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很多学者从一些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部分企业的成功经验。

这些,不仅对于国外的跨境电商企业拥有积极意义,也可以充分为我国企业借鉴。

Hamoene(2012)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跨境电商企业物流发展最为发达的是美国,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四大快递巨头FEDEX、UPS、DHL、TNT,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服务,让其产品可以顺利达到用户手中。

其中FEDEX、UPS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优势让跨境电商企业的便捷优势最大程度得到发挥。

Oledae(2013)同时认为,美国的跨境电商企业除了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有数量巨大的速递物流企业为其提供服务之外,其更是因为有先进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经验之外,同美国的速递物流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彼此相互合作的独特的发展策略,从而让跨境电商企业逐步打造了自身的物流管理竞争优势。

Caline(2013)认为,成功的跨境电商企业巨头均在全球建设有完整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这类企业的物流网络运转效率高效,其在全球配送时限基本控制在三至四个工作日,即使是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也能确保尽量在一周之内送达客户所购买的商品。

跨境电商企业正是因为拥有如此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才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同时,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网络构建之所以如此成功,还得益于跨境电商企业对全球各地经济、文化的良好吸收和掌握。

同时,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拥有快递集散网络也是让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控制自身的物流成本,同时提升了物流管理效率。

JameKarlan(2013)认为,国外跨境电商企业之所以在物流管理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其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起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管理工具来强化自身的物流管理体系。

同时,这些跨境电商企业还因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自己的物流系统高效运转,在保证了成本可控的同时,单位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成本逐步下降。

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摘 要 :现代 物流作 为社会化专业分工的组织形式,为社会的经济发展 、物 资流通提供 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撑 。物流 企业也 都忙于在物 流市场 中寻找到 自己的立身之地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 、缺乏政府合理规划及 物流企业 自身实力不强等 因素的影响 下,很 多物流企业都在 浑沌 的物流 市场 中迷失 了自己的方向。本文对物流企业对国内外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创新进行 了综述。
创新的水平。 Hi nt 等 ( 2 0 0 5 )通过采 访美 国和欧洲 以及斯堪 的纳维 亚的有 经验
的高级物流经理 ,创建 了一个 由四部 分组 成 的物 流服务刨新过 程模型 , 包括建立与客户之间联 系,收集客户所有信息 , 讨论 、确切 反映客户 的 信息 ,以及组织间的相互学 习,相互讨论。 ( 2 )关 系网络 因素。G e l l m a n( 1 9 8 6 )认为来 自供应链合作 伙伴推 动 的创新 ,例如铁路运输的托运人与供应商 ,两者将共 同推动铁路运输 方面的创新。C h  ̄m a n 等 ( 2 o o 3 )也指 出关系 网络将可以引发物流服务 的创新 。他们认为企业 需要协 同工作 ,以便能理解客户的需要 、满足客 户 的需求及潜在需求。而且企业可 以和其它企业 形成横 向或 纵 向联盟 , 以获取 自己企业无法得 到的知识 。H a k a n s s o n等 ( 2 O O 4 )在 研究 中也发 现合作 同样可 以引发创新。 ( 3 )技术 因素 。硒c b e y 等 ( 2 o o 5 )在逆 向物流 的实证研 究 中,利 用 “ 资源优势” 理论解 释了在 逆 向物流领 域 中,物 流服务 创新 的重要 性。 并指 出技术资源在逆向物流服 务创新 中起着 积极 的作用 。C  ̄ m a n 等 ( 2 O O 3 )指 出在克服时间 、空间和沟通不便时 ,技术扮演着一个 重要 的角色。技术可 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有效 的知识共享 。企业为 了适 应新 技术工具 的应用 ,就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创新 。Wa g n e r( 2 0 0 8 )在对 于德 国交通运输业 的研究 中,论述了一系列会导致进行物流服务创新 的影响 因素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投入 、资本投入、知识获取能力 、培训 和教育 等 ,并重点强调 了技术资源对于物流服务创新 的重要性 。 ( 4 )金融 因素。 . m s D n( 1 9 9 6 )研究拉丁美洲 经济文化 时 ,认识 到企业间的竞 争加剧 以及企业 内部经常性的资本短缺会驱动公 司进行物 流服务创新。由于公 司可 以用 的资本是有限的,这就迫使公 司在 物流流 程和服务提供 方面需要 创新性地使用资源。 二 、物流服务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物 流服务 创新 的研 究也是近 2 O 年才 开始 的,但 已有 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 本文将从物流服务创新的内涵、物流服务创新 的动力 、物流服务创新 的模式及物流服务创新 的实例 四个 方面对 已有 的 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1 、物流服务创新 内涵 翟运开 ( 2 0 0 6 )对 “ 四棱锥 ” 系统 模式 ,即服务概 念 、客户 服务 界 面、服务传递系统 、技术应用进行 了全新的诠释 ,且增加了物流服务 创新要素 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维度五——战略选择与协调 。以及各维度之 间的相互关系 。徐琪 ( 2 0 0 8 )认为现代物流服务创新是运用服务科学 的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

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关于“智慧物流”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智慧物流”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智慧物流”发展的文献综述一、智慧物流的定义智慧物流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全方位进行物流过程的优化、升级和创新的一种物流模式。

它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管理和优化。

智慧物流还可以帮助企业对物流环节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提高物流过程的智能化程度,提升整体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全球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纷纷加大对智慧物流的投入和研究。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在智慧物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据统计,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成为全球智慧物流市场的重要一员。

与此国内各大物流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大力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应用。

智慧物流的发展具有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效率:智慧物流可以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物流运输路径、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从而大幅提高物流效率。

2. 降低成本:智慧物流可以通过优化物流过程,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 提升服务质量:智慧物流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 构建物流网络:智慧物流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物流网络模型,优化物流布局,提升整体物流运作水平,实现物流网络的智能化管理。

尽管智慧物流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技术障碍: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目前一些物流企业技术基础较差,无法快速跟上智慧物流的步伐。

2. 安全风险:智慧物流涉及大量的关键数据和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黑客攻击,将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确保信息安全是智慧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3. 人才短缺:智慧物流需要一大批精通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而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这也给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国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述评

国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述评

基本内容
1、综合视角的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将物流服务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物流服务质量的本质和 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改进策略。
基本内容
2、技术应用的研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如 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例如,利用人 工智能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储效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货物状态、提高 交货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优化客户服务等。
一、、组织设计、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等多个 领域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国外管理咨询服务研究旨在揭示管理咨询服务的本 质、发展规律和趋势,探究管理咨询服务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帮助。本次演示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管理咨询服务研究进行述评。
二、文献综述
1、管理咨询服务的定义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寻求更高效、 更稳健的管理方式和战略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管理咨询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 支持,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 次演示将对国外管理咨询服务研究进行述评,介绍相关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展望。
三、感知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3、优化服务流程:企业需要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减少服务环节,提高服务 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感知质量。
三、感知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4、顾客的背景特征:企业需要根据顾客的背景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 度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
参考内容二
四、研究结果
1、管理咨询服务行业现状
1、管理咨询服务行业现状

毕业论文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快递行业作为其支撑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客户满意度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快递企业在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时效性不稳定、丢失损坏、客户服务体验不佳等。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开展“毕业论文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提升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探讨等方法,揭示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这不仅可以为快递企业提供改进服务的参考依据,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快递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

1.1 快递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行业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中国国家邮政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亿件,同比增长。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广泛应用,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利的生活体验。

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压低价格,导致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这使得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快递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进行订单处理和派送,导致效率低下。

快递行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对快递企业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加大对绿色环保技术的支持力度,降低快递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关注员工福利,提高员工满意度等。

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以综述的方式,从上述几个方面来阐述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实践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通过合理的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可以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另外,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进而减少供应链风险。

此外,还有很多关于供应链网络优化和供应链协调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及时配送和成本控制。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运输模式选择、运输路径优化和物流配送调度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尝试。

例如,通过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成本和环境因素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运输模式。

另外,通过运用优化算法和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运输路径,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物流成本。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运输管理策略。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仓库的布局、货物的存储和管理等方面。

研究者们在仓储管理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仓库运营效率和降低仓储成本。

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实时掌控和精确管理。

另外,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物存储方式,提高仓库的储存容量和货物周转率。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仓储管理的指导方针。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者们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另外,通过使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关于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涵盖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国外对快递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对快递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对快递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服务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快递服务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国外对于快递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为我国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意义。

1.快递服务关键因素的探讨研究在快递服务中,顾客对于时间和派送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现象,国外学者对快递服务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研究。

例如,美国学者Khamis等(2016)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快递服务中准确性、派送时间、客户服务、物流跟踪等因素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而英国学者Gao等(2018)则从快递企业内部因素、服务质量、运输成本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对于快递服务质量的影响。

2.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是快递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个可行的评价指标。

美国学者Kim等(2016)将快递服务的质量分为六个方面:准确性、派送时间、运输时间、可访问性、安全、透明性,从而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

而英国学者Yuan等(2018)则提出了一个基于服务质量、顾客需求和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以评估不同快递企业的服务水平。

3.快递服务质量管理的研究快递服务质量管理是保证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者从人员管理、流程管理、技术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快递服务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例如,美国学者Young等(2017)研究了快递服务员的入职培训和日常管理,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

英国学者Kumar等(2016)则从流程管理出发,研究了快递服务关键节点的管理,提出了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4.快递服务创新的研究快递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国外学者在快递服务创新的研究中,从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多种创新应用。

例如,美国学者Najib等(2018)系统研究了快递企业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等方式实现快递服务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文献综述作者:邹威来源:《物流科技》2017年第07期摘要:物流服务质量研究历时50多年,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仍然缺乏。

通过系统全面地梳理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相关文献,理解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探索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发现有关物流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聚焦于相关模型、评价量表与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物流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物流服务;服务质量;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studied for 50 years, and in many aspects the theoretical finding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th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theory systems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have not yet form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related to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we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 and round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and exploring the context and process and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es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models, evaluation scales and index systems, the related studi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eventually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is given.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service quality; literature overview1 物流服务质量的概念物流服务质量(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LSQ)是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衡量指标之一,对企业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修订稿第三稿规定,物流服务是指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

物流服务质量可定义为:采购、生产、销售、退货、回收和处理等所有物流活动对顾客期望产生的实际感知[1]。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学术界关于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还处于概念层面。

最早开始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研究的学者提出以时间、地点和效用为基础的7Rs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应在精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准确的数量,送往正确的地点并一直确保在最优状态下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使物流服务产生理想的效用及如何通过物流服务创造商品价值[2];Mentzer等[3]认为物流服务是一个概念,应该包含实体物流配送服务和客户营销服务两个方面。

学者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补充到,电商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与传统有形商品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应该是一致的,从而提出将影响物流配送的因素和影响客户服务质量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共同定义物流服务质量[3]。

2 LSQ评价量表与指标体系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工作开始转向测量研究。

在学术界认可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SERVQUAL量表和LSQ量表,这两个量表的提出说明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开始从企业视角转向顾客视角进行研究的阶段。

SERVQUAL量表从顾客对服务质量感知的角度探索一种评价方法,通过对顾客实际感知物流服务和顾客期望之间的差值进行测量,用来评价物流服务质量[4],该量表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认可;早期的国外学者通过对SERVQUAL模型的研究,发现其测量方法的不足,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应用另一种对物流服务质量感知测量的方法,得到了SERVPERF模型[5]。

通过研究20多年物流服务文献,整合了许多有关实体配送和客户服务资料,发现以往对物流客户服务的测量主要是对库存、交付时间和交付产品的无损性等方面属性的感知,并从26个项目中提炼出3个维度:时间性、可得性与质量性,作为衡量实体配送服务质量(physical distribution service quality,PDSQ)的指标[3];以及从顾客视角出发,通过深度访谈和德尔菲法研究探索在线购物的LSQ 的初步因子,调查使用标准7位李克特量表测量LSQ,验证LSQ评价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得出带有中国特色的6个LSQ维度,包括及时性质量、个人接触质量、订单质量、订单差异处理、订单条件与便利性,并指出LSQ对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6];同样从顾客视角对美国从事大型物流服务的15位高管进行访谈,并将客户细分成13个焦点小组进行录音调研,从而确定物流服务质量的初始维度,在建立的初始维度基础上,构建9个因子、25个指标的LSQ量表[7];建立B2B和C2C模式下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从便利性、响应性、可靠性、关怀性4个维度对两种模式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8];国内外学者对物流服务质量相关维度和指标的研究比较多,比较著名、国内外较被认可、应用较普遍的两个模型是SERVQUAL模型和LSQ模型,目前物流服务质量领域主要的量表模型情况如表1所示:3 LSQ相关理论体系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研究重点转向以物流服务质量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韩国主要公司的首席物流师已经更多的侧重于改善物流服务质量,而不仅仅只是节约成本,他们相信LSQ 能够促进销量增加,决定把LSQ放在节约物流成本和功能外包的优先位置。

大部分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B2C领域,比如:市场营销视角下的银行业、航空业与电信业等的B2C服务质量,却很少有B2B环境下的相关研究[10]。

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信息能力、配送能力、售前售后服务能力、匹配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售前售后服务能力、信息能力、配送能力显著影响物流顾客的感知满意度,匹配能力与创新能力对顾客感知满意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顾客感知满意度显著影响顾客的忠诚度,并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路径系数[11]。

LSQ对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知名度和经营效益等均存在重大影响,能够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对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4 研究展望随着时代变迁、思维理念变化、科技进步以及个性化与个体化服务时代的到来,物流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还有巨大进步空间。

未来物流服务质量研究应该关注以下方面:(1)LSQ原创性理论的突破。

对比国外LSQ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有关LSQ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落后,国内对基础性、原创性、突破性与系统性的LSQ理论体系研究较为缺乏,希望学者在相关方面能够实现更大的飞跃。

(2)评价量表与指标体系的完善。

现存的SERVQUAL、PDSQ和LSQ量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在实际操作中与具体量化物流服务质量情况方面还存在缺陷,尤其是随着电商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建设、虚拟企业和虚拟商品的发展以及科技、物流网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扩展了LSQ的研究视角与范围,因此,对LSQ量表模型与指标体系的研究仍有巨大进步空间。

(3)自贸区下物流服务质量问题。

新自由贸易区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物流业发展,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物流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12],可见,自贸区背景下如何改善物流服务质量问题是学术界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了11个自贸区,随着时代前进,将陆续批准设立更多的自贸区,由于自贸区自身的特点,自贸区背景下物流服务质量的问题研究会更复杂,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4)验证量化LSQ与企业绩效、行业运营、国家竞争力等之间的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生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探索研究LSQ与企业绩效、行业运营、国家竞争力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数量关系,以及提高关系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信度和效度等对提高LSQ、促进物流服务业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结论与启示早期有关LSQ的研究经历了从物流服务提供商角度向顾客视角的转变,从基本理论与思想研究到模型量表、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研究重点从企业角度向客户满意度的转移,当前研究主题扩展到电商、冷链、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等的LSQ,研究主题与视角均得到扩大。

我国物流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物流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与管理实践等方面的不足。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我国物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物流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能力与实力,促进物流服务业提质、降本与增效,降低物流业碳排放与污染,促使物流服务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补齐我国物流服务业发展短板,从而全面增强我国经济、贸易和物流等的综合国际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1] Palseon Jang, Oh Kyoung Kwon, Minsung Kim. The Role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in Long-Term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with Shippers[J]. Supply Chain Foru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2(15):82-108.[2] Perrault W D, Russ F. Physical distribution service: A neglected aspect of marketing management[J]. MSU Business Topics, 1974,22(2):37-45.[3] Mentzer J T, Gomesr, Krapfel R 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ervice: A Fundamental Marketing Concept[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89,17(4):53-62.[4]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larie A, Berry Leonard L.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49(3):41-50.[5] Cronin J, TAYLOR S A.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56(3):55-68.[6] FENG Yi-xiong, ZHENG Bing, TAN Jian-rong. Exploratory Study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Scale Based on Online Shopping Malls[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2007,8(6):926-931.[7] Meltzer J T, Flint D J, Kent J L.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as a segment-customized proces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65(4):82-104.[8] 范娜娜. B2B和C2C两种模式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J]. 物流技术,2015(4):123-126.[9] 郑兵,董大海,金玉芳. 国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述评[J]. 管理学报,2007,4(3):373-378.[10] Homburg C, Rudolph B.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industrial markets: Dimensional and multiple role issu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1,52:15-33.[11] 何耀宇,吕永卫. 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顾客忠诚度[J]. 中国流通经济,2012(7):79-82.[12] 何黎明. 自贸区下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J]. 中国流通经济,2015(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