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颜学军)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
部队综合医院麻醉科住院医生的培训策略

部队综合医院麻醉科住院医生的培训策略李洪1,王明军2,杨天德1,陶军1,吴悦维1,黄河Abstract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esthesiology to train considerable high-level qualified anesthetists.This study showed the experience of residents’ training o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in general hospital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osition of resident,decision of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choosing reasonabletraining methods.Those experience might be useful for other hospitals to train their residents.Key wordsresident;anesthesiology;medical education摘要:麻醉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本文研究总结住院医生综合医院麻醉科对了进行专业培训的经验,从分析住院医生的素质特点、确定培训策略和制定培训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麻醉科住院医生的培训提供了可借鉴专业培训的经验。
关键词:住院医生;麻醉学;医学教育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麻醉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麻醉的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已扩展到危重病监测、疼痛治疗、急救和心、肺、脑复苏等方面。
其次,麻醉专业队伍里已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大量的高学历、具有研究技能的专业人才。
此外,麻醉专业的研究领域从过去单纯的临床观察逐渐伸展到麻醉药理学、疼痛机制和脑保护等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水平也逐渐向高水平发展,我国一些先后高等学府已经相继成立了麻醉学系,小量培养了大量的麻醉基础科技人才,同时许多大医院的麻醉外语系申请到工程硕士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镇静剂了一批高学历的麻醉人才。
【经典】55、麻醉恢复室建设与管理经验洪涛等 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

5、患者离室标准
– 神志清楚,定向能力恢复,平卧时抬头大于5秒, 能辨认时间地点、能完成指令性动作。肌肉张力恢 复正常,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呼吸道水肿、 神经损伤、恶心呕吐等
– 血压、心率改变不超过术前静息值20%,且维持稳 定30分钟以上,心电图正常,无明显的心律失常和 ST-T改变。
– 呼吸道通畅,保护性吞咽、咳嗽反射恢复,不需要 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通气正常,呼吸频率在12-30 次/分钟,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PaCO2能保持在手术前正常范围内。面罩吸氧 PaO2不低于70mmHg,SpO2不低于95%。
• 患者送回病房前要察看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有 没脱开
• 特殊病人一定要标记,比如乙肝阳性、困难气道、 需要等待快速切片报告的病人等
五、存在问题
1、在复苏室拔管还是在手术间拔管? 2、是否每个病人要用拮抗剂? 3、复苏室护士的业务学习与培养? 4、病人复苏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由谁负责?主
麻医生还是复苏医生? 5、出复苏室患者是否每一个都要麻醉师护送?
3、麻醉恢复期间的记录 病人到达复苏室应吸氧并记录生命体征。手术 室的麻醉医师应提供完整记录单给复苏室,并 等到复苏室工作人员开始处理方可离开。记录 包括如下内容:
– 病人的身份发、年龄、手术方法、诊断、既往病史、 服药史、过敏史、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记载的特 殊情况如耳聋、性格改变或语言障碍。
– 血管内导管的位置和型号。 – 麻醉前用药、抗生素、麻醉诱导的维持用药、麻醉
全麻气管插管5579 静脉复合1545 基础麻醉 4 连硬 2137 臂 丛456 颈从+臂丛 125
上半年复苏室工作量 7128人次,每天复苏50—80人次
• 中央手术室22间,另有DSA 2间,烧伤1间, 无痛人流无痛胃镜由专人负责。
浅谈县级医院麻醉科建设的建议(陈建庆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

浅谈县级医院麻醉科建设的建议陈建庆吴震温来友现代麻醉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麻醉专业属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麻醉科的发展对医院现代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甲医院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广大的县市级医院麻醉科建设也不甘落后,纷纷奋起直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现就我院麻醉科的建设情况浅析我院是如何加强麻醉科的建设。
一、医院概况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现实际开放床位1 450张;职工1 300余人,其中中高级医技人员400余名;2007年共完成门急诊1 058 090人次,出院病人58 411人次,完成正规手术20 828台次,无论是医院规模还是工作量均居省内同级同类医院榜首。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基本现代化医院”、“省十佳医院”、“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无锡市市民满意医院”等荣誉称号。
二、科室概况1991年8月成立麻醉科,同年麻醉科首次分配来麻醉专业的大专生,1994年开展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的麻醉,1997年开展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1999年起独立开展各种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包括先心矫正术、瓣膜置换术、冠脉搭桥术等),2004年9月开展省内第一例国内第五例双肺移植手术麻醉,2005年开展肝移植手术麻醉;常规开展肌松监测、麻醉气体监测、麻醉深度监测,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和经纤支镜定位行双腔支气管插管等技术。
2001年8月成立疼痛门诊,麻醉科医生常年坐诊,积极开展各种急慢性疼痛治疗和癌痛治疗项目及无痛腔镜检查、无痛人流麻醉,并开展包括侧隐窝胶原酶椎间盘融盘术、经皮椎间盘射频热凝术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诊疗项目。
自2000年以来,有经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显微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结合脑保护技术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和新型通气模式BILEVEL+PS在多发伤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等多个项目获得市级双革四新成果奖。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思考

Br J De r ma t o 1 . 2 0 0 9 . 1 6 0 ( 3 ) : 5 4 6 ~ 5 5 1
3 3 Ga r c i a —R o s t a n G,Co s t a AM ,Pe r e i r a —Ca s t r o I ,e t a l M ut a t i o n o f t he P I K3 CA g e n e i n a n a p l a s t i c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Ca n c e r RL e s ,2 0 0 5 ,
Ca n c e r , 2 0 0 8 , 4 7 ( 5 ) : 3 6 3 ~ 3 6 7 .
23 Od a K,S t o k o e D ,Ta t a n i Y,e t a l H i g h re f q ue n c y o f c o e xi s t e n t mu t a t i o n s o f P I K3 CA a n d PTEN g e n e s i n e n d o me t r i a 1 c a r c i n o m a.
t h e k i n a s e d o ma i n( e x o n 2 0 ) o f u t e r i n e e n d o me t i r a l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s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a d v e r s e p r o g n o s t i c p a r a me t e r s M o d P a t ho l , 2 0 0 8 ,
6 5 ( 2 2 ) : 1 0 1 9 9 ~ 1 0 2 0 7 .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难点与对策姚尚龙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江苏质控年会论文

麻醉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难点与对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1管理理念:4个环节1个循环3个步骤1.1 管理链的4个环节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是管理链的四个环节。
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成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了指挥和激励的环境,而控制则提供了有关偏差的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的纠偏措施。
具体到质量管理可详述为下面4方面内容:1)计划:即目标,“90%的医疗差错由系统误差造成;10%的医疗差错由个体错误造成”,因而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安全的医疗体系,善于发现系统误差或隐匿性错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尽量使整个系统“做对容易,出错难”。
一旦出错,能及时纠正,并将损失降至最低。
系统优化是改进质量的唯一途径。
2)组织:即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
多数情况下,目标和组织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3)领导:包括内部和外部大环境。
4)控制:即纠偏,包括衡量绩效、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
发现风险;分析风险;制定防范与改进措施;监控;持续改进我们目前的质量管理在前面3个环节讨论的很多了,在最后的“控制”环节也就是纠偏环节,因为缺乏对现行麻醉质量管理现状的客观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下面的讨论将重点围绕控制环节来展开。
1.2 PDCA循环PDCA循环就是想、干、查、改,具体而言是指,首先制定一项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对计划进行修改。
PDCA 循环是指按照上述顺序反复进行的一个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PDCA循环强调对全过程进行管理(事前——开始——结束)包括下面3方面:1)准入制度:仪器设备、消耗品、药品、人员、技术。
2)环节监控:规章制度、诊疗常规、临床路径。
3)终末质控:病案质控、绩效分析。
具体到麻醉学科,可简化为发现风险、分析风险、制定防范与改进措施、监控及持续改进这样几个环节的程序。
这种程序也是我们下面文章遵循的一个基本思路。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报告

.述 评.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报告马爽,裴丽坚,黄宇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1概述1.1麻醉质控组织建设情况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麻醉质量控制中心 (以下简称国家麻醉质控中心)于2011年年底正式 成立。
国家麻醉质控中心挂靠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由黄宇光教授任中心主任,并组建了以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麻醉质控中心负责人为班底的专家 委员会。
自1989年2月浙江省率先成立临床麻醉质控中 心以来,截至2015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了临床麻醉质控中心。
1.2麻醉质控指标体系建设情况2013年由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牵头起草,经过 近2年全国各省级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多次讨论修改,《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已由卫计委于2015 年4月10日正式公布。
本次公布的麻醉质控指标分 为三大部分,共计17项,基本覆盖了麻醉安全与质 量管理的全部过程。
1.3麻醉质控相关技术文件起草情况国家麻醉质控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从麻醉学 科的结构、过程和结果等诸多质控环节开展了全方位的麻醉质量控制工作。
截至目前,麻醉记录单的国家标准已经颁布;经历数年修改,集合众 多专家智慧结晶的“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也 已经完成。
2麻醉专业质量安全现状通过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进行的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抽样调查,麻醉专业依据2015年颁布的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 2014年麻醉 专业的质控数据采集,最终共有807家医院反馈。
参与本次调查的医院被分为委属委管三甲综合 医院(以下简称“委属委管”)、除委属委管三甲医院 外的其他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三级医 院”)、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二级医院”)、民营综合医院(以下简称“民营医院”)共四大类。
本 报告将选取其中部分质控指标,主要通过对这四大 类医院之间麻醉质控指标的对比,反映目前我国麻 醉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者:方印陈宇龚婵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7期[摘要]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危重,需急诊行主动脉弓置换术,该手术操作难度大,其麻醉管理也具有高风险和高挑战性等特点,且麻醉相关操作较普通麻醉复杂,初学者往往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而学习曲线较长。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教学型医院,每年开展近20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论文针对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就近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亚专业带教的教学体会,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麻醉的麻醉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有创操作、循环管理及凝血管理等方面进行總结和分析,探讨麻醉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麻醉专科医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麻醉管理;教学[作者简介] 方印(1990—),男,江苏扬州人,医学硕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麻醉、临床教学;陈宇(1972—),男,江苏溧阳人,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麻醉、临床教学;龚婵娟(1988—),女,江苏盐城人,医学硕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麻醉、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R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290-03; ; [收稿日期] 2020-03-25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最危险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发病后每小时患者死亡率增加10%,需要急诊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1]。
此类患者通常一般状况较差、循环不稳定,并发症多,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异常,大大增加了麻醉的风险和麻醉医生的压力。
此外,急诊手术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也困难重重。
重症急诊手术对于临床经验较少的医师而言,麻醉期间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因此优化心血管麻醉的带教流程,缩短学习曲线显得十分重要[2]。
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浅析

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浅析作者:吴晓娟姚立彬杜叶平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4期【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我院的急诊科住培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医学科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委办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2014年我国各地方务必要建立有保障的工作机制,完善一系列的培训体系,同时依照当地制定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各项政策,建立健全财政补助机制。
江苏省从2014年起已经逐步完善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关于专业基地建设及管理,我省目前是按照国家基地评审要求对专科进行评审,专业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国家认可,但是专业基地的管理均由各家医院自行承担,如何避免出现各专业基地良莠不齐,就需要对各专业基地建设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本文将对我院急诊医学科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了提高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作用,培训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医院医疗及科教水平。
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院从组织架构,管理实施方案、人事制度、带教老师甑选及考核制度、考勤考核制度、专项资金使用等各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的制级落实。
运用考核结果对住培学员及带教老师进行公正的评价、人事决策以及薪酬制度的分配等,激发学员及带教老师的培训热情、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2 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2.1 团队依托我院急诊医学科是我市唯一的省级急诊医学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专业为徐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点。
学科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组,科主任一把手负责制,专职教学秘书负责住培工作的管理,团队指导老师均为高年资主治医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颜学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无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开展规范、系统、连贯的毕业后教育,可以使分配到基层医院的毕业生同样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从而为基层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通过临床通科技能培训,弥补了专科医院医生临床技能的缺陷,对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住院医生培训是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年轻医生的好事,从国内外医师培训发展趋势来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从医学生过渡到正式医生的必由之路。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9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进入医师队伍后向专科医师发展的必备阶段,是提高医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
上海市规定自2010年起,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新进人员聘任临床医学类初级医师岗位和晋升临床医学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信这项政策在其他省市近年也将会推广,应该说已是大势所趋。
当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真正做到规范可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条路肯定不会是笔直的,总还会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和感受,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此新生事物有争议甚至是怨言是可以理解的。
应看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阻力就会小一些,得到的认可度就会高一些。
四川华西医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已经探索多年,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是培训体系要规范化,包括培训基地的遴选、培训大纲的制定、培训师资的优化及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
要建立完整、健全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要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住院医师在各个科室规定时间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委派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带教,考核通过率纳入带教医师的考核体系,确保住院医师能不断地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
以免住院医师沦为廉价劳动力,如此将极大地违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初衷,使该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要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对培养基地和科室都有考核指标,这样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实。
二是妥善解决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生活待遇问题,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免除其后顾之忧,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到住院医师的生活压力和幸福指数,毕竟都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有的可能还要还助学贷款,现在就实现同工同酬是
不现实的,但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倾斜,当然住院医师也要珍惜机会,考虑长远利益而非眼前,毕竟医学是投资时间和精力很多的学科,投资多回报晚是不争的事实。
各级财政对住院医师的收入进行补贴是应尽的义务,因为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千秋大业,千万不要把责任推到培训基地甚至是培训者身上,否则会极大地制约该政策的顺利推进。
上海市的做法是这样的:培训期间,培训医院与培训对象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培训对象劳动关系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培训期限为合同期限。
培训对象依法参加并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享受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合同约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其工资奖金按照其学历和资历情况,参照所在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水平发放。
那么在这项制度在全国推广之后,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能否在全国统一,不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不同。
三是培训后的就业和前途问题,培训结束后原则上以自主择业为主,但行政部门还应该做一些就业的指导和推荐工作,在住院医师学历深造上出台鼓励和优惠政策,即扶上马送一程,尽量避免出现培训毕业就失业的境况,那样对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成本的住院医师真是情何以堪。
住院医师培训正在从无到有走向逐渐规范的过程之中,卫生部建议开展此项培训遵循六方面的原则,即:①坚持德艺双馨结合的培养原则;②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并以实践为主的原则;③坚持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的原则;④坚持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以工作为主的原则;⑤坚持“严谨作风、扎实基础、宽广知识”,注意能力培养的原则;⑥坚持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我国卫生工作需要的医疗实用性人才和医学高级专家。
总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医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之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