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试题
浙江省202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10X1’=10’)1.同一个体的各种素养、同一素养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体现了素养的综合性。
2.素养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3.公正性原则:即整个素养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样的,不是对某些人特殊严格而对另一些人却很随意,测评者必需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
4.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养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之素养的真实差异。
5.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常常须要运用配置性测评。
6.类别量化:就是把素养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均给予不同的数字。
7.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在素养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养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置测评项目,在测评项目下设置测评指标。
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9.实力倾向本身是一种尚未接受教化训练所存在的潜能。
10.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是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11.看法型品德特征:诚恳,主动,勤劳,虚心,圆滑、虚伪、消极、懒散、傲慢。
12.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二、多选(5X2’=10’)1.素养测评的主要功用:a.评定;b.诊断反馈;c.预料。
2.下列对人员素养测评量化表述正确的是:BDE3.心理测验是指:ABCDE。
4.从记忆层次测评学问有两种基本方式:a.回忆法b. 再认法。
5.品德包括特性倾向与特性心理特征。
6.特性倾向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7.面试的特点:a.对象的单一性;b.信息的复合性;c.沟通的干脆互动性;d.内容的敏捷性;e.推断的直觉性。
8.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a.公文处理;b.小组探讨;c.管理嬉戏;d.角色扮演;e.面谈模拟;f.事实推断;g.书面案例分析。
9.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
三、填空(10X1’=10’)1.素养的可塑性:个体的素养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人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可塑性。
(答案整理版)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页眉内容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 B.诊断性 C.配置性 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 B.差异性 C.准确性 D.可比性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 B.准确性 C.公正性 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 B.运动技能倾向 C.机械倾向 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 B.目的性 C.全面性 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 B.操作 C.管理 D.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对比效应C.趋中心理效应D.逻辑效应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最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2分)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能力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答案D2.(2分)在胜任力模型中,常用于关键工作模型建构的是()。
A.单一工作胜任力模型B.通用胜任力模型C.多种工作胜任力模型D.特殊胜任力模型答案A3.(2分)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4.(2分)20世纪初,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B.麦克米兰C.马克斯·韦伯D.亨利·法约尔答案A5.(2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适用于()岁以上的成人。
A.15B.16C.17D.18答案B6.(2分)在选拔驾驶员、飞行员时,较为常用的是()。
A.文书能力测试B.机械能力测验C.创造力倾向测验D.一般能力测验答案B7.(2分)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
B.任职条件C.工作描述D.责任答案B8.(2分)认知测验可以按其具体的测验对象分为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测验。
A.知识B.技能C.品德D.能力倾向答案D9.(2分)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性D.可塑性答案C10.(2分)1938年,默瑞与摩尔根编制了投射测验之一的()测验,简称TAT。
A.主体统觉测验B.智力测验C.因素测验D.墨迹测验答案A11.(2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个分量,其中语言类量表()个,操作量表()个。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性4、目前公认的测量定义:“测量就是依据规则为测量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特性指派一个可资比较的数字。
”它是提出者的()A、史蒂文森B、泰罗C、法约尔D、韦伯5、当组织发展出现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时,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给被测评者,帮助被测评者设计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这是素质测评的()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导向功能D、鉴定功能6、素质测评可以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丰富而客观准确的有关个体(或群体)当前发展水平的信息。
这反映素质的()A、预测功能B、鉴定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7、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A、按测评内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8、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配置性测评B、鉴定性测评C、诊断性测评D、选拔性测评9、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10、在人员素质测评中,既要对各在人员的素质、职能和绩效进行评定,又要运用现代数字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数量化。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人员素质评价》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评价》试题及答案人员素质评价试题及答案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旨在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绩效。
2. 请列举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 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与选拔- 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与福利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3. 请解释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和提供反馈,以实现员工与组织共同目标的管理过程。
4. 请列举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
- 360度评估- 绩效评级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 行为观察法5. 什么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对组织和员工进行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式,确定员工所需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满足组织和员工的培训需求。
6. 请解释什么是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是指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包括与工会的协商、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劳动纠纷的处理等。
7. 请列举常见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 协商解决- 调解解决- 仲裁解决- 诉讼解决8. 请解释什么是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是指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以激励和满足员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9. 请列举常见的薪酬福利形式。
- 基本工资- 绩效奖金- 职务津贴- 社会保险- 假期福利10. 什么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人力资源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系统。
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教程- 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与实践。
人员素质测评试卷(参考答案)

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A 2.C 3.B 4.C 5.B6. A 7.D 8.A 9.D 10.B11.C 12.D 13.D 14.C 15.B16.C 17.A 18.D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BD 22.AB 23.BCDE 24.ABE 25.AD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劳动人口。
27.可变薪酬:又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是根据员工是否达到或超过某一事先确立的绩效标准而浮动的报酬。
28.人员招聘:就是以组织人员需求为基础,以工作分析为依据,通过发布招聘信息来吸引应聘者,从中挑选出适合岗位需求的人员,并向他们分配工作岗位,使其补充到现有的或计划的岗位空缺的过程。
29.员工培训:组织为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所做的各种努力。
30.职业生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职业岗位上工作过的所有经历。
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人力资源的生命周期性表现为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之后,能够通过休息和补充营养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错。
(2分)人力资源的再生性表现为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之后,能够通过休息和补充营养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3分)32.工作说明书又称为任职资格说明书,主要说明从事某项特定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错。
(2分)工作规范又称为任职资格说明书,主要说明从事某项特定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3分)33.“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将员工视为理性人,因此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外,还要满足员工对社会情感的需要。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1、简述素质测评的功能和原则:P5,8-11答:素质测评的功能:1)鉴定功能;2)诊断功能。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人员素质测评的诊断功能首先表现出咨询的作用。
3)预测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素质测评的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2、简述西方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P48答:西方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1)理论化和学科化;2)企业化和国家化;3)标准化和精确化。
3、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P7答: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人员测评实践操作时,其背后隐含的原理性机制,是对人员素质测评工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指导人员测评工程的理论依据。
(1)个体的每一个行为表现,都是其相应心理素质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表征。
B=f(Q,E),B代表行为,f代表表征方式或机制,Q代表素质,E代表环境。
尽管人的心理特征具有内隐性,难以直接进行观察,但它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反应出来。
人的外显行为与内在的心理特征有较大的一致性,这为我们的人员素质测评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2)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各个个体不尽相同,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中的刺激,使个体对这些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行为。
Q=fB*dE=B1*dE1+B2*DE2+B3*dE3+…,Q代表素质,f代表积分符号,即总和运算B代表行为,d E代表不同环境下的刺激变量。
人的素质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能够根据测评的结果做出适当的推论,即从一种素质特征推测相应的行为表现,从一种情境中的表现推论更大范围的情境中的表现。
4、简述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P116答: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有六项工作:1)确定测评目标;2)确定测评内容;3)收集测评数据;4)成立测评小组;5)设计测评方案(确定测评对象、设计人员素质测评的要素指标和标准指标体系、选择测评方法和测评工具);6)选择和培训测评人员:(选择测评人员和培训测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