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形声字

合集下载

形声字与象声字

形声字与象声字

形声字与象声字.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从汉字一类是独体字,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形体看,一类是合体字。

独体字就是只有一个组成部分的字,像等。

合体”“人、手、口、目、日、月、山、水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等。

大”像“江、打、花、晨、闻、圆。

梦、辫2部分合体字都属于形声字。

在甲骨文当中有80%0%为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已经有%都据统计,现代汉字中有90的字是形声字,属于形声字。

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也叫义符);另一个部分表示意义,叫形旁(也叫音符)。

同一个形旁字的读音,叫声旁和不同的声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

例如用“木”作形旁,可以组成“桃、梅、梨、枝、株、棵”等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

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例如用“冈”做声旁,可以组成“刚、钢、纲”等读gāng的形声字。

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右;的: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有的形声旁在内,有的形旁在外,旁在下,声旁在上;或者形旁在内,声旁在外。

例如:. :材偏铜冻证骑秧破江棋诂昭左形右声右形左声:攻颈削瓢放鹉雌故期胡邵 .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界字空箕罟苕 .下形上声:架案慈斧贡膏凳赏汞基辜照 .外形内声:固病庭阀园匾裹衷阁匈 .内形外声:闷问闻辫哀厄辩形在一角:裁载栽声在一角:醛渠.原文不变可增加一些内容:形声字的声旁可以帮助我们读准字音,判断字的平卷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音,对以这些音为难点的方言地区的人有利。

声旁的读音跟形声字的读音相通。

声旁作为单字时念卷舌音,相应的形声字也卷卷舌音,声旁念平舌音,相应的形声字也念平舌音,依次类推,可判断形声字的鼻边音、前后鼻音。

也可以由形声字的读音,反推过来,判断声旁的平卷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音。

概述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

合体字有两种。

说文解字-形声字

说文解字-形声字

形声字的声符有的还有表义示源功能。 形声字的声符有的还有表义示源功能。这种具有 示源功能声符的形声字被后人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示源功能声符的形声字被后人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从某,从某, 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从某,从某,某亦 来分析其形体结构。例如: 声。”来分析其形体结构。例如: 引水于井也。从水,从及,及亦声。 汲:引水于井也。从水,从及,及亦声。 妇家也。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 婚:妇家也。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 从女,从昏,昏亦声。 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 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 因亦声。 因亦声。 吴人谓祭曰餽。从食,从鬼,鬼亦声。 餽:吴人谓祭曰餽。从食,从鬼,鬼亦声。
我:甲骨文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 甲骨文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 形字。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 形字。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为 假借字。 假借字。 甲骨文象以木柱支撑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方住宅, 余:甲骨文象以木柱支撑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方住宅, 本为象形字。 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 为假借字。 时,为假借字。 甲骨文象人手持舞具跳舞形,本义是跳舞, 舞 字 無:甲骨文象人手持舞具跳舞形,本义是跳舞,为"舞"字 初文,本为象形字。从西周金文起文献中有表有无之"无", 初文,本为象形字。从西周金文起文献中有表有无之 无 , 为假借字。 为假借字。 甲骨文象人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 而:甲骨文象人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本也是象形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时, 字。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时, 则为假借字。 则为假借字。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

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类型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

如武”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

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

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简介「下」、「凶」等等。

「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指事字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指事字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口」代表深坑,中间的「X」符号就是象征在陷阱里放置的致命的危险物(交叉而置的箭)。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说文解字》释字9353个,除了在对上” 下”二字诠释时,明确其为指事外,其他即便是后世公认的指事字,均以象形、会意例释之,再加上其《叙》中关于指事字之界说,言辞简约,语焉不详,故导致了古今对指事字结构类型认识上的分歧。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云:指事之别与象形者,形谓一物,事众物,专博斯分。

故一举日、月,一举上、下,上、下所之物多,日、月只一物也。

学者知此,可以得象形指事之分矣……指事不可以会意淆,合两文为会意,独体为指事。

”不难看出,段氏认为的指事字,就是那些独体的抽象符号字。

名词解释形声字

名词解释形声字

名词解释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类字形,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声旁表示字的音,形旁表示字的意。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字形类型,约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二。

形声字的构造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字的发音和意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形。

声旁通常是一个表示相关音的字旁,形旁则表示相关的意义。

通过声旁和形旁的结合,形声字传达了更多的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字的含义和发音。

形声字的特点是字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似性。

例如,许多字的声旁都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发音的字组成,形旁则表示字的意义。

这种规律性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已学过的字形推测未学过的字的意义和发音,从而扩大词汇量。

形声字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根据字形的构造和发音特点,创造了许多形声字,丰富了汉字的形式和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声字逐渐成为汉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并且常常被使用。

形声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使得读者可以通过字形推断字的意义和发音,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效率。

形声字的学习和运用对于掌握汉字和汉语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形声字是汉字中一类常见的字形,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形声字的创建原理是通过将字的发音和意义相结合,形成新的字形。

形声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表
达能力,为汉语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形声字的学习和运用对于掌握汉字和汉语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声字的意思

形声字的意思

形声字的意思形声字是指汉语中的一种造字方法。

它把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使得每个字都有了自己固定的读音。

从表面上看,形声字好像很神奇。

其实不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形声字:在印刷品、影视片、科技报刊中,人名地名用的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同学们写作业,做笔记要求用楷书或行书时,形声字用得最普遍。

例如“钢”字,左边是“金”,右边是“工”,合起来便成了“钢”字,因此以金属物为偏旁的形声字即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当然,构成形声字的不仅只限于这些偏旁。

还有一些虽没有形旁,但却可以利用字的音和义来推断出字义的字,叫做形声字。

这样,更增加了形声字的数量,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形声字的家族”。

什么是形声呢?形声字就是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给汉字注音,而注音的部位则是声旁。

根据字的不同结构,可以把形声字分为三类。

第一类,单纯形声字。

即由一个形体和一个声旁构成的字,比如“霜”字,左边是“雨”,右边是“亡”,合起来便是“霜”字。

这类字很少,只占全部形声字的百分之五。

另外四十二个是复合形声字,又叫“兼形声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声字复合而成的形声字,如“考”“斑”等。

第二类,附加形声字。

指在形声字的形旁上再添加一个或几个表意的字。

形旁是标志,所谓“标志”就是那些与该字词的含义有联系的部件。

本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条件。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六书”的认识逐渐深入。

为了弥补象形、指事、会意字在文字创造上的局限性,以及给日益繁多的汉字系统归类,人们采取了一种新的造字法——形声字。

形声字就是将形旁(也叫义符)与声旁(也叫音符)结合起来运用的造字法。

例如:“桃”字,它是一个形声字,由“木”和“兆”两个形旁组成,木,表示树木,兆,表示生长茂盛。

形声字的产生,使汉字系统更加严密,对于汉字的应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声字是完美无缺的。

形声字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充分反映汉字的造字规律,尤其是难以表达那些抽象的概念。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

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类型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

如“武”,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

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

“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简介指事字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指事字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

「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在陷阱里放置的致命的危险物(交叉而置的箭)。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说文解字》释字 9353个,除了在对“上”、“下”二字诠释时,明确其为指事外,其他即便是后世公认的指事字,均以象形、会意例释之,再加上其《叙》中关于指事字之界说,言辞简约,语焉不详,故导致了古今对指事字结构类型认识上的分歧。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云:“指事之别与象形者,形谓一物,事众物,专博斯分。

故一举日、月,一举上、下,上、下所之物多,日、月只一物也。

学者知此,可以得象形指事之分矣……指事不可以会意淆,合两文为会意,独体为指事。

说文解字 形声字

说文解字 形声字

百度文库说文解字形声字D.形声《说文解字· 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即一个表义的偏旁和一个标示读音的偏旁组合而成的字。

都是合体字,字内有声符。

分析形声字通常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用“从某,某声”来表述。

如“江”字是“从水,工声。

”“河”是“从水,可声。

”形声字的形符一般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例如:甲骨文中“膏”从肉,高声,本义是脂肪多;“杜”从木,土声,本义是一种木名,即杜梨、棠梨;“往”从止,王声,本义是到……去;“姓”从女,生声,本义是标志家族的字;“麓”从林,鹿声,本义是山脚下;“室”从宀,至声,本义是房屋。

❖极少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是该字的本义,例如:小篆中“到”,从至,刀声,本义为至;“斧”从斤,父声,本义为斤,斤象斫木斧形;“罔”从网,亡声,本义为网,网象渔猎用的罗网形;“鼻”从自,畀声,本义为自,自象鼻子形;“齿”从,止声,本义为门齿;“躬”从身,弓声,本义为身。

❖形声字的声符是标示形声字的读音的,但其标示读音的功能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汉字不是由某一个人而是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的众人集体创造的,汉语语音是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地区,用当时的普通话或当地的方言读一个形声字,就未必跟它的声符读音相同了。

“江”和“问”与其声符“工”和“门”今字音相差很大,“绿”与其声符“录”在不同方言中或异或同,就是语音演变的结果。

形声字的声符有的还有表义示源功能。

这种具有示源功能声符的形声字被后人称为会意兼形声字,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从某,从某,某亦声。

”来分析其形体结构。

例如:汲:引水于井也。

从水,从及,及亦声。

婚:妇家也。

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

姻:婿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从女,从因,因亦声。

餽:吴人谓祭曰餽。

从食,从鬼,鬼亦声。

❖根据形符和声符在字形中的组合方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九种。

形声字的名词解释

形声字的名词解释

形声字的名词解释摘要:一、形声字的定义与结构二、形声字的特点与应用三、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的作用四、如何正确使用形声字五、形声字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正文: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重要字型,具有鲜明的音义结合特点。

从古至今,形声字在汉字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习汉字、了解汉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声字进行探讨:定义与结构、特点与应用、在现代汉字中的作用、正确使用形声字的方法以及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一、形声字的定义与结构形声字是指汉字中由声旁和形旁组成的字。

其中,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形旁表示字的意义。

声旁和形旁的结合,使形声字具有了音义兼备的特点。

形声字的结构一般分为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等类型。

二、形声字的特点与应用1.形声字具有较强的表音功能。

声旁的存在使得形声字与读音密切相关,有利于学习者掌握汉字的语音特点。

2.形声字具有较高的构字率。

形声字的形旁可以重复使用,构成众多具有相同音韵的字,丰富了汉字词汇。

3.形声字有助于字义的理解。

形旁代表了字的意义,通过形声字的构成,可以推测字的大致含义。

三、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的作用1.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

了解形声字的构成规律,有助于快速认字、记字。

2.形声字为汉字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便利。

通过对形声字的分析,可以探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内在规律。

四、如何正确使用形声字1.掌握形声字的构成规律,辨别声旁与形旁的关系。

2.注意形声字的读音变化,了解音韵规律。

3.在使用形声字时,注意字义的准确性,避免误用。

五、形声字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1.形声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

2.教师应注重形声字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构成原理、读音规律及应用。

3.形声字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歌谣、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形声字在汉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其定义、特点与应用对于学习汉字、研究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说文解字形声字D.形声《说文解字· 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即一个表义的偏旁和一个标示读音的偏旁组合而成的字。

都是合体字,字内有声符。

分析形声字通常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用“从某,某声”来表述。

如“江”字是“从水,工声。

”“河”是“从水,可声。

”形声字的形符一般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例如:甲骨文中“膏”从肉,高声,本义是脂肪多;“杜”从木,土声,本义是一种木名,即杜梨、棠梨;“往”从止,王声,本义是到……去;“姓”从女,生声,本义是标志家族的字;“麓”从林,鹿声,本义是山脚下;“室”从宀,至声,本义是房屋。

极少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是该字的本义,例如:小篆中“到”,从至,刀声,本义为至;“斧”从斤,父声,本义为斤,斤象斫木斧形;“罔”从网,亡声,本义为网,网象渔猎用的罗网形;“鼻”从自,畀声,本义为自,自象鼻子形;“齿”从,止声,本义为门齿;“躬”从身,弓声,本义为身。

形声字的声符是标示形声字的读音的,但其标示读音的功能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汉字不是由某一个人而是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的众人集体创造的,汉语语音是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地区,用当时的普通话或当地的方言读一个形声字,就未必跟它的声符读音相同了。

“江”和“问”与其声符“工”和“门”今字音相差很大,“绿”与其声符“录”在不同方言中或异或同,就是语音演变的结果。

形声字的声符有的还有表义示源功能。

这种具有示源功能声符的形声字被后人称为会意兼形声字,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从某,从某,某亦声。

”来分析其形体结构。

例如:汲:引水于井也。

从水,从及,及亦声。

婚:妇家也。

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

姻:婿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从女,从因,因亦声。

餽:吴人谓祭曰餽。

从食,从鬼,鬼亦声。

根据形符和声符在字形中的组合方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九种。

1)左形右声:河松理悟2)左声右形:期绵郸魄3)上形下声:花窜篇露4)上声下形:盎驾婆璧5)内形外声:闻莽鳳讎6)内声外形:阔围衷衢7) 形偏一角:荆疆栽脩8)声偏一角:施從寐歸9)形声穿插:隨游御奭E.转注《说文解字· 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对转注的解说,非常多,什么是转注却无定论。

F.假借《说文解字· 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心目中的假借,指用某个字来表示它的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

清代以来的学者,多以为假借是语言中有个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同音词的字来表示。

我:甲骨文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形字。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为假借字。

余:甲骨文象以木柱支撑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方住宅,本为象形字。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为假借字。

無:甲骨文象人手持舞具跳舞形,本义是跳舞,为"舞"字初文,本为象形字。

从西周金文起文献中有表有无之"无",为假借字。

而:甲骨文象人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本也是象形字。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时,则为假借字。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什么是文字的形体古文字、今文字及其分类汉字形体变化的主要表现1、文字的形体指文字的书写外形,即通常所说的字体。

汉字从商代到现代,字体几经演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点的字体。

2、古文字、今文字及其分类人们一般习惯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今文字。

秦隶书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古文字:按照不同的书写材料,可以区分为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简帛文、玺印文、货币文等类别;依据时代的先后,可区分为原始文字、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战国文字等类别。

战国文字,又可以分为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两大系统。

秦系文字,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朝的文字。

过去学者习惯称秦统一中国前的秦文字为大篆,称秦统一中国以后规范化了的秦文字为小篆。

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今文字:依据体态的不同,可分为汉隶、草书、行书、楷书。

3、汉字形体变化的主要表现汉字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笔势即笔画的姿态,二是结构。

从甲金文到楷书,这两种变化是紧密联系的,但其中笔势的变化占主要地位。

今日的古籍基本上是用楷书写印的,因此不认识古文字,对阅读古书影响不大。

然而要分析汉字形体结构,通过字形弄清其在古书中常用到的本义,克服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则有必要从古文字字形入手。

三、古今字、异体字、简繁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和汉语之间的关系复杂起来,同字异形、同义异字、同词异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古书中常见的形体分歧的字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三大类。

1.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

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

汉字在造字之初是一字表一词义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原有的词义会引申出新的词义,新的词也会不断的产生,一些汉字往往被用来兼表新的词义或新词。

随后,为了区别新旧词义或新旧词,同时也为了减轻原有汉字的负担,就以原字的形体为基础,或增加偏旁,或改变偏旁,另造一个新字,从而产生了古今字。

例如:“昏”,本义是黄昏。

因为古人的婚礼都在黄昏时举行,渐渐从黄昏引申出婚姻的意思。

起初,同一个“昏”字兼表黄昏、结婚等好几个词义。

例如:《诗经》中无“婚”字,黄昏义、结婚义都用“昏”字表示。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昏”表示黄昏。

《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昏”表示结婚。

因为婚姻的“婚”是常用的生活词汇义,为了区别于黄昏的“昏”,便以“昏”字为基础,增加偏旁“女”,另造一个“婚”字。

“昏”和“婚”就是表示结婚义的古今字。

古今字从形体结构上看,一般都有相承的关系。

有的今字是在古字上增加形符,以古字为声符。

例如:止趾莫暮益溢正征有的今字是在古字上增加声符,以古字为形符。

例如:至到自鼻网罔晶曐(星)有的今字是改换古字的形符,利用古字的声符。

例如:杭航諭喻偃堰滑猾有的今字是对古字略加增损或稍加改变。

例如:刀刁不丕大太气乞古今字从意义上看,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多数的古今字,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一个意义。

有的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本义。

例如:或國(国)要腰然燃草皁(皂)有的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引申义。

例如:没殁说悦禽擒景影有的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假借义。

例如:到倒象像栗慄辟避古今字从语音上看,联系也很密切,古字和今字或者音相同或者音相近。

例如:杖仗错措反返田畋缺玦徹辙或國百陌古字和今字在语音上出现差异,主要是由于古字一般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时期,今字一般产生于两汉或魏晋以后,其间语音已经有了发展变化,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可以得到说明的联系。

2. 异体字(1)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字。

例如:《国语·晋语四》:“野人举块以与之。

”同样的话语在《汉书·律历志》中为“壄(埜形予声)人举凷以与之。

”“壄”即“野”的异体字,“野人”这里指农民。

“凷”即“块”的异体字,意为土块。

“野”和“壄” 、“块”和“凷”,形体虽有异,但音义全同,在两部古籍中互换,而语意不变。

(埜)(2)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如下几种情况:A.六书结构不同。

或一为象形一为形声,或一为指事一为形声,或一为会意一为形声。

例如:馽(象形)絷(形声) 刅(指事)创(形声)磊(会意)磥(形声) 岳(会意)嶽(形声)B.六书结构相同,而偏旁不同。

或形符不同,或声符不同,或形符、声符都不同。

例如 :嶂障愧媿 (kui) 杯盃隄堤猿猨粽糉裤袴柄棅岷汶邨村视眡蹟迹C.六书结构和偏旁都相同,而偏旁的组合方式不同。

或偏旁位置不同,或偏旁有繁变、省变或讹变等变异。

例如:界畍够夠期朞惭慙峰峯T示點点略畧萅春吳吴3)汉字异体字繁多的原因:一是因为汉字非一人,一地,一时所造,人们造字用的方法和构造形式自然不可能一致;二是因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正体字形被更改而发生讹变、繁变、省变或偏旁移位;三是因为汉字字形从来就缺乏严格的规范。

(4) 异体字同音同义,用法全同,能在任何情况下互相替代,这跟只有某一义项相同的古今字和字义本毫无联系的通假字不同,故不能把古今字,通假字混同于异体字(5)辨析异体字应注意的问题:1.原为异体字,后有分工,成为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词)2.原不为异体字,后合并为一个字,成为异体。

这两点,都说明异体字有一定的时代性。

3. 繁简字是笔画多少不同,在约定俗成的条件下,可以通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其中笔画多的称为繁体字,笔画少的称为简体字或简化字。

(广义)例如:用简体字排版的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仑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中的“随” 、“宝” 、“剑” 、“纤” 、“离” 、“凤” 、“树” 、“灵” 、“数” 、“说”等字,在1956年前的版本中分别作“隨” 、“寶” 、“劍” 、“繊” 、“離” 、“鳳” 、“樹” 、“靈” 、“數” 、“說”,前者是后者的简体字,后者是前者的繁体字。

作为交际工具,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交际的职能要求其已有的字形,特别是常用的汉字的字形,在表义明确并易于区别的前提下要趋于简单易写,以便学习和使用,因此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种趋势。

汉字简化的途径有两条:A.是利用旧字:或采用笔画较少的异体字,或采用古今字中的古字,或采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来代替。

例如:糧粮禮礼體体萬万從从網网捨舍鬚须薦荐幾几穀谷醜丑B.是另造新字:或改换原字的偏旁造新的合体字,或用省形省声、点符替代、草书楷书等方式造省变字。

例如:溝沟醸酿擬拟療疗認认盤盘齒齿標标廣广醫医鳳凤風风興兴師师棗枣嘗尝會会壷壶過过門门繁简字有的是异体字,有的是古今字,有的是古音通假字和现代同音替代字,并不都是异体字。

古籍一般都采用繁体字,阅读古籍就要求既要掌握简体字,又要掌握繁体字,既要了解繁体字与简体字字形的对应关系,又要了解简体字与繁体字义的对应关系。

由于繁简字并不都是音义全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异体字,所以读古书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同音替代字,如果完全以现代简化字去理解,就会发生误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