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建立和繁荣
繁荣一时的隋朝

四.隋的灭亡
618年 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总结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 会的安定,而且统治者注重改革和发展生产, 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并 在589年完成了南北的统一。这是符合历史发 589年完成了南北的统一。这是符合历史发 展潮流的。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南 北经济的交流,开通了大运河,对我国以后的 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讨论: 讨论: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 是坏事? 是坏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每 组请一位同学发言,讨论时可参照: 组请一位同学发言,讨论时可参照: 看《开凿大运河》图,想想该图的含义 看《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 课文第1 课文第1页的引言
想想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 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 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胡曾《汴水》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 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 -----李敬《汴河直进船》 材料三: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初 人口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与兴起1.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
二.隋文帝杨坚(在位581年-604年)1.注重改革、重视吏治、发展生产。
人口增长盛田扩大。
2.政治上:国家统一安定3.经济上:社会经济繁荣三.隋炀帝杨广1.功:开通大运河2.过:暴政亡国第一单元 第二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与兴起1.时间 :618 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二.贞观之治1.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
出现的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众力量。
2.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合并州县。
3任用贤才,虚心纳诫4.完善科举,扩充国学规模5.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三.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农业生产,选拨有贤能的人才。
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杭。
作用: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开元盛世一.在位皇帝:唐玄宗二.出现的原因1.任用贤臣:姚崇2.重视吏治 3.提倡节俭三.表现第一单元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出现的原因:魏晋以来,按门第选拔人才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二.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三.完善1、考试科目众多,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四.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2.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事业的发展 弊:禁锢思想3.对后世和世界影响深远农业:兴修水利工程,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饮茶之风盛行,制成曲辕犁,创造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以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七年级历史第9课笔记整理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历史篇章
第9课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一、隋朝的统一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建立: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通过战争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
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达到了繁荣和富强的局面,被称为“开皇之治”。
二、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唐高祖李渊建立。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达到了繁荣和富强的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唐朝的进一步发展。
三、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达到了繁荣和富强的局面,被称为“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和军民的不满,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内战。
四、唐朝的对外交往与文化繁荣
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交往,包括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唐朝的文化繁荣: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五、盛唐气象与唐代社会的特点
盛唐气象:唐朝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被称为“盛唐气象”。
唐代社会的特点:唐朝时期的社会具有开放、包容、多元的特点,社会风气开明、宽容。
同时,唐朝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七年级历史第9课的笔记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隋唐盛世繁荣与衰落

隋唐盛世繁荣与衰落隋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繁荣与衰落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论述隋唐盛世的繁荣与衰落,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政治因素1. 统一政权的建立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政权的建立,实现了北方与南方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整顿九品官人制度、推行科举制度等,为统一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2. 政治改革唐朝的政治体制相对隋朝更加完善。
唐太宗推行了新政,实行科举制度,平等选拔人才,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人才队伍。
这种治理体制的改革也为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二、经济因素1. 发达的交通网络隋唐时期的交通网络相对较为完善,大运河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交通的便利性为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隋唐盛世期间,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
引进新的农业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度提升,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社会因素1. 社会安定盛世的社会安定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权的统一和强大,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发展生产力,充分享受盛世所带来的红利。
2. 城市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城市繁荣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成为东亚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些城市的繁荣不仅源于经济的发展,还反映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是社会繁荣的象征。
四、文化因素1. 文化繁荣在隋唐盛世期间,文化和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繁荣。
诗词、音乐、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
文人墨客的出现和繁荣,也为社会盛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2. 对外文化交流隋唐时期的中国积极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这些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也增加了盛世的文化魅力。
总结起来,隋唐盛世的繁荣与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隋朝的统一与繁荣

隋朝的统一与繁荣隋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的巨大变革。
自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开始,到隋炀帝杨广的时代,隋朝展现了强大的统一能力和繁荣发展的势头。
一、政治统一1. 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在杨坚成功篡位后,他着手推行君主专制制度,废除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他实行了地方官吏与中央政府直接联系,控制地方的严密体制,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2. 加强中央集权为了确保国家的统一和集权,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杨坚颁布《隋律》,建立了统一的法律体系,加强了法治的力度。
他还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强化对地方官员的约束力度,以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治。
3.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系统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管理,隋朝进行了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系统的改革。
杨坚派遣官员修订了当时使用的文字,使之符合国家标准。
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管理效率。
二、经济繁荣1. 进行土地制度改革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例如鼓励耕种荒地、土地兼并、土司制度改革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业产出,也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税收来源。
2. 发展经济贸易隋朝重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将北方经济与南方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对国家财政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促进文化繁荣隋朝注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历史文化的进步。
杨坚的文化政策为后来的唐朝文化奠定了基础,如杨坚创办的国子监和孔子庙等都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场所。
三、隋朝的失败及影响1. 资源浪费与民众不满在隋朝统一的进程中,国家的资源被大规模动员和利用,例如修建大运河等巨大工程,对民众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资源浪费和对民众的剥削,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2. 财政危机与腐败问题隋朝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扩张,对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
相应地,财政危机和腐败问题也随之产生。
隋朝的建立与繁荣

隋朝的创举--大运河的开通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 国的统治。 •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 杭。 • 作用: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涿郡 永
济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江都 余杭 沟
江 南 河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五.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翟让、 李密 ---瓦岗军
六.隋朝覆灭
•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试比较隋和秦的相同之处
?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2.都开创重要制度,对后世影响重大
3.都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
4.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灭亡
• 杨广(在位604-618年):征高俪,开运 河,造洛阳东宫。终导致民不聊生,烽火频 起,十八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 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 五十万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 汗,互相征伐。最后胜利属于隋的太原大 将李渊,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国再度 统一。
隋炀帝
赵州桥
返回
宇文恺(555年~612 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 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 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 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 长安。出身于武将功臣世 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 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 技能。官至工部尚书。隋 文帝时期修建了著名的大 兴城(今陕西西安)和东 京洛阳城。
三、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残暴
隋军大将韩擒虎
韩擒虎 (538─592)
隋朝名将。开皇八年(588年)11月,隋以 韩擒虎为先锋,县东北),很快便攻下建 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 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不久召 还,开皇十二年(592年),突发病而死,时年五 十五。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隋唐时期,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从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至唐玄宗被安史之乱推翻,唐朝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繁荣盛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制度的完善、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辉煌。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一、政治制度的完善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是这个时期繁荣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朝继承了汉唐制度,建立了集权制度。
隋文帝杨坚实行了改制革新,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为后来的唐朝奠定了良好基础。
唐朝时期,政治机构更加完善,设立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了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杰出的才子,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的发展。
这种完善的政治制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经济的繁荣隋唐时期,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古代繁荣盛世的重要标志。
在隋朝时期,隋文帝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均田制,实行了租佃经营制度,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农田的开垦,农业生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土地制度,推行了富国政策,修建了大运河,便利了交通,促进了商品流通。
此外,唐朝还积极与丝绸之路的西域进行贸易,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产业蓬勃兴起,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三、文化的辉煌隋唐时期的文化辉煌是这个时期被称为繁荣盛世的重要体现。
隋朝时期,隋文帝重视文化事业,推行了开元盛世的教育政策。
唐朝时期,文化更是达到了巅峰,唐玄宗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的文人雅士辈出,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画家。
杜甫、白居易等著名的诗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唐朝还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吸收了中亚、西亚文化的精华,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隋唐时期的文化辉煌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与繁荣盛世紧密相关。
政治制度完善、经济繁荣以及文化辉煌是这个时期繁荣的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的繁荣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辉煌,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与文化繁荣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与文化繁荣隋朝(581年-618年)与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朝代,其建立和文化繁荣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以及两个朝代的文化繁荣三个方面来探讨隋唐时期的历史。
一、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隋文帝杨坚的统一大业。
隋文帝在北周末年间就开始崛起,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与政治手段,最终在581年建立了隋朝。
随后,隋文帝积极推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修建大运河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唐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李渊的统一大业。
唐高祖在隋朝灭亡后,趁乱起兵,并最终在618年建立了唐朝。
唐朝初期,唐高祖积极宽容待人,广纳贤才,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为唐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隋朝与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提倡文治,兴修皇宫、官府、官道、园林等建筑,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并广泛征集和整理古代文献,使得文化得以繁荣。
此外,隋朝还对外交流以及对回纥的征讨也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
唐朝始终倡导文学艺术,并且塑造了许多文学巨匠。
唐朝有“唐宋八大家”之称,其中包括杜甫、李白等文学家。
唐朝还发展了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代文化。
此外,唐朝还积极对外交流,与东亚、中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总结起来,隋朝与唐朝的建立和文化繁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
这两个朝代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隋唐时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 制,剥夺了士族把持仕途的特权, 开始科举考试选用官吏,这是最早 的科举制,它为一般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隋炀帝 时,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 考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 的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含嘉仓
含嘉仓建于隋朝大业元年, 总面积43万平方米,已探 出粮仓287座,仓窖口径 18 12 最大18米,最深达12米,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 官仓。后来,隋炀帝时期 又建了兴洛仓、回洛仓等 大型粮仓。储存的粮食可 用五六十年。
赵州桥
返回
宇文恺(555年~612 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 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 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 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 长安。出身于武将功臣世 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 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 技能。官至工部尚书。隋 文帝时期修建了著名的大 兴城(今陕西西安)和东 京洛阳城。
三、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残暴
隋朝的创举--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的创举--大运河的开通 --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 国的统治。 •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 杭。 • 作用: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涿郡 永 济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沟 江都 余杭 江 南 河
隋朝大运河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十六国 北方: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南朝
蜀 三 国
陈后主宠妃张丽华
台城曲 陈叔宝 杜牧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个完全不懂国事,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个完全不懂国事, 只知道喝酒享乐的人。他穷奢极欲, 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 只知道喝酒享乐的人。他穷奢极欲,大兴土 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 建造宫殿楼阁,日日饮酒作乐,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木,建造宫殿楼阁,日日饮酒作乐,不理朝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当隋军已经攻到都城外的时候, 政。当隋军已经攻到都城外的时候,他仍在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与自己的宠妃们饮酒欢歌。 与自己的宠妃们饮酒欢歌。
隋朝在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各民族融合、 隋朝在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各民族融合、南北统一条件 成熟和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的统 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 一,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 安定和社会发展。由于隋统治者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 安定和社会发展。 的措施,使隋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的措施,使隋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兴 洛阳城等闻名的大都市;长安、 城、洛阳城等闻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及地方官仓 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 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南北运河的开通和 修筑驰道改善了交通状况, 修筑驰道改善了交通状况,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但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但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刑酷法等暴政统治,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刑酷法等暴政统治,使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异常激化, 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终于爆发了隋末农 民战争,隋王朝也随之灭亡。 民战争,隋王朝也随之灭亡。
隋军大将韩擒虎
韩擒虎 (538─592)
隋朝名将。开皇八年(588年)11月,隋以 隋朝名将。开皇八年 年 月 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 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 袭取采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 今安徽当涂县东北), 袭取采石 今安徽当涂县东北 ,很快便攻下建 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 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 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武威 总管。 今甘肃武威)总管 上柱国,出为凉州 今甘肃武威 总管。不久召 开皇十二年(592年),突发病而死,时年五 还,开皇十二年 年 ,突发病而死, 十五。 十五。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返回
隋朝统一的原因
1、条件成熟 、 3、准备充分 、 5、民心所向 、 2、经济基础 、 4、陈朝腐朽 、 6、个人因素 、
二、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
• • 杨坚(在位581 年-604年)政治、 法律体制改革,赋 税与土地制度改革, 统一江南等。文帝 采取了予民休养生 息的方针,使中国迅 速恢复了应有的强 大。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钱塘江
长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隋炀帝南巡
大运河扬州段
返回
泊秦淮
汴河怀古
返回
泊秦淮
汴河怀古
返回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天下转漕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尽道隋亡为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李敬芳
五.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翟让、 李密 ---瓦岗军
六.隋朝覆灭
•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试比较隋和秦的相同之处
?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都结束分裂割据 2.都开创重要制度,对后世影响重大 都开创重要制度, 都开创重要制度 3.都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 都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 都修建举世闻名的 4.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灭亡 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灭亡 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 5.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 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 即“秦亡汉兴” “隋亡唐兴” 秦亡汉兴” 隋亡唐兴”
• 杨广(在位604-618年):征高俪,开运 河,造洛阳东宫。终导致民不聊生,烽火频 起,十八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 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 五十万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 汗,互相征伐。最后胜利属于隋的太原大 将李渊,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国再度 统一。
隋炀帝
隋文帝改革
三省六部制 均田制 科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民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均田制
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 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成年男子 授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授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成年女子授露田 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 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下令将百 姓成丁年龄由18岁推迟到 岁推迟到21岁 姓成丁年龄由 岁推迟到 岁,丁男服役期限由 1个月减为 天;户调绢由 匹(4丈)减为 丈; 个月减为20天 户调绢由1匹 个月减为 丈 减为2丈 丁男年满50,免役改庸等。 丁男年满 ,免役改庸等。这些规定减轻了农民 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了 方便经济交流,文帝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方便经济交流,文帝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