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版)

合集下载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复习资料》肩关节肌肉与运动肩带主要肌肉的运动肘关节肌肉与运动脊椎肌肉与运动髋关节运动肌动学图标踝关节肌肉与运动1.阻力训练的强度表示?运动速度?呼吸?2.Mr.fit,平板我退的1RM检测结果为120Kg,训练方案中,该组训练强度为10~12RM。

那么该组负重应为多少kg?3.巨大组式训练法的特征?举例说明金字塔的训练方法都有哪些方式?4.演示离心训练法,离心训练法的用途和弊端?5.肩关节和肩带的运动方式?监管及和肩带主要运动肌群和主要功能?6.脊椎运动的主要方式?主要肌群及肌群主要功能?7.肘关节和尺桡关节的主要运动方式?主要肌群及各肌群主要功能?心肺适能运动处方的制定基本信息1.请计算BMI和WHR2.张建先生是否肥胖?如果是请判定肥胖类型。

3.张建先生的CHD阳性危险因子和阴性因子都有哪些?请对张先生的运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4.根据风险等级评估,为了提高心肺适能,张建先生的靶心率范围是多少?请用%HRR表示该靶心率范围。

5.请为张先生制定一个提高心肺适能的运动处方DM的运动处方一、DM的病变特点与体适能状态(一)DM的分类1.T1DM(5%)2.T2DM(90%-95%)3.其它特殊DM(二)T2DM的发病诱因1.PA不足2.饮食过油腻、过甜、过饱3.苹果型肥胖4.压力过大5.遗传(三)DM的体适能状态心肺适能、身体成分、肌肉适能、柔韧适能二、DM的治疗手段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三、运动测试1.DM病人在进行运动之前应进行医学检查——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力。

2.DM病人应认真检查有无动脉粥样硬化,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是正常人2倍以上,是DM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DM病人,当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病变后,会造成运动时供血不足,表现为心慌、气短、头晕、低血压、运动中猝死和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DM病人无症状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7-8倍。

DM病人安静心率过快可能预示着已经产生自主神经病变。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第43页,此课件共53页哦
6.基本知识的自我教育
如果不清楚减体重及维持减重后体重的基本原则, 则减体重计划不易成功。这就是为什么10个人中只有3 人能达到减体重的目标,而且在这3人中往往只有一位 能长期维持该体重的原因。
第44页,此课件共53页哦
7.如果达成目标,酬赏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 当 在实践任 何计划中能根据 以上的指导方针进行,则必定能完成拟定目标。一旦达 成目标,不妨酬赏自己,如为自己买一套新的运动服装、 运动鞋或是你很久以前就想买的特别物品。
9.认清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或挫折
犯错在所不免,但这并不代表失败;失败只降 临在那些放弃的人身上。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可以 帮助你免于重蹈覆辙。
第47页,此课件共53页哦
10.经常检查进展情形
在实施身体活动锻炼计划中,并不是所有目标 都能完成的。若目标无法达成,则需要重新评估所 拟定的方案,对一般性或特殊性目标作一调整,或 是两者同时调整。健身计划参加者存在着个体差异, 不可能每个人都同步提高,不妨多给自己一点弹性, 并不时检点自身的行动计划。
②每日三餐的时间要有规律,不吃零食; ③每天要吃早餐; ④保证每晚7-8h的睡眠; ⑤不吸烟; ⑥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⑦保持适当的体重。
第29页,此课件共53页哦
提高体适能和增进健康
(一) 自我负责的态度
(二) 体育锻炼 (三) HELP哲学观与健康 1.H即Health,代表健康------是生命的根本 2.E即Everyone,代表每个人------健康行为 3.L即Lifetime,代表一生------健康行为的积累 4.P即Personal,代表个人------需求 (四)政府重视
肌耐力
能够从事
活动的最 大极限(活

上海体育学院《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1

上海体育学院《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1

上海体育学‎院《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考试试题1‎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1、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

是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技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

3、BMI =体重 kg / 身高 2 m2Body Mass Index‎,又称体重指‎数,是一个参照‎个体的身高‎来评价其体‎重是否合理‎的简易指标‎。

4、体型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肌肉和骨骼‎的发达程度‎与脂肪蓄积‎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5、离差法以大样本调‎查资料的平‎均数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对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等‎评价的方法‎。

二、填空(共26分,每空1分)1、身体形态测‎量内容主要‎有_体格测‎量_、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身体姿势测‎量等。

2、上肢全长是‎测量肩峰点(尖)至中指点(尖)的垂直距离‎。

3、上臂部皮褶‎厚度的测量‎部位是肩峰‎与上臂后鹰‎嘴连线中点,皮褶趋向与‎肱骨平行。

4、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有‎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超声波法、CT法(核磁共振法‎、电阻抗法)等,通常以水下‎称重法作为‎效标,而皮褶厚度‎法因简便易‎行,适于群体测‎量。

5、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6、青少年儿童‎运动处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心肺功能锻‎炼和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素‎质的提高。

7、测量的科学‎性是指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

8、体型的分类‎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的程度。

三、单项选择(共10分,每题1分)(请在相应选‎项的字母上‎画圈表示)1.影响测量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是A.受试者个体‎差异 B.测试标准 C.样本含量D.测量误差2.人体测量点‎确定的主要‎依据 A.骨性标志 B.皮肤皱褶C.肌性标志D.以上都是3.对4-5-2体型的命‎名是 A.外中型B.内中型 C.内外型D.均衡型4.围度测量被‎用于评价身‎体成分时,常用的一些‎围度指标不‎包括:A.腰围B.腹围C.臀围D.上臂围5.测量皮褶厚‎度时,测试人员将‎被测部位皮‎褶捏起读数‎时,应该:A.卡钳在捏起‎部位读数B.读数后放开‎捏起手 C.放开捏起手‎后读数D.以上都不对‎6.身高测量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紧贴‎立柱:A.头 B.足跟 C.两肩胛间 D.骶骨7.当所选择的‎效标为名次‎顺序量表时‎,可使用__‎____法‎进行有效性‎检验。

体适能评定理论及方法健康评估

体适能评定理论及方法健康评估

一、健康状况问卷
【第一部分】 个人信息
健身指导员应该随时掌 握这些信息,以备需要时联 系运动参加者的家庭成员和 医生。
【第二部分】个人病史
病史和家族史信息能 够帮助健身指导员制订适 当的身体活动计划以及确 定对参加者进行相关知识 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态度
健身指导员可以帮助参加者改变这些 行为,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适能评定理论及方法健康评 估
学习目标:
• 明确对参加体育活动者进行健康状况 评估的目的。
• 掌握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 者制订运动计划的原则。
• 掌握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
五方面的评估:
•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 是否存在着促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
因素。 • 是否存在着某些疾病征候或症状。 •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 体适能测试结果。
mlkg-1min-1
三、运动医务监督的具体操作
运动建议应建立在对参加者当前身体 状况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参考医 生等专业人员关于限制因素的建议。对 于在某些体适能成分项目上水平较差的 参加者,进行针对性的运动使这些方面 得以提高。
对于参与剧烈运动健 身计划者而言,建议他们 在开始运动前应该进行详 细的医学检查,或要求他 们填写健康问卷也是简便 易行的方法。
小时的中等强度运 动
身体健康状况
关节炎
过长的时间用于驾驶、
听力缺失
搬运、坐或站立
接受过背部、眼睛、 痛风
肺部和颈部手术 腰背疼痛
测试值
体脂率 女子<15 % 或 >30%;男 子<6% 或 >25 %
仰卧起坐<10 坐位体前屈<15cm

体适能理论考试考点

体适能理论考试考点

北京大学体适能课程理论考试考点健身效果和有氧运动的频率、强度和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有关,要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和频率。

练习方法:1、主要以大肌肉群而不是小肌肉群参与运动的方式。

2、每周练习3-5次。

运动持续的时间在30-60分钟。

(都是指普通人群,专业运动员不够)3、运动的强度控制在靶心率范围之内,该心率范围既安全又有效靶心率是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时有效、安全的运动心率范围,通常用来调节运动负荷。

靶心率计算方法为最大心率乘以60%-80%。

最大心率指人体做极限运动时的心搏频率。

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估计:最大心率=220-年龄。

以健康为目的进行体育锻炼时主要采用的基本控制原则:次数、强度、时间。

次数表示一个人的运动周期,如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若要良好的锻炼效果,则每周锻炼3-5次。

强度:对有氧运动强度控制,可以通过测量心率来实现。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心率控制在靶心率范围内。

在力量练习中可以控制练习器械的重量、练习组数和次数来贯彻次数的控制原则。

要使自己现有身体健康素质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必须在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后逐渐加大现在锻炼时的运动强度,并完成一个从适应到不适应到适应的循环往复练习的渐进过程。

时间是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

为了提高心肺循环系统的耐力,有氧运动每次应该持续进行的时间是30-60分钟。

练习强度直接影响持续运动时间。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运动时间比控制强度容易的多。

如:跑15分钟没有限制和10分钟跑5圈,分别是没有和有强度。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的握力和肺活量都是以指数进行评价的。

有氧运动一般指慢跑、健美操、游泳、健身舞等。

发展上肢力量有杠铃、卧推、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游泳属于耐力。

心率在运动强度的监控的作用:估计体温身高、判断运动疲劳、评定心肺功能、确定运动强度。

运动员运动后测十秒钟的脉搏。

我们的三分钟台阶测试。

是评定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立定跳远评价人体的爆发力。

50米评价人体的速度。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共43页文档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共43页文档


2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3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体适能专项理论考试题库

体适能专项理论考试题库

体适能专项理论考试题一、填空1体适能,与人体————————、劳动和————————以及———————————有着密切的关系。

2体适能可分为———————————————和————————————————有关的体适能。

3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包括————————、————————、————————、——————等。

4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适能包括————、————、————、————、—————、——————。

5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包括积极的——————————和积极的————————————。

6有氧运动是指以有氧——————为主的运动,这类运动包括—————、——————、——————、——————、———————活动等。

7肌肉锻炼的基本形式—————————、—————————、———————————。

8有氧运动的练习方法—————————、——————————、————————————。

9速度按其运动中的表现可分为————————、————————和周期性运动的——————三种形式。

10灵敏性是指—————或—————————在活动过程中,—————而又—————地变化移动方向的能力。

二、判断题1心肺适能又称有氧耐力或者心肺耐力。

(×)2肌肉适能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能力。

(×)3身体成分是指人体含肌肉、骨骼、脂肪和其他组织的比率。

(√)4速度是指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内完成动作的能力。

(√)5爆发力是指肌肉在最短时间内克服阻力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的能力。

(√)6协调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与熟练的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7平衡是指人体运动或静止站立时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8反应时是指对某些外部刺激做出生理反应的能力。

(√)9一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就可增加心肺功能适应能力。

(√)10持续时间是指一次有氧锻炼时间,一般应为20-60分钟(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健康体适能复习资料

健康体适能复习资料
3,肌肉适能训练效应:
1)肌肉肥大。
2)神经肌肉运动控制能力增强3)同步训练效应。
第四章柔韧适能
1,柔韧适能:
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 组织的弹性和伸张性的范围和能力。
2静态柔韧适能:
指单个关节或一组关节在相对静止状态下保持自身最大静态活动可及范围 的度量。
3,动态柔韧适能:
5,间歇训练:
在两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的间歇休息,在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 开始下一次练习的训练方法。
1,有氧运动的定义、活动特征、方法
定义:
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等能源物质有氧氧化的健身运动形 式,这类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慢肌纤维活动来完成。
活动特征:
练习形式、强度、运动负荷、持续时间、频度和最佳练习负荷。
人体在进行有大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过程中,当有氧运输系统的心泵 功能和肌肉的氧利用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 量。
3,心输出量:
是衡量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特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输出
的血量,它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4,有氧运动:
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等能源物质有氧氧化的健身运动形 式,这类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慢肌纤维活动来完成。
年龄和性别
2,柔韧适能的训练原则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柔韧练习要与呼吸相配合 运动前后都要做拉伸运动 拉伸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 替换拉伸不同部位的肌群
6)拉伸幅度要适度。
第五章身体成分
1,身体成分:
是组成人体组织、器官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和,通常以体脂肪为核心将身体 成分划分为体脂重和去体脂重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测量的可靠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体适能: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

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技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

3.体型: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4.测量的有效性: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

5.测量的客观性: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6.百分位数法:以大样本调查资料的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其它百分数为离散距进行分等级评价的过程。

7.身体成分:是身体脂肪含量和非脂肪组织分别占体重的百分比。

8.BMI:体重指数,是一个参照个体的身高来评价其体重是否合理的简易指标。

9.测量与评价:测量是将一些可以测得的物理量、非物理量转换为数值或记号,进行资料汇集、信息收集的过程。

评价则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科学分析作出价值判断,赋予被测量事物某种意义的过程。

10.骨龄:是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11.靶心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时有效而且安全的运动心率范围。

12.热价: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13.氧热价:机体每消耗1L氧所能够产生的热量。

14.运动风险:运动训练和体适能测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包括运动损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5.生活方式: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思的反映。

16.基础代谢率:机体在静息状况下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热量。

17.超负荷原则: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运动者所做的运动必须达到某个基本阈值,即运动量的最低要求要超出平常所习惯的负荷。

18.上肢长: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19.跟腱长: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

填空:1.身体形态测量内容主要有体格、体型、身体成分、身体姿势测量2.上肢全长是测量肩峰点至中指点的垂直距离3.上臂部皮褶厚度的测量部位是肩峰与上臂后鹰嘴连线中点与肱骨平行4.身体成分测量方法水下称重、皮褶厚度、超声波,常以水下称重为效标,而皮褶厚度适于群体测量。

5.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遗传和环境因素6.青少年运动处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心肺功能锻炼和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素质的提高7.测量的科学性是指测量的可靠、有效、客观、经济性和标准化。

8.体型的分类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的程度。

9.身高测量受试者自然立正姿势站,足跟、骶部和两肩胛间贴立柱,保持眼耳_水平。

10.督促运动行为改变的方法有正确评定、自我监控、目标设定、强化巩固和立下保证。

11.体型分类依据是人体脂肪、肌肉、骨骼发育发达程度。

第一内胚叶成分,第二中胚叶,第三外胚叶12.体质的范畴包括五个方面:形态、机能、素质、心理、适应13.运动员选材所需得典型性特征是那些具有保守性和非代偿性特征的指标。

14.目前常用的四种发育年龄为:形态年龄、第二性征、牙齿年龄、骨骼年龄。

15.骨龄的判别方法有图谱法和计分法。

16.测量量表的四种类型为名称、比例、区间、顺序量表17.直立时足跟最向后突出的一点称为跟点。

18.对心肺机能做全面评价,应当测量在相对安静、定量负荷、最大负荷状态下即三态反应19.以最大吸气后,一定时间内尽快呼出的气量为时间肺活量。

20.跟腱长是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21.体型是人体对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和组成成分的描述22.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之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身体姿势测评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

23.心肺机能测评最常用的指标是心率和血压24.体重指数(BMI)是一个参照个体身高来评价其体重是否合理简便易行指标25.上臂长是指手臂自然下垂肩峰点至桡骨点之间距离26.机体每消耗1L氧所能产生的热量称为氧热价27.基础代谢率氧摄取量约为3.5 ml/(kg·min),这称为 1 梅脱28.在水平面上慢跑和跑步的净耗氧量接近步行的2倍,即7 ml/(kg·min)29.基本营养素一般被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问答:1.试举一例心血管耐力水平的测试方法。

12分钟跑测试:场地器材(秒表、口哨、距离标记。

400米标准田径场,8等分,每段距离为50米。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每一名受试者需一名计时员。

发令起跑后,要尽自己最大力量跑完12min,该受试者12min内跑的距离即为测验成绩。

每名记圈员要记住受试者跑过的圈数。

当听到“停跑”信号后,即刻几下受试者的所在点。

测验成绩等于圈数×400米+最后一圈跑的段数×50米+最后一段所跑的米数。

2.试简述督促运动行为改变的方法。

正确评定;自我监控;目标设定;强化巩固;立下保证3.试举一例柔韧性的测试方法。

坐位体前屈:器材:坐位体前屈计方法:测定台约30cm高,受试者直腿坐在地上,双足跟(赤足)置于台面,背部、后腰紧靠壁面,双臂及手指伸直下落至台高的指尖点为测定基点(0cm),上体尽量前屈,两臂及手指伸直,两手并拢,指尖轻轻推动尺上的游标下滑直到腰部无法弯屈,手臂不能前伸为止,两指尖到达点保持数秒的位置记录基点到指尖到达点的垂直距离。

评定:评价表。

4.试举一例柔灵敏性的测试方法。

10s立卧撑:场地:地板、秒表、哨子。

测量方法:受试者并腿直立为考试姿势,屈膝至蹲撑(A),两脚后撤伸直成俯撑(B),再收腿成蹲撑姿势(C),然后站起原成开始姿势(D)。

连续做10s。

A、B、C、D各计一次,完整动作共计4次。

记录完成次数。

测量2次,取最好成绩。

评定:评价表。

5.简述心肺机能的含义。

(127页)也称为心血管机能,或有氧能力,是衡量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入动脉输送到各组织脏器(如肌肉的能力)的良好指标。

6.制定运动处方时A、B、C型行为模式的特点。

(231页)A型往往积极进取、干劲十足、时间紧迫感强,但缺乏耐心。

B型行为者往往倾向于逍遥自在、缺乏进取、行为随便。

C型“善良”,隐忍或自我牺牲,合作且愉快,不果断,耐心,服从外部权威,而且消极情绪不外露,特别是气愤情绪。

7.简单陈述在力量训练运动处方中,负重训练的顺序以及不同训练目的下运动强度的设定。

顺序:通常是先从大肌肉群(如胸肌和背肌)练起,然后逐渐延伸到小肌肉群(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强度设定:以发展最大力量为主的抗阻力练习应采用每组1~5RM的负荷强度;以发展肌肉力量和体积为主的训练强度是每组6~12RM;以发展肌肉耐力为主的训练强度则是每组重复60%的1RM20~50次。

8.描述在已知基础代谢率情况下不同运动强度每日热量需要的估算方法。

低强度:基础代谢率(RMR)×1.4中低强度:RMR×1.6中高强度:RMR×1.89.如何应用BMI体重指数评价形态健康状态?个人应保持自身的BMI指数在25以下,而BMI指数的正常范围在19~25之间,若个人的BMI指数处于25~27之间时,一般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体重过高,心血管疾患的发病危险比正常人有所增加。

10.请简述体适能的各组成要素。

1.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心肺血管机能,身体成分,肌肉骨骼系统;2.与竞技运动能力相关的: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爆发力,反应时,速度;3.代谢性体适能: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11.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什么还提倡多进行运动健身?事实上,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其危险性是非常低的。

运动中出现风险其本质其实是疾病,运动只是诱因,适量运动可以改善疾病状况。

从体适能和健康的角度来说,进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的长期效应能降低疾病的发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强柔韧性、减少脂肪等。

12.提高心肺机能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

一.运动强度为50%~85%,大多数人而言最佳强度为60%~80%。

二.运动持续时间由运动强度来决定(运动强度为消耗热量10kcal/min,耗氧量为2L/min,要达到300kcal的总工作量,运动持续时间则是30min。

)三.运动频度以每周3~4次为宜。

13.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如何补充水分。

运动前2小时应饮用约500ml的水,在进行耐力运动前的15分钟再喝500ml水。

如果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或更久,尤其是在湿热的环境中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补水应每隔15分钟喝150ml水。

运动结束后称体重,减轻的体重和体液补充之间的比例为:体重每减轻0.5kg应饮下480ml的水。

计算题:1.一名普通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为50ml/(kg·min),需要以60%的最大摄氧量的强度在平面上跑步,其跑速应是多少?参考:86页——“反过来……”2.一名20岁男子,测得安静心率为80次。

用心率储备估算其60%最大摄氧量强度下的靶心率。

参考:138页——“例如……”题型:名词解释24分,6题,填空30分,30空,简答36分,6题,计算一题,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