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与糖尿病足的证治异同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
文献报导糖尿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为非糖尿病的11倍,虽没有微血管病变的特异性强,但诸如患糖尿病的年龄、病程、血脂血压水平、血糖控制程度、有无并发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损害等许多因素均可能成为非糖尿病人所没有的动脉样硬化的促发因素。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以及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动脉闭塞,局部组织缺血。
本病早期仅感下肢困倦、无力,感觉异常,麻木,膝以下发凉。
至动脉闭塞期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严重时发生下肢溃疡、坏疽。
本病早期发现与诊治可延缓其进展,降低截肢率。
1 诊断1.1 临床表现:DLASO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关。
除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引起肢体缺血的临床表现外,尚可并发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皮肤微血管病,使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化。
也可引起肢端坏疽的发生。
1.1.1 症状:初期常感小腿、足部发凉、软弱、困倦。
动脉病变影响所供血的神经干时出现麻木、蚁走感、针刺感。
行路不能持久,小腿乏力加重,休息2~3MIN后即消失,常为DLASO最早症状。
逐渐发展,动脉管腔狭窄并闭塞时出现间歇性跛行。
站立货稍事休息后疼痛能缓解。
在闭塞早期稍微变更体位就会引起疼痛;如已有疼痛,体位改变时也可减轻。
患肢对温度的变化也较敏感,对热的耐受行降低。
病变发展至中期闭塞阶段,出现静息痛,为肢体进行性缺血并缺血性神经退行性变所致。
肢体疼痛常在安静休息时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加重,从近端向远侧端放射,并有蚁走感、麻木、烧灼感、针刺感,肢端发凉,夜间尤甚。
严重时昼夜疼痛与感觉异常。
1.1.2 体征1.1.2.1 皮色:患肢小腿和足趾变细,皮肤光滑、发亮,毳毛脱落或消失,趾甲生长缓慢,易脆,增厚,有平行嵴形成。
下肢皮肤常有片块状色素沉着。
1.1.2.2 动脉搏动:动脉搏动消失常为DLASO重要体征。
蝈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最常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
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糖尿病足截趾术后VSD引流的护理

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糖尿病足截趾术后 VSD 引流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11-26T13:22:43.589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7期作者:康喜格铬[导读] 目的分析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足趾截肢后VSD引流康喜格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乳血管外科,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目的分析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足趾截肢后VSD引流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以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分析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趾截肢行VSD引流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症状进行处理。
结果创面愈合,预后良好,无并发症。
结论保持患者正确的引流位置,进行适当的负压吸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 VSD 护理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发生于大中动脉、累及腹主动脉及其远端主动脉,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当阻塞严重时,将导致截肢[1]。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以ASO为基础的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此外,糖尿病和ASO互相作用和影响,使此类患者的伤口难以愈合[2]。
本文报告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糖尿病足截趾术后的患者,脚趾截肢后,患者伤口坏死且未愈合,伤口内有许多脓性分泌物。
因此,医护人员采用VSD全方位引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肉芽组织均匀整齐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5年前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未行任何治疗。
一个月前,出现左足第四足趾发黑坏疽,2021年4月23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坏疽,行左足第4足趾截肢手术,术后至今切口一直没有愈合,并且有许多脓性分泌物,为了进一步治疗,他于2021年5月18日入院,入院后,患者精神萎靡,伤口有许多脓性分泌物,伴发烧,最高体温可达38.8℃,2021年5月19日进行了伤口分泌物培养,并在左足置入VSD引流管一根。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

03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05
结果呈现:以图表、文字等 形式呈现评价结果,便于理 解和传播。
02
评价指标:设定评价指标, 如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 活质量等。
04
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 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 析、相关性分析等。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医 疗费用降低,提高了医疗
资源的利用效率。
谢谢
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其他血 管疾病的区别
A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其他血 管疾病的鉴别要点
C
B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糖尿病、 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关系
D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和 非典型表现
诊断标准
1. 病史: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 病、吸烟等危险因素
2. 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
3. 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超声、 CTA等
4. 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血小板 聚集等
5. 鉴别诊断:与其他血管疾病如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相鉴别
危险行为因素
3
吸烟
吸烟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 01 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 02 硬化闭塞症的风险
吸烟还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03 进一步增加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
3. 提供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 方法和措施
4.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
5. 鼓励患者积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方法
01 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普及 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知识
02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海报、手册等资料, 方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知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
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6级:组织溃疡、坏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概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在严重程度下甚至会出现坏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用方法。
在病情较为初期的时候,采取中医外治法能够见效快、副作用小,并且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本文将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初期的中医外治法进行概述。
1.理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
其基本理论是通过激活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康复。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用于舒张血管,提高血液的运输和输送能力。
常用的方剂有桂枝汤、生姜汤等。
可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
2.温通散寒法温通散寒法在中医外治法中非常常见。
通过使用温热的中药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下肢血管得以运行良好,减轻下肢寒冷和麻木、疼痛等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加味四君子汤、理中扶正汤等。
可以促进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汤药协同法汤药协同法是一种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用方法。
可以通过不同的汤药组合来治疗不同类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常见的汤药组合有桂附地黄丸、生化汤等。
可以促进肌肉的营养供给,增强人体的机能。
4.针灸配合疗法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其可以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起着辅助疗效。
通过针刺的方式激活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减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出现。
常用的针灸点有足三里、气海、涌泉等。
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总之,中医外治法可以减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在治疗之前,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中医外治方法。
此外,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要求进行治疗,并且注意生活习惯的养成,将有助于治疗效果。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诊治进展

演变的必然结果。发病根本在于气阴亏虚,阴阳失衡,同时 又多兼有血瘀、痰湿。脏腑辨证以脾肾亏虚为主,在治疗上 常采用行气健脾、调理阴阳以扶正,化瘀通络止痛以祛邪。 庞雅玲等[10]认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在消渴病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根基上,又出现血脉涩滞、瘀血痹 阻的变证。庞鹤[11]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特点 为:在气虚的基础上进而运化失司,湿邪趋下,聚成痰浊,流 于血脉,血脉为之虚涩致血瘀而阻滞;湿邪痰浊聚于筋脉, 日久化毒,浊毒血瘀损伤经脉,导致局部失于濡养,肌肤失 养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浊毒血瘀阻于筋脉肌肤,营气不从, 逆于腠理,出现发热、灼痛,以致出现溃疡,血行闭塞,最终 导致脱疽。吴深涛[12]依据患者多见趺阳脉减弱或消失,下 肢厥寒、麻木、疼痛,疮面色淡失润,冷痛夜间尤甚等临床表 现,认为糖尿病下肢溃疡多属阴证,虽有部分患者出现患肢 皮肤红肿胀痛,疮周灼热疼痛等证,但其根本源于阳虚气化 推动无力,瘀血内生,浊毒内蕴,此阴霾之气郁久而化热出 现阳虚为本,浊毒为标的表象。故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 变及溃疡发生的病机在于阳不导气,寒凝血瘀,浊毒内蕴。 2 治疗 2.1 中药汤剂:黄丽华[13]运用身痛逐瘀汤治疗DLASO患 者42例,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 率达95.2%,而对照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 73.8%。中药身痛逐瘀汤中秦艽、羌活、没药有祛风除湿、散 寒、散血祛瘀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均有抗炎镇痛功效), 桂枝温经止痛,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当归活血化瘀、通络 (地龙尚可抗血栓、增强免疫力),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 牛膝引药下行,诸药合用能有效减轻糖尿病肢体动脉的狭 窄度,改善患者的肢体动脉血液循环,防止该病进展、预防 糖尿病坏疽发生。刘萍[14]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DLASO患者 30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83.3% 。该方 有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西医研究该方可通过扩张外周血 管,增加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溶解血栓,从 多途径、多环节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李长 辉[15]运用当归四逆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30例,治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
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理论(中医学)预测试题卷六

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理论(中医学)预测试题卷六[单选题]1.患者,男,23岁。
右前臂内侧有红丝(江南博哥)一条,向上走窜,停于肘部。
用砭镰疗法的操作要点是()A.沿红线两头,针刺出血B.梅花针沿红线针刺,微微出血C.用三棱针沿红线寸寸挑断,并微微出血D.用三棱针点刺出血E.梅花针沿红线针刺,微微出血,并加神灯照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诊断为红丝疔,用砭镰疗法的操作要点是三棱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
[单选题]2.实喘和虚喘的鉴别,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呼吸深长有余与短促难续B.呼出为快与深吸为快C.气粗声高与气怯声低D.病势急骤与徐缓E.痰多与痰少参考答案:E[单选题]3.妊娠后小腹隐痛,面色萎黄,心悸少寐,中医辨证为()A.气郁B.血虚C.肾气亏损D.虚寒E.脾肾不足参考答案:B[单选题]4.痰热壅肺证与肺热炽盛证的主要区别是()A.喉中痰鸣B.溲赤便秘C.咳喘息粗D.鼻翼煽动E.发热口渴参考答案:A[单选题]5.下列各项,不属六味地黄丸主治的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盗汗遗精B.耳鸣耳聋,头晕目眩C.骨蒸潮热,手足心热D.小便不利或反多E.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单选题]6.按五行属性分类,五化属土者是()A.生B.长C.化D.收E.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五化中生、长、化、收、藏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单选题]7.脾虚带下的主要证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带下质粘稠,有臭气B.面色萎黄,精神疲倦C.纳少便溏D.带下质粘稠,无臭气E.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参考答案:A[单选题]8.治疗便秘气滞证,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A.脾俞、胃俞B.气海、神阙C.关元、命门D.合谷、曲池E.中脘、行间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便秘气滞证取八会穴之腑会中脘通降腑气,肝郁气滞,泻行间以疏肝气。
糖尿病足的诊治指南解读参考PPT

糖尿病足的诊治指南解读
• “糖尿病下肢缺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同时出现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前后,只要具备 这二个因素就称为糖尿病下肢缺血。糖尿病下肢缺血 具有的临床表现基本与单纯动脉硬化造成下肢缺血相 似,不过前者症状与体征更严重。
• 主要表现:早期缺血症状:足部麻木,皮肤发凉, 仅在活动后有疼痛感,即为间歇性跛行;中期的代偿
三者缺一不可,否者就不能称其为糖尿病足。 没有组织缺损的足可以是“高危足”。
感染不是必须的,但是大多数都会有感染,尤 其是缺血情况下极易感染。
6
糖尿病足的诊治指南解读
• 糖尿病足的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 出。
• 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 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
•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 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
7
糖尿病足的诊治指南解读
1、糖尿病的严重性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其并发症。 糖尿病所致的血管病变是形成并发症的基础。
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发生动脉硬化的机率较 非糖尿病病人增高19倍,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 可高达40倍。
3、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形成肢体缺血的发病率进而 更为增高。据统计,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发生率, 在男性糖尿病病人中比非糖尿病人高53倍,在女 性高71倍。美国每年因糖尿病坏疽而截肢者超过4 万人。
15糖尿Βιβλιοθήκη 足的诊治指南解读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管珩,刘志民,李光伟等,中华医学杂志,2007;87 (1):23-27。
1、15家医院参与,总计1397例; 2、入选标准:年龄在50岁及其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
者,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或 血脂异常。 3、排除标准:A、截肢者;B、一月内脑血管或心 肌梗死发作者;C、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都属于中医学的“脱疽”范畴。本文结合临床, 9 从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
两者的异同进行探讨, 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虚瘀证” 而糖尿病足属于“热瘀证” , 。 关键词 : 脱疽; 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足; 闭塞性; 病因病机
d i1 3 6 / .sn 1 0 —9 4 2 1 . 4 0 3 o:0. 9 9 j is . 0 38 1 . 0 2 0 . 9 文章 编 号 :0 3 8 1 2 1 一40 9 42 1 0 —9 4( 0 2)0 -7 2 )
部 、 部或 者 小腿 , 踝 严重 者 可 出现 全身 中毒 症状 。糖 尿 病 足 坏疽 的特 点好 发 于 身 体 负重 和皮 肤 厚 韧 的 足 掌 、
足跟 部 , 部 的高 糖状 态 使 其 感 染严 重 程度 较 动 脉 硬 局 化 闭 塞症 为重 。糖 尿 病 足 神 经病 变 、 血是 其 主要 病 缺 理 基 础 , 二者都 可 导致感 染 的发生 。糖 尿 病人 肢 体 而
[ ] 奚 九一 . 尿 病 足 肌 腱 变 性 坏 死 症 ( 疽 ) l 研 究 [ ] 上 海 2 糖 筋 的 临床 J.
中 医 杂 志 。9 65 1 . 19 ,( )
[ ] A do 3 n rsG. Dansc ad te pui at i nevni si h i ot n hr et r r lit et n n te g i a c ea r o ucrae daei ot[ . Da e s l 2td i t f e b c o J] ibt Mea R s e ,20 e t b e R v 0 4,
改变 较 明显 。
防、 治疗糖 尿 病 足 的关 键 所 在 , 者 病 因病 理 相 互 重 二 叠, 在诊治 过程 中又有 很 多 相 似之 处 。只有 明确 二 者
病 因及 临床表 现 的异 同 , 治疗 中才 能 取得 较 好 的l 临床
疗效 。在 临床 治疗过 程 中不 仅要 做 到对 症 治疗 , 还要 做 到对 因治疗 , 整体 辨证 与局部 辨证相 结合 , 尤其 在坏 疽 的处理 中 , 显得 尤 为 重 要 。只 有 同 时兼 顾 对 因 治疗 与对 症治疗 , 能充 分 发挥 中西 医 结合 疗 法 在 周 围血 才 管 疾病 治疗 中的特色 优势 。
通 ,阳气 不能 温达 四末 ,肢端 无 血供 养 , 外邪 内犯 , 或 或郁 邪化热 , 最后 出现 肢端坏 疽 脱落 。但 二 者 的主要 发病 原 因及病 理却有 明显 不 同。 中医认 为动脉 硬化 闭
塞症 患者 的肝 、 、 等 脏腑 阳气 虚 损是 其 根 本原 因 , 脾 肾
动脉 硬化 闭塞 症 和 糖 尿病 足 ,都 属 于 中 医学 的 “
以上 的患 者 , 6 而 0岁 以上高 龄患 者发病 率最 高 , 且 并 本病 由于 肌腱变 性失 活 ,故 易继 发 感 染 ,符 合 中 医理
论高龄 肝 肾渐虚 ,久则 气 阴 内耗 ,气 不 化 湿 ,阴不 养
胃中积热 , 灼 阴津 , 因情 志不 畅气 郁 化火 , 因 劳 消 或 或
欲过 度 , 火 炽 旺 ,消烁 肾精 ,遂 成消 渴 , 渴 日久 , 相 消
盾, 急则 治标 ,以 清 热解 毒 、 血 养 阴 为 主 以祛 除 实 活
邪 。缓则 治 本 ,以 益气 活 血 、 阴通 络 、 益 脾 肾 、 养 补 扶 正 固本为 法 以促 进 侧 支循 环 的建 立 ,改 善 肢 端 的 血 供 。热毒 证期 是该病 发展 的重 要 阶段 , 于好 转 或恶 处
1 病 因 病 机 不 同
筋 , 1久 筋损 腐毒 为疽 。依其 l 床症 状有 恶臭 、 润 故 3 l 缶 浸
肿胀 等特 点 , 符合 中医湿性 下注 的“湿热 ”与 “湿 毒 ” 之证 , 实为“ 热瘀 ” 。
2 辨 证 施 治 不 同
动脉硬 化 闭塞症 与糖尿 病 足都是 动脉病 变为 主 的
作 者 单 位 : 龙 江 省 大 庆市 中医 医 院 周 围 血 管科 ( 黑 大庆 13 0 ) 6 0 0
不用 或少 用 苦 寒 药 物 ,且 要 中病 即 止 ,攻 伐 不 可 太
过 , 不犯虚 虚实 实之戒 。 方
糖 尿病 足 为消 渴 日久 , 消渴 加 重而 发 , 其 阴 或 故 阳气血 亏虚较 重而 动脉硬 化 闭塞症 发 生 ,先 由气 血 失 养 , 肤不仁 ,复感 外 伤诱 发 ,故 其 疼痛 较 动 脉 硬 化 肌
・
7 2・ 9
光 明 中医 2 1 0 2年 4月 第 2 7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2 V l 7 4 J MC pi 2 1 . o 2 . l
动 脉 硬 化 闭塞症 与糖 尿 病 足 的证 治 异 同
李 义 宋 启 刚 姜 杰瑜 王 绍 东 郎 彦 波 韩 永 峰
化 的关键 时 刻 ,清 热 时应 顾 护 正 气 ,要 用 甘 寒 之 品 ,
耗气 伤 阴 ,营卫气 血 俱 虚 , 脉 失 养 ,而致 身 体 麻 木 筋 不仁 。在此 基 础 上 ,复 感 六淫 之 邪 , 外 伤所 损 ,寒 为
遏经 脉邪 毒外侵 ,阻 滞 脉 络 ,气 血 不 行 ,而 令 经 脉 失 养 , 久化 热 ,热毒 内蕴 , 为脱 疽 , 疽 日久 阴损 及 瘀 发 脱 阳 ,阳虚则 可致 疽 毒 深 陷 ,成 为 内攻 脏 腑 之 重 症 ; 或 阴阳俱 虚 ,脾 肾生化 乏 源 ,变 为缠 绵 难 愈之 阴 证 。奚 九 一对糖 尿病 足 的研究认 为 , 病好 发 于糖 尿病 5年 该
参 考 文 献
[ ] 林毅 , 炳勤专科专病中医诊治丛书 ・外科分 册[ . 京 : 1 蔡 M] 北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 0 0:8 . 20 19
动脉 硬化 闭塞 症早 期 坏疽 和溃 疡往往 发 生在 足趾 部, 随着病 变 的进 展 , 染 、 疽 可 逐 渐 向上 发 展 至 足 感 坏
治疗 阳虚 型 的阳和 汤等 温燥 劫 阴之剂 也不 适宜 。更 不 能 因其 瘀 阻 脉 络 ,血 行 不 畅 而 妄 用 大 剂 破 瘀 攻 伐 之 品 ,重 伤 气 血 ,导 致 病 情 恶 化 。 临床 上 常用 顾 步汤 、 四妙 勇安汤 ,酌 加 活 血 通 络 的 丹参 、 七 、 龙 、 三 地 益母
脱疽 ” 、 “脱 骨 疽 ” 范 畴 。近年 来 由于 生 活 环 境 及饮
食结 构 的变化 ,二 者 的发 病 均 率 逐 年增 加 … , 者 在 二 病 变部位 、 I 表 现 及病 程 变 化 等 方 面 疑 似 点 甚 多 , 临床 给 临床辨 证论 治带来 一定 的 困难 。本文 拟对二 者 的病 机 辨证 、 治疗 原则 及临 床症状 等分 别进 行探讨 。
是 病 之 本 , 瘀 阻 络 是 病 之 标 。 临 证 时 应 抓 住 主 要 矛 血
不 能 畅达 四末 则 四肢 不 温 , 当寒 邪 郁久 化 热 ,热 盛 肉
腐 则 成溃疡 、 疽 , 为 “ 瘀 ” 坏 实 虚 。 中 医认 为糖 尿病 足是 消渴病 的并发 症 , 病 因有 其 内 、 两种 因素 , 外 内因是 由于长期 过食 肥甘 、 醇酒 厚 味 ,
疾 病 , 者都是 由于各 种原 因 导致 血瘀 阻络 ,血脉 不 两
动 脉硬化 闭塞 症与糖 尿病 足均 有 血瘀 的 表现 ,都 可见虚 实夹杂 的 情 况 ,但 二 者 的病 因 病 理 、 程进 展 病
等方面 都有所 区别 , 辨证论 治 时应 当有所 不 同。 故 动 脉硬 化 闭塞症 坏 疽 多 为干 性 坏疽 , 于动 脉 硬 对 化 闭塞症 和糖尿 病足 的患者 , 主张 采用 “ 都 蚕食法 ” 清 创, 只在 患肢 血 运 明 显好 转 ,坏 疽 分 界 清 楚 时 ,才 适
( u p1 :2 一3 . S p l) ¥9¥ 3
局 部 组织 缺血 ,皮 肤 易 损 伤感 染 、 经 病 变 使 皮 肤 干 神
燥 、 裂 ,痛 觉 丧 失 而 加 重 感 染 。如 不 及 时 治 疗 ,损 皲 伤 加 重 ,侵犯 软 组 织 、 膜 和骨 皮 质 导 致 骨 髓 炎 ,肌 骨
肉和肌 腱也 可受 累 ,最后 可导 致大 面积坏 疽 。
4 小 结
动 脉硬 化 闭塞症及 糖尿 病足 是下肢 缺血 性疾病 中 的高发 病种 , 同时动脉 硬化 闭塞症 又常 与糖尿 病并存 , 糖 尿病 足 的发病率 和截 肢 ( )率 逐年 上升 , 趾 已成 为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草 等 ,以兼 顾 标本 ,较为稳 妥 。
3 临床 症 状不 同
个 严重 的社 会经 济问题 , 严重 影 响着患 者 的生活质 量 ,
因此 , 如何 有 效 预 防 糖 尿 病 足 的发 病 显 得 尤 为 重要 。
动脉硬 化 闭塞症 是 糖尿病 的常见 大血 管并 发症 之
一
神 经病 变 、 管病 变在 糖 尿 病 足 的发 病 中所 起 的作 用 血
闭塞 症轻 。 内服 中药治疗 以益 气养 阴为 主 ,佐 以活血
光 明中医 21 0 2年 4月 第 2 7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2 V l 7 4 J MC pi 2 1 . o 2 . l
・ 9 ・ 7 3
通 络 , 忌 大量苦 寒 药 物 ,以免 克 伐 阳气 ,伤 津 败 胃 切
不 养则 麻木 , 肾 阳气 不 足则 下 肢 酸 软 无 力 , 指 为 脾 趾 人 体之 四末 , 为寒 湿和 外 邪所 乘 ,脾 肾 阳虚 ,阳气 易
从 足 掌切 开 ,清 除脓 腐 ,畅通 引流 ,使邪 有 出路 ,切 不 可 因怕损 伤组织 而姑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