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15例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潘 海 林
( 西 医科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代 谢 糖 尿 病 中心 广 南 宁 5 0 2 ) 3 0 1
糖 尿 病 ( M ) 者 极 易 并 发 各 种 感 染 , 并 发 细 菌 肝 脓 D 患 而
肿 ( i e i h p t b c s ,D da t e a i a s es HA) 为 糖 尿 病 的 严 重 感 染 b c c 则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料 : _ 本组 1 9例 D 合 并 肝 脓 肿 患 者 , 中 男 1 M 其 2
例 , 7例 , 龄 ( 8 8 7 6 ) , 尿 病 病 程 ( . ± 2 6 年 。 女 年 5.± .2岁 糖 79 .) 临床 表 现 : 高热 1 8例 ( 5 7 ) 寒 颤 1 9 . , 5例 ( 1 ) 上腹 痛 1 8 , 3
液 免疫 与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下 降 , 噬 细 胞 趋 化 作 用 及 吞 噬 作 吞
用 、 菌 功 能 受 损 有 关 。 , 并 发 细 菌 性 肝 脓 肿 则 是 糖 尿 病 杀 ]而 严 重 的感 染 症 状 之 一 , 引 起 严 重 败 血 症 及 多 器 官 功 能 衰 可 竭 , 要 影 响 因 素 为 血 糖 控 制 不 佳 , 老 , 程 长 , 抗 力 下 主 年 病 抵 降 , 时潜 在感 染 如 胆 道 感 染 、 部 感 染 、 路 感 染 等 不 易 发 同 肺 尿 现 。本 组 病 人 中 主 要 为 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 糖 控 制 欠 血 佳 , A1 Hb c普 遍 偏 高 , 程 较 长 。病 菌 主 要 为 肺 炎 克 雷 伯 氏 病 菌、 大肠 埃 希 氏菌 等 G 杆 菌 , 国 内学 者 报 道 一 致 [ 5。 与 4_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_蒲霞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_蒲霞

·临床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蒲 霞, 肖 谦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 )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老年DM 并发肝脓肿病例,并与同期中青年组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DM 并发肝脓肿好发于2型D M 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胆道疾病为主要病因(60.0%与6.7%),临床症状不典型,脓腔较大(100%与60.0%)。

而血浆白蛋白[(28.25±6.82)g /L 与(33.9±6.40)g /L ],血红蛋白[(96.3±20.5)g /L 与(111.9±20.1)g /L ]水平明显较低。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治疗应以控制感染、脓肿处理为主,兼顾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治疗。

关键词: 肝脓肿; 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 587.1;R 6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08(2005)01-0039-03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riatric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liver abscessPU X ia , X I AO Qian .(Department o f Gerontology ,The First A f f 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 niver -sity of Med ic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16,China )A bstract : Objective T o summarize the clinica l char acte ristics o f g eriatric diabe tes mellitus (DM )complicated with liver abscess .Methods Fifteen cases o f g eriatric DM w ith live r abscess w ere ana lyzed retro spectiv ely .Clinical char acte ristics we re co mpa red be tween y oung and elderly g roup .Results T y pe 2DM ,unsatisfied contr ol of bloo d sug ar ,billiar y tract disease (60.0%vs 6.7%),aty pical clinical fea ture ,and la rger size o f abscess cavity (100%vs 60.0%)wer e mo re f requently observ ed in elder ly gr oup than in yo ung g ro up .Ser um albumin [(28.25±6.82)g /L v s (33.9±6.40)g /L ]and hemog lobin [(96.3±20.5)g /L v s (111.9±20.1)g /L ]lev el wer e sig nificantly low er in the forme r g ro up .A ntibio tic treatment w as effective in 93.3%pa tient s .C onclusions Ea rly diagnosis wa s the key fo r bet te r pr og no sis o f this disorder .T reatment should be fo cused on anti -infec tion and managemesit of abscesses ,as w ell as adequate contro l of blood sug ar and suppo rtive measur es .Key words : Liver absce ss ; Diabe te s mellitus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400016。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28例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28例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28例临床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的疾病。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肝脏组织内形成的化脓性病变。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本文旨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策略。

1.临床特征本研究纳入了28例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

患者年龄介于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岁。

所有患者均有2型糖尿病病史,平均病程为10年。

患者中有23例有过酒精滥用史,10例有患肝硬化的基础疾病。

2.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上腹疼痛、肝区叩击痛明显,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

个别病例出现黄疸、腹胀、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异常。

3.影像学表现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显示肝脓肿形成,部分患者出现多发性脓肿灶,直径不等。

经穿刺抽脓术或手术排脓后,病灶边缘密集分布小细胞,中央坏死,活检证实为细菌性感染。

4.治疗策略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唑林、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等。

对于大的脓肿灶,可行穿刺抽脓或手术排脓,加速病灶愈合。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炎症指标和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难治性严重疾病,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合并症。

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药 联用 , 本组 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 药物敏感率 前六位依 次为多黏菌素 B、 哌拉西林/ 他 唑 巴坦 、 美 罗培南 、 亚胺培南 、 阿 米 卡星 、 头孢他 啶 , 头孢哌酮/ 舒 巴坦耐药率也低于 3 0 % 。铜绿 假 单胞菌对 美罗培南与 亚胺培南耐药 谱不 同, 因存在 a m p C耐 药基因 , 耐亚胺培 南菌株 不 断增多 ,比头孢 他 啶 、 环 丙 沙星 更 已引起耐药性 , 应慎重使用 。 长期单一使 用 抗菌 药 物 可致 铜 绿假 单 胞 菌 产 生耐 药 速 度增 加 , 不 同作用机制 的敏感 药物 协同作用 可关 闭或缩小 “ 突 变
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加强病房 肖 毒 隔离 , 严格隔离广泛
耐药菌株 , 预防交叉感染 , 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参 考 文 献
[ 1 ] R o u x D,R i c a r d J D.No v e l t h e r a p i e s f o r P s e u d o m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p n e u - m o n i a_J ] .I n f e c t D i s o r d D r u g T a r g e t s ,2 0 1 l ,1 1( 4):
[ 4] Al o u s h V,Na v o n — V e n e z i a S ,S e i g ma n — L g r a Y,e t a 1 .Mu l t i —
d r u g — r e s i t a n t p s e ud o m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2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25例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25例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25例临床分析糖尿病(DM)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种感染,如皮肤、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等,但合并肝脓肿相对少见,且感染多较严重、不易控制,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2型DM合并肝脓肿25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9例(76.0%),女6例(24.0%),男女之比为3.2∶1;年龄42~71岁,平均54.1岁,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7例。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发表的糖尿病(DM)诊断标准以及2001年8月我国外科疾病诊疗标准中肝脓肿诊断依据。

1.3 DM状况:25例均为2型DM, 其中既往明确诊断DM 17例(68.0%),病程7~23年,平均10.3年,均不规则治疗及监测血糖,首次诊断为DM 8例(32.0%)。

所有患者就诊时空腹血糖值6.7~25.1 mmol/L,平均为12.4 mmol/L,检测HBA1C 共7例(28.0%),为6.8%~14.2%,平均11.6%,合并DM酮症6例(24.0%),有DM慢性并发症4例(16.0%)。

1.4 临床表现:25例中20例为急性起病,畏寒、发热24例(96.0%),热型多呈不规则波动,一般均超过38℃,最高达41℃;1例仅以中等度发热缓慢起病;右上腹痛及肝区不适者13例,肝大5例,肝区叩痛16例,黄疸2例;双侧胸腔积液5例,右侧胸腔积液4例。

其中胆管感染11例,皮肤感染1例,肺部感染10例,败血症9例,感染性休克3例,尿路感染2例。

1.5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7.80~23.00)×109/L,其中>15×109/L者9例(38.0%),中性粒细胞0.82~0.97;肝功能异常13例(52.0%),ALT及AST升高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全部病例均存在低蛋白血症,其中10 cm 5例(20.0%)。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诊疗体会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诊疗体会
临床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 归 纳分析 结 果 9例患者 痊愈 出院 ,经 随访肝 脓肿 完 全吸 收 ,l 例 患者在 治疗 过 程 中 因重 症 感染诱 发 急性 心肌梗 死 , 心 力衰 竭 而致 死亡 。结论 2 型 糖尿 病合 并 细 菌性 肝脓肿 的治疗 中,首 先必须 严 格控 制血 糖 达标 ,选 择抗 生 素上 必须 重 拳 出击 , 同时 全身
3讨 论
症 的概 率 ,本案 也证 明了这点 ,通 过这次分组 手术治疗研究 ,从手术 治疗 结果看 ,治疗组3 6 例患者 ,有效率 9 1 . 7 % ,而 内固定手术 治疗的
对 照组有效率更高一 些 ,3 6 例患者 ,有效率是9 7 . 2 2 %,由数 据分析我 们可 以得 出手术结论 ,采用微{ J  ̄ D H S 治疗股骨 粗隆间骨折 能更有效 的 治疗股骨粗 隆间骨折疾病。 参 考文 献
[ 2 】 付 梓 新, 顾 开宏 , 吴荣林, 等. 股 骨 粗 隆 间骨 折手 术治 疗 方 法 进 展 [ J 】 . 现代 中西医结 合杂志 , 2 0 1 2 , 1 0 ( 4 ) : 1 3 0 - 1 3 1 . [ 3 ] 刘 加钱 , 吕 仁 发, 汤 善华 , 等. D H S 治疗 老 年股骨 粗 隆间骨 折临 床疗 效 分析 [ J ] . 实用 中西 医结合 临床, 2 0 1 0 , 1 1 ( 2 ) : 1 5 0 - 1 5 1 .
糖 尿 病 患者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易 合 并 多 种感 染 ,如 泌尿 系感 染
最 常见 ( 4 3 . 4 %) ,其 次为 肺结 核 ( 1 7 %) ,肺炎 ( 9 %) ,胆囊 炎
注 :P < 0 . 0 5 具 有统 计 学意 叉 疗3 6 例患者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7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7例临床分析

细菌性肝 脓 肿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进行 分 析 和 总结 , 以增加对 该病 的认 识 , 为临 床诊治 提供参考 。
并 加强支 持 治 疗 , 纠正 电解 质 酸 碱 平衡 紊 乱 。其
中1 5例行肝 穿刺 , 例行 手术治疗 。 1
I 临床资料
1 1 一 般资料 . 本组 l , 中男 9例 , 8例 , 7例 其 女
1. % 。肝 功 能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损 害 , > 32 A 10 / 0 U L者 占 6 . % , S 3 4 A T>10 / 0 U L者 占 7 . % , 01 A B < 3 G L 者 8 . % ,T > 2 1 o L 者 L 5/ 63 B 0 ̄ l m /
15 疗效判断 .
或死亡 。
治愈 : 无发热 , 脓肿 消失 。好转 :
无 发热 , 肿较前 缩 小 。无 效 : 肿未 缩小 或 增大 脓 脓
年龄 5 7 5~ 2岁 , 平均 (4 8± .5 岁 。参 照美 国 6 . 46 )
糖尿病协 会推荐 的分 类诊 断标 准 ¨ , 据 患者 临 j依 床表现 , 实验室检 查 , 结合 肝脏 B超 、T等影 像 学 C 资料进行综 合分 析 。1 7例 中,0例有 明确 的糖 尿 1

6 2・ 0
浙江临床医学 2 1 00年 6月第 l 卷第 6期 2
糖 尿病 合并 细菌 性肝 脓肿 1 临床 分析 7例
刘 杏 丽
随 着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和 生 活 方 式 的改 变, 糖尿病 已成为一 种 常见疾 病 , 并发 症 也越 来 其 越多, 糖尿病合并 细 菌性 肝脓 肿 就是 其 中之 一 , 该 病 因临床表现不 典型而 容易 漏诊 。现 对本 院 20 05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

广P 蜃基I 大、惹。

u 盖报2010De c ;27(6)928J O U R N A l O F U A N G M E D I (A V E R S I T Y G xI ’I 。

U N l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谢焕琴黄璐韦胜文1(广西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01)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中图分类号:R 587.1;R 65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30X (2010)06—0928—02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种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

为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0~75岁。

平均(65.5±2.5)岁,<60岁者3例(18.7%),>60岁者13例(81.3%)。

12例(75.0%)有明确的糖尿病史2~9年,但均未住院进行正规治疗,仅口服降糖药,平时血糖控制欠佳(8.5~15.5r e t ool /L );4例(25.0%)首诊为糖尿病。

16例患者均符合文献El l Z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本组病例均排除阿米巴肝脓肿、结核性肝脓肿、肝囊肿并发感染及原发性肝癌。

1.2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16例中l o 例(62.5%)为急性起病,畏寒、发热14例(87.5%),热型多呈不规则波动,一般均超过38℃,最高达41℃}6例(37.5oA )以低热(37.5~37.9℃)缓慢起病;右上腹痛及肝区不适者9例,肝大2例,肝区叩痛8例,黄疸1例;右侧胸腔积液3例。

其中合并胆管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15例临床诊治分析黄强,陈强(嘉善县中医医院,浙江嘉善314100)摘要: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LA组和3例BLA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资料。

结果:13例患者好转出院,出院时脓肿明显缩小,5例患者脓腔基本闭合,其余8例脓肿的平均直径2.6cm,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9.6天;出院3个月随访,11例脓腔消失,肝脓肿痊愈,2例脓腔明显缩小并机化。

BLA组2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结论:早期诊断并根据不同病因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肝脓肿处理方法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2型糖尿病;隐源性肝脓肿;胆源性性肝脓肿;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14-139Diabetes complicated by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Clinical analysis of 15 casesHuang Qiang ,Chen Qiang ,Cao Huaying(Jiashan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ashan, Zhejiang 3141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2 cases of general information CLA group and three cases BLA group of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treatment and other information. [Results] 13 patients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at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bscess, abscess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five patients,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remaining eight cases of abscess 2.6cm,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time of 29.6 days in hospital; discharged three month follow-up, 11 cases of pus chamber disappeared, liver abscess healed, two cases of absces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machine. BLA group 2 cases di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nclusion]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choose the correct method according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auses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achieved.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cryptogenic liver abscess;biliary liver abscess;Diagnosis and Treatment近年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越来越多见,同时还出现一些新的临床特点,但是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变化还没认识到位。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收住的15例T2DM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且资料完整的T2DM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7~75岁,平均53.5岁。

T2DM的诊断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入院前已确诊的有10例,病程3~12年,平均4.27年,平时均未正规治疗,其余5例均在本次入院后首次确诊。

细菌性肝脓肿诊断标准:(1)出现发热、寒战、疲倦、恶心、黄疸等症状;(2)腹部超声或肝脏CT检查显示肝脏病灶;(3)脓液和/或血液细菌培养呈现阳性结果;(4)排除结核性或阿米巴性肝脓肿。

根据感染途径本组患者分为隐源性肝脓肿(Cryptogenic liver abscess,CLA)组12例和胆源性肝脓肿(Biliary liver abscess,BLA)组3例。

CLA组男7例,女5例;年龄37~75岁,平均50.6岁;原确诊2型糖尿病7例,病程3~12年,平均3.28年,入院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例5例;BLA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5~71岁,平均65.1岁;原确诊2型糖尿病3例,病程5~10年,平均6.58年。

1.2 临床表现CLA组均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8例,低热4例;纳差8例;肝区疼痛3例,肝区叩击痛2例,黄疸1例;咳嗽、咳痰2例;肺部湿啰音1例。

病程中并发电解质紊乱7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

BLA组表现为高热2例,低热1例;纳差3例;肝区疼痛2例,肝区叩击痛2例,肝肿大2例;黄疸2例;咳嗽、咳痰1例;肺部湿啰音1例。

病程中并发电解质紊乱2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腹腔积液2例,感染性休克2例。

1.3 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时CLA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10×109/L 8例,中性粒细胞>70%有9例,轻、中度贫血4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2例;空腹血糖9.5~17.1mmol/L,平均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8.9%~13.5%,平均11.5%;肝功能异常9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4例,碱性磷酸酶(AKP)升高6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7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2例,血清白蛋白(ALB)降低6例,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

BLA组患者WBC>10×109/L 1例, 中性粒细胞>70%有3例,中度贫血2例;CRP升高3例;空腹血糖12.9~25.3mmol/L,平均17.1mmol/L,HbA1c13.3%~15.8%,平均16.5%;肝功能异常3例,ALT升高2例,AKP升高3例,γ-GT升高3例,TBIL升高2例,ALB降低3例,AFP 均阴性。

细菌学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血液培养,10例行脓液细菌培养,2例术中行胆汁培养。

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分别为CLA组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BLA组1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脓液和胆汁培养阳性结果为,CLA组5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大肠埃希菌,BLA组2例混合菌感染其中1例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另1例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

1.4 影像学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行超声和CT检查,初次影像学检查考虑BLA者6例,其余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复查确诊,其中3例经复查3次才确诊,平均确诊时间5.68天。

脓肿部位:CLA组11例为单发脓肿其中肝右叶9例,肝左叶2例;1例为多发脓肿,位于肝右叶;脓肿平均直径为7.5cm(1.8cm~13cm)。

BLA组1例单发性脓肿,位于右叶,2例多发性脓肿,位于左右叶;脓肿平均直径5.8cm(3.6cm~7.6cm)。

1.5 治疗方法(1)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广谱抗菌素经验性治疗,多数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来调整;(2)监测并控制血糖,采用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维持在8~11 mmol/L范围内;(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肝和对症处理,部分患者多次输注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

(4)脓肿的处理:CLA组中5例给予内科单纯抗菌素治疗,4例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3例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平均细针穿刺次数为3.2次(2~6次),平均置管时间为12.3天(10~15天)。

BLA组1例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置管时间为13天;2例行开腹手术并脓肿引流术。

2 治疗转归经积极抗感染、有效控制血糖、及时脓肿穿刺或引流等综合治疗后,13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为10.6天)好转出院,出院时脓肿明显缩小,5例患者脓腔基本闭合,其余8例脓肿的平均直径2.6cm(1.5cm~3.2cm),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1~38d,平均29.6天。

出院后继续服用抗菌素2~4周,随访3个月,再次超声复查示11例脓腔消失,肝脓肿痊愈,2例脓腔明显缩小并机化。

BLA组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系男性,71岁,原有糖尿病病史6年以及血吸虫肝硬化和慢性胆囊胆总管多发结石史,以发热腹痛黄疸3天入院,初诊为“胆囊胆总管多发结石,胆道感染,肝占位,入院后予抗菌素等综合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入院第5天行再次超声检查示“多发性肝脓肿”遂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并脓肿置管引流术,期间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于入院第11天死亡。

另1例系女性,65岁,原有糖尿病病史10年,慢性胆囊炎史8年,入院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病程中持续低热,且腹部疼痛压痛均不明显,入院第4天超声复查示肝脏多发性低密度病灶,考虑多发性肝脓肿,当日手术中发现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并脓肿置管引流术,术后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于入院后第9天死亡。

3 讨论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伴发糖尿病的肝脓肿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糖尿病患者患肝脓肿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6倍,是肝脓肿的高危人群[1]。

CLA是指肝脓肿患者无胆源性疾病,且经过相应的检查后未发现明显的肝外感染灶。

BLA是指由胆源性疾病所引发的肝脓肿,常见的有肝内外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管炎、胆道肿瘤及胆道手术史。

3.1 CLA和BLA的不同临床特点本组患者中CLA组发病率较BLA组明显为高,占80%,与相关文献有所不同[2-3],可能与本组样本量少且患者入院前普遍使用抗菌素有关,有学者指出CLA可能系原发病灶的致病菌通过血流播及肝脏形成,只是肝脓肿形成时,这些原发病灶已治愈或未被发现,所以CLA 可能是病灶不明或已经治愈的血源性肝脓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