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述评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一段时间后,一些农村劳动力选择再次回流到农村。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福利待遇差异:尽管城市对于农民工来说可能有更高的工资,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也相应增加,尤其是租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开支。
与此由于制度上的差异,农民工在城市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还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而在农村,他们可以通过自建住房、农产品和土地生产等方式减少生活成本,享受更多的农村福利待遇。
2. 家庭需求和情感联系: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因家庭原因感到孤独和思乡,尤其是对年迈的父母和小孩的牵挂。
他们会选择回到农村,与家人团聚并照顾他们的需要。
3. 创业机会:一些农民工在城市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可能会意识到在农村中创办自己的生意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由于农村市场的竞争较少,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政府对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
鉴于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应对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问题:1. 完善农村福利制度: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来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要加强宣传和推广,让农民工了解他们在农村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
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农民工回流并在农村中就业或创业。
3.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了满足农民工在农村就业或创业后的需求,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4. 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需要不断缩小,让农村更接近城市化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增加农民的财富,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村人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政府、农民工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国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述评

动力 回流 的基本原 因 , 其是非 经济 因素 , 农忙 、 尤 如 婚育 、 家 事( 像建房 、 照顾 老人 ) 情形 。笔 者认 为 , 等 回流 时间 超过 6
个 月 的期 限 可 以认 定 为 “ 回流 ” 为 。 基 于 此 , 文 认 为 : 行 本 劳
动 力 回流 是 指 外 出 务 工 的农 村 劳 动 力 因 种 种 原 因 重 新 回 到
乡 、 乡) 返 劳动力 ( 民工 ) 等 。这 两组 词语 意思 上有 所 区 农 ”
别 , “ 动 力 ( 民工 ) 流 ( 乡 、 乡 ) 指 的是 一 种 现 如 劳 农 回 回 返 ”
象 , “ 流( 而 回 回乡 、 乡 ) 动力 ( 民 工 ) 是 指 一 个 特 定 的 返 劳 农 ” 群体 , 实施 了“ 是 回流 ( 回乡 、 乡 ) 行 为 的 人 。 这 两 组 词 如 返 ” 果其 中 一 组得 到 界定 , 一 组 的 概 念 也 随 即 明确 。 同 一 组 词 另
V 1 3 No 3 o. 7 .
我 国劳 动 力 回 流 问题 研 究 述 评
孔 喜 梅
( 郑州大学 商学院 , 郑州 40 0 ) 5 0 1
摘 要 :劳动力回流与劳动力转移是相伴而生的, 金融危机 的发 生和 蔓延使 劳动力 回流 问题 显性化。劳动 力 回流 的主要原 因有 : 失业、 家事 、 个人原 因和制度 因素; 学界对劳动力 回流 的效应存在争议 : 乐观的看法是 回流
照顾或婚育 、 子 、 生 建房等 , 都会导致外 出劳动力回流。此轮 金融危机使 劳动力 回流 问题显性化 , 劳动力 回流问题也 备受
各 方关 注 。下 面就 此 问题 略作 评 述 。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缺口日益严重。
近年来,一些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回流的现象。
下面将分析回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并不理想,城市中的工作压力大,薪资水平相对较低,而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这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不满意城市的生活,选择回到农村。
城市环境的压力和竞争激烈的工作条件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有限,他们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适应也是导致回流的原因之一。
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后,逐渐意识到农村的发展潜力,他们看到了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选择回到农村。
面对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我们应该努力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
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导农村劳动力通过创业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农村创业,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服务支持。
我们还可以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的互补和互动,使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比如提供农村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农村创业成功案例,鼓励农村劳动力回到农村工作和创业。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和压力,也有对农村发展潜力的认识,我们应该通过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来应对这一现象。
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的互补和互动也是重要的对策。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理性分析

关于 当前 劳动 力 回流的数 量 的估计 是 一个很 大 的数 目, 已经 足够 引起政 府 、 界 的广泛 关注 。2 0 年 2 2 学 O9 月 日, 农村 工作 领导小组 办公室主任 陈锡 文表示 , 一亿 中央 在 三千 万外 出就业 的农 民工 中 , 两千万 的的农 民工 由于 大约 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 或者还 没有找到工作 就返 乡了。加 上
流 , 要是 针对从 农村 转移 出去的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 由于 各 主 方面 的原 因 , 返回到 劳动力输出地。而 当前更受关注 的显 又 然主要是从 中西部地 区转移到 沿海地区就业 的的劳动 力 , 甚
到精神收益和成本, 以及风险的预计。。 实际上 , 这里面还 可以分析一些非经济的因素 的作用, 精神文化的分析即使 如此。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并无正规的组织, 而是靠血缘 或者地缘 的关系组织 , 而出现回流的时候 , 同样出现“ 结伴
一 盏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 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
情、 农村 大量 劳动剩余 的实 际 ,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的农村 我 劳动 力向外转移是 大势所 趋。但 9 年代 以来 就 出现 农村 O
每年新增加的待业者 , 整体上给城乡的就业 工作增加 了相 当 大 的压 力 , 对于传统 的 劳动 力输 出大省 和地 方而言 尤其如 此。而对于 劳动者 本身的压 力和 负担也是 不言而喻 的, 劳动 者及其 家庭 收入 的直接减 少, 并且增收前景还不 明朗。无疑 给人 口输出地 的社会经 济发展和稳定带来 了挑战。 我们 对 比 1 9 年东南 亚金 融危机 的情 况会 发现 , 97 此 次的劳动 力大面 积 回流 与前 一次 的回流大 致相 当 , 由 就是 于 国际 、 内经 济波动 导致 劳动 力转移和就 业 受阻。也就 国 是 由于我 国经济 发展 的周边环境 的恶 化 , 而减 少国外 对 从 中国劳动 密集型产业 的进 口, 影响 了我 国 , 严重 尤其是沿海 地 区的 出口导 向型 经济 的发展 , 使得 农村剩 余劳动 力 中转 移到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受阻 , 不得不返回其输 出地。
劳动力回流后的个人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_石智雷

城乡间的自由迁移改变了农民原有的发展空间,虽然当前的中国农户外部形态变化不大,但是开放条件下的农民与传统的小农在性质上已有很大的差异。
单从经营规模上看,当今中国的农民仍然是以小规模的家户进行生产和生活,但是,现在的小农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封闭状态下自给自足的小农。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场化的加深,农民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他们的交换、就业、生活及个人发展空间急剧扩张,其速度与范围比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时间延伸的还要快、还要大,他们已经被卷入或者融入了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徐勇,2006)。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那些处于封闭向开放状态转变的村落来说,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与回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外出务工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对农民自身能力的影响上。
近些年大批农村迁移劳动力离城返乡,对于农村和农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他们自身就是农村劳动力的组成部分,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外出劳动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迁移劳动力返回农村后,利用外出务工期间积累的资本、技术从事自我经营,或者创办实业,发展新的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在2000年我国返迁人口占所有省际迁移人口的5.276%,占全国人口的0.1446%,由此推算出全国返迁人口的规模大致为1795789人(周皓、梁在,2006)。
另外,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2006年底的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近500万迁移劳动力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陈卫洪、漆雁斌,2009),回乡创业的迁移劳动力人数约占各地外出迁移劳动力总数的3%-8%(刘唐宇,2009)。
在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迁移劳动力回乡创业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意义。
关于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后就业选择问题,得到各级政府和民众的极大关注,学术界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一度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现象,一部分农民工开始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就业。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1.城市生活成本高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虽然有了收入,但是却难以满足城市生活的高昂成本。
相比之下,回到农村生活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一些农村劳动力选择再回流的原因之一。
2.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村地区出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创业环境。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农村的发展机会,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就业,实现自身的发展。
3.城市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城市生活的质量下降成为一些农民工选择再回流的原因。
他们认为在城市工作虽然有了收入,却要忍受城市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政府政策扶持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再回流上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吸引农村劳动力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就业。
政府的政策扶持为农村劳动力再回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问题,首先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减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增强农村的吸引力,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般的便利和舒适。
3.提高农村就业和创业环境加大对农村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发展。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农村劳动力的再回流是指曾经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再次返回农村,参与农村生产和发展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转型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消失或转移至其他地区,导致城市就业机会减少。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失去了在城市的工作岗位,被迫返回农村。
2. 生活成本高: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使得一些农民工难以承受。
相比之下,农村生活成本较低,回到农村可以减轻生活压力。
3. 家庭因素:一些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期间,由于工作时间长、环境恶劣等原因,与家人的联系较少,甚至导致家庭矛盾。
回到农村,可以与家人团聚,照顾老人和孩子,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面对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现象,应采取以下对策:1. 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农村发展产业、吸引投资等方式,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交通、水电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覆盖,解决农村劳动力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短板问题,提高其在农村就业的保障感和福利待遇。
4. 鼓励创业就业: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创业就业,培育农村经济的新动力。
提供创业贷款、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自我就业和创业梦想。
5. 加强农村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对农村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是一种现实情况,对策应综合考虑政府、市场和个人的因素,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创业就业和加强农村教育与培训等措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

三、文献综述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引起了广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 进行了深入研究,涵盖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因、规律、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分 析等方面。
在成因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受到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现代 化进程加速以及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 的提出,不少学者开始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谢谢观看
2、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一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 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需求;二是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 的合理流转和利用,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三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高农 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水平;四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 工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增加其在城市的就业机会。
一、引言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 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 等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发展 以及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律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明显的地域差 异和年龄差异。一般来说,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较多,而东部地 区则以流入城市为主。此外,年轻劳动力流动意愿强烈,而中老年劳动力则更 倾向于留守农村。
在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主要受到 家庭因素、社会网络因素、政策因素等影响。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成员构成等;社会网络因素主要指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政策因素 则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 口 . 转移理论。2 世纪 5 年 , 0 0 唐纳德 ・ 博格
提 出了人 口转 移理 论 。他 认 为 , 在人 口流 出地 既存 在着“ 推力 ” 因素又 存在 着 “ 力 ” 素 , 拉 因 但是 起 主导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6 1
村劳动力 向城市转移。 他强调了现代部门的发展
摘要 : 农村 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永恒话题 。 O 2 世纪9 年代 以来 , 0 劳动力回流现象 引起 了众多学者 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关于劳动力流动研究的主要模型和理论都是以发达 国家为研究对象,对 中国的启示不能生搬硬
套。 中国 目前关于劳动力 回流问题研究还存在称谓不规范、 针对性建议少、 缺乏系统深入研 究等问题, 需要继续努力。
类推 , 当大 批 的劳 动 力 回流 产 生 的 时候 , 时 当初 这 流 出地 的拉 力 已经 大 大超 过 流入地 , 以产生 了回 所
流 现象 。
及有关模 型在 中国的适用性 问题等相关方面来 进
一
步 进行 阐述 。
一
、
劳 动 力 回流 国 内外 相 关 模 型 及 理论
机会 的可能 性就越 大 。() 4在城 乡预期 工资 差异很 大
16 年美 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 和美籍华人 91 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发表 了《 发展经济论》 一文 , 提
出了一个 新 的劳动 力 转 移模 型 , 称 为拉 尼 斯 ~ 费 被
李 ( e) Le 以及斯 塔 克 等劳 动力 转移 经 济 学 家无 不 涉 猎 这一 研究 领域 并 取得 了较 为 突 出成 就 。近 年来 , 劳 动 力 回 流现 象作 为一 种 特 殊 的流 动 现 象 引 起 了 学术 界众 多 的关 注 。本 文 主要 从 国 内外 研究 现状 以
国 内外关 于劳 动力 流动 的相 关 文献 很 多 , 是 但
美 国发 展经 济 学家 刘 易斯 提 出 了著名 的“ 二元 经 济理 论 ” ,刘具体到劳动力回流问题 , 相对来说就寥寥无几 。之
所 以在 这 里 把 劳 动力 流 动 的相关 理 论 文 献基 础 作 为理 论基 础 , 因为 无论 是 劳 动力 的正 向流动 还是 是 反 向流 动 , 在本 质 上都 是 有很 多相 通 性 的 。根 据 其 劳 动力 流 动 相关 理 论 产 生 的 时 问 以 及 选择 回 流 的 原因, 我们 可 以把 其大致 分 为 以下 五种 。
而忽 视 了农业 部 门 的发 展 , 对农 业 生产 在 工业 发展
作者简介 : 丁越 兰(9 5 )女 , 16 一 , 陕西西安人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 职业发展 中心任 , 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 力资 研 人 本 管理 ; 王宁莲(9 5 )女 , 18 一 , 陕西渭南人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劳动经济学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女性人 力资 研
关键词 : 动力 ; 劳 回流 ;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3 3 F 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3 9 ( 00 0 — 0 4 0 10 — 8 0 2 1 )9 0 7 - 4
劳动力 流动是伴 随社会经济发展 而产生 的一 个令人瞩 目的社会现象。 无论是斯密 、 配第 、 克拉克 等古典经济学家以及李斯特为首的历史学派 , 还是 马、 、 、 恩 列 斯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及后来 的刘 易斯、 拉尼斯、 费景汉、 托达罗 、 乔根森 、 舒尔茨等发 展经济学家, 又或是 巴格 内、 迈德尔 、 索凡尼、 贝斯 、
素 则起 着 主要 作用 ,其 中包 括较 高 的收 入水 平 , 较 多 的工作 机 会 , 好 的交 通 和 教 育 条 件 , 好 的 受 较 较
教育机会 , 较好的气候环境 , 等等。而对于流入地
同样 存 在 着 “ 力 ” 素 , 如 陌 生 的生 产 生 活 环 推 因 例
境, 当地人对外来者 的排斥 , 等。而人 口是否会 等 进行迁移则取决于这种推力 与拉力 的较量 。以此
21 0 0年 9月 第2 4卷 第 9期
经济与管理
Ec o on my n M a age ad n men t
S p. 2 0 e , 01
o .4 No9 1 . 2
●经济述评
中国劳动力 回流 问题研究述评
丁越 兰 王 宁莲 黄 , , 晶2
(. 1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2 2宁夏电力公 司 中卫供电局 , 宁夏 中卫 7 5 0 ) 5 00
作 用 的还是 “ 推力 ” 因素 。“ 力 ” 推 因素包括 自然 资源 的枯 竭 、 业 生 产 成 本 的增 加 、 农 农业 劳 动力 过 剩 导
致 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 较低 的经济收人水平 , 等等。 而“ 拉力” 因素包括家人团聚的快乐 , 自己成长的环 境所建立起来 的人脉网络等 。 而在流人地“ 拉力” 因
本; 黄晶(9 5 ) 男, 1 8一 , 宁夏 吴忠人 , 宁夏电力公 司中卫供 电局人 力资源部 , 究方向为人 力资源管理。 研
-
7 ・ 4
经济述评
丁越兰 , 宁莲 , 王 等
中国劳动力 回流问题 研究 述评
中的作用 重视 不够 。
说 , 市的失业 率越 低 , 城 他们觉得在 城市获得工作
部门,即欠发达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劳
动生 产 率很低 、 收入 仅 够维 持 生计 的传 统 部 门和 以 现 代化 方 式 进 行 生产 、 动 生产 率 、 资 远 比传 统 劳 工 部 门高 的城市工 业 部 门。并 假定 在农村 存在 大量边 际劳 动生 产率为 0甚 至小 于 0的剩 余劳 动力 。工业 部 门 只要 用 比传 统部 门稍 稍 高 的工 资 便 可 以 吸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