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 白杨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3 白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类文阅读-3 白杨胡杨树(节选)肖复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
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
这便是胡杨树!这样的树只有在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
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
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
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里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
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上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
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了腰肢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冷雪花的柠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选自《快乐大阅读五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1.文中形容心情激动的四字词语有、,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等。
2.作者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指的是树。
“从来没有见过”是因为。
3.找到文中第3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读一读,说说这样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什么。
4.在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胡杨和哪些树进行了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举例介绍你身边的具有胡杨树一样品质的人。
【参考答案】1.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示例:热泪盈眶欣喜若狂2.胡杨这样的树只有在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3.这样写介绍了胡杨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被浓重的浑黄色的沙漠包围着,这样的绿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4.作者把胡杨和银杏、松柏、杨柳、桃李等树进行了对比。
这样写突出了胡杨历史悠久、不畏严寒酷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3白杨》公开课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
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师准备课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贫瘠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
天和地之间浑黄一体。
高大的白杨树让茫茫戈壁有了绿意,有了生机,有了希望。
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12---16)自然段,从爸爸的话中同学们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画出相关句子,边读边标注出白杨的特点。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①“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②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从来本来、一直高大挺直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生交流:生命力顽强的白杨还会在出现在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命力强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①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坚强不屈。
“不管……不管……总是……”)②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
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

课文内容梳理
描述白杨树的外貌特征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
描述白杨树的用途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
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戈壁沙漠、气候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
介绍白杨树的精神品质
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课文主题思想分析
01
02
03
赞美白杨树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述和赞 美,表达了对边疆建设者 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生长环境
白杨树适应性强,生长在平原、 丘陵、山坡和沙土地区,耐寒、 耐旱、耐盐碱。
白杨的外形特征与特点
外形特征
白杨树高大挺拔,树皮光滑灰绿,叶片宽大,叶形优美。
特点
白杨树具有很强的适应力,生长迅速,抗风能力强,能够抵 御风沙侵蚀。
白杨的生态价值与意义
生态价值
白杨树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环保意识
在当代文学中,白杨树被用来象征环保意识,因为白杨树是一种对环境有利的植物,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
生命力量
白杨树在当代文学中也被用来象征生命力量,因为白杨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茁壮成 长。
04
白杨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白杨的文化内涵解析
坚韧不拔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 能够顽强生长,这种精神 被赋予了坚韧不拔的文化 内涵。
对白杨意义的思考与感悟
1 2
坚韧不拔的精神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 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 气和毅力。
积极向上的态度
白杨树总是向上生长,追求阳光和雨露,这种积 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和发展。
3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松树的风格(节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松树的风格(节选)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从不自今日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白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参考答案:白杨的特点:直;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高 大挺秀,生命力顽强。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 到: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着;回答儿子的 问题时,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到小白杨树时,嘴角 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字学习
xī 清晰
shào 介绍
sǎn fǔ 大伞 抚摸
jiānɡ xiàn 新疆 陷入
戈壁 人烟 界限 清晰 出神 沉思 插嘴 分辩 思路 抚摸 软弱 介绍 表白 陷入 新疆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多音字
yāo (要求) 要
yào (重要)
运用 这是一条很重要( yào)的要( yāo)求,你
一定要清楚地转告给厂家。
【软弱】
指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 【戈壁】 荒漠地带。
卫兵,泛指担任保卫工作的人。文中指白杨树。 【卫士】
小组合作清单: 各组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写了一件什 么事?父亲的神情随之发生些什么变化? 2)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②危险在哪儿,消防官兵就在哪儿出现,他们不管是 火灾还是洪水,不管遇到地震还是塌陷,他们总是 坚强不屈,挺身而出,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从父亲的话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白杨树的顽强、无私。 那么,父亲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 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里可 以看出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① 高、直、大的外形特点; ② 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白杨》

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年级五学科语文教学内容:3《白杨》教材分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设计理念:整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之中人物描写非常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刻画,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教学中,在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同时,体会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的特点。
并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意寓含蓄、心境悠远的人物展现方法。
教学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 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主题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白杨的顽强生命力,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会面对困境,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白杨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感受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白杨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白杨的生长环境。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白杨信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教师提问:白杨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在哪里?4.群学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白杨的象征意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拓展延伸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白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白杨的故事。
6.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写一篇关于白杨的观察日记。
搜集有关白杨的诗歌、故事,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白杨的顽强生命力。
2.学生在讨论白杨的象征意义时,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白杨的象征意义的认识。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白杨生长的环境,如沙漠、盐碱地,提问:“这样的环境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那么白杨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呢?我们一起来找找课文中的描述。
[人教版]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课《白杨》ppt课件
![[人教版]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课《白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0d1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如何进行延伸阅读和自主学习
阅读类似题材作品
可以阅读一些与《白杨》类似题材的作品 ,如上述推荐的《松树的风格》、《白桦
林》等,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
A 搜集相关资料
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 与《白杨》相关的背景资料、评论
文章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B
C
D
小组讨论与交流
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 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相互促进和提高。
作业布置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读后 感、续写、情景对话等,引导学生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THANKS
谢谢
通过描述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过程, 展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文章以白杨树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 重,以及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敬畏。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白杨树的形象,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 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价值观传达及现实意义
03
CHAPTER
人物形象与塑造
主要人物介绍
父亲
课文中的主角之一,一位 忠诚于边疆教育事业的知 识分子,同时也是孩子们 心中的榜样和引路人。
哥哥
父亲的儿子,比妹妹年长 ,勇敢、懂事,是课文中 重要的配角之一。
妹妹
父亲的女儿,年幼天真, 对父亲和哥哥充满信任和 依赖。
人物性格特点及塑造方法
父亲
通过描写父亲的神态、语言和行为,展现了他坚毅、沉着、无私的性格特点。例如,父亲 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中依然坚守教育岗位,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在面对妹妹的提问时,父 亲用白杨树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和信念。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白杨
1、课文在表达上最大特点是。
2、小小争论打断了爸爸思路。
(缩句)
3、哪有这么大伞。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他也在表白着自己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5、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地徐徐升起。
(改病句)
赠送初中
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
A
1
F
D
A
B
正方形ABCD 中,∠EAF =45° ∠1=1
2
∠BAD 推导说明:
1.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F AE =45°,求证:EF =BE +DF
45°D
E
a +b
-a
45°
A
1.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EF =BE +DF ,求证:∠F AE =45°
D
E
a +b
-a
a
45°
A
B
E
挖掘图形特征:
x-a
a
-a
运用举例:
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1)求证:EF=FM
(2)当AE=1时,求EF的长.
D
E
2.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求△AMN的周长.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C=90°,BC=CD=2AD=4,E为线段CD上一点,∠ABE=45°.
(1)求线段AB的长;
(2)动点P从B出发,沿射线
..BE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则t为何值时,△ABP为等腰三角形;
(3)求AE-CE的值.
A
变式及结论:
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
(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
(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
D
A
B
F
E
D
C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