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后怎么办 小麦倒伏如何收割

小麦倒伏后怎么办小麦倒伏如何收割
小麦受风雨影响或施肥不当,每年都会出现成熟期倒伏的小麦,如果按常规方法行收获,将会造成13%左右的失粒损失。
那么如何收获倒伏的小麦呢?
一、加载扶倒器
有的收割机在出厂时已配备了扶倒器。
没有配备的则应在夏收前进行安装。
扶倒器应装在护刀器的前部,工作时可将倒伏的茎秆挑起、扶直。
作业时收割机要尽是直线行驶,避免左右扭摆,以防扶倒器碾压更多的小麦植株造成损失。
二、安装分禾器
倒伏小麦秸秆往往绞在一起,如果收割台两端不能有效地分禾,则导致部分穗头在切割后散落于地面,造成约1.2%的损失。
三、正确调整收割机
在收割倒伏小麦时,应将拨禾轮的位置向前、向下调整,使弹齿在最低位置时,尽是靠近地面,但不能接触地面,以便抓起秸秆。
拨禾轮弹齿一般有4个位置,即向前倾斜15度,垂直向下和向后倾度15度,可根据倒伏情况调整向后倾15或30度,从而使弹齿能从地面抓起作物,并送入收割台。
在收割倒伏作物时,应卸下拨禾轮压板。
如果拨禾轮及弹齿调整合适,可减少损失3.2%。
四、降低割茬高度
在小麦倒伏严重,并且又无扶倒器的情况下,可换用挠形割台,尽是降低割茬高度,并配以鱼雷式分禾器,调整好拨禾轮的位置和弹齿角度,同样也可减少损失。
五、降低前进速度
在收割中应力求操作准确,减少损失。
此外,收割倒伏小麦由于割茬低,喂入量增大,加大植株潮湿,使分离难度增大,因此,要适当增加风量,调好风向和筛子的开度,直到不裹粮为止。
小麦倒伏后有有什么方法挽救

小麦倒伏后有有什么方法挽救
1、在小麦倒伏后不要将其扶起或扎把,要让其自然的成长,慢慢的恢复过来,此外在成长时还可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草木灰溶液,促使其成长和灌浆,减少倒伏带来的减产损失,在倒伏后还极易引发多种病害,所以还要增加病害防治和治疗工作。
2、品系选择不妥。
在栽培时选择植株高、茎秆细弱、缺乏弹性和不耐肥水的品系,这类类型的品系在成长中后期,茎干承受不住麦穗的重量,从而引起倒伏。
所以在选择品类时尽量选择植株较矮、茎杆粗壮、富有弹性和能耐水肥的品系,可减少倒伏征象的产生。
3、播种不妥。
小麦在播种时由于播种较浅,引起植株根系扎根较浅,引起中后期就极易产生倒伏征象;其它在播种时如果播种量过大,引起田间通透性较差,极易出现倒伏征象;和播种量大宛如的,播种密度过大,也会酿成倒伏。
所以在播种时.要合理的进行,播种不宜过深或过浅,也要小心播种量和播种密度。
4、肥水管理不妥。
在施肥时基肥施用过少,而追肥量和次数较多,而且氮肥的施用量过大,会引起植株成长旺盛,分蘖过量,缺乏其他营养物质,引起成长失去平衡,产生倒伏;其它田间的排水方法不妥,在土壤湿度大
的环境下成长,小麦的根系较细弱,极易倒伏。
科学的浇水施肥,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合理的搭配氮磷钾肥,坚持土壤一定的湿润度即可,不宜过湿,阴雨天气要准时排水防涝。
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

小麦倒伏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6年第03期小麦后期倒伏是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俗话说:“麦倒一把糠”,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倒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二是在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
“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穗粒数并降低千粒重,倒伏减产约50%以上;“晚期倒伏”主要影响千粒重,倒伏减产30%~40%,灌浆后期倒伏减产10%~20%,乳熟末期以后倒伏减产约3%~5%。
小麦倒伏后,“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应加强管理,适时叶面喷施杀菌剂(粉锈宁)和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地增加千粒重,减少产量损失。
一、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1.气候。
强降雨和大风造成。
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选用不当。
茎秆过高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
3.管理措施不当。
如播种量过多,群体过大,返青期肥水过多,氮肥使用过多,麦苗旺长,田间郁闭严重,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营养物质积累少,致使根系发育差,茎秆基部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节间过长、细弱,特别是越到后期,“头重脚轻”担负不了上部的重量发生倒伏。
4.整地质量差。
耕层过浅,土壤过紧或水分过多,通气状况不良,土壤缺磷等状况下,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根少根弱,入土较浅,遇风雨或浇水后遇到大风,发生倒伏。
二、倒伏后的补救措施1.不扶不绑,顺其自然。
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向后倒伏,麦穗、穗茎和上部的旗叶及旗叶以下的1~2片叶,基本都露在表面,由于植株都有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小麦倒伏3~5天后,叶片和穗轴自然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这样不扶不绑,仍能自动直立起来,使麦穗、茎、叶在空间排列达到比较合理的分布。
研究表明,倒伏后捆绑与不绑相比是减产的。
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

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麦倒伏的预防预测及补救技术措施1. 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倒伏问题常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产量。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

小麦倒伏后如何补救?
小麦倒伏有什么危害?小麦倒伏有什么特点?小麦倒伏后怎么办?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倒伏是指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因受气候因素或是栽培措施不当,造成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造成减产的一种现象。
一、小麦倒伏的危害小麦倒伏后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体内输导组织不畅通,养分和水分的运输受阻碍,对产量影响很大,是高产的最大障碍。
由于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极易造成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大发生。
二、小麦倒伏症状1、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
2、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
三、小麦倒伏补救措施1、因风雨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
2、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50~60千克,以促进生长和灌浆。
3、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如果倒伏后没有病害的发生,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严重减产。
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小麦倒伏的危害及补救措施,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洛麦28小麦品种好不好?小麦遇冻害怎么办?隆平麦518小麦品种好不好?中原98-68小麦品种。
小麦“倒春寒”的防御方法与补救措施有哪些

小麦“倒春寒”的防御方法与补救措施有哪些1.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选择能够耐寒、抗冻、抗倒伏的品种,如早生品种、寒地适应品种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倒伏抗性,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更好地抵抗“倒春寒”的影响。
2.加强土壤管理: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状况对小麦的抗寒性和抗倒伏能力有重要影响。
需合理施肥,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在严寒期前一周,适量施用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
3.预防和减轻灾害: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轻“倒春寒”的灾害。
可采取覆膜、覆盖耕作和植株覆盖等措施,将植株保护在覆盖物内,减少低温对植株的直接影响。
4.合理调控田间湿度和温度:通过合理的田间灌溉调度,控制湿度和温度,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在天气预报寒潮期前,适当增加灌溉频次,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
同时,在低温来临前,可以进行人工供热,提高田间温度。
5.进行疏浓和支撑:及时进行疏浓,降低小麦群体密度,减轻倒伏的风险。
同时,可以进行支撑,使用支柱或绳子等支撑植株,防止倒伏发生。
6.合理施肥:适时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抗寒性。
在低温前,可以适量增施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结合肥,增加植物抗寒物质的积累,提高植物抗寒能力。
7.多角度监测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
病虫害的发生会削弱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影响植物的抗寒性。
按照病虫害的防治要求,及时进行药剂喷雾或其他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对抗小麦“倒春寒”可以通过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加强土壤管理、预防和减轻灾害、合理调控田间湿度和温度、进行疏浓和支撑、合理施肥,以及多角度监测病虫害等方法进行防御和补救。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小麦对寒冷天气的抵抗力,减轻“倒春寒”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保障农作物的稳定生产。
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倒伏,让你的庄稼抗风多一份力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自然环
境和人为因素等原因,常常出现小麦倒伏现象,这不仅会对粮食产量
造成影响,还会浪费农民的劳动和投入。
那么,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措施呢?
一、小麦倒伏的原因
1. 生长状况:小麦的生长状况是影响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小麦生长过高或过于稀疏,都容易导致小麦倒伏。
2. 天气因素:大风、暴雨等自然天气因素是引发小麦倒伏的重要
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容易出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极
易造成小麦倒伏。
3. 病虫害:病虫害也会对小麦倒伏造成一定的影响。
某些病虫害,如赤霉病、纹枯病等,都会导致小麦倒伏。
二、小麦倒伏的防治措施
1. 技术措施: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技术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种子、肥料和化学农药等。
这些技术措施可
以帮助小麦的生长状况得以控制,减少小麦倒伏的发生。
2. 防风固土:为了防止小麦倒伏,很多农民采取了防风固土的措施。
这种措施可以减轻风的冲击,使土地更为稳固,减少小麦倒伏的
可能。
3. 病虫害防治:除去小麦上的病虫害也是防止小麦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可以在平时多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麦倒伏对小麦的产量和农民的利益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及早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让我们的庄稼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多一份抗风的力量。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与管理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小麦生长缓慢,长势弱解决措施:对土壤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缺水、缺肥等问题。
及时进行浇水和追肥,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和进行田间管理。
2. 小麦出现倒伏现象解决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尽量减少空气和水分的阻挡,提高根系的抗风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选用抗倒伏品种或者种植支柱等方法减少倒伏的发生。
解决措施:及时添加追肥,增强小麦生长能力。
另外,降温和大风天气会导致小麦落穗,应该注意提前采收。
4. 小麦出现病害解决措施:合理使用农药,注意病害发生的时机和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病害防治的田间管理,尽量减少病原菌滋生的环境。
5. 小麦遭受灾害解决措施:当小麦遭受自然灾害比如旱灾、洪灾等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抢救,例如加强浇水、施肥、揭土等。
6. 小麦缺乏养分解决措施:正确选择追肥品种,要注意养分的平衡,并按时按量添加追肥。
另外,要注意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地的肥力。
7. 小麦生长过程中存在过度浇水或者缺水解决措施:合理使用灌溉技术,遵循科学浇水原则。
在遭受旱灾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营养浇灌等方式来降低干旱的影响。
而在防止过度浇水时可以找到合适灌溉时机,控制单次浇水量。
总之,小麦栽培中经常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需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确保小麦生长趋势向好,保证收成的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倒伏的补救措施
5月份为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水量较大。
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水偏多并伴有短时大风,造成小麦部分地块倒伏,而且加重了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的危害。
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灌浆期小麦倒伏可减产10-20%。
因此加重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
为减轻倒伏造成的损失,使倒伏小麦尽快恢复生长,现提出如下补救措施。
1 、扶麦:可在雨过天晴后立即进行,一般在倒伏后可在雨过天晴后扶麦,扶麦时用竹杆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扶麦时要一层层轻轻扶起,以使小麦直立起来为原则,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
2 、叶面喷肥:扶麦后,可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0.1 — 0.15 千克对水 50 千克叶面喷肥,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喷 2 —
3 次,以促进生长。
3 、防治病虫害: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穗、茎、叶密集在一起,小麦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小麦产量损失,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