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经济思想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浅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独特性及价值意义

浅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独特性及价值意义作者:徐慧芳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年第01期【摘要】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以其鸿篇巨制《史记》名彰千古。
但长期以来,关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生平、家世、交游、字词考证、思想精神等史学方面和文学方面,而关于他的经济思想研究较少。
本文拟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为主,兼顾《平淮书》、《河渠书》,主要论述他超越时代的、独特的经济思想及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先进经济思想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他瑰丽奇特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平淮书》和《河渠书》三篇著述中,尤以《货殖列传》为主,其先进的、超越时代的独特经济思想,具体表现在:1.肯定人求利求富的合理性思想西汉时期,自从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一直占官方统治地位。
先圣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富与贵,于我如浮云”,一部《论语》“子罕言利”。
孟子则曰“仁义而已,何必言利”。
儒家在民众求利方面的观点是,鄙视富贵或采用回避的态度。
儒家对于“利”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士人当中影响深远。
但司马迁却不然,他主张民富,认为求利乃人之天性,是人性中的自然表现。
他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认为人人都有“趋吉好利”的本性。
社会上人的一切活动,其目的就是在追求“利”,也就是追求物质财富。
他在《货殖列传》中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并进一步深刻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没有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想所掩蔽,而是独立思考,勇敢地揭去了统治阶级长期蒙蔽于百姓头上“仁义”的面纱,肯定了普通民众求富的合理性,并举子贡富而使孔子名扬天下的事例,表述了自己在“民之求利”方面独到的见解,认为致富求利,是合乎人性的“道之所符”、“自然之验”。
浅析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

浅析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司马迁所著的《货殖列传》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正史中的第一篇经济学专论,全文贯串着司马迁独特而朴实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了司马迁敏锐的社会经济洞察力以及超前的经济思想。
本文总结概括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体现的四个经济思想,即商业的重要性,市场经济规律的阐述,地域经济思想和致富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司马迁经济思想货殖列传司马迁所著的《货殖列传》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正史中的第一篇经济学专论。
钱钟书先生说:“司马迁传《游侠》,已属破格,然尚以传人为主,此篇(《货殖列传》)则全非‘大事记’、‘人物志’,于新史学不啻僻鸿朦矣”全文贯串着司马迁独特而朴实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了司马迁敏锐的社会经济洞察力以及超前的经济思想。
其中许多经济思想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太史公自序》中说道:“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作《货殖列传》”。
这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写作《货殖列传》的目的。
即像布衣匹夫这样的平平常常的人,不妨害政令,不妨害百姓,据时买卖增值财富,智者在他们那里可以取得借鉴。
这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并不算什么创新的经济思维,但是这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在“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打破了传统与流行。
他赞扬了从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猗顿、卓氏、程郑、孔氏、师氏、任氏等。
并说“智者有采焉”,认为应当向他们学习。
本文仅就《货殖列传》浅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商业的重要地位司马迁认为,利己之心人皆有之,求富求利,追求和满足更多的物质需要是人的本性。
他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衿势能之荣”等欲望,就一直存在着,它是生来就有的。
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去追逐利益,是一条永恒的规律,即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司马迁班固经济思想看东西汉经济人文地理思想差异

从司马迁班固经济思想看东西汉经济人文地理思想差异作者:李骁衡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2期摘要:司马迁和班固是我国的史学家,其著作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佳作,在书中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
其思想不可避免受到时代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西汉、东汉主流经济思想的差异。
关键词:经济思想司马迁班固经济统制一、东西汉人对从事货殖者的基本认识和定性不同在西汉时成书的《史记》中,司马迁将经济活动分为农虞工商四种,货殖者是指其中从事工虞商的百姓,到了班固的东汉时代,因为国家统制的加强,虞这一利用山泽之利的行业在民间已经消失,士这一阶层却因为儒学的发展兴盛起来,所以班固在《汉书》中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其中大量从事经济活动的有后三种,而从事工和商的百姓,则是汉书中的“货殖”者。
对于“货殖者”范围的认识不同反映了东西汉社会经济的变化,可以说是具有客观性的。
而对于货殖者的基本定性问题则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在这一问题上西汉司马迁和东汉班固的认识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
司马迁先以反驳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理论说明货殖在国民生产生活中重要地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①在这种思想下,司马迁直接提出人性趋利,直接证明了百姓从事畜工虞商等非农行业的合理性。
各阶层以利为导向而流动,《货殖列传》及《平准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写成的。
班固的看法却不是这样。
班固将《货殖列传》宣扬人性趋利求富的话删除,以《尚书·洪范》代之,渲染三代的淳朴民风,认为四民应该安分守己,各操本行,反对阶层流动,并引用孔子言说:“故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亡贫,和亡寡,安亡倾。
‟”②之后对大货殖者的评价也有不同,司马迁在评价货殖时说:“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③。
班固在序中指出:“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
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深层剖析

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深层剖析李倩(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来,对司马迁在史学上的辉煌成就,史学界已作过深入研究。
但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
笔者认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平准书》、《河渠书》列入八书,并为古代的经济思想家和大工商业者专辟《货殖列传》,这就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必须记载经济活动的范例。
翦伯赞曾高度评价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
限于篇幅,本文不拟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作全面的论述,仅选取几个最能说明问题的环节加以考察,以申述笔者的意见。
一、对商业都会经济的描述司马迁对汉帝国日丽中天时期的经济繁荣无比关注,武帝时期,其物质文明堪称当时世界之最,从他对当时大小不等、繁华不一的商业都会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长安:长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长安城内有东西两市,皆规模宏大,货赂山积,“鬻者兼赢,求者不匮”,可知市内交易十分兴旺。
司马迁《货殖列传》载:“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及秦文、(孝)[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
献(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
(武)[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①洛阳:洛阳在西汉为陪都,在东汉为首都,扼关中与山东交通之咽喉,地位十分重要,故其繁华程度不下于西京长安。
据《货殖列传》载:“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
②而“周人既纤,而师史尤甚,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
设任此等,故师史能致七千万。
”③临淄:临淄原为齐国的都城,在战国时即已是一个工商业集中的大都会,人口达七万户,且殷实富有。
据苏秦对齐王说: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语虽夸张,但可知临淄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大都会,到汉时仍盛况如前,人口又增加到十万户,市租千金,是长安之外五都中最繁华的一都。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司马迁对经济学也很有研究,他的经济思想现在看来仍有借鉴意义。
《史记·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杰出人物的传记。
“货殖”是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商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在这篇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是阐明了“货殖”生利的合理性。
西方经济学认为,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而司马迁早就提出了欲望动力说,认为“欲利”是商业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因。
司马迁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去追逐利益,是一条永恒的规律,并说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经典名句。
这句话分析透彻,精辟形象,数千年来被无数人引用。
二是肯定了商业和商人的重要性。
司马迁肯定经商致富的正当性,指出:“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
”商人的经营活动不妨碍国计民生,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司马迁认为,商业如同农业、工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部门,农、工、商、虞四业皆为百姓“衣食之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司马迁高度赞美富商大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给那些“无秩禄之俸、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的富商大贾起了“素封之家”的雅号,把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与皇家的贵族“封君”相媲美。
应该说,在司马迁所处的封建时代,如此赞美商人的求利活动,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是分析了货币的起源及货币的作用。
关于货币产生的时间,司马迁说:“(货币)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上)矣,靡得而记云。
”高辛氏即帝喾,相传是尧的父亲,司马迁独创性地把货币产生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他认为虞夏时期已经有了金、银、铜币:“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称金(黄)、银(白)、铜(赤)为金三品,始于司马迁,这种说法一直流传至近代。
关于货币的作用,司马迁虽然没有集中论述,但在文章中多有表露。
如“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等,将货币看成财富的象征。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作者:李爱民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9期摘要:《史记》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为经济立传的先河。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阐明了他的经济观点,在承认人的趋利本性的基础上,主张国家应顺应经济规律,农、工、商、虞四业并重,市场自由贸易,这样才能民富国强,促进社会的发展。
他支持人民经商致富,认为仁义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善因论”。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经济思想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倾毕生精力写成了一部巨著——《史记》,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尽了史家之职责,了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想。
《史记》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纪传通史,奠定了史学有独立地位的基础,同时还做出了许多创举。
其中,《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平准书》开创了经济列传,证明司马迁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这在当时“重农抑商”的政治环境中,不能不说他不但具有史家实录的精神,而且还有大无畏的精神,言别人不敢言之言,做别人不敢做之事。
研究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对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仍不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基础——对人的趋利本性的认识和肯定司马迁主张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尽物之性,还要尽人之性。
他的自由经济思想,包含了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地利用或者顺应人和物本性的内容。
司马迁所谓的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是以人们的趋利本性为基础的,他能为致富者立传就已经表明了他的基本立场。
他认为,人们对利益财富的追求是一种天性,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本性,是不用学而与生俱来的。
正所谓“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1]因此,他列举了多方面的事实证明人具有趋利的自然本性。
“贤人深谋于廊庙,……归于富厚也。
……壮士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其在闾巷少年,……不避法禁,……其实皆为财用耳。
今夫赵女郑姬,……出不远千里,……奔富厚也。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中国经济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史记货殖列传”是汉刻家司马迁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品之一,其中也涉及了他的经济思想。
本文将从《史记货殖列传》中探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以及其影响。
首先,《史记货殖列传》描述了司马迁如何改革宋朝经济体制。
他提出了一种统一的经济体制,包括各种贸易规则、货币制度和财产税收制度,用以规范市场交易,并根据当时需要调整税收收入,从而控制和稳定国家的财务状况。
司马迁同时还改革了宋代的金融制度,利用出借贷款的方式为百姓提供经济补助,促进宋朝经济的发展。
其次,司马迁也提出了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经济援助政策,即“暖粮政策”,其目的是在农民失业时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此外,司马迁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即“田家令”,用以防止农
民因灾害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司马迁也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福利政策,即“司林规范”,其目的是规范家庭的住房、商业等活动,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福利。
总之,司马迁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旨在通过统一的经济体制、金融制度、暖粮政策、田家令等政策改革,为百姓提供经济补助,促进宋朝经济的发展,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改善社会状况,从而实现宋朝经济的发展。
因此,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在当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然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略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略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马迁认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发展农业,就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技术水平。
他倡导农民多耕多收,坚持“种粮不种草”的原则,提倡“三耕”,即种田、养畜、种植林木。
二、司马迁认为,要发展工业,就要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增加工人的收入。
他主张政府要采取措施促进工业发展,改善工业生产条件,增加工业技术水平。
三、司马迁认为,要改善商业发展,就要改变商业经营方式,提高商业技术水平,增加商业技能水平。
他倡导商人多办买卖,提倡“三买”,即买粮、买草、买铁。
四、司马迁认为,要改善财政状况,就要增加税收,提高税收收入,改善财政管理。
他主张政府应该实行科学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管理,增加税收收入,以便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0 b—b o F a
S ho f o t sa dL w, ie N t n lis ntue X ay n 0 2 S a nit , i a g 1 8 , h a x) o P ic i t I i n 7 2
o fu d sr o r i ai n f” o ri u t c o d n t ”.1 e a d a f” o l i h a n y o i r 1i e s o c mp y w t t e lw”,f a ca h n i g o la n a i g b h i n i lt i k n fc e n a d s vn . n
曹佛 宝
( 藏 民族 学院政 法 学院 , 西 成 阳 72 8 ) 西 陕 10 2
摘 要: 本文着重分析 了司马迁关于“ 求富益货” 人性的认识 、 四业并劝” “ 的分工思想、 善 因论” 自由主 “ 的 义主 张 、 洁节流 的 财政措 施 等经 济思 想 , 别介 绍 了司马 迁 关于制 约 当时 西部 经济发 展 的原 因—— 交通 闭 廉 特 塞和 观念 落后 及其 重 商 、 发展 交通和 区域整 体协 调发 展 的 三 大对 策 。最 后提 出司马 迁 经 济 思想 对 当今 西部
0 引言
司马迁 辩证 地 看 待 义利 问题 , 为 物质 利 益 是 认
“ 经济学之父 ” 的亚当。 斯密在《 ・ 国富论 》 中提 出了经济 自由主义 , 但早在近两千年前 , 国汉代史 我 学 家 司马迁 就 曾 以其 “ 因论 ” 说 做 出过 类 似 的 善 学 论述 。他 不但 在对 许 多历 史 人 物 的传 记 、 论 中提 评 出了 自己对有 关 经 济 问题 的见 解 , 而且 还 写 了两 个 关于经济 、 财政历史 的专篇——《 平准 书》 《 和 货殖 列传》 平准书》 。《 记述 了汉代 以来经济概况和经济 政策的演变 ;货殖列传》 《 则叙述西汉乃至更远时期 的商业活动以及主要领域 的经济发展状况 , 总结工 商业者 的经 营经验 。二 者相 互 融通 、 充 , 进一 步 补 并 提 出 了 自由经 济思 想 和 由此 产 生 的 价格 运 行 规 律 , “ 贵上极 则 下贱 , 下极 则 反 贵 ” 司 马迁 除 深 亥 阐 贱 。 述 了其 经济 理论 及 其 政 策 主 张 外 , 专 门分 析 了 当 还 时西部经济发展落后 的原 因及其对策 。这些经济思 想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仍然具有很强 的指导意义 。 1 司 马迁 经济 思想 ・ 1 1 求 富益货 ” 经济 活动 的 基础 . 是
rg n l eeome t f h vrl codn t n ia y b sdo i aQa  ̄eo o i tikn , u r ad e i a d vl o p n eoea ori i .Fn l , ae n Sm i ot l ao l n cn m c hn ig i p t f w r t so
大 开发 的启 示 。
关键 词 : 司马迁 ; 经济 思 想 ; 西部 大开发 ; 示 启 中 图分类 号 :0 2・ F9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4 1 2 0 ) 3— 2一 3 9 8 (0 8 0 5 O
On E l he me t fSmaQin c n mi T ikn ote ni tn n i a  ̄E o o c hn igt h g o
Abta t T i at l fc sso i aQa ’ u nt u drt dn f se igb n fs , h i s nto gt sr c : hs rc oue nSm in S mai n es n i o ” ekn e e t” tedv i u h ie h y a g i io h
P rc lr nlzsSm i  ̄raosta cnt ie eeo o cdv l met f s R g n at ual ia a e i aQ a esn t o s andt c nmi ee p n t ei s— bokn i yt y n h r h o o We o lcig
s me e lg t n n o t e d v lp n fwe tr go s o n ih e me tt h e eo me to s e i n .
Ke o d :Sm in eo o i ies h e e p e t f et ei s e l he met yw r s i aQ a ;cn m c d a ;ted vl m n o s rgo ; ni tn n o w n g
陕 西能源职业技 术学 院学 报
20 0 8年第 3期总第 7期
J un l f h a x n ryIs tt o ra a n i eg n tue oS E i
No 7 u 3 2 0 . S m. 0 8
论 司 马 迁 经 济 思想 对 西 部 大 开 发 的启 示
taf rf c,t e b c wa d c n e t n e t r e me s r st t e eo me t ft n p r , e eo me t f u i e sa d i h a k r o c p ,a d t e a u e i:d v l p n a s o d v l p n sn s n h h o o r t 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