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朝花夕拾》综合题型练习一、选择题1.【2022·吉林省】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2分)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2022·辽宁省盘锦市】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作者是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
B.苏轼,北宋文学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C.《简•爱》中,简•爱看重亲情,把叔父留给她的遗产与约翰•里德兄妹平分。
D.《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答案】C【解析】5.ABD.正确;C.有误,简•爱从叔父那里继承了遗产,并将遗产分给了表哥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愉快地生活。
故选:C。
3.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骆驼祥子》中虎妞如愿嫁给祥子,与刘四爷反目,可祥子觉得日子并不如意。
B.《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后被发配,途中在十字坡酒店险些被孙二娘所害。
C.《朝花夕拾》中在迎神会上描写的无常,名为鬼实为人,借鬼讽人,伸张正义。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字是唐僧起的。
【答案】D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起的。
4.【2022·新疆】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解析】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应是范爱农;B.“他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
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应是保尔;C.“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过关卷”部分题解(文言) (1)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一)盛文肃为(担任)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为人简朴持重,被他赞许的人很少)。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被任命为)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多次)称其才雅,明日(第二天)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宴过客,甚器重者方(才)召一饭(吃一餐饭)。
”有章荷(承受)其意,别日为一诗谢(感谢)之,至客次(客舍),先使人持诗以入。
公得诗不发(开)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用不着)此诗。
”不复(不再)得见。
有章殊不(完全没有)意(意料),往见通判刁绎,具(详细地)言所以(事情的经过)。
绎亦不谕(明白)其由(其中的缘由),曰:“府公性多忤(多与人合不来),诗中得无(恐怕)激触否?”有章曰:“无,未曾发封。
”又曰:“无乃笔扎不严(工整)?”曰:“有章自书,极严谨。
”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冒犯)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怎么样)?”公曰:“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竟然)不读其诗,何也?”公日:“始见其气韵清修,谓(认为)必远器(前途远大的人才)。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这样)轻脱(轻佻不庄重)。
君但(只管)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千万记住)之,他日(日后)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老交情),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
御史发(揭发)其旧事,遂寝夺(被罢免),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不久)卒于京师。
文肃阅(观察)人物多(大多)如此(像这样),不复挟他术(用其它的办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方:才B、别日为一诗谢之谢:感谢C、绎亦不谕其由谕:明白D、未几卒于京师卒:最终(应改为“死”)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A.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B.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C.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D.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盛文肃原本称赞夏有章才情高雅,并摆酒招待他,却因看了夏有章写的一首酬诗而断绝了与夏有章的交往。
字翻译

字翻译9.白:1.苍颜白发(白色)欧阳修《醉翁亭记》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告诉,禀告)《孔雀东南飞》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公公婆婆,趁早打发我回娘家。
公:称丈夫的父亲。
姥:年老的妇人。
宾语前置,“及时遣相归”,此处“相”偏指一方时为人称代词。
3.不知东方既白((天)亮)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既:…之后,已经。
4.世以清白相承(纯洁)司马光《训俭示康》(我)世代都凭借清廉纯洁的家风相互继承。
清白:形容词作名词,清廉纯洁的家风。
省略句,省略主语。
5.唯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皎洁的秋月影。
唯:只,独有。
6.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手(洁白)司马迁《屈原列传》又怎么能够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安:怎么。
能:能够。
皓皓:莹洁的样子。
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7.罪白者伏其诛(清楚)《汉书?贡禹传》清楚自己罪行的人服从自己所受的惩罚。
伏:屈服,服从。
诛:惩罚。
8.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昭著,显著)《荀子?尧问》这就是他声名不显著,门徒不多,闪烁耀目的光芒不够大的原因。
所以:…的原因。
徒与:门徒,党与。
众:众多,多。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芒。
博:大。
9.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徒然)李白《越女词五首》两人相对(一夜),月亮还未落下,在白色的(月色照着大地为白色)地上肝肠寸断。
堕:落,掉。
10.大白若辱,威德若不足(纯真)《庄子?寓言》夸大纯真就像是受耻辱,威严、德行好像不够。
大:形容词作动词,夸大、尊大。
足:够。
11.然而燕杀不谊,白不辜,真古豪也(使动,使…清白)沈亚之《冯燕传》虽然如此,但是冯燕杀不讲究交情的人,使无辜的人清白,是真正的古代的豪杰啊。
然而:虽然如此,但是…谊:形容词作名词,讲究交情的人。
辜:形容词作名词,无辜的人。
12.犹彼白而我白之(意动,以…为白,认为…白)《孟子?告子上》好比他(肤色)白,我便认为他(肤色)白。
高中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必修2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21年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荆、潭、黔、蜀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那么皆泊南,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那么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那么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那么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
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6)(含参考译文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必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
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
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
甚:很,十分2.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丽毁坏了墙。
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筑,必将有盗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义犬救主华隆好弋[1](yì)猎。
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
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咋[4]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往复路间。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摘自《太平广记》注释:[1]弋:射。
[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
[3]后:后来,以后。
[4]咋:咬。
[5]闷绝:窒息。
1.解释加点的字。
(1)华隆好.弋猎(2)犬遂.咋蛇死焉(3)二日乃.苏(4)隆闷绝委.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与孙司封书》是北宋文学家曾巩的一篇文言文。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与孙司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与孙司封书曾巩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珙又不从。
凡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珙又不从。
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
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
”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
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
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
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
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
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
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
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
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
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
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
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
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已:过分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略:掠取,掠夺C.固不可不旌旌:表彰D.以防未至之患患:祸患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3分)A.以书告其将陈珙即载其家走桂州B.司户狂邪宗旦犹力守南门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吾岂可污邪D.智高果反乃杀之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高三2012-02-28 15:26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
时量150分,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如果是一块石头,我是选择在山野中沉埋一生,还是在市井间喧器蒙诟.(gîu)?是坚守仁静的心,还是随缘于风尘的侵陵?B.看似.(sì)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却被奇妙地交织在一起,观石的喜悦与思乡的愁怅密密揉和,真有悲欣交集之感。
C.常常碰到一些愤世嫉.(jí)俗的文学青年,骂编辑有眼无珠,是势力眼,只会用名家的稿子,而看轻自己才华横溢的作品。
D.舟首之人峨冠博带,茕.(qiïng)然而立,他并不觉茫然,若非那场“乌台诗案”,自己又岂能从云谲波诡的党争中全身而退?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日,地产分析人士孙田告诉记者,在房地产调控下,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市场成交持续低迷,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也明显锐减..。
B.经主办方介绍,此次的“好书评选”经过了严格而公平的程序,同时融合了凤凰媒体一以贯之....的全球视野、媒体责任与人文情怀。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形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D.2011年底,《收获》杂志新推史铁生绝笔,作品显示,尽管当时史铁生身体已每况愈下....,但丝毫没有影响其娴熟的技巧和厚重的功力。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今年以来已多次专题研究文化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全省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文化改革发展进展顺利。
B.今天(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不少人都盼望能够下一场雪,浪漫一下,不过湖南的天气并不应景。
2023年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书信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书信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二)上韩丞相书苏洵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
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耳。
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
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者。
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邪。
然其所以区区无厌,复有求于相公者,实以家贫无赀,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又况忍穷耐老,望而未可得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9分)
与孙司封书
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珙又不从。
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
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
”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
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
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
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
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
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
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
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
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
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理,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
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已:停止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略:掠取,掠夺
C.度珙终不可得意得意:得志忘形
D.固不可不旌旌:表彰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书告者七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则邑之祸必不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而其事未白于天下赏善而罚恶
D.又为世所侵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7.下列给文中画横波浪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
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B.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C.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D.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8.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指出了哪些令人担忧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哪些观点?(4分)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3分)
(2)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
(3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
(3分)
-
题目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9分)
5 C
6 D
7 B
8、对于国家隐患,有的官吏隐瞒不说,有底疏于防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2分)作者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2分)
9、(1)司户孔宗旦策算到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
(2)因为在事先做好准备,保全城池与百姓,应该是陈珙的责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
(3)现在,他们既没有听(或“采纳”)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曾经告诫过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