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3

合集下载

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3

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3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 活的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能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寄生 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来生活
腐生
依靠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
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自养 光合作用
寄生
异养 腐生
摄食
四、细菌的生殖
1、细菌以什么方式进行繁殖? 2、环境适宜时,多长时间分裂一次? 3、当环境不适宜时,细菌如何渡过不良环境?
细胞壁(荚膜、鞭毛)
细菌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列文.虎克 。 2巴斯德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
然发生的。 3 细菌的形态有球 状,杆 状和 螺旋 状。
4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 虽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
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7.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呈 球状 ,大肠杆菌呈 杆状 ,小螺菌呈 螺旋状.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他
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
的抵抗力。
1.细菌的发现者是( A )。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C )。

3.第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

3.第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环境
3.气体:
(三) 厌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
1.专性厌氧微生物 产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才生存,遇氧就死亡的微生物。厌氧微生 物不具有过氧化氢酶,被生成的H2O2杀死。O2产生游离O2-˙ ,因专 性厌氧微生物不具破坏O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被O2-˙杀死。
梭菌属Clostrid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所有产甲烷菌
(二)环境
2.温度:
嗜冷性微生物,尤其是专性嗜冷性微生物能在0℃生长。有的在 零下几摄氏度甚至更低也能生长,它们的最适宜温度是5~10℃ 之间。(冰箱中的微生物 )。只有冻结时才破坏微生物生长。 即使在南、北极仍然有细菌生长,在冰河的表面和雪原地区经 常能见到一种嗜冷藻,叫雪藻(多属于Chlamydomonas nivalis)。其孢子呈现鲜艳的红色。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5.水
菌体重要成分。细胞组分、溶媒、参与代谢、适宜反应温度的 保障、维持大分子构象稳定。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化学元素
主要元素 微量元素
C、H、O、N、S、P Na、K、 Ca Mg、Fe、Mn
结构组成 渗透压、一)营养物质
脂类 结核分枝杆菌含量高(40%) 特有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吡啶二羧酸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营养物质
组分

蛋白 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维生

所占比重
细菌重量7090%
固形成分4080%
干重 3%
固形成分1030%

3.细菌的特殊结构

3.细菌的特殊结构
例如:Saccharomyces sp. 表示酵母菌属中的一个种。
(二)细菌的分类方法 1. 形态特征 2. 生理特性及生化反应 3. 血清学试验和噬菌体分型 4. 生态 5. 细胞壁成分分析 6. 核酸分析和分子杂交
7. 数值分类法
(三)细菌的分类系统
目前有3个比较全面的细菌分类系统,一个是苏联的克拉 西里尼科夫著的《细菌和放线菌的鉴定》,第二个是美 国布瑞德(R. S. Breed)等人主持编写的《伯杰鉴定细菌 学手册》,第三个是法国的普雷沃(Pre’vot)著的《细 菌分类学》。









两 端 生 鞭 毛
周生鞭毛
奇异变形杆菌的周身鞭毛
幽门螺杆菌的端生鞭毛
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 鞭毛长度:15~20μm;直径:10~20nm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鞭毛染色和暗视野显微镜。 Leifson 染色法:碱性品红染色,鞣酸媒染。
根据培养特征判断:半固体穿刺、菌落(菌苔)形态。 血清学检查:鞭毛是很好的抗原。
菌株
这是在微生物学上经常碰到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 不同来源的同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我们从自然界分离 到的微生物纯培养,尽管同属一个种,但由于来源不 同,它们之间总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异,我们就把这同 种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不同的菌株。从自然界分离到 的每一个微生物纯培养都可称为一个菌株,一般在学名 后用数字、地名或符号来表示的。
微荚膜(microcapsule) :厚度为20nm。电镜下可见,或 者可用血清学证明其存在。
粘液层(slime layer):结构疏松,排列无序,边缘不清晰 ,可扩散,易被清除。
菌胶团(zoogloea):荚膜连成片。

3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五章 病毒

3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五章 病毒

上一页
下一页
17.生活:病毒不能__独__立___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活____细胞里。病毒要是 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_结__晶__体__。 18.结构:由_蛋__白__质__外壳和内部的__遗__传__物__质___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19.繁殖:靠自己__遗__传__物__质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_细__胞____里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 毒。 20.疫苗:某些__疫__苗___就是利用人工处理的无毒或减毒的病毒制作的。
下一页
2.鞭毛和荚膜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荚膜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 菌的致病性有关,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3.所有细菌都是无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个体,单细胞生物都有分裂繁殖的能力。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4.病毒内部的遗传物种不能写成 DNA,因为病毒按照遗传物质不同可以分为 DNA 病 毒和 RNA 病毒。
5.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又叫细菌病毒。
上一页
下一页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C.单细胞生物都能靠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新个体 D.只要条件合适,孢子就能萌发成一个新个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 单细胞生物都有分裂繁殖后代的能力,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芽孢只是 细菌的休眠体,细胞壁增厚以适应不良环境,与繁殖后代没有关系。孢子就是生殖细胞, 只要条件合适,孢子能萌发成一个新个体。所以,A、C、D 都正确,B 错误。故选 B。 【名师点睛】 跟繁殖后代有关系的只有:孢子和芽体。单细胞生物都具有分裂繁殖 的能力。
2.培养步骤。 (1)配制培养基:为细菌、真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_水__分____和_有__机__物__。 (2)高温灭菌:高温__杀__死___培养基和培养皿上的细菌和真菌,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 (3)冷却接种:冷却后,将少量细菌或真菌__转__移___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4)恒温培养: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除了需要有机物和水分以外,还需要适宜的__温__度___。

微生物中三菌三体的区别

微生物中三菌三体的区别

三菌指真菌、细菌、放线菌细菌: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

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

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结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裂殖。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曾经由于其形态被认为是介于细菌和霉菌之间的物种。

它们具有分支的纤维和孢子,依靠孢子繁殖,表面上和属于真核生物的真菌类似,但因为放线菌没有核膜,且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和其它细菌一样。

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放线菌的地位被肯定为细菌的一个大分支。

放线菌用革兰氏染色可染成紫色(阳性)。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

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

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chitin),其次是纤维素。

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按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

微生物学认为是四体:螺旋体、霉形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形体微小,一般呈球状或杆状的革兰氏阳性、绝大多数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原核微生物。

严格细胞内寄生。

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有存在,立克次氏体的形态结构和有些特性与细菌相似。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立克次氏体并非细菌。

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

支原体:是一群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的大小为0.2~0.3um,可通过滤菌器,常给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

3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3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病原生物学Pathogen Biology第三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概述•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性状相同性;•变异(variation)则是指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性状的差异性。

–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新性状可稳定的遗传给子代–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遗传使细菌的种属性状相对稳定,变异可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s of bacteria)1.染色体(chromosome)2.质粒(plasmid)3.前噬菌体(prophage)4.转座子(transposon, Tn)真核和原核生物染色体的区别*霍乱弧菌有两条染色体,大的含2961146bp,小的含1072314bp*细菌rRNA编码基因是多拷贝以装备大量核糖体满足细菌生长需求真核和原核生物染色体的区别操纵子(operon):指包含结构基因、操纵基因以及启动基因等相邻基因组成的DNA片段,其中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基因的调控。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其大多数基因表达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

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组:染色体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质粒转位因子一条环状双螺旋DNA长链,反复卷曲缠绕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外无核膜包裹,仅附着在横隔中介体上或细胞膜上.1. 细菌的染色体(Bacterial chromosome)1.1 多种形式•一条环状双链DNA:大多数(>90%)细菌,大小范围在580kbp~5220kbp之间•两条环状dsDNA:少数细菌(如霍乱弧菌,问号钩端螺旋体,马耳他布鲁菌)•三条环状dsDNA:paracoccusdernitrificans•线性dsDNA:疏螺旋体属(Borrella)伯氏疏螺旋体、迦氏疏螺旋体、埃氏疏螺旋体和radyrhizobiunjaponicum 等1. 细菌的染色体(Bacterial chromosome)1.2 染色体上有耐药基因(drug resistance gene)和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的存在,细菌种内和种间可交换pathogenic island:指菌基因组中编码与细菌毒力相关因子的外源DNA(1~200kb),两侧有重复序列、插入序列或tRNA。

3.细菌生理教案

3.细菌生理教案

3.细菌生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细菌的生理特征,是微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细菌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学习其他微生物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校XX专业XX班,共有XX名学生。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细菌的生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细菌的生长曲线,具备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菌的生理特征。

难点: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析。

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菌的生理特征,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学视频和实物展示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细菌的生长过程。

七、教学准备教材及活页教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

教学视频:展示细菌的生长过程。

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细菌样本等。

教学课件:展示重点和难点内容,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教学时间: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教师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细菌有哪些吗?它们有哪些生理特征呢?”学生行为: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提到一些常见的细菌名称,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教学设计目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同时,了解学生对细菌的基本认知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知识讲解教学时间:10分钟教学内容:讲解细菌的生理特征教师行为:结合教材和活页教材,详细讲解细菌的生理特征,包括营养方式、代谢、繁殖等。

通过图解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菌的生长过程。

细菌三型的观察和油镜使用

细菌三型的观察和油镜使用

1.为何要用乳酸石炭酸棉兰染液对霉菌进行染色?
25
思考题
(1) 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 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2)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
(3) 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 什么意义? (4) 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5) 根据你的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

1.细菌的三型永久装片。 2.细菌等培养物。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等。
10
11
三、实验材料

真菌培养物
1. 黑曲霉培养物。 2. 各种真菌示范片。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解剖针、解剖刀、 酒精灯、镊子等。 乳酸石炭酸棉兰染液、碘液、酒精、蒸馏水等
12
用解剖针挑取少量曲霉菌块(适当带一 点培养基)放在载玻片的一侧,在菌块上 滴50%乙醇一滴,轻轻拨动、洗涤菌块, 在同一玻片的另一侧加一滴蒸馏水,将 洗去分生孢子的菌块置于蒸馏水中,用 解剖针将菌丝尽量分散,盖上盖玻片, 用橡皮或塑料请轻轻敲击,10x ,40x观 察菌丝、足细胞、分生孢子梗、顶囊。
6
2,显微操作
1.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 观察 2.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在标本中 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 至看清物象为止。 3.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1条开始操作。 4.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 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 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 镜体全部复原。 注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二甲苯擦拭镜头
实验二
细菌三形、真菌观察、及油镜的使 用
1
一 油镜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 泡 细胞质
DNA
6
鞭 1 毛 细 胞 质
细胞膜
细胞核
2
3 荚 4 细胞膜 细胞壁 膜 5
细胞质
• 细菌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没有细胞核、叶绿体。 有遗传物质——DNA。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自制有机物 (自养)
细菌没有叶绿体
葡萄球菌
球 状
肺炎链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者长链,但 每个细胞是独立生活的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其中,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霍 乱 弧 菌
螺 旋 菌
螺旋状
不同的细菌形态结构不同,但是基本结构 是相同的。 DNA 6
1 鞭毛
运动
2 细胞质
5 细胞膜ຫໍສະໝຸດ 3 荚膜 4 细胞壁第二节
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列 文 虎 克

细 菌 的 发 现 者
——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新鲜肉汤放几天,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几天后
四年后
过不去
几天后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 斯 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
• 通过本节的学习,懂得了发现细菌的存在 是 荷兰的列文.虎克 ,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的是法国的巴斯德 ,同时也了解了细菌的形 态有 杆状 、 球状 、 螺旋状 等,细菌具有 细胞 的结构,但无 成形的细胞核 ,其营养 方式是异养型 ,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繁殖方 式为 分裂 生殖,在不良的环境可形 成 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 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 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 的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 什么启示? 8 25600
计算公式:a×2n, a为原来的细胞数, n为细菌繁殖的代数
100×2 =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请试着说说。
腐肉生虫、食物变质等是原来就存在的细菌落入后大量繁殖所致
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 立在缜密的思维和 精细的实验基础上 的。
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三型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
针头上的细菌
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肺 炎 球 菌
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利用现有的有机 物生活 (异养,分解者)
细菌的分裂生殖
分裂生殖
速度: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
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
但细 是菌 ,会 环转 境变 不成 适芽 宜孢 时 ,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 特点: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作用: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的能力
我们来小结一 下本节的内容
练习
4
1.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 对人类有益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 类是有害的
1
2、将鸡的内脏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翻 开 泥土发现内脏不见了,这是因为( B ) A、氧化 B、细菌分解C、溶解 D、异 养 3.细菌无论是连接成团或长链状,每个细 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 ) 4.细菌内有叶绿体,能够独立生活. ( ×)
课外拓展: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 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 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 目的是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造成感染: 如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呼气时将 细菌带人病人体内。 • 反之,也防止病人身体的病菌感染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