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2015年10月下半月刊酒店管理研究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罗 毅 罗志思慧 索朗卓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

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

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

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

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

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

1982年,Lehtinen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

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

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

酒店服务业文献综述

酒店服务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酒店服务业的发展专业班级:市场营销3班学号: ********姓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型饭店已经成为饭店业发展的热点领域。

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展经济型饭店,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探讨它的理论实质和发展途径,发现其经营的客观规律,为理论创造和实践运营提供理论指导,这对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在阅读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经济型饭店的界定、问题、对策及战略这几个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经济型饭店;问题;策略;集团化引言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最初目的是赢得外汇收入,因此,入境旅游是早期旅游业经营的主要内容。

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饭店业,为了适应国外游客的需求也必然优先发展高档饭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逐渐发展壮大、国际大众化旅游逐渐成熟。

但是目前,我国在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的市场供给方面却存在着巨大断层:质好价高的高星级饭店和质次价低的社会旅馆数量大,而干净、安全、价格适中的饭店少。

饭店业的发展急需改变以高档饭店为主的局面,逐步形成高、中、低全面发展的行业结构。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继召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舞台将更为广阔,饭店需求量十分巨大,其中经济型饭店的需求增加最快。

经济型饭店的良好发展势头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饭店转向了经济型饭店,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从1997年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连锁饭店品牌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三大阵营。

第一大阵营:全国性的经济型饭店品牌,例如如家、锦江之星;第二大阵营: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型饭店品牌,例如上海的莫泰168、广州7日饭店连锁、南京的金一村等;第三大阵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例如法国雅高的宜必思和美国速8。

相对的近十年来,关于经济型饭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讨论和研究最多的是经济型饭店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前景这几个方面。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中英文实用版)In recent years, the hotel management and restaurant industry has been experiencing rapid development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ospitality services has led to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focusing on various aspects of hotel and restaurant management.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studies on hotel and restaurant management, highlighting the key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of each research area.近年来,酒店管理和餐饮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日益增长的对酒店服务的需求导致了越来越多关注酒店和餐饮管理各个方面的研究。

本文旨在提供对酒店和餐饮管理最近研究的全面回顾,强调每个研究领域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The domestic hotel market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A study by Li et al.(2020) examined the impact of hotel branding on customer loyalty in the Chinese marke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otel branding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 loyalty, while service quality and price we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ustomer loyalty.另一项研究由李等人(2020年)进行,研究了中国市场上酒店品牌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于酒店的评价和选择,也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于酒店服务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二、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评方法:如何科学地测评酒店服务质量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SERVQUAL模型、重要性-绩效分析法等。

(2)影响因素:消费者满意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员工素质、设施设备、价格等。

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于酒店服务质量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3)提升策略:如何提升酒店服务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者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如加强员工培训、优化设施设备、提高服务水平等。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评方法:国外学者也采用了SERVQUAL模型等方法进行酒店服务质量测评,并进行了相关改进。

(2)影响因素:国外学者还探讨了一些中国学者未涉及到的因素,如文化差异、消费心理等。

(3)提升策略:国外学者提出的提升策略也有其特点,如加强品牌建设、推行创新服务等。

三、酒店服务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1. 测评方法不够科学目前主流的SERVQUAL模型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能不适用;该模型只能反映消费者对于实际体验的满意度,而不能反映消费者对于期望值和实际体验之间差距的态度等。

2. 影响因素研究不够全面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影响因素虽然较多,但是仍有一些因素未被涉及,例如消费者对于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消费者心理状态等。

3. 提升策略缺乏实践性学者们提出的提升策略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缺乏实践性。

如何将这些策略落地并实现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方法综述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方法综述

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方法综述引言:在酒店行业中,服务质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酒店业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提供的服务质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外酒店的服务质量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概述。

一、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向酒店客户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量化客户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和期望,并帮助酒店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改进服务质量。

国外的许多酒店服务质量研究都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

二、深度访谈方法深度访谈是一种以开放性问题为主的面对面交流方法,旨在深入了解酒店客户的需求和体验。

通过与客户的对话,研究人员可以获取详细的信息和意见,从而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深度访谈方法在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了解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获得对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的深入了解,并从中获取启发和借鉴。

四、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个具体酒店的服务质量案例,探究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和经验。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酒店的观察和采访,收集关于服务质量的详细信息,并从中总结出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案例研究方法在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中被广泛运用。

五、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方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量化和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从而得到对酒店服务质量的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酒店确定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六、综合方法综合方法是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综合方法在国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

酒店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酒店管理饭店经营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系统,其发展受到国内外研究的广泛关注。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酒店管理作为一个多元化、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酒店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酒店运营管理、酒店服务质量、酒店品牌建设以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一、酒店运营管理酒店运营管理是酒店管理领域的核心内容,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Xu et al. (2017)通过对国内外酒店经营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酒店运营管理与市场环境、员工素质、合理的资源配置等密切相关。

另外,研究还显示,酒店运营管理的成功与否与酒店的规模、地理位置以及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也有很大关联。

研究提出了以市场导向、创新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酒店运营管理模型。

二、酒店服务质量酒店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是酒店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

杨建华(2018)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从管理者角度出发,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同时,客户需求的变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研究提出了根据客户群体的需求差异,结合酒店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策略。

三、酒店品牌建设酒店品牌建设是酒店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陈骏(2019)分析了酒店品牌建设的关键成功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整合性的品牌建设模型。

研究指出,酒店品牌建设需要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以及品牌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根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品牌建设策略。

同时,研究还发现,创新营销手段的运用对于酒店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是酒店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磊(2020)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员工培训、激励机制以及绩效管理等方面。

同时,研究还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需与酒店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

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述评

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述评

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述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酒店作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质量对于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旅游酒店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研究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及提升成为了必要之举。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旅游酒店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酒店服务质量的优劣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现状,研究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酒店业提升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留住客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黏性。

因此,针对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的分析,深入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途径,为改进和提升旅游酒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系统的框架,全面评估和分析旅游酒店的服务质量状况,为酒店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帮助酒店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找出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为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旅游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旅游酒店服务质量是影响旅游业发展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酒店业来说,提升服务质量是增加竞争力和吸引更多客户的关键。

研究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酒店业提供改进建议和方向。

关注旅游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酒店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研究旅游酒店服务质量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作者:————————————————————————————————日期: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旅游管理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罗毅罗志思慧索朗卓玛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拉萨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感知与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QCX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毅(1993-),男,汉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罗志思慧(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索朗卓玛(1992-),女,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

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

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

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

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

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

1982年,Lehtinen 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

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

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

因此先后出现了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4Q模型、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等著名理论。

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4Q模型(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北欧学派Gronroos的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管理层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了界定,消费者的感知服务质量是以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进行测量的,技术质量(结果质量),即顾客通过服务获取的实际产出;功能质量(过程质量),指顾客在服务过程中所体验的感受。

消费者评价服务质量不仅要看服务的结果,而且要涉及服务的过程,质量应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认可的质量才是好的、满意的质量,消费者区分服务质量高低建立在期望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

(2)4Q模型Gummesson的4Q模式是从设计、生产、供给和关系四个角度来对服务质量进行探讨,Gummesson试图超越服务抽象性和有形产品实质性的本质差异,将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有效的整合起来,进行研究。

2、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1)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北美学派PZB的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认为服务质量是基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之间的一种差距。

它的核心技术是消费者差距(差距5)及消费者期望和感知的差距。

这个差距的大小与服务质量的高低成反比关系。

差距1是指服务提供方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差距2是指服务提供方没有进行合适的服务设计和制定规范的服务标准;差距3是指服务提供方未按规定的服务标准提供服务;差距4是指服务传递和对外的服务承诺不相匹配;差距5是指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和期望服务质量的差距。

(2)2SERVQUAL量表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PZB根据全面质量管理(TOAL Quality Management,TOM)开发了应用于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测评的全新服务质量评价体系SERVQUAL量表。

SERVQUAL的全称为“Service Quality”(服务质量),此量表的基础是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即“期望-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SERVQUAL认为评价服务质量水平应该有五个方面,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

这五个维度之下总计有22个具体项目的测评因子,一份完整的SERVQUAL量表可分为期望和感知两大维度及因子相同的部分,共计44个测量因子。

1992年,PZB改良了SERVQUAL量表,使其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3)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SERVPERF是由CroninTaylor提出的只对感知服务质量测量的服务绩效模型,CroninTaylor认为对服务质量的测评只需要测量顾客实际感知体验到的真实质量即可,不再对期望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即SQ=Ps,对服务质量维度与测量指标的划分跟PZB的SERVQUAL量表完全一致,只是SERVPERF的服务绩效模型在PZB的SERVQUAL量表的基础上,只保留感知服务质量部分的22个测量指标。

从内容从属关系来看SERVPERF是SERVQUAL的组成部分。

(4)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测量方法从大量国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外有关酒店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方面的测量。

挪威学者Gundersen认为SERVQUAL和SERVPERF这两种测量评价方法过于普遍性,适用范围宽泛,不能突酒店行业的特点。

因此,Gundersen开发了适用于酒店行业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该模型从酒店产品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方面以及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个主要职能部门入手,开发设计出了由10个测量维度、22个测量指标组成的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Gundersen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对于酒店服务质量来说无形产品服务的影响远远大于有形产品的影响。

GettyThompson(1994)在SERVQUAL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了酒店行业专业的LODGOUAL酒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其测量维度和测量指标与SERVQUAL量表相似。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国内的服务质量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是基于对国外研究的参考和消化。

(一)服务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柴盈、韦福祥(2004)认为服务质量多层次、多维度集成的综合体,评价服务质量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不能对构成服务质量评价诸多要素片面评价,评价的主体是消费者。

采峰(2008)提出广义服务质量的概念,它包括服务过程、服务绩效、服务基础三个要素,是一个综合体由主观质量和客观质量组成;是一种绩效质量也是一种互动质量和过程质量。

张俐俐(1995)将酒店服务质量定义为:是无形的服务活动和有形实物产品的集合体,它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价值,可以解决客人现在存的问题或客人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

(二)服务质量衡量体系研究。

对于服务质量衡量体系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不断探讨“中国式”的服务质量衡量体系。

朱沆、汪纯孝等(1999)认为服务质量应该从技术质量(服务结果的质量)、感情质量(服务人员应该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关系质量(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顾客的消费环境)和沟通质量(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沟通)五项因素进行衡量评价。

张德然、何鹏光(2005),认为酒店服务质量的评价要素分为方便、舒适、安全、友谊、好客、相助几个方面。

(三)酒店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借助国外成熟理论体系对我国酒店服务质量进行了大量地实证研究,有着不断地进步,但缺乏创新性,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祖鹏(2012)在改良SERVQUAL量表后,从员工和顾客的角度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酒店服务质量不太认可,酒店服务质量远离消费者满意的水平;酒店服务的执行力偏低,酒店员工认为自己没有为顾客提供达到应有标准服务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应对措施及改进建议。

葛成唯(2010)对酒店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顾客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服务质量高低决定了顾客满意度的高低,服务质量对顾客价值影响不同,顾客价值对顾客满意有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

孔凡士等(2011)、张欣等(2012),借助SERVQUAL量表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关于酒店服务质量偏低的问题,继而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提供相应改进措施及意见。

阐述了SERVQUAL量表在我国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测量的过程。

三、国内外研究的比较(一)相同点从上述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相关研究都是围绕服务质量来展开的,学者们纷纷将服务质量的测评作为研究重点,对于优质的服务质量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效益达成了共识。

在服务质量测量方面,国内外都未达成共识,对国内外影响较大、应用较为广泛的是SERVQUAL和SERVPERF,在酒店服务质量研究领域也是以这两个测评体系为主。

同时国内外都较为重视对酒店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

(二)不同点从时间上看,国外服务质量相关研究相比于国内服务质量相关研究要早一些国外服务质量研究起于70年代后期,国内服务质量研究起于80年代后期。

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外服务质量的研究涉面广、较为深入、创新性高,已有成熟的理论体系成果。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依赖性强,创新性研究成果较少。

四、小结在2010,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世界经济体。

第三产业服务业对我国的经济推动的作用不亚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酒店行业则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具有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知名酒店集团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