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内容简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二)01

图2.2-8 百分表
图2.2-9 百分表的内部结构
注意:测定时要注意的一点是,百分表的测量头顶住测定物时 要保持垂直,并有一定的预压力,否则无法正确测定。如果百
分表的测量头部分及V形槽支撑部分有部分磨耗时,得到的测
定值是不准确的,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见图2.2-10。
图2.2-10 百分表的使用
5. 量缸表
3.套筒的类型
除常见的标准套筒外,还有很多特殊套筒,如六角长套筒、
六角或十二角花形套筒、风动套筒、旋具套筒等。
图2.1-3 六角长套筒
图2.1-4 六角和十二角套筒
图2.1-5 六角花形套筒
图2.1-6 系列旋具套筒
图2.1-7 一字形旋具套筒
图2.1-8 十字形旋具套筒
图2.1-9 六角旋具套筒
任务5.1 认识曲柄连杆机构及机体部件
【任务描述】
通过对本项目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汽车
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常用的工具及检具类型,重点介
绍各种工具及检具的型号规格、适用范围、使用注意
事项及使用方法,实地演示各类检具操作、读数及其
使用注意事项,并进一步分析各类检具的工作原理,
为后续任务的实操打下基础。
图2.1-28 活动扳手的使用
(三)各种钳子的选用及使用
应根据在汽车维修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目的来选用不同种类
的钳子,并且还要考虑工作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见图2.1-30。
图2.1-30 各种钳子
(四)各种螺丝刀的选用及使用
选用螺丝刀时,应先保证螺丝刀头部的尺寸与螺钉的槽部 形状完全配合,选用不当会严重损坏螺丝刀。使用螺丝刀时, 应右手握住螺丝刀,手心抵住柄端,螺丝刀与螺钉的轴心必须 保持同轴,压紧后用手腕扭转,分解时螺钉松动后用手心轻压 螺丝刀,并用拇指、食指、中指快速旋转手柄。另外,在使用 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螺丝刀当撬棒,否则会造成螺丝刀的弯 曲甚至断裂。见图2.1-31。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内容简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 统主要部件检修
曲轴检修:检查曲轴的磨损、裂纹、弯曲和扭曲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更换。
连杆检修:检查连杆的裂纹、弯曲和扭曲情况,以及轴承的磨损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或 更换。
活塞和活塞环检修:检查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裂纹和环槽的磨损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复 或更换。
润滑系统的组成: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油泵、机油滤清器、 机油冷却器等
润滑系统检修的步骤: 检查机油泵是否正常工 作、更换机油滤清器、 检查机油冷却器是否正 常等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 排除方法:机油压力 过低、机油温度过高、 机油消耗过多等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 统常见故障诊断与 排除
故障现象:发动 机运转时出现异 常响声
故障原因:点火开关、蓄电池、起动机等部件故障,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如气 缸压力不足、气门关闭不严等
故障诊断:检查蓄电池、起动机、点火开关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发动机机 械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针对不同故障部位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如更换 蓄电池、修复起动机、调整气门间隙等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 统维护与保养建议
避免长时间怠速和频繁启动
定期更换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清 洁,减少磨损。
定期清洗燃油系统:保证燃油供应 畅通,提高燃烧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 杂质进入发动机,影响性能。
定期检查火花塞和点火线圈:保证 点火正常,避免发动机失火。
定期更换机油 和滤清器,保 持润滑系统清
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 法
工具:螺丝刀、扳手、锤子等 使用方法:根据检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正确使用以确保检修效果 注意事项:使用工具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损坏发动机机械系统 维护与保养:定期对检修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XXX学院课程标准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制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专业负责人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系部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二、内容简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培养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销售岗位上从事与发动机机械系统相关的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职业能力,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做准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三、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岗位群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服务经理、技术总监、汽车销售经理、索赔员等。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构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
让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总结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总结一、前言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类型,它采用了电池和燃油两种不同的动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机械系统较为复杂,发动机检修难度较大。
本文将从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方面进行总结。
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介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主要由燃油发动机、电池组和电驱动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燃油发动机主要负责提供驱动力和充电功率;电池组则提供储能功能;电驱动系统则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驱动力。
三、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步骤1. 检查燃油发动机部分:包括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供油系统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2. 检查电池组部分:包括电池状态、充电状态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查充电状态时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3. 检查电驱动系统部分:包括电机、变速器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查电机时需要检查其绝缘状态,并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四、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燃油发动机无法启动:可能是点火系统故障,需要检查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
2. 供油系统泄漏:可能是油管老化或接头松动,需要更换或加紧接头。
3. 电池组容量下降:可能是电池老化或充电不足,需要更换电池或增加充电次数。
4. 电驱动系统噪音大:可能是齿轮损坏或轴承磨损,需要更换相应部件。
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保养建议1. 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确保燃油发动机正常工作。
2. 定期检查供油管路和接头是否松动或老化,防止泄漏现象的发生。
3. 定期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电驱动系统的齿轮和轴承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六、总结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需要对燃油发动机、电池组和电驱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养方面也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检查供油管路和接头是否松动或老化,以及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测试等。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作业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参考学时:88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习模块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部件检修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检修计划,排除故障。
它是学生检修知识的深化,也是汽车汽车发动机知识的入门,是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基础。
2.倡导案例引导教学法。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4.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中级技术工人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中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中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学生反复练习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多方面能力,掌握多方面知识、形成多方面技能,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1

引导问题5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需要依次经历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 行程和排气行程四个工作过程。 1.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 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 塞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塞上腔的容积 逐渐增大,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经 过滤清的空气与汽油形成混合气,通 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至活塞运动到 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 进气行程结束。
汽油机
柴油机
3.按点火方式分类 根据点火方式不同,发动机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两种。
点燃式发动机
压燃式发动机
4.按冲程数分类 根据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活塞冲程数不同,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 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5.按冷却方式分类 根据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与量具的使用
一、汽车维修常用拆装工具
1.呆扳手 2.梅花扳手 3.两用扳手 4.套筒扳手 5.活扳手 6.扭力扳手 7.内六角扳手 8.螺钉旋具 9.锤子 10.手钳 11.拉器
1.呆扳手
呆扳手
2.梅花扳手
梅花扳手
3.两用扳手
103.TIF
3.两用扳手
两用扳手
4.套筒扳手
课程简介
前导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
后续课程
• 《汽车综合故障与诊断》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汽车构造与拆装》
本课程课时数128,共计8学分,分两学期进行,其中实训课时数64。
课程内容和要求
详见课本目录
考核
平时30% 实践30% 期终40%
过程考核(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汽车机修工作内容

汽车机修工作内容
汽车机修工主要负责汽车机械部分的检修、维护和修理服务。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汽车发动机维修: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零配件,包括清洁进气道、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火花塞、更换机油、更换火花塞、更换油滤器等。
2. 汽车转向系统维修: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检查和修理,包括修理转向柱、更换转向球头、更换转向拉杆等。
3.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包括更换刹车盘、更换刹车片、维修或更换制动器等。
4. 汽车变速器维修:对汽车变速器进行检修和更换,包括更换齿轮组、替换离合器碟片、更换变速器油等。
5. 汽车电气系统维修:对汽车电气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包括更换开关、更换缆线、修理发电机、更换电池等。
6. 汽车底盘系统维修:对汽车底盘系统进行检查和修理,包括更换悬挂系统、更换轮胎、轮毂和刹车盘等。
以上是汽车机修工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对汽车进行系统的检修、维护和修理,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和技巧,掌握各种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2021版)学时:90学分:3.5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零件测绘》、《金工实习》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检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获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证书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
二、课程基本理念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技巧。
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首先用比较浅显、有趣的技法处理常见的汽车机械故障,使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学生得以能快速入门,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技师人才的社会需要,制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
本书为任驱动的项目式教材,内容包括认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拆装与调试等九个项目。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本科及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辅教材,还可供汽车维修、汽车运输等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作为参考用书。
前言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将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
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行业人才输送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称为美好的“朝阳行业”。
为适应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中南大学出版社召集了全国20多所院校的骨干教师于2010年10月在中南大学组织召开“高职高专汽车类“十二五”规划/精品课程教材”研讨会,确定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计划,并于2011年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套教材的主编会,讨论并通过了本套教材的编写大纲。
本套教材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旨在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的特点:
1.教材是目前较先进的任务驱动项目式,适用于高职、技工、成人大专、本科汽车类学生学习;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为载体,按学习目标、案例引入、项目描述、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项目小结、复习思考题等要求进行编写。
2.教材突出实用性、新颖性,操作性,注重“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内容编写, 旨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内容安排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兼顾技能抽考和技术等级考核。
3.教材编排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由浅入深,深浅适度,便于读者学习把握。
本书参加编写工作人员有: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刘敏、邓交岳;湖南科技经贸职院彭文武;湖北省创业技工学校李禧旺;长沙大学扬兴发;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云贵、黄鹏;……………,全书由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担任主编。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本套教材难免存在着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18日
目录
项目一认识汽车
项目内容
任务一汽车概述
任务二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考核
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汽车总体认识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汽车总体认识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二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项目内容
任务一发动机的类型与总体构造
任务二发动机专业术语和型号编制规则
任务三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任务四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项目实施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项目考核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与工作环境
任务二机体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活塞连杆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检验和调整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气缸磨损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磨损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磨损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活塞环“三隙”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活塞环“三隙”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活塞环“三隙”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五: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测与调整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测与调整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六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四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配气机构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任务二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一配气机构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检修
项目实施三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及气缸压缩压力的测量项目考核
考核项目一气门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气门传动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传动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传动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五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类型与组成
任务二冷却系统主要零件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冷却系统的维护
项目实施二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
项目考核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六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认识润滑系
任务二润滑系主要零件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
润滑系的拆装与检查
项目考核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七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进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二进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排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任务五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电喷发动机拆装
项目实施二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项目实施三电喷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
项目实施四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项目实施五电喷发动机辅助系统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节气门体的清洗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节气门体的清洗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节气门体的清洗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汽车解码器的使用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汽车解码器的使用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汽车解码器的使用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八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柴油机低压供油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柴油机高压供油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柴油机电控燃料供给系
任务五汽车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喷油器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喷油器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喷油器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喷油泵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喷油泵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喷油泵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九发动机拆装与调试
项目内容
任务一发动机的拆装
任务二发动机的磨合
任务三发动机竣工验收
项目实施
丰田5A-FE发动机的整体拆装
项目考核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评分标准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操作工单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