充分饮水休息,宰前3小时断水。
4.3送宰羊只应由兽医检疫人员签发《准宰证》后方可宰杀。
4.4待宰前羊体充分沐浴,体表无污垢。
4.5羊只通过赶羊道时,应按顺序赶送,不能用硬器驱打羊体。
5屠宰操作规程及要求
5.1致昏
5.2挂羊
5.2.1用高压水冲洗羊腹部,后腿部及肛门周围。
5.2.2用扣脚链扣紧羊的右后小退,匀速提升,使羊后腿部接近输送机轨道,然后挂至轨道链钩上。
5.20.4预冷后检查胴体PH值及深层温度,符合要求进行剔骨、分割、包装。
6烫毛
生产带毛羊肉的褪毛工序应设在5.5前。应采用浸烫或松香拔毛法褪毛,严禁用火碱烧或其他导致肉品污染的方法褪毛。烫毛时的水温应随季节调整,夏季水湿为64℃±1℃,冬季水温为68℃±1℃。机器褪毛后应修刮胴体的残毛。
羊屠宰技术要求(暂行)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羊屠宰各工序的操作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河北省境内的羊定点屠宰厂。
2参照文件
(59)商卫联字第399号文《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要求。
3.1 羊屠体
羊屠宰、放血后的躯体。
3.2羊胴体
羊屠体去皮、头、蹄、尾、内脏及生殖器(母羊去乳房)的躯体。
5.11.6扯完皮后将扯皮机复位。
5.12割羊头
5.12.1用刀在羊脖一侧割开一个手掌宽的孔,将左手伸进孔中抓住羊头。
5.12.2沿放血刀口处割下羊头,挂同步检验轨道。
5.12.3冲洗羊屠体
5.13开胸、结扎食管
5.13.1从胸软骨处下刀,沿胸中线向下贴着气管和食管边缘,锯开胸腔及脖部。
5.13.2剥离气管和食管,将气管与食管分离至食道和胃结合部。
5.2.3挂羊要迅速,从击昏到放血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5min。
5.3放血
5.3.1从羊喉部下刀,横切断食管、气管和血管。采用伊斯兰“断三管”的屠宰方法,由阿訇主刀。
5.3.2刺杀放血刀应每次消毒,轮换使用。
5.3.3放血完全,放血时间不少于3min。
5.4缩扎肛门
5.4.1冲洗肛门周围。
5.4.2将橡皮盘套在左臂上。
5.4.3将塑料袋反套在左臂上。
5.4.4左手抓住肛门并提起。
5.4.5右手持刀将肛门沿四周割开并剥离,随割随提升,提高至10cm
左右。
5.4.6将塑料袋翻转套住肛门。
5.4.7且橡皮盘扎住塑料袋。
5.4.8将结扎好的肛门送回深处。
5.5剥后腿皮
5.5.1从跗关节下刀,刀刃沿后腿内侧中线向上挑开羊皮。
5.15取红内脏
5.15.1左手抓住腹肌一边,右手持刀沿体腔壁从左到右割离横隔肌,割断连接的结缔组织,留下小里脊。
5.15.2取出心、肝、肺,挂到同步检验轨道。
5.15.3割开羊肾的外膜,取出肾并挂到同步检验轨道。
5.15.4冲洗胸腹腔。
5.16劈半
5.16.1沿羊尾根关节处割下羊尾,放入指定容器内。
3.3二分体羊肉
将羊胴体沿脊椎中线纵向锯(劈)成两半的胴体。
3.4内脏
3.4.1白内脏
羊的胃、肠、脾。
3.4.2红内脏
羊的心、肝、肺、肾。
3.5四分体羊前(前四分体)
将羊胴体横截成四分体后的前段部位羊肉。
3.6四分体羊后(后四分体)
将羊胴体横截成四分体后的后段部位羊肉。
4 宰前要求
4.1待宰羊应来自非疫区,健康良好,并有产地兽医检疫合格证明。
5.8.2沿颈中线自下而上挑开羊皮。
5.8.3从胸颈中线向两侧进刀,剥开胸颈部皮及前腿皮至两肩止。
5.9去前蹄
从腕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前蹄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5.10换轨
启动电葫芦,用两个管轨滚轮吊钩分别钩住羊的两只后腿跗关节处,将羊屠体平稳送到管轨上。
5.11扯(撕)皮
5.18冲洗
用32℃左右温水,由上到下冲洗整个胴体内侧及锯口、刀口处。
5.19检验
下货和胴体的检验按《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பைடு நூலகம்规定进行。
5.20胴体预冷
5.20.1将预冷间温度降到0℃~4℃。
5.20.2推入胴体,胴体间距保持不少于10cm。
5.20.3启动冷风机,使库温保持在0℃~4℃,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5.13.3将食管顶部结扎牢固,使内容物不流出。
5.14取白内脏
5.14.1在羊的裆部下刀向两侧进刀,割开肉至骨连接处。
5.14.2刀尖向外,刀刃向下,由上向下推刀割开肚皮至胸软骨处。
5.14.3用左手扯出直肠,右手持刀伸入腹腔,从左到右割离腹腔内结缔组织。
5.14.4用刀按下羊肚,取出胃肠送入同步检验盘,然后扒净腰油。
5.5.2沿后腿内侧线向左右两侧剥离,从跗关节上方至尾根部羊皮。
5.6去后蹄
从跗关节下刀,割断连接关节的结缔组织、韧带及皮肉,割下后蹄,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5.7剥胸、腹部皮
5.7.1用刀将羊胸腹部皮沿胸腹中线从胸部挑到档部。
5.7.2沿腹中线向左右两侧剥开胸腹部羊皮至肷窝止。
5.8剥颈部及前腿皮
5.8.1从腕关节下刀,沿前腿内侧中线挑开羊皮至胸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