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D与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结构体系对比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能源策略比较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 LEED 能源策略比较 ——以万科中心为例
关键字: 绿色建筑 LEED ESGB 能源策略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 LEED 的比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以下简称 ESGB)与美国《能 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以下 简称 LEED)的体系和架构基本相同,均覆盖室外环境、节水、节能、节材与改善室内环境五 个部分,根据国情不同,ESGB 增加了运营管理和优选项,LEED 增加了创新与设计。但是两
条文 项目名称和内容 编号 一般项
LEED 2.2
LEED 2009
ESGB(公共建筑)项数分配
分数 百分比 分数 百分比 评分项
项数 百分比
14 22% 26 26%
节地与室外环境 6
14%
5
8%
10 10%
节水
6
14%
17 27% 35 35%
节能
10
23%
13 20% 14 14%
节材
8
19%
15 23% 15 15%
室内环境
了节能和节材权重较高,其他评分项权重均相差不大;权重最大的节能(23%)和权重最小 的节地(14%)差距是 1.6 倍,而 LEED 各评分项权重差距较大,能源与大气权重(35%)是 节水(10%)权重的 3.5 倍。
LEED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的比较及造价分析

一、美国LEED认证的特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国际上简称LEED,是目前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评估标准。
2003年LEED进入中国建筑市场,2007年开展评估活动以来,已对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数十个项目进行了评估,分别评出了铂金、金奖等级的绿色建筑。
LEED认证体系分有新建、既有、商用、内部装修、其它等五方面的认证标准,关系如图:LEED评估体系由五大方面,若干指标构成其技术框架,主要从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创新与设计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考察、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综合得分结果,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铂金、金、银和认证级别,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
LEED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打分,LEED2009认证从环境管理、节水、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创新设计、区域性等方面考察建筑物的特性。
总分100分,评分等级为达标:40-49分;银奖:50-59分;金奖:60-79分;白金奖:80分或以上。
二、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特点我国2006年6月1日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对于同一星级的建筑,用分数区别,在标志和证书中予以体现。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分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两类,其等级内容相同,评分略有差别,在《绿标》第四章住宅建筑和第五章公共建筑中分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项内容。
其中控制项所要求必须全部满足,而一般项、优选项的满足数量又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上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认证评价方法比较——以上海东航四期项目为例

上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认证评价方法比较——以上海东航四期项目为例发布时间:2021-03-19T10:00:18.813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月32期作者:邓慧娟[导读] 结合上海东航四期项目,比较上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认证评价方法的异同。
邓慧娟上海大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072摘要:结合上海东航四期项目,比较上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认证评价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绿色建筑;LEED;公共建筑。
0引言绿色建筑是人们在建筑发展中优化人居体验,减少生态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的产物。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对于绿色建筑有不同的定义和评价标准。
我国上海地标DG/TJ 08-2090-20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绿标)与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以下简称LEED)的体系和架构大体相同,本文结合上海东航四期项目具体案例,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1绿标和LEED在评价方法上的比较1.1建筑分类绿标将评价对象分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类,LEED将评价对象分为新建建筑、学校、零售、疗养院、建筑结构体、商业室内、邻里区开发、住宅等。
LEED的分类较绿标更为细致。
1.2评价阶段绿标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评价,分为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在施工图设计后,进行预评估。
LEED评价阶段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
两者都分为三个评价阶段,且3个阶段基本一一对应。
1.3评价等级绿标将绿色建筑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LEED将绿色建筑划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铂金级。
都是四个等级。
1.4评价体系1.4.1评价指标绿标评价指标分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个基本指标体系+提高与创新加分项;LEED评价指标分为选址与交通、可持续场址、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6个基本指标体系与创新、地域优先2个得分项。
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分析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
各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指导和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比较分析几个代表性的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REEAM」(英国绿色建筑评估方法)和「Green Star」(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一、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开发,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
它通过对建筑的能源使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LEED评价系统分为四个级别:认证(Certified)、银级(Silver)、金级(Gold)和白金级(Platinum)。
LEED体系已经影响了全球建筑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绿色建筑评价的参考指标。
二、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ology)BREEAM绿色建筑评估方法是英国的标准,是全球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
它通过对建筑的能源利用、资源回收、室内环境、管理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BREEAM评估体系包括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权重和分值体系,综合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
BREEAM体系目前已经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Green StarGreen Star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它通过对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和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Green Star体系分为4个级别:4星级、5星级、6星级和7星级,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LEED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认证体系的比较

LEED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认证体系的比较□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沈丹丹摘要关键词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与美国LEED V4认证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组织机构、运行模式、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申报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认证体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V4;认证体系;建议建筑行业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很大,地球上约50%的资源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被消耗掉的[1]。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相继产生绿色的发展理念。
绿色是一个实现目标,绿色建筑评价是绿色生态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适应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英国BREEAM、美国LEED、日本CASBEE、澳大利亚NABERS、加拿大GBTool等,其中,美国LEED是目前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评价标准之一。
2006年6月,在部分参考了美国LEED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014年4月,在总结2006版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下文简称标准),对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本文从组织机构、运行模式、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申报方式等方面对美国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与我国标准进行深入的比较与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标准提出建议。
1、标准与LEED的比较我国绿色建筑相比发达国家发展较晚,且标准也是部分参考美国LEED制定的,因此,在很多方面标准与LEED评价体系相似,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来完善标准的制定。
LEED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的比较及造价分析

LEED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的比较及造价分析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是评估建筑项目在环境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认证体系。
尽管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提供垂直生态指导和鼓励环境可持续发展,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点。
本文将比较LEED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并对它们的造价进行分析。
首先,LEED认证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提供的国际化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建筑项目,包括商业、住宅、学校和医疗等。
LEED认证系统包括从设计到施工和运营的全方位评估,共有四个等级:普通认证(Certified)、银级(Silver)、金级(Gold)和白金级(Platinum)。
该认证标准包括节水、节能、材料使用、室内环境质量和创新等方面,评分体系相对复杂,对建筑项目的要求较高。
在造价方面,LEED认证的成本相对较高。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师和施工团队需要更多的工作和研究,以确保设计符合LEED的要求,并在过程中适应评分系统。
此外,LEED认证还需要支付评估和认证的费用。
然而,尽管成本较高,LEED认证可以为业主和使用者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如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以及提高建筑的价值和租金回报率。
绿色建筑认证的造价相对较低。
该认证体系更加注重地域性和可持续性,考虑了当地环境和资源的利用。
与LEED认证相比,绿色建筑认证更注重于前期的设计和规划阶段,并强调适用于当地条件的技术和材料选择。
因此,这种认证更加注重节约建筑成本,并降低了与LEED认证相关的额外费用。
综上所述,LEED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在标准要求、适用范围和造价方面存在差异。
LEED认证是一种国际化的认证体系,标准较为严格,成本相对较高。
绿色建筑认证则更注重地域特性和可持续性,较注重初期设计和规划,并更加经济实惠。
无论选择哪种认证体系,建筑师和业主都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建筑目标。
LEED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应用评价与差别

权重不 同进行排列: ①节能与能源利用 2 %; 3 ②节材 材 料 资源 利 用 1%; 运 营 管理 l%; 节 水 与水 资 9 ③ 6 ④ 源 利用 与 室 内环 境质 量 、 地与 室 外环 境 。L E 权 节 E② 室 内 环 境 品 质 5 2%;③ 可持 续 发 展 场地 选 址 2 %:④ 材 料 与 资 源 2 0 l%; 水 源利 用 率 7 9 ⑤ %和创 新与 设计 7 %。从 以上权 重排 列 中 , 们 可 以看到 我 国 《 我 绿标》 L E 与 E D标 准 的
2 中国绿 色建筑评价 标准
21 绿 色建 筑定 义 .
() 2绿色 建筑 等级 由低至 高分 为一 星级 、 二星 级和
在标 准 术语 中 201 绿色 建筑 的定义 为 :在 建 ..条 筑 的全 寿命 周期 内,最 大 限度 地 节 约 资源 f 能 、 节 节 地、 节水 、 材1保护 环 境和 减 少污 染 , 人们 提供 健 节 , 为 康、 适用和 高效 的使 用空 间 , 自然和 谐共 生 的建筑 。 与 2 绿 色建筑 评价 标识 . 2 () 1绿色 建筑 评价 标识 , 是指对 申请进 行绿 色建 筑 等级评定 的建筑物 , 据 《 依 绿色 建筑 评价标 准》 和 色 建筑评价技 术细则( 行), 照 《 试 )按 ) 绿色建筑 评价标识 实 施 细则( 试行 所 确定 的程序 和 要求 , 认其 等 级并 进 确 行信 息性 标志的一种评 价活动 , 标识包 括证书和标志 。
三星级共 3 个等级 。对于同一星级的建筑 , 用分数区 别 , 标志和 证 书 中予 以体现 。 在 () 3住建 部负 责指 导和监 督评价 标识 工作 , 住建 部 科 技 发展促进 中心 负责 评价 标识 具体组 织 实施 。 2 绿色建筑评价等级 . 3 绿 色建筑 评 分标 准 分住宅 建筑 与 公共 建筑 两类 , 其 等 级 内容 相 同 , 分略 有 差别 , 《 标》 4章住 评 在 绿 第 宅 建筑 和 第 5章 公共 建筑 中分控 制 项 、 一般 项 、 选 优 项等 3项 内容 。其 中控 制 项所 要求 的必 须全 部满 足 , 而一 般项 、 选项 的满 足数 量又 分 为一星 、 优 二星 、 星 三 共 3个等级 。详 情见 表 1 2 、。
LEED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研究

写, “ 以 四节 一 环 保 ” 基 本 方 针 , “ 为 即 在
1 E D 认 证 体 系 概 况 L E
L E ( e d rhp i E eg n E D L a es i n n ry a d
L E 由 美 国 绿 色 建 筑 委 员 会 颁 ED 布 , 典型的商业运作模式 , 及政府 、 是 涉
效 的使用空 间 , 自然和谐 共生 的建筑 。” 与
施 了 《 色建 筑 评 价 标 准 》 以 下 简 称 绿 f 《 绿标 》 , 为我 国首 部 对绿 色 建筑 进 行 )成 综 合评 价 的推荐 性 国家标 ; 其编 写 过 隹。
程 借 鉴 了多 国 的绿 色 建 筑 标 ; 结 合 了 隹,
泵 系统 的现 代化 。因此 , 泵 系统 的 自动 热
对 热 泵 系统 自动 化 的要 求和 希 望 , 内 国 的 热 泵 系统 自动 化 控 制 技 术 将 再 上 新 台阶 。我 们 迫 切希 望 国 内 同行 专 家 共 同 开 发 研 究 具 有 我 国 特 色 的 热 泵 自控 仪 表 、 件 等 , 我 国 热 泵 事 业 走 向 全 面 元 为
1 2 3星级 , 级 为最 高级 别。 、、 3星
准 已推 出十 余 年 ,是 当前 较 为完 善 的 、
国际 认 可度 最 高 的评 价体 系之 一 。 比较
用 、 筑节能与大气、 建 资源 与材 料 、 内 室
空 气 质 量 及 区 域 性 等 七 个 方 面 根 据 相
认识 《 标》 L E 绿 与 E D标 准 的 差 异 , 助 有
我 国 国情 和 近 年 绿 色 建 筑 的 发 展 状 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ED 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构体系对比研究李涛 刘丛红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收稿日期:2010-11-02摘要/从结构体系的角度对L E E D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结构体系提出修订建议。
关键词/LEED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结构体系ABSTRACT/ Based on comparison of the frameworkof LEED with ESGB,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f the superiority and deficiency of ESGB, recommends some modification; tries to optimize the framework of ESGB and to bene fi t the improvement of ESGB.K E Y W O R D S / L E E D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E n e rg y &Environmental Design), ESGB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framework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19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发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B R E E A M、美国的L E E D、日本的C A S B E E、德国的生态导则L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法国的E S C A L E 等。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作为衡量绿色建筑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从1998年推出的L E E D 1.0版本到2009年4月发布的LEED 2009版本(LEED V3.0)[1],10多年来,L E E D 经过了不断自我完善,至今已发展成为了国际上运作较为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
L E E D 从最早开发的L E E D -N C,逐步发展成为以L E E D -N C 为核心,包含7个旗下品牌的庞大家族[2](图1),这7种品牌涵盖了美国建筑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建筑类型,它们之间各有侧重,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保证了L E E D 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
2006年,我国政府在建设节约型和资源环保型社会的背景下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3](以下简称《标准》),其制定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节一环保”—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
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参考了L E E D 和B R E E A M 等国外的评估体系,同时也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指标体系以及评价内容进行了调整。
然而,《标准》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1 LEED 的品牌家族示意GREEN ARCHITECTURE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 GREEN ARCHITECTURE1 LEED 1)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差异点比较1.1 组织类型L E E D 由民间自发的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编写,采用典型美国式商业运作模式,它的参与过程涉及到开发商、政府部门、建筑师等不同集团的利益。
L E E D 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协调多方利益追求共赢[4];《标准》是由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的,通过政府组织,开发商自愿参与的形式来引导绿色建筑市场。
L E E D 的这种完全市场化的组织方式使其灵活性和开放度比《标准》要好。
表1反映了二者组织类型特征的主要差异。
相比于L E E D,《标准》在政策干预上具有优势,有利于快速推行,而在市场驱动上则具有劣势。
1.2 评估对象L E E D -N C 的评估对象为新建或重大改建的项目,其中包括: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机构、4层及4层以上的大型居住建筑;《标准》的评估对象分为住宅建筑2)和公共建筑两类,其中公共建筑包含了办公、商场和旅馆3种建筑类型。
《标准》考虑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情,只是针对目前大量性的住宅建筑和高能耗的几种公共建筑进行评价;然而相比于L E E D 不同类型建筑的产品家族,《标准》的评估对象涵盖较少,且划分不够细致,需要进一步完善。
1.3 指标大类表2为L E E D 和《标准》指标大类比较。
两者的前5大类为相似类指标,涉及到能源、资源与环境负荷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两大方面。
不同类指标体现在:LEED 通过设计建造(LEED-NC)与运营管理(LEED-EB)之间的互补来体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标准》增加了运营管理大类,在同一体系下体现建筑全生命周期。
L E E D 设置了设计与创新大类,《标准》在每类指标中以优选项的方式体现创新。
除此之外,L E E D 新增了地域优先大类,这是针对美国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上的差别而制定的奖励指标,满足这些指标的项目可获得额外的加分;而《标准》则通过一些条目不能参评来体现地域的差异性。
由此可以看出,《标准》的优势在于指标大类的划分更加简洁,但不如L E E D 详细清楚和引导性强。
1.4 门槛设置L E E D 和《标准》都通过制定必要条件来设置绿色建筑的准入门槛。
不同的是:L E E D 的必要条件个数较少,一般为1~3个;而《标准》必要条件个数较多,为3~8个(图2)。
从中看出,《标准》在场地和节水方面明显比L E E D 门槛高很多,这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紧张的国情决定的;《标准》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也比L E E D 门槛高,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可以根据中国国情适当降低门槛。
除此之外,L E E D 的参评建筑大类之间的得分可以互相补偿;而《标准》的参评建筑必须同时满足6大类的最低要求。
2 LEED 与《标准》(以住宅为例)前5大类必要条件个数比较表2 LEED 和《标准》指标大类比较表1 LEED 与《标准》组织类型特点比较以上两点充分说明《标准》比L E E D 准入门槛设置得高。
这种设置的缺点在于:我国绿色建筑处于起步阶段,过高的门槛不利于更多的建筑参与到绿色建筑实践中来;而优势则在于制定了一个较高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参评者避开较难的得分点,选择相对容易的得分点,从而保证了每大类指标的均好性[5]。
1.5 评分点构成L E E D 明确地给出每个评分点的目的、要求、建议采用的技术措施、以及所需提交的文档证明要求。
每一评分点包含了若干子项,每一子项严格围绕上级评分点内容展开,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同时L E E D 还参考了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3)等大量的部门标准,并对一些评估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使人易于理解和操作。
《标准》在评分点构成方面则不尽如人意。
条目之间相互分散,评价内容定性居多,缺少必要的技术参数和实践经验,令操作者感觉无从下手,这正是目前《标准》在实施过程中LEED 《标准》表4 LEED V3.0-NC认证级别、分值与比重(满分110分)认证级别分数占总分的比重认证级40 4936.4% 44.5%银级50 5945.5% 53.6%金级60 7954.5% 71.8%铂金级80 11072.7% 100%表5 《标准》(住宅建筑)等级项数与比重(一般项和优选项之和为49项)等级达标项数占总项数比重一星级★18 2936.7% 59.2%两星级★★30 3961.2% 79.6%三星级★★★40 4581.6% 100%最大的障碍之一。
1.6 评价方式L E E D采用可以量化打分法,对每项措施的实施程度和效果进行打分;而《标准》采用不能量化的通过法,不能有效地区别不同措施程度上的差别。
《标准》中很多措施项都是定性的描述,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够理想;对条款的评价结论也只有“通过”和“不通过”,不存在两者的中间状态,因此达标条件也更加苛刻(如果某一项要求所包含的多个要点有一点不满足即为“不通过”)。
对评分点进行量化是评价结果客观性的基本保障,《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必须建立可以量化的评价方式。
1.7 评价结果L E E D按分数等级将评价结果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4个级别;而《标准》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个数将评价结果分为一星、两星、三星3个级别。
从表4和表5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通过《标准》的整体认证水平比L E E D制定的略高。
《标准》一星级的整体水平在L E E D的认证级和银级之间,两星级的整体水平在L E E D的金级和铂金级之间,三星级的整体水平略高于LEED的铂金级。
1.8 经济效益L E E D对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措施进行分值上的鼓励,通过L E E D认证的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从而鼓励了开发商去参与评估。
《标准》在此方面考虑较少,在《标准》的补充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6]中,经济效益包含在综合效益之中,而综合效益所占的比重较少,仅为总分150分中的10分。
1.9 权重设置图3和图4为L E E D与《标准》各大类指标的权重分配情况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L E E D在权重分配时能源与大气以及可持续场地方面所占比重较大,体现了全球节能减排大环境下L E E D所做出的回应以及对可持续场地的重视;《标准》整体的权重分配较为均等,并未体现出对某类指标的侧重。
2 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的修订建议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应当鼓励更多建筑参与评价,快速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走一条先扩大市场再追求精品的道路。
因此,《标准》评价版本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以L E E D为参考,对《标准》提出修订建议。
2.1 增强评价结果的可度量性只有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才能增强品牌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可以参考L E E D的打分方式,以性能表现作为评估标准,对每项措施收到的效果予以打分,设置通过率。
这样无论建筑采用怎样的措施,只要达到规定的效果,就给予一定的分值,3 LEED权重分配 4 《标准》权重分配增强了实施措施的自由选择程度。
然而,对其进行量化的标准构成了主要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