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

合集下载

谈谈新教材的取舍

谈谈新教材的取舍

谈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取舍面对新教材,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新教材词汇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如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真正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讲解过细、过多,则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都将无法保证,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反之,知识点讲解过少,又担心学生知识运用不熟练,影响考试成绩。

面对这种形势,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新教材在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依据,而不是唯一的标准。

完全照搬教材内容去教;或是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两种做法均不可取。

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教材应该服务于教学,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运用教材,而不再是被动地去教教材。

作为教师,我们也很有必要联系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进度,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适当增减,从而合理利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一、教材重新调整,合理取舍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个性差异大、思维方式迥然、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结构参差不齐的学生。

因此,在对教材进行调整时,首先不能远离新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研读、了解和分析;然后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迎合课堂教学要求,制定重新调整教材,合理取舍的方案。

从事高中教学所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具体操作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新课程倡导三个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也为课堂教学指导了方向——为全体学生服务。

调整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不应受制于教材中的话题,更不应该照本宣科、一字不漏、一题不差地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仁爱版英语教材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仁爱版英语教材

内容特征
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 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认识并建构自 己的认识。建构主义教学论的灵魂就是:人的知识 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的。 在此基础上并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 知识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我们在设计 教材内容时注意到了这一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开展 探究活动。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仁爱版英语教材
蔡华 Maureen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仁爱版英语教材
1. 关于《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说 明 2. 对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解析 3.仁爱版英语教材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
4.转变思想观念,科学使用教材
1. “基本理念”的说明
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多样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五、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 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 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 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 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 运用能力的提高。几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共同学习 2、自主学习 3、任务型学习 4、探究学习
2、仁爱版英语教材解析
四、教材的组成部分 教科书、教师手册、卡片、挂图、课文录音 带、多媒体光盘、教学网站、教师培训包、 同步听力、同步辅导、同步阅读、同步整合 方案、学生评价手册、学生活动手册等。
2、仁爱版英语教材解析
五、教材中语言素材是真实的、地道的 加拿大圣方济大学语言教学博士Jim Greenlaw 等加方专家审订,语言素材与现实生活以英 语为母语的人使用的语言基本一致。

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的取舍与调整

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的取舍与调整
是基于课程 标准 、 实际教情 与学情 , 目的 、 针对性地对 有 有
教材内容进行 深度加工 , 使之 与学 生 、 教师 、 环境融为一体 , 将静态教学内容变为动态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与
探究 。 因此 , 教材取舍与调整是一个让教材起“ ” 生” 死 回“ 的
过程 。
响。但 由于我 国地 区差异大 , 东西发展不平衡 , 民族地区相
o tn ) 添 加 ( dn) 替 换 ( paig、 化 ( agn r miig、 t a ig、 d r l n) 变 e c c n i o h g m d y g、 o i i )重新排序( odr g等 , fn r re n) 以成功实现教学 目标 。 e i 教
等各方面都 有很 大的差别 ( 胡鉴 明 ,0 3 o 20 它采用任 务型语 言教学模式。 融汇话题 、 交际功能 和语 言结构 , 成 了一套 形 循序渐进 的生活化学习程序。新 目标教材按照强式交 际观 ( t n es n 编写 , 且以任务为 载体 , 它忽视系统语 Sr gV r o ) o i 并 但 音与语法 , 因此并不完全适合我 国的外语教学环境。 20 0 3年 以来 , 目标教材在 全 国的普遍使用 给初 中英 新
培养 ,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 、 合作等方式参 与语 言实践。创 造
性使用该 教材可 以使这些不可否认 的积极 因素得到充分的
师教学用书 、 习册 、 练 评价手册 、 活动手册 、 配套读物与听力 材料 、 教学挂 图 、 教学 卡片 、 教学摄影 、 录音带 、 录像带等 教 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所使用 的必要材料 ;狭义的教
出版集 团根据《 英语课 程标准 ( 实验 稿 )(0 1的精 神 , 》20 ) 联

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教材的“取舍”

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教材的“取舍”

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教材的“取舍”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课程改革使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线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以便在教学中较好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本文立足于突出人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论,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探讨在综合高中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在不增加英语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并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终获得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课程标准;教材观;终身学习一、综合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1.我校的生源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分析我校是一所浙江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但学生是被低于我市普高分数线录取的。

这就决定了我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而且学生的英语素质突出表现为:英语总体水平低,且基础参差不齐;学英语忽冷忽热,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极不灵活等等。

2.我校所选的英语教材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SEFC(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普通高中所学的内容是一致的。

两三年之后同样要参加全省毕业证书会考和全国高考。

基于以上两点,作为英语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应该认真研究教案大纲,钻研教材,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方法及其心理。

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在英语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语言本质是交际运用的观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方激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构建英语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1)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1)

如何对英语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新课程提倡的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其根本特征是“范例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教师不能僵化地依据教材实施教学,而应从内容、结构、方法、进度以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调整。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取舍和调整的原则,即:本地化、个性化、个别化、现代化。

教师依据这四个原则,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

一、添加:就是补充更多的材料。

添加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

延伸是指教师提供更多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是数量的变化。

比如,要求学生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可以增加练习数量。

扩展是指增加不同的材料,侧重增加不同质的材料。

比如,教材中仅有的发音练习是关于个别语音的,这很必要但不充分,因此需要增加一些有关句子重音、节奏的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练习口。

二、删减:包括材料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缩减。

数量的删减指缩减材料的长度。

当同类型的材料数量过多时,就可以省去一部分。

如果不仅要缩减材料数量,还要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那就是质量的缩减了,即调整教学要求。

三、修改:可以将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兴趣联系起来,引入真实的语言,或设置更多的解决问题式的任务。

如果教材对听力理解强调不够,教师认为需要补充更多的材料,而又没有现成的录音材料,则可以编写和口述阅读段落,也可以摘写原著要点,然后口述给学生。

四、简化:实际上是修改的一种类型。

语言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可以简化的。

例如,将复杂的句子改写成简单的句子,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等。

五、重新排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的各个部分重新排序。

比如,调整单元内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或重新安排单元的教学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调整,过多的调整对学生未必有利。

总之,教材是可变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组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如何进行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通过学习课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我认为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应着手以下几方面:1.对教材进行整体取舍。

由于课时安排和学生水平的限制,有选择地挑选其中的若干部分,舍去太难或太易的部分,或是内容陈旧的部分。

2.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删减。

比如,某些精读教材覆盖面广,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以及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都有较全面的涵盖,从而增加了教学量。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所侧重,需要集中精力学习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宏观调整。

如词汇量是100,二学生英语基础差,为了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习心理压力,在教学中可以忽略教材中某些词汇,适当增加学习感兴趣话题的词汇。

4.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有时教材整体容量欠缺,为了使教材内容和体系更完整、更全面,也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习的实际生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教材更加符合学习的需要,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5.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在一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现象时有发生,如教师认为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活动太易,教师可对原活动进行延伸。

6.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教学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如词汇学习的枯燥,加大了词汇教学的难度。

教师不应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创造性的教学。

讲解过程序号要举非常贴近学习生活的实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对教材的取舍或调整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不同的学生需求而确定。

做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具有开发利用英语教学资源的敏锐目光,善于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对现有教材合理取舍或调整。

小学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小学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小学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摘要:在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真实的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教材,还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取舍.调整.补充.替换.扩展.调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取舍一.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1.学生的差异性,决定教材需要进行取舍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任何教材都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

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的期待等方面都有差异。

因此,如果老师不对教材进行取舍,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我们可以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等方面调整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2.特定语言教学环境与教材不完全吻合在我们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己所预计的课时往往与实际所完成的课时不相吻合,有时会被一些事情所耽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对教材有所删减,以及在课程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方面都可能会有所冲突,因此,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

3.教师的需求与教材对应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如果教材与教师的语言素养相矛盾的时候,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4.教材自身的缺陷性严格来说,没有完美的教材,有些教材的难易度和梯度不适当,或者教材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有所欠缺,亦或是某些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不强等等,因此,教材不应该成为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

二.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层次1.整体取舍教材的单元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整体取舍教材的单元,首先,从课时上来看,如果,我们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册教材的全部内容,就应该要删减其中的若干单元,删减时注意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乱删,删减的单元可以是太简单的或太难的,总之,应该根据学情和教学情况的结果来决定保留那些单元.删减那些单元。

2.有系统的删减教材的某一组成部分某些英语教材所涵盖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全面,然而,我们不一定能在一定的课时中完成,这就需要我们有所侧重,在听.说.读.写方面侧重一方面或者两方面进行重点的学习,其他几项就相对忽略,3.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做宏观调整比如:某个学生群体现阶段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达到2000词汇量,而学生使用的教材的词汇量是3000,及学完该教材学生应该能掌握3000个单词。

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

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

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摘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为指导,结合广西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解读,帮助教师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进一步丰富教材的内涵。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语教材取舍调整一、引言2012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行课程改革。

一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校际交流等途径和方式,系统地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教师对政策的解读和理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理念。

其中,作为传达课程改革理念重要媒介的教材成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超越教材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探讨的课题。

2013年初,笔者随广西教育厅课程改革专家组到南宁市、隆安县等地调研发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论层面的理解并不存在困难,但在涉及教学实践中的教材处理问题时却顾虑重重,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1] 的提法不甚理解并存在迷惑。

有鉴于此,笔者拟通过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解读,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并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通过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开发出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教材。

二、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含义《课标》提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2] 事实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一直以来都是课程设计者热衷于研究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作者:蒙坤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为指导,结合广西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解读,帮助教师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进一步丰富教材的内涵。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语教材取舍调整一、引言2012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行课程改革。

一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校际交流等途径和方式,系统地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教师对政策的解读和理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理念。

其中,作为传达课程改革理念重要媒介的教材成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超越教材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探讨的课题。

2013年初,笔者随广西教育厅课程改革专家组到南宁市、隆安县等地调研发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论层面的理解并不存在困难,但在涉及教学实践中的教材处理问题时却顾虑重重,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1] 的提法不甚理解并存在迷惑。

有鉴于此,笔者拟通过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解读,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并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通过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开发出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教材。

二、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含义《课标》提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2] 事实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一直以来都是课程设计者热衷于研究的课题。

关于教材取舍和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及其重要意义等方面的探讨在相关文献中并不鲜见。

语言教育家McDonough & Shaw指出,教师应“通过改变教材的一些内部特征以更好地适应特定的情境,从而使教材最大程度地适应教学情境”。

[3] 华东师范大学俞红珍教授更是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提升到教材的“二次开发”这一层面上来。

她认为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这些提法明确了教材的作用和地位,也给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结合以上的提法,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定义为:教师依据《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教材的使用现状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提升,使其更能体现《课标》的要求。

通过丰富的话题内容,给学生提供富有时代感和人文知识的语言材料,教材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了质的飞跃。

其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的特点更便于教师进行“删”“增”“换”“改”[5] 工作,也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

同时,教材采用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途径,符合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再者,在教材中融入了探究性学习,使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然而,尽管教材在编写层面上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教师在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学导向上依然存在误读。

现实中,盲目崇拜教材、依赖教材或者误读教材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师奉教材为“圣经”[6],教材被当成“记忆的小册子”和“课堂上唯一的教学工具”。

[7] 由于对教材存在误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表现出三种使用倾向。

1.依赖教材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材预设的顺序和内容来组织教学,把教材当成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

2.教材无用有的教师认为课本与考试,特别是与高考的内容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以综合训练习题代替教学内容。

3.过度取舍有的教师对教材取舍和调整虽然有所了解,但是过分夸大课外学习资源,不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生实际随意取舍。

他们试图超越教材,却忽略了教材原本编写的思路。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的编写遵循着一定的编写理念,有着内在的整体联系。

在编写教材时,编写者已经充分考虑了教材内在的联系,并结合语言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学习障碍等进行了统筹兼顾。

应该可以肯定地说,每一套教材都自成体系。

而教师在教材的取舍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往往会削弱和割裂教材体系中固有的内在联系,使教材成为摆设,教学变成无章可循。

四、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价值观和教材观影响着教材的编写思想。

应该可以肯定地说,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吸收了国际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其以话题为中心,以功能为主线的编写特点,给习惯了以结构为主线的广大教师吹来了一股清风。

然而,每一种编写理念都做不到全盘兼顾、面面俱到。

因为“统一编排的教材和多样化的学生需要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

[8] 不管教材编排得多么科学、系统,它都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的需要是存在着差异性的。

再加上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和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只有对统一的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才有可能适合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因素说明了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

1.教材的局限性教材总是按照预设的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来设计的,内容和样式都指向一定的教育需求。

而在现实中,具体的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却各不相同。

比如,教学资源,硬件设施,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需求等都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与教育情景之间做出协调。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认为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教材中的语法设计编排过于“杂乱”,往往把一个语法现象放到多个单元乃至不同册次中来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2)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摘自英美国家的报刊原文,介绍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生产生活以及娱乐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紧跟时代潮流,语言鲜活。

但大部分文章反映的是一种城市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

(3)绝对词汇量大,单词复现率低,给教学带来一定压力,也加大了学生记忆和掌握词汇的难度。

2.课时的局限性教材设计了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Reading for fun 等多个学习板块,有些板块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主动探索来完成,比较耗时。

而《课标》给定的周学时仅为4个。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面面俱到地按照课本的设计来实施教学难度很大,往往顾此失彼。

《课标》指出,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9]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并未削弱教材的主体地位,反而使教材更能适合学生的需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此外,教师在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过程中,其认识水平在不断提升,课程意识在不断增强,课程知识在不断丰富,专业能力和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可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不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课标》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它从宏观上规定了教学最基本的标准。

基于《课标》编写的教材并非“金科玉律”[10],教师应对教材作个性化改造,以适应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促使教师从教材的被动“消费者”转向教材的积极“开发者”或“生产者”。

[11]五、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几种方法事实上,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教材进行过一些取舍和调整。

调研中我们发现,80%以上的教师都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替换。

但这种删减和替换是无计划的,全凭教师的个人感觉,目的是赶课时和进度,或者是因为教师认为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

这样的做法随意性太大,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极其不利。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策略的探讨也逐渐得到重视,其方法也在不断规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的意识会不断得到加强,也一定能更多地开发出适应《课标》要求、适合自身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好案例和好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自身的体验和与同伴的探讨,归纳出以下做法。

1.调整顺序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的方式呈现,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话题。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单元间的调整,即将后面的单元放到前面来处理,也可以进行单元内的板块调整。

比如,教材里的Listening & Speaking的活动一般安排在Using language板块里。

如果单元的阅读课文难度较大,需要作更多的铺垫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不妨把Listening & Speaking 调整到Reading的前面来学习。

再比如,有些课文生词量太大,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障碍,教师就可以把原来安排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块里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提前。

针对教材语法知识较为分散这一特点,教师则可以做好整合优化,由易到难地进行排序,使语法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2.删减和替换教师在删减和替换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删减过难或过易的任务或练习。

比如,教材中有些任务和练习过于烦琐,耗时太多,达不到巩固学生基础的目的,教师可以进行删除。

有些任务过于简单,对学生来说缺乏挑战性,教师就可以替换有挑战难度的练习和任务,如改编成听写、填空、讨论等更有挑战性的练习和任务。

二是删减不要求掌握的词汇。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有所增加,但这些词汇可以分为两类,即接受性词汇和表述性词汇。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区分。

对于表述性词汇,教师要详细讲解,巩固强化;对于接受性词汇,不妨不作讲解或暂时删除。

3.简化和扩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遇到难度较大或设计得比较抽象的活动,如果不加调整则会费时低效,教师可以将活动的步骤进行扩展,增加一些过渡性步骤或提示性步骤,给学生搭建台阶,让活动变得更加具体。

有时,教师还可以将活动的步骤进行简化,忽略那些不容易操作的步骤,让整个活动变得比较简单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