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高银利

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

新学年第一天,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他们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普通的学生在普通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产生了不普通的效果,这的确让人惊奇,但惊奇之余,让我们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优等生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于老师的精心培育。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式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教师的关爱和期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烛光。

合格的教师是不会以学生的智商高低、家庭条件、家长社会地位和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区别看待。因为每个人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都不会相同,所以,各人的长处、缺点也会不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从而促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生活充满兴致,对未来有所期待。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根深、叶茂、花红是我们

追求的目标。

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引导、多管理,优等生是可以培养的。该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应从五方面抓起:

一、苗子早发现精心培植创造良好土壤

优等生大多从小行为习惯较好,在小学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样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兴趣爱好单一,性格偏内向,玩乐交友不擅长,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完成较好,很听话等等,这些特点很容易被老师发现。找准优等生苗子后,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抓好班级管理,只有在班级管理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班风学风:让学生勤学乐学;让班级有相互比拼,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竞争意识;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样,优等生的成长才有温床,才有发展的土壤。

二、勤于浇灌多方配合培育健壮苗子

偶有一二个科目成绩突出、一两次表现为成绩拔尖、行为良好算不得优等生。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作多方面的努力,让优等生长期保持优秀。虽然新的教学观强调要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也从未否认“重点突出”,且先师们也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对优等生多作一些观察,多作一些辅导,精力倾斜一点,恐怕也不曾违反了教育理论。而且更让我们信服的一个真理就是“多一份汗水,则多一份收获”。对学生尤其是优等生的培养正如老百姓搞种植,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例的,因此,在培养优等生的过程中更少不了教师的辛勤付出。

对于优等生,教师应多角度观察,多方咨询,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如: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有什么困难,有哪些不足之处,在某个科目或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够好,哪些学习方法、行为习惯需要改进等等,积极协调配合学生家长、各科任老师,采取有效方法,给学生正确引导,让他们在学习上长足进步,在思想行为方面更出类拔萃。

三、削枝强干兴利除弊排除不良干扰

果农削枝为了强干,为了让果实结得又大又多。教师对优等生也不能任意施压,以多做作业,多看书本或者以“你还不努力,某某要超过你了”这样的压力来“拔苗助长”,这样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教师的方法应该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以多鼓励、多引导为主,让其在轻松、活泼和乐趣中提高。充分肯定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一面,正确引导学生改进消极懈怠的一面,取长补短,健康发展。

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常常受到其他学生的羡慕、嫉妒甚至打击、诽谤。调皮的后进生经常让他们给自己做作业,也或窃取他们的学习用品等等。大多数优等生面对这样的情况会不知所措,又不敢告诉老师,只得自认倒霉,严重者便从此一撅不振。因此,班主任需加倍心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上多花力气,多做心理疏导,尽心帮助,尽量为优等生的进步排除不良干扰。另外,家庭、社会的复杂情况有可能影响优等生的发展,教师还得经常性与其家长取得联系,知悉他们的课余表现,以便作合理引导。曾听一位老师说起他的一个亲戚家小孩,在他的监督下成为了一句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因家中有事耽搁了一周,回来时,这孩子已经染上“网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思想行为也变得极其怪异了。就因为初中生的自控力较差,除了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外,有时还有来自自身的影响,如骄傲情绪和叛逆精神等等。要排除干扰,确实需要来自家庭、教师和社会的多方努力。

四、认识自我设定目标立下青云之志

优生往往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我们教育者应予以保护和帮助发展。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涵养、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还有些优等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等等,长此以往,这都会妨碍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妨碍他们成长为老师和家长所期待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单纯的名次排位,通过认识古往今来的少年英才以及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一般说来,优等生都天资聪慧,能在学习上较为自觉与刻苦,如我班的一位优生把以回家完成作业为第一任务,同时他们的远大志向也是非常简单,学习好是最主要的。为此,对优等生的培养,我们应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能在学习中“一专多能”,将来才能真正担当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重任。所以,我认为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一是给他们推荐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们能在“保尔”的坚毅拼搏、“孔融”的关爱他人的美德中健康成长;二是借学校正在开展的“鸿雁志向教育”契机,让他们立下宏伟志向,向昭一中,云天化等校进发,将来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迈进;三是让他们假定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现在就为能胜任这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持之以恒快乐成长不断超越自己

“十年不知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扬”。引导优生形成坚韧意志,让他们从“孟母断织”的故事中认识到“坚持”的重要,很多优秀学生,由于不能长期坚持刻苦努力,最终落得“伤仲永”的下场。

诚然,优生在学习中也不能成为“苦行僧”,成长中也需要快乐。为让优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热情,教师更应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乐学善思,要让学生在思索、求知中和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与竞争中获得乐趣,让他们生活方式健康向上,豁达宽容。

优等生通过努力,在学习上超越了别人,优越感会让他们停滞不前,特别要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能人背后还有能人”,即使成绩处于巅峰,也要学会超越,那时超越的是自己,正像体育冠军一样打破自己的记录,不断刷新成绩。

总而言之,优等生是教育者的骄傲,也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招牌。只要悉心引导、精心培育,师生共同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等生是能做到的。

逆商读后感

逆商读后感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商》听后感 听着听着樊登读书会的这个音频,就想起了标题的这句话。多年前初见至我一发小的朋友圈,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再后来知道了出自五月天的倔强。一句歌词改变了对这个乐团的印象,或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如今有人总结开来,换了个更短的名字,叫做逆商! 逆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在逆境中的态度。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但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们不光是为了暂时的头衔或者地位,他们将人生视为长跑,不急于一时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前一阵子一直在追《三国》,想到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备与曹

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 人生如天空,有风有雨有彩虹。就像心电图一样,只要活着,起起伏伏很正常,就看你如何去对待它。不得不说很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他在我还懵懂的时候就告诉过我,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不要抱怨,平静去接受。 想想这些年来的自己,虽然从未做过放弃者,却时常处在扎营者的位置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来源得失,每一次告诉自己要拥抱变化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都在痛苦中挣扎,还要感谢自己每一次对克服当前困难的渴望,是它们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帮助我成长!要知道,战胜困难的,不是经常祈祷的命运的眷恋,而是自己心里长存的正能量。无论外面天气怎样,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逆风的方向,真的更适合飞翔。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为什么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这跟孩子从小被众星捧月式地夸赞分不开。 你常常会看到一家人围着孩子说你真棒啊! 可是,成长其实需要很多的养料,比如需要赞扬也需要适当的挫折。而很多父母却只看到了赞扬换来的笑脸,往往忽视了挫折时需要培养的坚毅品性。 逆商的培养,父母是最好的教练,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表扬。 我有一个朋友,他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很优越。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的坎,一直考第一,也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一直在家人和老师的表扬中成长。后来他考上了人民大学,在我们那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可他一进去才发现自己实在太普通。所以才读了一个月就想着退学算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个落差。后来幸好有了转变,他说最感谢的人是班主任。那个暑假,班主任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让他去参与。他自己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可就是从那次开始,他把自己归零,接受失败,也接受平凡的自己。有了这个心态,他在后来的项目中反而是坚持最久的。他说:“一个人一旦发现了自己是平凡的一份子时,那就会有不断学习的努力劲儿,而不再活在他人的赞美中,自我迷失。” 父母的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聪明的,不需要努力也是聪明的人啊。而父母应该需要培养孩子的成

长型思维。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通过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一种允许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进进步和问题解决的态度,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能在更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不会害怕挫折。因为他们会自我激励,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会是那种一见打击就崩溃的情形。比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聪明,一直考高分,老师和父母地期待也高。一旦他考砸了,不同地思维往往造成不同地结果。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高考复读还是考砸了,他就选择了自暴自弃,连普通大学也没有去读,后来还不仅仅是放弃读书,也几乎放弃了学习。要知道,考试只有一次,代表一时而已,可学习却是终身的啊!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这不是可耻的事。而且通过勤奋和努力会变强,因为你在长大呀!这样孩子就会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然这里需要父母接纳孩子犯错,而且鼓励他去尝试。比如孩子受挫时,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给他鼓励。告诉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站在你的身边支持你。还有太多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受挫,马上就会安慰,“爸爸妈妈觉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这样的安慰效果奇佳,可对孩子并非是好事。为什么不能直接跟孩子说明呢?比如很早以前,小小鱼跟读小学的表哥在家里堆积木。表哥一下子就堆好了一个城堡。可他呢,弄了很久也没有完成,这时就有点生气,想去表哥那拿材料。

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对数学尖子生的培养

浅谈对数学尖子生的培养 “尖子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思维较活跃,老师布置的任务都能轻松带头完成。对尖子生的培养,应有两个明确目标,一是积极引导,严格要求,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充分施展数学才能。二是通过尖子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较好的学习方法影响和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发展,从中既锻炼了尖子生,使他们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系统的把握,又使全班的学习成绩不断地推进。 那么,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呢? 1、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开阔尖子生的视野。尖子生学有余力,在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可为他们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解答趣味数学题,阅读有关数学课外读物,撰写学习数学的专题论文等。此外老师也可通过数学专题讲座或数学家报告会给尖子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2、课内积极引导,使尖子生步入更高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回忆说,他在高中三年学习时感到大多数学课老师讲得都太浅,但为了成为守纪律的好学生,仍规规矩矩地听了三年早就懂了的课。可见课堂内对尖子生的培养和引导,就像后进生一样成为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因此,课内老师应从后进生出发,到优生结束,既有浅显的实例,又适当补充课内例题给优生提出更高要求。允许优生脱离老师讲课进程,去思考更有趣而困难的问题。3、加强学法指导。让尖子生掌握一些要求较高适合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学习方法。例如波利亚解题思考方法及解答问题法等。另外,让尖子生对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一个高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6对12个: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一般化与特殊化;类比与归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有3对思维方法:转换与灵活;过渡与简缩;条理化与系统化。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够自如地应用这些思维方法,才是一个尖子生必备的智力素养。 4、提倡尖子生争当小老师,在帮助中后进生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

优等生培养措施

中优等生提高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培养学生的阳光性格 第一,密切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第二,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应使学生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第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学生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学生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优生往往具有以下不良心态:自负心理、自居心理、虚荣心理、蛋壳心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尖子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们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 三、运用正确策略培养优等生 第一:暗示优等生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

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优等生暗示,挖掘优等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放手优等生生自主学习尖子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优等生吃不饱。因此培养优等生合作学习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特别强调我班的学生要自主学习,划分好学习小组后,由组长带领大家主动学习。

《逆商》读书笔记1400字

《逆商》读书笔记1400字 “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布尔沃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其实就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难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它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一个新概念,一开始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来的,尽管它为人们所重视的时间较晚,但它却是一个对人们的成败影响重大的因素,并且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逆商”的考验。应该说,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逆商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作者说的:“在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多元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付逆境的能力是时代变迁的需要,它成为人们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资源。”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

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正如该书作者一开始所说的:“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 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我想高水平的逆商不是表现在干等逆境出现而去“勇敢”与之作战,而是表现在防患于未然后的智取。“懂得了这些道理,逆境才能发挥其积极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三、四、五、六”养成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三管稳”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管稳口、管稳手、管稳脚能力。 2、通过学习“四步走”教育,使学生养成教室里面慢慢走、走廊上面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就餐放学排队走能力。 3、通过学习“五做好”教育,使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纪律好、课间休息秩序好、校园集会做操好、仪容仪表卫生好、遇见客人礼貌好。 4、通过学习“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节约一角钱,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中考数学尖子生培养计划

中考复习学生培养计划(数学) 一、情况分析: 从目前复习期间的课堂表现以及各类测试来看,本届学生情况不是很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尖子生非常不稳定。本学期第一次全县模拟考中,我校数学最高分仅排县11名,而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本模拟考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班67名考生中,红分以上的只有1名学生。从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高分层的学生并不稳定,时好时差的现象比较严重。数学尖子生的缺乏和整体的薄弱也给中考尖子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中上层学生太少。本次模拟考中,我校数学及格学生仅有16人,只占全班25%。这样的情况对提升我校县前1200名学生人数而言,压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对后期复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学习氛围较差,因为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太少,无法形成良性竞争,而中、差生的课堂纪律不是很好,直接影响了中上层学生的学习。学生积极主动性不强,学习热情不够高涨,给老师后期的拔高措施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复习计划,深刻总结经验,深入学生实际,以学生为出发点,复习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实效性。采取分层指导措施,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实现升入重点中学人数的突破,在2016年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人以上。 三、复习策略 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①基础。即立足基础。一是立足教材,要依据教材章节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复习,展现知识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让学生在重温知识的认知历程中,进

一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使学生的认识在新的循环中进一步提高辩析和应用能力。二是立足新课标,要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以7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为标准,针对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复习或训练内容,不要盲目拨高或设计较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学生复习积极性。 ②全面。即全面覆盖。一是广度上,不仅要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的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二是深度上,要认真分析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各知识点考查的基本要求,另外,还要对照中考试题,分析各知识点的实际考查水平,适应挖掘或拓展知识内涵,依据基本要求和中考实际设计相应的复习深度。 ③系统。即建立体系。一是要建立知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梳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点,可以打破教材章节,不断融合、对比,使学生形成较好完善的知识体系;二是要形成方法体系,知识点的考查是通过习题呈现的,在知识梳理或习题训练中,要不断抽取知识规律及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建构知识的方法,掌握知识存在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知识及方法体系。 ④扎实。即抓好落实。一是抓知识落实,对基础知识不仅要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准确把握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要能熟练地进行辩析或应用;二是抓训练落实,要加强知识的对应性或变式性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多角度掌握考查方式,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专题复习——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①巩固。即巩固基础。专题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横向归类形成的,在知识归类的过程中,仍要涉及到各个知识点,对各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必然会影响知识关系的认识,影响专题复习的效果,因此,要通过设计知识点的辩析与对比性,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 ②完善。即完善体系。一是梳理关系,专题即一类知识,是从教材整体

谈谈“优等生”的管理和培养

好苗也需勤灌溉 ——谈谈“优等生”的管理和培养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管理上“抓两头、带中间”是一种常用方法,但我们很多时候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相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其实,对“优等生”的教育并不只是“维持”教育,对他们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决不亚于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我们对他们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 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对一般学生相对要好一些,其共性的优点有: 1、思想比较纯正,一般没有太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因而成绩较好。 3、多半担任过学生干部,因此组织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 4、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因而知识面较广。 但与此同时,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问题,非常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细致观察、精心培养和耐心的教育管理。他们比较突出的是这几方面: 一、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完善意识不够 案例: 小A开朗大方、勤学好问,在课堂上常常因为积极思考、思维活跃而赢得各科老师的喜爱,但是他却经常早读迟到,而且几乎每次都能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解决: 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我特意跟小A 的母亲做了沟通,了解到这个17岁的男孩子每天早上还不能自己早起,家长经常三番五次才能把他从床上喊醒,然后才急急忙忙骑车冲到学校,容易迟到不说,赶路上学也很不安全。通过跟他多次谈心和与其他的侧面了解,我发现他不能早起原来是因为喜爱打篮球,每天放学都要打好球再回家,等到回家完成作业常常已筋疲力尽,当然不能保证第二天按时起床上学。 找到问题根源后,我专门跟他作了一次长谈,着重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1、如何统筹安排、分清主次地处理学业与课余爱好; 2、校规校纪无小事,于细节处显素质,自我修养的境界要追求“慎独”。

《逆商》读后感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逆商》听后感 听着听着樊登读书会的这个音频,就想起了标题的这句话。多年前初见至我一发小的朋友圈,当时只是觉得很有道理,再后来知道了出自五月天的倔强。一句歌词改变了对这个乐团的印象,或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如今有人总结开来,换了个更短的名字,叫做逆商! 逆商,顾名思义,指的是人在逆境中的态度。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但在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们不光是为了暂时的头衔或者地位,他们将人生视为长跑,不急于一时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 前一阵子一直在追《三国》,想到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

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 人生如天空,有风有雨有彩虹。就像心电图一样,只要活着,起起伏伏很正常,就看你如何去对待它。不得不说很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他在我还懵懂的时候就告诉过我,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不要抱怨,平静去接受。 想想这些年来的自己,虽然从未做过放弃者,却时常处在扎营者的位置上。总是想着自己的来源得失,每一次告诉自己要拥抱变化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都在痛苦中挣扎,还要感谢自己每一次对克服当前困难的渴望,是它们默默地、一次又一次帮助我成长!要知道,战胜困难的,不是经常祈祷的命运的眷恋,而是自己心里长存的正能量。无论外面天气怎样,别忘了,带上自己的阳光。逆风的方向,真的更适合飞翔。

逆商论文

赣南医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逆商的相关性研究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填表日期:2012年6月6日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探索出一种对大学生的逆商成长最有利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提高现代青年的挫折承受能力。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几所高校的56份问卷调查,得出EMBU问卷中父亲惩罚严厉的得分与逆商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以过分保护或拒绝否认为父亲主要教养方式的得分与其逆商因子中的忍耐因素也呈现 明显的负相关情况。 【关键字】家庭教育方式逆商(AQ)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 1、前言 逆境商,亦称逆商(AQ),是保罗·史托茨在综合当今世界数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消除或克服困难或逆境的能力,它由控制(control)、归因(Attribution:Origin +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构成,简称为CORE?。 控制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对逆境的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弱的人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没办法控制;控制感强的人则会相信自己,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改变所处环境。归因是指个体所认为的导致逆境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它可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是在逆境中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内部因素,外部归因是把失败或逆境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延伸是对逆境影响范围的评估与觉察。一般而言,AQ越高,越把逆境视为特定事件,越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能够将其消极影响程度降至最小。而低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完整word版)高中尖子生的培养方案

重点学习 一、在优生培养中,学校应做好宏观上的调控与规划 优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从宏观上考虑,在培养优生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选好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班主任要求有亲和力、有耐心、有激情、知识全面、能力强、有点子、能不拘一格、敢于大胆创新,课任教师要求专业功底深厚、有事业心、勤于钻研、在教学上见解独到、敢突破常规大胆进行创新性教学。学校应给集训班相对宽松的政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集训班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育教学,不以管理为名盲目指导,在集训班的后勤保障上加大投入,教师配备好笔记本电脑,教室装配好多媒体设备,任课教师在资料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外出学习上优先考虑。同时,对于集训班的学生学校要从高一开始做好长期的培养计划,高中三年一盘棋,高一、高二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抓各学科竞赛辅导,高三着眼于知识体系的完备、能力体系的形成、应试心理的调适、应试技能的提高等。 二、高一、高二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搞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 1、培养优生的精英意识。作为学校集训班的学生,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精挑细选而来的,他们在学习上是同年级学生中的精英,但在其他方面是不是精英呢?因此,在高一时就应该给他们灌输精英意识,引导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成为精英,以便将来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懂感恩、有修养、心地善良、内心纯洁;要求他们懂得体谅父母、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关心社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以精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优秀为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勇争第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要勇争第一、那怕是扫个地,擦个黑板也要搞到第一,不仅要高分更要高能。 2、强化优生的名校意识。通过播放有关名牌大学介绍的视频,通过听取本校考取清华、北大学生的讲座及每年暑期与清华大学中美支教队的同学面对面的交流,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存高远,增强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意识,从而为他的学习注入强劲的学习动力,激发斗志。

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浅谈高中阶段优等生的培养 高银利 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 新学年第一天,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他们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普通的学生在普通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产生了不普通的效果,这的确让人惊奇,但惊奇之余,让我们更能深刻地认识到,优等生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于老师的精心培育。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式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教师的关爱和期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烛光。 合格的教师是不会以学生的智商高低、家庭条件、家长社会地位和学习成绩的优劣而区别看待。因为每个人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都不会相同,所以,各人的长处、缺点也会不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从而促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生活充满兴致,对未来有所期待。 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根深、叶茂、花红是我们

优等生培养方案

优等生培养方案 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可以清晰地说出所学的学科内容以及相应的一些题型;甚至能够通过考察要点,举一反三、自主编写一些考题。这样的学生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练习、每一次拔高,都会使自己当前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变得越发完善,越来越细致;拥有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能够实现条理清晰地高效学习,这也是“优等生培养方案。” 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培养的侧重点放在试卷上,通过不断地练习试卷,拓展题型、锻炼思维的同时,在答题速度、准确率、状态等方面实现相应的稳步提升;对于成绩居中的学生,培养的侧重点在于给予学生知识体系,梳理学生当前模棱两可的知识,从而构建适合学生当前的知识体系、并加强经典题型的练习与整理;让学员能够在掌握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够相应地说出对应的经典题型,进而为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成绩偏低的学生,如果在学校的课堂上都无法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即使周末两天找专家补习,也很难将学生耗费一周时间拉下的内容补习回来;因此,对于成绩偏低的学生,要以学校的课堂学习为主,作为辅导机构的老师,为学生进行一个月的预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习,来促使学生在学校里面能够听的明白,进而打下初步的知识基础,随后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或记忆,形成适合他当前的知识导图,并通过由浅入深的经典题型,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效果。 任何人都无法抗拒遗忘,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那么每一天的学习都会毫无规律地存放在大脑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因此,进行个性化教育,就要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并利用适合孩子当前学习状态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每一天的进步中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并在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实现条理清晰地高效学习。 只有为孩子打造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避开很多的学习困惑,才能有助于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收获与成就。厌学、偏科、兴趣低下、动力不足等都是结果,而导致这些结果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没有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逆商挫折教育的培养

小学生挫折教育得瞧法阳光总在风雨后 尊敬得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就是二(10)班***得妈妈,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劳动与无私得奉献得老师们表示最真诚得感谢,同时感谢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能充分施展才能得空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得教育方法,我也感到十分荣幸! 一只蝴蝶在蛹里挣扎,用尽全力要破茧而出。一个小男孩在观察着,瞧见了蝴蝶所有得痛苦挣扎过程,以及蝴蝶多次努力不果,男孩心里很着急。于就是男孩跑回家去,拿来一把剪刀,把包裹着蝴蝶得茧剪开,帮助蝴蝶出来。当小男孩瞧着趴在地上得被她“救”出来得蝴蝶,渴望着瞧蝴蝶环绕她飞舞得情景时,她却忽然发现,这只被她救出来得蝴蝶,不会飞!无论蝴蝶得翅膀如何舞动,它就就是没法飞起来。 因为父母与祖辈得过度保护,我们得孩子如今面临非常严重得抗压能力弱得问题。当外国孩子离开父母在森林里玩野外生存游戏得时候,我们得孩子大多在温暖得家中,过着爷爷端菜奶奶喂饭,妈妈穿衣,爸爸指导功课得温室生活。成年后被父母送出国门,发现美国人在工作之余玩冲浪攀岩潜水滑雪极地生存,而中国孩子却就是除了工作还就是工作,不敢离开办公室与家门半步,而一旦工作或生活上稍有不顺,即便没有崩溃,第一时间也不就是想着如何解决,而就是想着赶紧请父母上门帮忙。 孩子得爸爸曾经感慨,现在得孩子就该让她们吃吃我当年得苦,应该把孩子送到艰苦得地方锻炼一下,或者索性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似乎这种所谓得苦,就就是教育了?我与先生沟通过,表示不赞同。这有点在破坏孩子得人格,让她们过早便对爱失去信心,那么,一旦她们将来再遇到分离之事,无论就是在社会或就是在家庭,那种被抛弃得感觉势必会形成条件反射,让她们力不从心或烦恼不堪。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男孩子帮妈妈抱西瓜时开门,一不小心,西瓜掉在地上,摔破了,顿时招来妈妈一顿谩骂。之后,大家经常会瞧见一个小男孩儿跟在妈妈身后,妈妈手里提着大小包,儿子就就是不帮着拿。妈妈仍然在谩骂着儿子,说她不知道分担大人,不懂事,养她没用……儿子会把母亲所有得诅咒都会吸收进来,成为自己人格得数据,可她忘了,她也曾经想尽力帮母亲分担,但她得到得就是什么?当她因力不从心打碎了一个西瓜时,母亲,一个女人当下得任性,当下得性格,当下得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这一切情绪得表达,都在告诉儿子什么? 一个亲戚带着期中考卷回家,她得语文得了87分,听到儿子得汇报后,家长不干了,劈头盖脸就就是一顿打骂,那张考卷,便成了这皮肉之苦及心灵羞辱得根据。而隔壁得一个同班女生得了100分,两对父母都对她大加赞许,那种态度反差就是可想而知得。于就是,两个孩子同时得出结论:“家长只接受高分,不接受低分”——进而:“父母只爱成功得我,不爱失败得

浅谈中学生在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高中生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