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C.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概念之一就是自我和谐,即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

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指标[1]。

大学新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会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直以来,新生适应问题备受心理健康教育者地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新生的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探讨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的总体特点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采用由Kohn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新近生活经历》问卷(ICSRLE)、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和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河北农业大学共488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学新生影响比较大的日常烦心事是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

大学新生的日常烦心事存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和生源的差异。

女生在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的因子上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混合烦恼和自我认知因子上差异显著;文科学生在学业压力因子上显著高于理科学生,而在时间管理因子上则显著低于理科生;农村学生在各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城镇学生,在学业压力和混合烦恼两因子上的差异表现为极其显著,由此可见,农村学生的日常烦心事要多于城镇学生,这些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自然也会更多。

2、大学新生采用应对方式的顺序由多到少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总体来说成熟的应对方式采用得比较多。

同时各因子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生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自责和合理化两个因子上显著低于女生,说明男生在使用应对方式上比女生更为积极;在求助因子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城镇学生在合理化、求助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引言:大学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层面都处于一个良好状态的状态,而自我和谐则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自我协调与和谐。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2. 自我和谐有助于心理健康自我和谐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和谐与一致。

这种状态有助于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因素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业压力,如期末考试、论文写作、实习实践等。

这些压力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需要学会科学有效地应对学业压力,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

2. 社交关系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对其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孤独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

大学生需要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的力量。

3. 自我认知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

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提高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

大学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建议1. 寻求心理咨询大学生在遇到困惑和矛盾时,可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指导,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积极应对挑战,提高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水平。

2. 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

通过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提高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与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与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 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 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 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诚实又是成功交往的基础,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 谊是通过真诚相处才获得的。那么。怎样做到诚实呢?简单的说就是一要正直无 私;二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三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天 行 健
总之,对于在校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 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

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

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
当 以 自
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 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

力缓解。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
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间存在这样的问题, 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表现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 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常常只在 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 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常常喜欢盛气凌人、自吹 自擂,并且自私自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一部分的同学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第四:有害羞自卑的心理。
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 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 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 气吞声,沉默寡有一部分的同学为自身利益着想,就会很刻意的去亲近某一位同学,或老师。 这样与被亲近的人之间也建立了虚伪的人际关系,让同学认为此人是一个谄媚 主义者,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好。

毕业生自述身心健康的平衡与调适

毕业生自述身心健康的平衡与调适

毕业生自述身心健康的平衡与调适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深感身心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成长中,我意识到只有保持身心平衡,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的身心健康平衡与调适的经验和方法。

一、身心平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高强度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身心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身体的不适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业和工作表现,而精神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身心健康平衡是我们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和高效工作学习的基础。

二、身心健康的调适方法1. 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我喜欢晨跑和瑜伽,这不仅可以使我获得锻炼,还可以清空思绪,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适当参加团队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也可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减轻压力。

2. 合理的作息时间良好的作息时间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我养成了每天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此外,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短暂休息和放松,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3. 健康饮食合理饮食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我每天保持三餐规律,注重均衡饮食,并且少吃垃圾食品。

此外,多喝水是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

4. 良好的心理调适面对压力和困难,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化解压力。

我通常通过与朋友倾诉,写日记和听音乐来纾解压力。

此外,艺术类活动如绘画、摄影等也是我调节心情的方式之一。

5. 时间管理合理的时间安排是身心健康调适的关键。

我养成了制定每日计划和目标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减少拖延和焦虑感。

6.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增进人际关系和丰富生活的重要方式。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分享,这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还拓宽了视野。

三、总结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我明白了身心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锻炼身体、合理作息、健康饮食、良好心理调适、时间管理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方法,我能够更好地保持身心平衡,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sl c nitn ya dcn r e c ; slc n i e c n o g u n e s inf a t so i e t ef o s e c n o gu n e ③ ef o ss n ya dc n r e c g icnl a sc tdwi s t is i y a h
a d c ng u n e wh n f c n iy ha se n o ng s y e n o r e c e a i g da l s l s a d c pi t l
Z A G ia g , WAN — i L h- n H N L- n f G Yinn , I iu r Z l
大学生 自我和谐与 日常烦心事 及其应对方式的关 系研究
张 丽 芳 王益 民 李 志 军 , ,
(1 河 北农 业 大 学 ,河 北 保 定 0 10 ; . 北 师 范 大 学 组 织 部 ,河北 石 家 庄 0 O 0 ) . 701 2河 5 O 0 摘 要 :采 用 自我 和 谐 、 日常 烦 心 事 和 应 对 方 式 问卷 对 3 0名 大 学 新 生进 行调 查 。研 究结 果 表 明 : 大 学 新 生 自我 0 ① 和 谐 处 于 中等 程度 ; 日常 烦 心 事 中 , 际 关 系 、 业 疏 离 、 间压 力 对 学 生 影 响 较 大 ; 决 问题 和 求 助 是 学 生 常 采 在 人 学 时 解 用 的应 对 方 式 。② 不 同 性别 和 生源 地 学 生 在 自我 和 谐 、 日常 烦 心 事 和 应 对 方 式 部 分 维 度 上 存 在 显著 差 异 。③ 自我 和 谐 及 各 维 度 与 日常烦 心事 和 应 对 方 式大 部 分 维度 存在 显著 相 关 ; 日常 烦 心事 和 应 对 方 式 的部 分 维 度 对 自我 和 谐

大学生如何应对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大学生如何应对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大学生如何应对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在校园中都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人际交往频繁、关系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每位学生都需要思考和学习的技能。

本文将从积极沟通、自我认知、冷静思考和处理技巧四个方面分享一些大学生应对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一、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缓解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与他人进行问候、交流和合作,能够促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团队项目等也是扩展人际交往圈子的好方法,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可以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和限制的过程。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深入思考和了解。

只有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底线,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商。

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并积极寻求个人成长的途径,如参加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等。

通过自我认知,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点,减少冲突的产生。

三、冷静思考冲突时常在人际关系中发生,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冷静思考的能力,以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

当遇到冲突时,要先保持冷静,避免一时冲动做出过激的举动。

然后,逐步理清思路,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同时,也要注重情绪管理,避免负面情绪在冲突中升级,影响判断力和决策力。

通过冷静思考,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化解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保持和谐的交往。

四、处理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时,大学生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化解矛盾。

首先是善于倾听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避免主观判断和偏见。

其次是学会妥协和折中,追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应该学会放下个人的一己之见,考虑集体的利益和和谐的氛围。

同时,也要注重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选择,尽量避免使用冲突性强的言辞和行为。

最后,要及时反馈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不满,避免积压和积怨。

大学生自我身心和谐要素浅析

大学生自我身心和谐要素浅析

大学生自我身心和谐要素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自我身心和谐的关键要素。

健康的身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重要保障。

1.合理饮食合理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

大学生的生活节奏较快,常常忽略了对饮食的重视。

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大学生需要掌握合理的饮食知识,坚持三餐有序,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和糖分过多的食物。

2.科学运动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锻炼方式,包括慢跑、游泳、瑜伽、健身等。

锻炼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感觉,保持适度。

3.规律作息不良的作息习惯往往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大学生需要注意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注意避免过度熬夜和长时间熬夜,这对身体健康不利。

健全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对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心理健康往往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1.保持心态平衡大学生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要有健康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要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过分沉湎于自己的消极情绪。

2.学会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学生们要逐渐学会自我情绪调节。

当遇到困难或者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通过谈话、音乐、书籍、身体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冥想、呼吸和肌肉放松等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

3.建立自信建立自信心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要尝试新的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并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坚持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培养。

浅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压力应对方式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压力应对方式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压力应对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人, 关键在人。

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青年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分化、定型的关键时期,而大学时代又是人的青年时期最重要的阶段。

大学生随着独立性、自尊心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将注意力投向自我,强烈地关注着自身学识、品格、才能的发展,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常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理想我和现实我、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矛盾。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强烈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

当一个大学生对自我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不一致时, 将导致自我概念难以形成,自我形象不能确立, 从而给个体的内心带来冲突、不安、痛苦和焦虑,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自我和谐是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维持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社会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融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并且对于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方面来讲,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的学生生活向复杂的社会生活过渡、同时也是完成学业和完善个性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并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压力事件的认知及其应对方式的特点上。

从社会的各种社会改革和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大环境来讲,业改制使得竞争空前的剧烈。

随着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社会对劳动力和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使得当今的大学生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各种思潮的涌入,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冲击,必然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和冲突。

现代的大学生多出生于80年代末或者90 年代初这个特殊的时期,对大学生活有很多憧憬和想象;他们心理和生理都逐渐成熟;他们独立自主、热情奔放、张扬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因此,在教育上逐渐使他们更充全面地认识自己,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达到一致, 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心理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参考,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们愉快地完成学业,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步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人格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①李志凯①② 崔冠宇① 赵俊峰① 张香竹②【摘要】 目的 考察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48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本科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及分量表上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结论 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其自我和谐有不利影响,采用积极应对有助于促进本科大学生的自我和谐。

【关键词】 心理健康;横断面研究;自我和谐;应对方式;本科大学生Rela ti on sh i p between Self-har m ony and Cop i n g Style of Undergradua te College Studen ts.L i Z hikai,Cui Guany u,Z hao J unf eng,et al.S chool of E d ucational S cience,H enan U niversity,K aif eng475004,P.R.China【Abstract】 Objecti ve To exp l ore self2har mony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and t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self2har mo2 ny and cop ing styles.M ethods Two hundred and forty2two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w ere investigated w ith self2har2 mony scale and cop ing style questi onnaire.Results T here w 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 een self2har mony in gender and learning s peciality.Scores of copying stylesw ere correlated w ith self2har mony.Conclusi on T he use of positive copying styles has disadvantage to self2har mony,and the use of positive copying styles has benefits to self2har mony.【Key words】 M ental health;C ross2secti onal study;Self2har mony;Cop ing style;U 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人,关键在人[1]。

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

如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值得教育部门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人自身的和谐当中自我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是C, Rogers人格理论中的概念,是指自我内部的协凋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

根据C,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和意义[3]。

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机能,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

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为了维持自我和谐,个体就会采取各种应对方式,这样就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应对方式(Cop ing Style)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4]。

可简单理解为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

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间变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对个体的自我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已有人做了有关高中生、女中专生、成教大学生以及军人自我和谐的调查。

作为大学生的主体——本科大学生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及其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探讨,识别有效的应对方式。

为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促进本科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提供心理学依据,以提高本科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河南某本科院校二年级6个班248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答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含223名学生,年龄20.43±1.25岁,其中男生93名,女生130名。

涉及两个专业,文科119,理科104名。

1.2 方法1.2.1 自我和谐量表 采用王登峰根据Rogers有关自我和谐概念的阐述而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5]。

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包括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主要反映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

自我的刻板性主要反映个人较为古板、僵化,不能根据事情的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

自我的灵活性则与自我的刻板性相反。

SCCS采用五级记分制。

经对大学生的测试,量表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预测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解亚宁等编制的简易应对方环境和氛围。

5 参考文献[1]杨振宁.医学学习过程的结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34~37[2]秦小云,别敦荣.论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5,(9):84~87[3]张改叶,刘国庚.河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年发展评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82~85(收稿时间:2005-12-22)①中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 475004 zhkaili@ ②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式问卷[6]。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四级记分,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以班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

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

发送问卷248份。

收回有效问卷223份,有效率89.9%。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 for W indow s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 果2.1 本科大学生总体自我和谐情况 把自我和谐的“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然后再与其它2个分量表分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总分平均为88.24±13.06。

根据段建华以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进行划分。

低分组有34人,约占总人数的15.2◊,中间组有155人,约占总人数的69.5◊,高分组有34人,约占总人数的15.2◊。

2.2 不同性别、专业学生自我和谐及各分量表比较 被试自我和谐的描述性特征及差异检验见表1。

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性别和专业对自我和谐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性别和专业对自我和谐总分以及分量表得分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交互效应也不显著。

表1自我和谐及其分量表的均值和差异检验(xθ±s)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总 分45.44±8.6546.52±5.8717.31±4.2088.24±13.06男 生45.39±8.6446.12±6.6917.08±3.9688.34±13.32女 生45.48±9.6946.81±5.2217.48±4.3788.16±12.93文 科45.71±9.0046.61±5.9017.55±4.2388.66±13.30理 科45.13±8.2549.42±5.8617.05±4.1787.76±12.83性别F0.030.870.120.19专业F0.380.120.540.064交互作用F0.481.600.391.482.3 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自我和谐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和应对方式分量表的相关分析见表2。

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除与自我的刻板性无显著性相关外(P>0.05),与其它各因子均呈现非常显著相关(P< 0.01),与自我的灵活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消极应对与自我和谐总分以及各因子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其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

2.4 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体应对方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自我和谐的变异量,运用逐步多元回归,以自我和谐总分和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考察两种应对方式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3。

结果发现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的灵活性有负向预测作用。

积极应对对自我的灵活性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及 表2分量表之间的P earson相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20.221330.31833自我的灵活性0.2873320.1723自我的刻板性20.1030.26933自我和谐总分20.308330.37433 注:3P<0.05,33P<0.01 表3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因变量预测变量R2F B eta t P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消极应对0.1620.250.335.270.000积极应对20.2323.770.000自我的灵活性积极应对0.1214.400.294.630.000消极应对20.1822.890.004自我的刻板性消极应对0.0910.270.274.240.000自我和谐总分消极应对0.2435.560.396.600.000积极应对20.3225.510.0003 讨 论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本科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及分量表上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

没有性别差异这与王登峰的研究相一致[7],这与刁俊容等人的研究有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张 枫① 刘毅梅 王 洁 马晓健 陆雪倩【摘要】 目的 了解无锡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