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

1. 3 体 质 弱势 群体 学 生体 育健 康促 进行 为缺 失 和不 良生活 方 式并
体 质 弱 势 群 体 学 生 体 育意 识 薄 弱 , 没 有 认 识 到 自己本 身 体 质
体 育健 康 促 进 是 以 改 善 不 同 人 群 的 健 康 状 态 为 目的 , 以 体 育 够 重 视 , 评 价 机 制不 够 完 善 , 体 育 教 师 短缺 , 场地设施缺乏, 影 响和 干 预 为手 段 , 改 善 人们 的 体 育 生 活方 式 , 促使 人 们 形成 有 益 健 康 的 制 约 了学 生 体 质 健康 水 平 的 提升 ” 。 而 学校 对 体 质 弱 势群 体 学 生 的 体育意识 , 完 善 体 育 环境 , 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 因 此 构 建 以 学 校 体 质 健 康 关 注 不 够 , 没有 实 施 有效 的管 理 和干 预 是 学 生 体 质 水 平
为基 础 的 体 育健 康 促 进 模 式将 成 为 提 高体 质弱 势 群体 学 生 体 质 健 总 体 下 降 的 重 要 因 素 。 学 校 缺 少 对 该 群 体 学 生 的 人 文 关 怀 和 正 确
康水平 , 实现“ 终身体育” 的来自效策略。 引导 , 在 体 育教 学 、 课 外体 育活 动 等 方 面 , 都 忽 视 了体 质 弱 势 群 体 学 生 的 弱势 地 位 , 是 导 致体 质 弱势 群 体学 生 体 育 健 康 意 识薄 弱 , 没
教育部等5 部委于2 0 0 5 年 所 进 行 的 全 国学 生 体 质健 康 状 况 调 都 积 极 响 应 国 家 号 召 ,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 但 在 各种 竞 赛 中 , 查结 果 表 明 , 青少 年 的 健康 状 况 与体 能 素 质 呈 下 降趋 势 。 大学 生 的 弱 势 群 体并 没 有 为 称 为真 正 的 参 与 者 , 而 只 是 旁 观者 , 这 就使 得他 体 质健 康 状 况 同样 不 容乐 观 : 根据 2 0 0 8 年《 中 国大 学 生 健康 与生 活 们 参 与 体 育 的 积 极 性 受 到 影 响 , 同 时 这 也 是 影 响 他 们 体 育 健 康 促 行 为 调查 报 告研 究》 , 经 常从 事体 育 健 身 的学 生 仅 占1 9 . 1 2 %, 还 有 进 的 重 要 的 客 观 因 素 。
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

访 问 了辽宁 省教 育厅 部分 领导 、特 殊体 育教 育
专家 、部分院校 的体 育教学负 责人 、高校体 育教 师 ,收集 了一些问卷中无法了解到的资料信息。
1 . 2 . 4 数 理统 计法 对 问卷调 查 的所得 数据 用 E x c e l 2 0 0 3软件 进行
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是
Vo 1 .2 O No .1
Ma r .2 Ol 3
【 高等教育研究】
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
王 悦 . 温 雪
( 辽 东学 院 体 育部 ,辽 宁 丹 东 1 1 8 0 0 1 )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 究方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 学现状进行
的教学 内容 。调查结 果 可 以充 分说 明辽 宁省 高校体
特殊体育教学 目标选择调查见表 1 。
表1 辽宁省普通 高校特殊体 育教学 目标选择调查
育教师在特殊体育教学 内容的选择上受教学 目标导 向影响很大 ,缺乏针对高校特殊群体身心缺陷补偿 与康 复项 目的创新 性研 究 。
短时或长期无法达到普通体育课教学要求的身体练 习障碍学生,须根据其身 心特点设置特殊 体育课 程 j 。 自2 0 世纪 8 0年代初 ,中国有关高校体弱病
辽宁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
1 . 2 研 究方 法
1 . 2 . 1 文 献资 料法
查 阅了有关 特殊体育教 学文献 资料 2 0余篇 , 专著 4本。
2 . 3 对体 育课 教 学组 织形 式的调 查分析
2 0 0 2 年教育部颁布 的 《 全 国普通 高校体育 教 学指导纲要》 第十九条 明确规定 :对部分身体 异 表1 可见 : 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 提高身体 素质和健康水平 、 培养意志品质是多数高校体育教 学 首选 的教学 目标 。调查 结果 表 明 : 首先 , 辽 宁省教 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指导 纲要 , 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忽视了身体障碍学生的 不同体育需求 , 习惯于把针对普通学生 的教学 目标 适用于特殊群体。其次 , 辽宁省普通高校担任特殊 体 育教 学 的 多数 体 育 教 师专 业 知识 和 专 业 能 力 匮 乏, 对于 高校 特殊 体育教 学 目标缺 少深 刻认识 , 形成 了辽宁省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无据可依 、 无章可循 的 局面。因此 , 普通高校在针对身体障碍学生的教学 目标选择上必须区别于正常学生, 使每一名障碍学 生 在学 习 中都 能 时刻体 验 到进 步与 成功 的乐 趣 。 2 . 2 对体育课教 学内 容的调查分析 教 学 内容是 教学 目标 的体现形 式之 一 。辽 宁省 各高校开设的体育教学 内容缺乏针对身体障碍学生 具有身心缺陷补偿和康复功能的练习项 目,笔者根 据开设的普遍性列举 了 1 2项内容进行调查 ,辽宁 省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内容调查见表 2 。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是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小群体。
本文在分析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形成动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对策,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
关键词: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形成动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c)-0000-00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形势下,学校体育该如何发展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实现素质教育思潮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作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提供建议。
1弱势群体、体育群体、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一词是朱镕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的新名词,是指经济收入相对来说比较贫困的一类群体[1]。
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可以发现,在此体育群体被定义在小群体的范围内,而不是指具有社会组织性质的大型群体,而且是具有一定结构的,不是随意凑合或临时组成的[2]。
体育弱势群体是学校体育中不能被忽视的部分群体,它是一个相对与体育强势群体或者正常群体的概念,可以定义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在体育活动或比赛等方面处于不利或比较劣势的群体[3]。
这些学生在学校不能完成体质合格的最低标准,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易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达到体育与健康标准。
2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体育群体按群体所从事的体育活动的性质可将体育群体分为体育学习群体、竞技体育群体和健身娱乐群体。
体育学习群体主要是承担教育和社会化功能的体育群体,由学生、教师或教练组成[4]。
[4]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是属于体育学习群体中由学生组成的小群体。
有些学生因场地、设备、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的乐趣、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群体内部学生之间的差异,其中在体育活动或比赛等方面处于不利或者比较弱势的学生,形成了学校体育弱势群体。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开课模式探索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开课模式探索侯雪创新教育模式下学校身体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方式的探讨,这对提升身体弱势人群体育教学效率,改进身体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建立平等的具备社会主义特色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动力。
本文作者通过讨论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前言: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大学生身体缺陷的数量逐渐增多,参加高考的标准也在逐渐放宽。
实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论作为根本,完全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性需求,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同时,要将契约式体育教学方式作为根本,将多种方式相互融合,建立一个身体弱势人群多方位体育教学方式的理念以及实践过程。
1.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1.1概念需统一,课程性质待更新近年来,特殊群体对于其身体和健康的概念说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为促进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许多概念非常模糊,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统一的认识。
目前,社会公众对于弱势群体这一个概念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容易将存在身体和生理上缺陷的人群组成在一起。
这就将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扩大化,不利于满足其发展的根本需求。
发展弱势群体的体育事业,必须要迫切改变发展计划,探索新的视野和领域。
因此,课程和性质的名称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
1.2教学状况有待加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学习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能够满足其接受公平教育和进入大学学习教育的机会和要求。
早在2001年,北京、福建、天津、上海、南京等10个省和直辖市30个部属机关就曾经做过统计指出:目前,我国不能正常参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超过了46.2%,并且这种趋势一年比一年还要明显。
但是,这种情况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实现过程当中对于每个人是平等的,高校对于弱势群体接受教育这一部分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王世通指导教师:王彤学科专业:体育教育 专业 学 号: 13095090319001 学习中心:邯郸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5 年4月摘要: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状况, 而对于大学生来讲,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快节奏的生活、拥挤的空间和激烈的竞争都会损害健康,若平时不加紧锻炼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对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教育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建议。
一个国家学生体质的状况是其潜在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现状;身体素质1前言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是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中流砥柱,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育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
要想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必须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各国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测量和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在校生15000余人, 本课题通过对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体型特征、发育水平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体质特征,重点探讨影响体质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促进健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贯彻落实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唐 学民
( 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 辽宁 沈阳 10 3 ) 0 2 1
摘
要: 对辽 宁省普 通高等学校贯彻《 标准》 的情 况进 行 了调查研 究。 出更好 的解决社会发 展与 当代 大 学生体 质之 提
实施 , 大部分学校还存在着一定 的问题 。
收稿 日期 :0 60 —2 修 回日期 :0 61 —2 2 0 —80 ; 2 0 —0 1
表 3 贯彻 落实< 标准> 各项 内窖差的学校情况
落 实 文 件 组 仪 织 器 机 构 测 试 中 心 专 职 人 员 专 项 经 费 测 试 数 据 实 施 方 法 测 试 安 全 科 研 转 化 数 据 上 报 仪 器 运 用 工 作 总 蛄
问的 矛盾 的对 策 。 为辽宁省的 高校体育教 学改革提供 必要 的理论指导 , 为教育行政部 门提供 规范 的管理依 据。 关键词 : 社会发展 ;体质健康 ;贯彻 实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对策 中圈分类号 : 8 7 G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 60 (0 6 0 — 0 2 0 10 — 2 4 2 0 )6 0 8 — 2
和总结报告 ; 另一 种只有测试器材 , 其他 的什 么也没有做 。 在调查 的 6 7所院校中 ,其 中 1 3项内容基本都能较好完成 的 占调查 总数 的 2 %, 9 一般的 占总数的 4 %, 6 较差的 占 2 %。这 5 表明 , 只有一少部分学校 能够 按照《 标准》 的实施办法 进行组织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6期
20 0 6年 1 2月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动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体这 一 术语 的正 式启用 是 20 0 2年 国务 院 总理 在 九 届人大五次会议的《 政府 工作报告》 中提出的。 本文
在 涉 及 到弱 势群 体学 生调 查 时 , 把这 一 特殊 群 体界
资料 3 篇 , 5 体育行为研究 的文献资料 , 主要集 中在 刘 一 民 、 翔 、 素 霞 伟 忠 、 健 秋 等 等 国 内知 王 张 、 陆 金
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动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雷
( 南科 技 学 院 湖
建
永州 450 ) 2 1 0
体 育 系,湖 南
摘
要: 弱势群体的问题 已是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 中无法回避 的问题 , 弱势群体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
关 系到 高校 自身的发展 和 校 园的 和谐 , 成 为 高校 体 育教 学改 革 成败 与 否 的 关键 。通 过 文献 资料 法、 也 问卷
度检测 , 采用的是用“ 折半法” 对有效 问卷进行信度
检验 , 生 R 09 3 ( < . 1 , 学 = . 5 P O0 )问卷 设计 的信度 符 0 0 合 要求 。发 放 问卷 2 7份 ,回收 24份 ,回收 率 9 7
9 . , 效 问卷 2 8份 , 23 有 % 6 有效 率 9 .%。 78 3数理 统计 法 . 以 E C L 0 3软 件 进 行 数 据 录 入 ,P S 30 X E 20 S S 1.
以关 注 。 因此 , 文从行 为 学 的角度 出发 , 本 分析 我 校
调查 对 象 的最 终 确认 是依 据 “ 育 与健 康课 程 体 标准 , 学 生体 质合 格 的评分 办法 ” 学 生期 末测 试 大 。
大学生体能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

i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u c c e s s f u l e xp e r i e n c e o f t e a c h i n g l s e t t h e g o a l o f t e a c hi ng I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u p p o r t t e a c h i n g. Ke y W o r d s : C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Ph y s i c a l we a k n e s s l Ca u s e s l P hy s i c a l e x e r c i s e l Te a c hi n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Ca us es o f p h ys i ca l vu l ne r a b l e g r ou p s o f un i v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an d I n t e r v en t i on St r a t e gi e s Res ea r c h
2 01 3年 【 第 3卷 ) 第 1 9期
博硕论坛
大学 生体 能弱势群体的成 因及 干预策略研 究①
韩 景 军 ( 辽 东学院体 育部 辽宁丹 东 1 1 8 0 0 0 ) 摘 要: 采 用文献 资料 法 , 调 查法 、 访谈 法等 , 对 我 国高校 大学生体 能 弱势群体 产生的 原 因以及 体 育教 学干 预措施 进行研 究 与分析 , 旨在 为促 进 高校体 能 弱势 学生 身心全 面发展及 高校体 育课 程改 革的深化提 供理论 参考 。 研 究结果 : 影响 大学生体 能弱势 的主要 因素是 饭炼 习 惯. 意志 品质 , 体 育认 知 , 教 师素质 , 体 育课 程和 学 习环境 。 提 出体 育教 学干 预措施 : 加强体 育认 知教 育; 制定运 动处方教 学 ; 实施 差异化教 学, 体验 成功教 学 ; 设 定 目标教 学 ; 资 源保障教 学 。 关键 词 : 大学生 体 能弱势 成 固 体 育饭 炼 教 学干 预 中 图分 类 号 : G 8 0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2 8 1 3 ( 2 0 1 3 ) 0 7 ( a ) - 0 0 0 6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o d : o siu in o l e a l r u ss rsta h n ; a h n v l ai n yw r s c n tt t f o vun rb eg o p ;po e c i gt c i ge au to t e
C பைடு நூலகம் u e: 0 I 2n mb r G8 7
Do u n o e A c me t d : c
Aril D: 0 8 2 0 (0 20 — 0 6 O t eI 】 0 — 8 82 1 ) 1 0 5 一 3 c
在 2 1 年 9月公布的 2 1 年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01 00
这 一概 念 ,将体 质弱 势学 生大致 分成 三类 :第一 类 是指 身体患有残疾而不适宜 参加常规体育活动的 ;第 二类是指身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学生 ; 第三 类是指身体偏肥或偏瘦 、基本运动素质偏差及其 他情形 的学生 。
c ri u u a d t a h n ,a d t r p s o u i n o t i r b e ,i r e o a h e e t e p ysc la d v l e a e u rc l m n e c i g n o p o o e s l to st h sp o lm n o d rt c iv h h i a n u n r bl g o p fc l g t d nt e ev q a hy ia d ai n r u so ol esu e sr c i ee u l e p sc l uc to . e
关键词 :体质弱势群体 ;体 育教 学 ;教 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0 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 82 1)1 0 5 — 3 0 8 2 0 (0 20 — 06 0
P y i a e c i g P e e tCo d to n u t r a u eo i o iyPh sc l h sc l a h n r s n n iin a d Co n o me s r f n rt y i a T M
ae s m ep o lm sfo t e p l y o e sg , l m e tto fta h n , v l ai n a d f e b c ik . i a e r o r b e r m h o i v r iht mp e n ai n o c i g e au to n e d a k l s Th sm k s c i e n c le e s rsd e o e ly h l h h sc ld s d a t g d su n st e lz h i h i a d c to oas 0 o l g po t o sn tr al e p t e p y ia ia v n a e tde t o r aie t erp ysc le u ai n g l.2 u ie st sa d c le e nLi o n r vn et a r utn siai n n c o l a g td f rt sp r f h t d n n v rii n o lg si a nig P o ic o c ry o ve t t sa ds h o st r ee ato esu e t e i g o o hi t
Endo wm e ntUni e st t e si a n ng v r iy S ud nt n Li o i
G 0NG H u a
(p r C l g io igNoma Unv ri , l n1 6 2 , i nn ia S ot ol e nLa nn r l ies y Dai 0 9 La igChn ) e i t a 1 o
第3卷 第 1 0 期
2 1 2月 0 2年
哈 尔 滨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r lo r n I siut o na fHa bi n tt eofPhy ia sc lEdu a i c ton
VO13 N o. .O 1 Fe 2 2 b. 01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与对 策研 究
显 示 ,大 学生 身体 素质继 续成 下降 趋势 ,这在体 育
教 育改 革进 行的 如火如 荼 的时期 ,给 教育 界敲 响了
警钟 。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 ,而 大量体 弱 、超重或肥 胖 学生 也在 不断 增加 ,这 给传 统的体 育教 学带 来了 新 的问题 。同时也给学校正常的体育工 作带来 困难 , 甚至会给 学校 的和谐带来隐 患 … 。 刘 成 、李秀华在 界定体质弱势群体 概念时 ,从身 体 患病 情况 和体 质测 试及格 与 否来进 行衡 量。根据
Absr c: l g u e t o u n r b eg o p se sl v ro k d p r fte Co lg ysc l u ai n te e ta t Co l eStd n sf rv l e a l r u si a iy o e l o e a t le ePh i a e o h Ed c to , h r
宫 - 口 化 1 -
(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 院 ,辽宁 大连
摘
162 10 9)
要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 体是高校体 育教 学 中容易被 忽视 的部分 ,在政策监督 、教 学实施 、评价与反馈
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的 问题 。这使 得 高校 体育并没有真正帮助体 质弱势学生实现 自己的体育教育 目标。文章对辽 宁省 2 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 调查 ,掌握 学校针 对这部分学 生的课程设 置及教学情 况,并 有针 对性 地提 出解 决问 题 的对策,以实现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接 受平等 的体 育教 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