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并讨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替格瑞洛和依地酸等,在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方面表现出色。

这些新药物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从而能更好地防止冠脉再狭窄和血栓形成。

二、血脂调节药物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血脂调节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血脂调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此外,研究人员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的血脂调节药物,如贝伐单抗和阿利肠肽等。

这些新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调节血脂,具有更好的降脂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三、抗血压药物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抗血压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抗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抗血压药物进行了改良,并开发了新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新二代抑制剂和直接肾素抑制剂。

这些新药物能够更好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负荷,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四、新型降糖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降糖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常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新型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类似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

这些新药物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总结起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新药物的研发使得冠心病患者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在冠心病的诊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冠心病诊疗的现状和近年来的进展。

一、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冠心病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冠心病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冠心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有心律失常、心音异常等。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心脏的电活动,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3. 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检查是确认心肌损伤的重要方法。

当心肌损伤发生时,心肌细胞内的酶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酶的含量和活性,可以判断是否患有冠心病。

4.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向心脏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血流状态。

二、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国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针对不同阶段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针对轻度和中度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肌供氧需求。

2. 冠脉血运重建对于冠心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手术。

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程度。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部位,扩张血管并植入支架,恢复血液流畅。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冠心病诊疗的现状中国目前在冠心病诊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不断创新。

各大医院的心内科设备先进,专业医生队伍不断壮大,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条件。

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方式和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 少副作用。
精准医疗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精确识别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提供更精 确的方案。
人工智能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辅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医学影像和生物标志 物,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降低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痛症状。
他汀类药物
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用于降低血脂, 稳定斑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在PTCA基础上,植入金属支架以维持血管通畅。
02
生物可降解支架
支架在完成支撑作用后可被机体 自然降解,避免长期留存体内可 能带来的并发症。
03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 像技术
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对冠状动脉血 管内壁进行实时成像,精确判断 病变性质和程度。
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细胞的基因表达来治疗冠心 病,例如通过抑制促动脉粥样硬化的 基因表达或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 因表达。
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胸闷、气 短、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心肌 梗死,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胸痛、心律 失常、心力衰竭等。
冠心病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期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后果
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甚 至可能引发猝死。
干细胞治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引起的。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冠心病的诊断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心悸、气短和乏力等,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冠心病非常重要。

1. 临床症状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闷、憋闷或压榨感,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可伴随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有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颈部或下巴疼痛、上腹不适等,这就增加了冠心病的诊断难度。

2. 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有时心电图可能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测定一些生化指标,如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酸激酶等,这些指标的升高可以提示心肌受损,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4. 影像学检查除了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冠状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这些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

二、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来确定。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扩血管药、降脂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症状,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水平,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疾病的进展。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技术在血管内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直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减轻心肌的缺血程度,缓解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新疗法研究

冠心病的新疗法研究

冠心病的新疗法研究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医学界。

为了探索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展冠心病的新疗法研究。

本文将介绍最近几年来在冠心病治疗领域取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特定基因异常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他们可以对这些异常基因进行修复或替换,从而实现冠心病的治愈或延缓病情进展。

二、干细胞治疗在冠心病中的前景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干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治疗方法。

在冠心病治疗中,干细胞可以被注射到患者的心脏血管系统中,通过分化为心脏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

干细胞治疗在一些前期的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例如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坏死区域的面积等。

三、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除了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2019年,一种名为PCSK9抗体的药物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冠心病。

该药物通过抑制LDL(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清除,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此外,一些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四、心脏搭桥手术的改良和创新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法,通过移植其他的血管来绕过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心脏搭桥手术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创新,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引入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微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五、心脏支架技术的创新心脏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可以通过在狭窄或阻塞的血管内放置支架来恢复血流。

在过去的几年里,心脏支架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和改进。

新一代的支架材料和设计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六、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从药物治疗到手术治疗,再到康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方面。

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

引言概述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治疗的新进展,并分析其对于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
1.靶向治疗
1.1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
1.2脂质调节剂的创新应用
1.3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1.4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突破
2.介入手术的创新
2.1冠脉血运重建的进展
2.2血管内成形术的新技术
2.3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改进
2.4经皮冠脉介入手术的新进展
3.心脏再生治疗
3.1干细胞治疗的前沿研究
3.2基因治疗的创新应用
3.3生物支架的进展
3.4心脏移植的新技术
4.个体化治疗
4.1基因检测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推广
4.2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进展
4.3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
4.4个体化康复计划的指导
5.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
5.1心脏病风险评估工具的改进
5.2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5.3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5.4心理干预在冠心病预防中的作用
总结
冠心病治疗的新进展包括靶向治疗、介入手术创新、心脏再生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等方面。

这些进展的应用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情进展风险以及预防病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这些新进展带来了患者治疗的福音,但仍需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合作是
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减少病痛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诊治新进展

冠心病诊治新进展

细胞治疗
研究利用干细胞治疗冠心 病,促进心肌再生和血管 修复,改善心肌功能。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
01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 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03
靶向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
研究针对特定病理机制的靶向药 物,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有 效性。
探索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治疗中的 作用,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 治疗。
PCSK9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可以通过抑制PCSK9蛋白的表达,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 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05 冠心病护理与康复的新进 展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综合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生活方式指 导、病情监测等方面的综合 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 病情。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确 保患者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发展。
饮食调整
运动康复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控 制热量摄入,降低脂肪和胆 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 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 质。
改善心脏功能。
长期管理与随访
定期复查
建议冠心病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如记录 心绞痛发作情况、测量血压等,以便 及时采取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 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降 低复发风险。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一、诊断新进展1. 无创性诊断技术的发展无创性诊断技术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心电图(ECG)可以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异常。

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则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评估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

此外,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也可以检测冠心病相关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2. 心血管影像学的进步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图像,帮助医生检测和定位狭窄或斑块。

磁共振成像(MRI)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二、治疗新进展1. 药物治疗的创新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进行,一些新型药物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

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prasugrel)和依替普利(ticagrelor)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2. 血运重建的新方法对于严重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目前常用的血运重建手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支架的种类和材料也不断改进,使得PCI术后的效果更加稳定和持久。

3. 心脏再生医学的突破心脏再生医学是基于干细胞治疗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到受损的心肌区域,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目前已经有一些临床试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心脏再生医学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结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准确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无创性诊断技术和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使诊断更加早期和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6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23 N o.6 2008年11月Journa l o f Inner M ongoli a U n i versity f o r N a ti ona li ties N ov.2008冠心病治疗进展*青 虎1,王丽杰2,郑 国3(1.库伦旗人民医院内科,内蒙古库伦 028200;2.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3 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摘 要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也是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其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基因治疗做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关键词冠心病;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85(2008)06-0693-03Advance i n the T reat m ent of Coronary H eart D iseaseQ inghu1,WANG Li-jie2,Z H E NG Guo3(1.K u l un B anner People s'H osp ita,l InnerM ongo li a,Ku l un028200,Ch i na;2.K erch i n D i str ict Th ird P eop l e s'H osp ita,l Tong liao028000,Ch i na;3.Cen tra l Public H ealth Center of Y uliangpu T own o fK erchin D istrict o f T ong liao C ity,T ong li ao028000,Ch i na)Abstract:Coronar y heart disease is one kind of global disease,w hich endangers people s'health seriousl y and is the m a i n cause for peop le s'death.The author revie w s the phar m acotherapy,i n terven ti o na l therapy,surg ica l treat m ent and gene therapy for t h is d isease to o ffer the re ference for the clinicaltreat m ent of this d isease.Key w ords:Coronar y heart disease;Treat m en;t Advanc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脑力劳动者居多.本文就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中药 杨颖林等 1为观察活血通络汤(丹参30g,川芎15g,赤芍12g,瓜蒌15g,白芍12g,薤白12g,檀香12g,桂枝6g,枳壳12g,地龙15g,水蛭6g,炙甘草6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活血通络汤+硝苯地平组与硝苯地平组对照各30例,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再发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心电图等观察项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提示活血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梁艳丽等 2用益气活血汤随证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40例,结果显效1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尹新中等 3以滋阴益气、补肾养心法组方的补肾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于消除症状、改善心电图方面得到了较好疗效.其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4%,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4.2%.党秀英等 4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15例,服药1周后自觉症状如胸闷、气短、*收稿日期:2008-06-12作者简介:青虎(1964-),男(蒙古族),内蒙古库伦旗人,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研究.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2008年694心悸等明显减轻,复查心电图,下移的ST段有上升趋势,倒置的T波深度变浅,平坦的T波有轻度的直立,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为100%.提示地奥心血康能调节和维持心肌氧代谢和能量的供需平衡,使缺血与缺氧的心肌得到改善与保护.1.2 西药1.2.1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是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该类药物在预防冠心病缺血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抑制血小板ADP信号的药物,以及更强效的静脉内血小板GP! b/∀a受体抑制物,代表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方面的巨大进展.#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以预防反复性缺血发作(C URE)∃试验结果显示,将氯吡格雷应用于已服用阿斯匹林的ACS患者,可在原治疗的基础上使心血管死亡、AM I或中风的联合终点相对风险进一步下降20%.可结合纤维蛋白原的糖蛋白!b/∀a受体抑制物(即GP!b/∀a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研究显示,与安慰剂比较,再血管化前和再血管化后应用GP!b/∀a受体拮抗剂的死亡和发生AM I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下降了34%和40% 5.1.2.2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在降脂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独立于降脂之外的多重效应对多器官系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伦国英 6为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将200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制剂、抗凝剂、 2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普伐他汀20mg睡前顿服.合并高脂血症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加用烟酸及脂必妥等非他汀类降脂药.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虽有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不仅可显著改善ACS患者的脂质异常,而且能使缺血事件下降,使发生AM I及需行冠状动脉介入干预者数量减少.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脂功能以外的保护效应,尤其是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他汀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降低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水平.因此,在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干预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技术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个里程碑.特别是近期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拓宽了PC I的适应证,看到了战胜支架内再狭窄的曙光 7.2.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 A) 本方法是由G ruentzi g1977年开创.其主要机制就是在压力球囊的作用下使病变撕裂、碎裂或断裂来扩张血管,以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8.1992年以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仅局限于单纯球囊扩张.人们在认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良好的临床效果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球囊扩张术后的急性血管闭塞;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高达30%~50%;弥漫性血管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对于纤维化或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低等均困扰着介入治疗的发展 9.2.2 冠状动脉支架术 本法是唯一能将导管输送到病变血管内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它能防止血管壁塌陷,封住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夹层以及内膜下形成血栓的空间,保持血管腔完整开放和血流通畅.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解决了介入治疗术后急性血管闭塞的问题,并且通过改善血管的负性重塑使靶血管中远期再狭窄率较单纯球囊扩张术下降了15%左右.但是,从临床资料分析来看,单纯的支架置入术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治再狭窄,随后的研究人们更加关注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针对其发生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支架置入术已大大地拓宽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9.2.3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 支架置入术由于有效地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再狭窄率有第6期青虎等:冠心病治疗进展695所降低,但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以及炎性反应刺激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产生,通过血管平滑肌(VSMC)受体使平滑肌细胞分裂,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基质分泌,平滑肌细胞并向内膜迁移,使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内膜增厚,导致再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仍达20%~30%左右.支架携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药物,则可以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从而抑制再狭窄的发生.经过20世纪末的大量实验研究,本世纪这一设想已经成为现实,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的里程碑 9.3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作为旁路移植材料.选择CABG还是PC I一直存在争论.从目前趋势来看,PC 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好像正逐渐代替CABG,但是PC I和C ABG对照研究发现CABG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比PC I长 10,世界范围内资料表明早期开展PC I病死率比CABG约高46%.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告知患者CABG的这种优势 11.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纽约地区6万余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结果,发现CABG术后患者3年生存率仍高于PC I;%J ACC&杂志上发表了2项多中心5年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无论是阿根廷ERACT!期研究(450例)还是荷兰、巴西等多国进行ARTS研究(1205例)均表明,虽然2种术式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更低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桥血管再狭窄率 12.4 基因治疗90年代以来,随着心血管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一些在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可能通过直接提高缺血区血供来改善组织缺血,并将外源性导入这类生长因子用于促进血管新生的方法统称为治疗性血管生成(t h era peuti c ang iogenesis).这一方法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较多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应用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冠心病具有可行性,其具有广阔的前景,有望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9.5 小结当今冠心病发病率极高,已成为最主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治疗上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应针对不同患者及不同的设施条件采用及时最佳的方法,最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参 考 文 献1杨颖林,唐玉清.活血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21.2梁艳丽,武平.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40例 J.陕西中医,2000,21(9):387.3尹新中,贾英杰,李艳梅,等.滋阴益气补肾法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 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477.4党秀英,张秋华.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2):43.5曹克将,李春坚.冠心病诊治进展 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193.6伦国英.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6):724-726.7刘健,丛洪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J.医学综述,2008,14(6):2512-2516.8王玉凤,柳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4):375.9霍勇,王日胜.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J.实用老年医学,2005,19(3):118-120.10Guyton RA.Co ronary a rtery bypass is super i o rt o drug-e l uti ngsten ts i n m ultivesse l co ronary arte ry disease J.Ann T ho racSurg,2006,81:1949-1957.11R aja S G.D rug-e l uti ng stents and t he future o f co ronary arte rybypass surgery:facts and ficti on J.A nnT horac Surg, 2006,81:1162-1171.12P ereira AC,M i w a S,K odama D,e t a.l C li nical j udg m ent andtrea t m ent opti ons i n stable mu lti vesse l coronary a rtery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one-year fo ll ow-up of t he MA SS!(M ed ici ne,A ng ioplasty,o r Surgery Study!) J.J Am Co ll Car dio,l2006,48:948-953.责任编辑 赵贤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