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奥扎格雷氨丁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同时,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也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近年来,其在抗生素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将介绍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及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用途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奥扎格雷氨丁三醇的制备方法目前,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制备。
其合成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环化反应:首先,将一定比例的氮化钠和三丁胺溶于甲醇中,加入适量的溴乙酸乙酯,进行环化反应。
反应完成后,得到环化产物。
2.脱质子化反应:将环化产物溶于无水乙醚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质子化反应。
反应完成后,进行酸化处理,得到终产物。
3.结晶纯化:通过适当的溶剂和结晶条件,对终产物进行结晶纯化,得到纯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成方法仅为一种例子,实际制备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修改和改进。
二、奥扎格雷氨丁三醇的用途此外,奥扎格雷氨丁三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农业和动物医学。
在农业方面,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可以用于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动物医学方面,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可以用于治疗动物感染疾病,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
三、奥扎格雷氨丁三醇的组合物除了单一的奥扎格雷氨丁三醇,还可以将其与其他药物或化合物进行组合,以提高治疗效果或扩大应用范围。
1.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组合: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的组合更广谱,可以同时对抗多种细菌感染。
此外,由于奥扎格雷氨丁三醇对耐药菌株的敏感性较高,该组合更适用于治疗耐药菌感染。
2.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组合:奥扎格雷氨丁三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的组合可以提高治疗感染疾病的效果。
对羟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抑制机理

对羟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抑制机理如下:
- 对酪氨酸酶催化单酚底物L-酪氨酸和催化二酚底物L-多巴的抑制能力的研究表明,对羟基肉桂酸对单酚底物L-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更强,半抑制浓度为0.096mmol/L。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对羟基肉桂酸能与Cu²⁺发生螯合,使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 荧光光谱分析得到,对羟基肉桂酸在酪氨酸酶溶液中并没有出现荧光淬灭,反而随着对羟基肉桂酸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变强,说明对羟基肉桂酸被酪氨酸酶催化氧化成对应的醌类物质。
- 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对羟基肉桂酸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竞争性地占据了单酚和二酚底物的空间位置,并与酪氨酸酶中双核铜离子螯合,从而抑制酪氨酸酶催化L-酪氨酸和L-多巴氧化的活性。
酪氨酸酶结构功能分析及其抑制物的设计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18·2017年第1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3-0118-02酪氨酸酶结构功能分析及其抑制物的设计熊东彦,李志远,黄丹,慕昕,刘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黑色素生成与酪氨酸酶相关。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为了适当抑制黑色素生成,美白皮肤,我们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酪氨酸酶的性质,并针对其性质设计了抑制分子。
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了不同物种的酪氨酸酶系统进化树,发现东非狒狒、猕猴等的酪氨酸酶与人类的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在PDB数据库中预测到人类酪氨酸酶与巨大芽孢杆菌酪氨酸酶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最大相似度。
N端与C端分别有1个β-折叠,N端与C端之间有多个α-螺旋。
由此发现,Zn2+和Cl-能够有效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
黑色素合成受信号通路调控,JNK通路可以通过阻止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来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
雌激素为黑色素合成的“第一信使”,其作用通过ER途径介导,由此寻找到抑制其活性的分子,比如埃克替尼、阿帕替尼。
关键词:酪氨酸酶;生物信息学;抑制分子;系统进化树中图分类号:S917.4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3.118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能保护生物体免受紫外线伤害,过多的黑色素沉积易引发黑色素瘤。
黑色素合成受多个途径调控,其中,由酪氨酸酶参与的合成途径是黑色素合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酪氨酸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中,与生物体合成色素直接相关。
目前,酪氨酸酶在医疗美容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享受也越来越讲究,美白剂的开发随之成为化妆品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美白剂主要有熊果苷、曲酸等,文献表明这些物质均具有较好的美白功效,但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或稳定性较差。
酪氨酸酶作用机理

酪氨酸酶作用机理
酪氨酸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在乳制品加工、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作用机理是指酪氨酸酶能够将牛奶中的酪蛋白
分解为较小的肽链和游离氨基酸,从而改变牛奶的物化特性。
下面将
分步骤阐述酪氨酸酶的作用机理。
第一步:定位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
酪氨酸酶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活性中心,通常是一组氨基酸残基,能够催化酪蛋白的降解。
这个活性中心的位置和构成对酪氨酸酶
的催化活性和与其底物的亲和力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结合底物
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能够与酪蛋白中的特定结构域结合,从而使
酪蛋白在水中分解为多肽和游离氨基酸。
酪氨酸酶催化的反应在酪蛋
白中产生裂解,释放出破碎的多肽和氨基酸。
第三步:酶催化作用
酪氨酸酶催化的反应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水分子攻击酪蛋白中的肽键,断裂肽链,形成一个临时
的酰-酶过渡态。
第二步是氨基酸残基与酰-酶过渡态相互作用,并在酶的作用下
被氧化,释放氨。
第四步:酶与底物的解离
酶基本上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特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化学
反应后酶并不会消失。
在酪氨酸酶催化下,酪蛋白分解为多肽和游离
氨基酸,酶依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并可以继续催化其他反应。
在酶
催化作用完成后,酶与底物解离,以便继续催化下一个反应。
综上所述,酪氨酸酶作用机理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解释,即定位
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底物、酶催化作用和酶与底物的解离。
这一过程
可以加速降低牛奶中的酪蛋白分子,从而改变牛奶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应用价值。
酪氨酸酶抑制及激活作用动力学的分析

❖ 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不仅决定黑素 合成的速率,还是黑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因此 它给人体皮肤美白带来困难。酪氨酸酶的活性与黑素合成 量相关,控制其活力即可控制黑素生成量。因此,研究酪 氨酸酶的抑制,对防止水果、蔬菜的褐变,化妆品中的皮 肤增白,以及因酪氨酸酶催化产生黑色素引起的疾病(黄 褐斑、黑色素瘤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等),具有非常重要 的治疗意义。
一、实验基本原理
酪氨酸酶(Tyraseosinase ,Tyrase)又称儿茶酚氧 化酶(Ec.1.14.18.1)属于 多酚氧化酶(漆酶和二酚 氧化酶)中的一种。它广 泛存在于红薯、香蕉、苹 果、蘑菇、马铃薯及人体 等动植物中,也存在于微 生物,特别是霉菌之中。
在动植物体内,酪氨酸酶 对酪氨酸和其它酚类化合 物的代谢以及黑色素的合 成起重要的催化作用。酪 氨酸酶可以催化两类不同 的反应:单酚羟基化形成 邻二酚和邻苯二酚氧化成 邻醌,这两类反应都必须 有氧分子的直接参与。
实验仪器和条件
北京普析通用UV-1901 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验条件: 缓冲液:0.1mol/LpH 6.8磷酸盐缓冲液。 底物:25mol/L 邻苯二 酚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1-萘酚和二羟基二苯甲酮 用乙醇配成50mol/L。 2-萘酚和六羟基二苯甲酮 用乙醇配成10mol/L。 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用蒸馏 水配成50mol/L。
曲酸抑制酪氨酸酶机制

曲酸抑制酪氨酸酶机制
曲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它被发现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
作用。
酪氨酸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
催化作用,参与酪氨酸的代谢过程。
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制涉
及多个方面。
首先,曲酸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来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
竞争
性抑制是指曲酸与酪氨酸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从而阻止酪氨酸分子
与酶结合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
其次,曲酸可能通过非竞争性抑制机制来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
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曲酸结合到酶的其他位点,改变了酶的构象或活性,导致酶失去对底物的亲和力或者失去催化作用。
此外,曲酸还可能通过影响酶的翻译或转录过程来抑制酪氨酸
酶的合成,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总的来说,曲酸抑制酪氨酸酶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竞争性
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酶合成过程的影响。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导致了曲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
深入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曲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也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
韩强;林惠芬
【期刊名称】《香料香精化妆品》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体外测定了几种中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发现这些提取物均有抑制活性,其中甘草最强,其它为:川芎〉当归〉车前子〉茯苓。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韩强;林惠芬
【作者单位】上海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上海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8.2
【相关文献】
1.几种中药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 [J], 郝钰
2.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曹伟伟;朱晓娜;李明静
3.54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刘之力;涂彩霞;史月君;刘新国
4.黑果枸杞果实提取物中花色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探 [J], 黄佳楠; 管福琴; 李林蔚; 李晓莺; 禄璐; 米佳; 刘兰英; 陈雨
5.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Ⅰ.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张美华;范卫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
展
毕云枫;宋凤瑞;刘志强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40)002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类天然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如黄酮及其衍生物、有机酸、苷类、萜类、醛类、酯类和香豆素类等天然产物成分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其抑制作用可以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混合型抑制.同类化合物的抑制能力与化合物活性基团的种类、数量和位置有关联.许多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强于当前的标准抑制剂.本文重点阐述了几类天然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为酪氨酸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总页数】6页(P454-459)
【作者】毕云枫;宋凤瑞;刘志强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吉林长春130118;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长春质谱中心,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长春质谱中心,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长春质谱中心,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5;O656
【相关文献】
1.天然源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杨新玲;李纲
2.天然植物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研究进展 [J], 熊雄;单连海
3.几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J], 曹伟伟;朱晓娜;李明静
4.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徐学涛;张焜;杜志云;韦星船;任清刚;朱华;邓运泉;竺琴
5.中药材中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J], 徐敬朴;陶兴隆;郑丽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摘要:奥扎格雷不仅能抑制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活性,而且能够抑制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活性。
对单酚酶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酶活,并且使得酶催化反应的延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而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二酚酶酶活。
同时,讨论了酚氧化酶的催化氧化的机理:酶和底物结合后,会形成一个新的疏水性的“口袋”,抑制剂奥扎格雷会嵌入这个“口袋”,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
关键词:酪氨酸酶奥扎格雷单酚酶二酚酶抑制机理中图分类号:Q3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5)06(c)-0249-02
奥扎格雷(ozagrel)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药理研究表明,奥扎格雷能强力抑制TXA2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提高前列环素PGI2的浓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有效抑制脑血栓的形成,使已形成的血栓靠血液平衡关系的打破而被自行溶解,达到治疗脑梗塞之功效。
该文研究了奥扎格雷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设计高效酪氨酸酶抑制剂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奥扎格雷及其衍生物作为食品防腐剂、果蔬保鲜剂以及美白化妆品的添加剂阐明了它们作用的酶学机理,为新
型高效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分子模板。
1 实验方法
1.1 酪氨酸酶活力测定
酪氨酸酶单酚酶活力测定:1.5mmol/LL-酪氨酸为底物,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30℃恒温10分钟,加入不同浓度的奥扎格雷溶液和酶溶液,在47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
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测定:1.0mmol/LL-DOPA为底物,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30℃恒温10分钟,加入不同浓度的奥扎格雷溶液和酪氨酸酶溶液,在47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影响
如图1所示,奥扎格雷具有抑制蘑菇酪氨酸酶单酚酶酶活。
测定不同浓度的奥扎格雷浓度对酪氨酸酶单酚酶作用的进程曲线,曲线1-5分别表示奥扎格雷在测酶活体系中的浓度为0、10、20、30和40mol/L。
图1结果表明,奥扎格雷能延长酶反应的延滞时间(曲线的直线部分交于X轴的值),并随着奥扎格雷浓度的增大而延长。
在相同反应时间下,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随着奥扎格雷浓度的增大而下降,说明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延滞期过后,酶催化体系逐渐达到了稳态(曲线的直线部分)。
相对抑制
率达到50%的奥扎格雷浓度(IC50)为1.35mmol/L。
2.2 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影响
以L-DOPA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二酚酶酶活,反应进程曲线如图2 (曲线0-5)。
在测活条件体系中,加入酶液后,反应迅速进入稳态,产物与时间呈线性递增,直线部分为酶催化底物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酶受到奥扎格雷的抑制,导致酶活下降,从而反应级数逐渐的由一级反应转变为零级反应。
在不同的奥扎格雷浓度条件下,随着奥扎格雷浓度的增加,一级反应区域(曲线直线部分)的斜率逐渐减小,即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酶活的抑制程度增大。
2.3 催化机理
在氧气存在条件下,酪氨酸酶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作为单酚酶羟基化单酚生成邻二酚(图3);作为双酚酶氧化邻二酚生成醌(图4)。
该酶具有包含两个铜离子位点的活性中心,并与不同数目的氧原子配位结合具有三种不同状态,分别为氧化态Eoxy,还原态Emet和脱氧态Edeoxy。
氧化态Eoxy 兼具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活性;还原态Emet具有二酚酶的活性,不具有单酚酶活性,但是和单酚底物具有亲和作用,所以还原态Emet是延滞效应产生的原因;脱氧态Edeoxy的作用是只能结合氧。
所以,酪氨酸酶催化单酚类底物都是从Eoxy开始,Emet和Edeoxy均不与单酚类底物反应,Eoxy
和Emet两者都可以催化多酚类底物。
奥扎格雷能够延长单酚酶的延滞时间,降低单酚酶和二酚酶的稳态速率,说明奥扎格雷能够可逆的抑制酪氨酸酶并阻止多巴色素的生成,进而能够遏制黑色素的生成。
并且,对于二酚酶体系而言,奥扎格雷不仅能和还原态酶Emet和氧化态酶Eoxy结合分别形成对应的酶-抑制剂复合物EmetI 和EoxyI,而且还能和酶-底物复合物EmetI和EoxyI分别形成对应的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metSI和EoxySI。
同时,根据奥扎格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混合型抑制机理,这一过程可表示为:(如图5所示)
其中E(Emet,Edeoxy和Eoxy)、D、I和P分别表示酶的三种形态、底物L-DOPA、奥扎格雷和产物,EI、ES和ESI分别表示酶-抑制剂复合物、酶-底物复合物和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
从酪氨酸酶角度分析,该酶存在两个结合位点,一个可与底物结合,另一个与抑制剂结合。
当底物与酶结合过程中,酶的天然构象会发生一些形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酶的疏水性的“口袋”会变大。
然后,酶和底物结合后,会形成一个新的疏水性的“口袋”,抑制剂奥扎格雷会嵌入这个“口袋”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
可以推断出,酶和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容易形成并且结合力更强。
而比较竞争性和反竞争性的强弱,则可通过单酚酶的测试来旁证,在单酚酶测活体系中,延滞现象很容易被观察到。
延滞期过
后,反应体系才达到稳态。
反推之,若奥扎格雷只与游离酶起作用,那样不仅降低稳态反应速率而且延长延滞时间;若奥扎格雷只与酶-底物复合物ES起作用,奥扎格雷仅降低稳态反应速率,而且不会延长延滞时间,但是奥扎格雷不仅降低了稳态反应速率,而且延长了延滞时间,则说明竞争性抑制效应要强于反竞争性抑制效应。
参考文献
[1] 臧荣春,夏凤毅.微生物动力学模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A.G.Marangoni(著),赵裕蓉,张鹏(译).酶催化动力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Y.Shi,Q.-X.Chen,Q.Wang,K.-K. Song,L. Qiu.Inhibitory effects of cinnam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on the diphenolase activity of mushroom (Agaricusbisporus)tyrosinase[J].Food chemistry,2005,92(4):70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