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的文献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和教学建议

2020年36期总第528期ENGLISH ON CAMPUS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和教学建议文/李 阳【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语境教学的实施和开展。
高中英语语境教学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主题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思维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掌握基础性英语知识的前提下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语言实践能力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但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语境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的创新教学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分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语境教学的建议和创新措施,笔者针对现阶段高中英语语境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英语;语境教学;教学现状;措施建议【作者简介】李阳(1982.02.27-),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市板桥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语境教学主要是指一种基于特定语境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主的语言交际教学活动。
在语境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和使用语境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语境教学能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氛围下以现实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各种语言活动,在开展语境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运用语境理论指导教学,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具体的语境中展开相应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强化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语境教学研究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2017年,教育部在颁布“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的课程内容要素之一就是“语境教学”,其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语境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摘要】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习经验,从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理念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教学;艺术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强调体验性学习,而情境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学生的体验,因为情境教学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感、观、视、听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这不仅增加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是激发了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如果善于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那么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教学的意义1、情境教学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外界环境。
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情境教学使用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境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
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调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申请人姓名单位名称实验区名称项目组成员撰写人论文题目: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调查研究研究领域:高中英语学科教学项目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摘要词汇是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在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无一不依赖对词汇的充分掌握。
词汇量的大小,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换言之,词汇量不足的人是无法更进一步的在外语学习中取得发展的。
2001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学生必须掌握 3000 个单词和 400-500 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
高中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扩大词汇量,但由于学生学习词汇不得法,又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机械记忆,遗忘率高,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学生抱怨大量的词汇记不住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同时,学生们也希翼老师能改变教法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作为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作者认为学生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本研究对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寻觅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的办法,引导高中英语教师改进词汇教学方法,引导高中学生故意识地使用词汇学习策略以改善其词汇学习效果。
在本项调查研究中,笔者通过词汇量测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对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就教师而言,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词汇教学中词汇教学手段单一;词汇教学深度不够,即对词汇的语用及文化内涵引导不够;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培训不够。
就学生而言,词汇学习过于依赖老师,学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词汇记忆效果不佳,不能坚持使用良好的记忆方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词汇呈现率底,实际运用词汇机会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一些观点及建议。
除此之外,作者还根据国外语言教学专家和一些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四种词汇教学方法。
【2018-2019】高中新课标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结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中新课标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结题报告篇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途径的研究宫兆阳词汇教学一直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单词难关是教师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目前,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单词的学习能力也差异很大。
为使课堂的词汇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高效,我们进行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新词的过程中,多数采用领读──讲解──记忆──听写的方法,方法枯燥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发展学生词汇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生词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导致了学生在做语言应用中,碰到生词便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另外,学生记忆词汇往往不加思考、不注意观察和总结,孤立的死记硬背,缺少相应的词汇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极差。
所有这些都与教师词汇教学的简单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改进词汇教学的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词汇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汇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新课标下探索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途径的研究课题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索以提高学生词汇应用能力,发展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为目的的有效教学途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学生词汇应用能力,发展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理论在实际中应用的研究。
2)研究每单元学生在词汇记忆和运用方面易出现的问题及为解决学生词汇学习中产生的这些问题而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3)归纳整理外研版教材1----8册超纲词汇及对此形成的有效教学对策。
4)研究整理高三学生阅读中遇到各种词汇障碍。
分析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形成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英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和讨论的课题。
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怎样在新课标下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成为了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词汇量和词汇质量不足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质量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且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记住单词的层面,对于词义和用法的理解并不深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停留在传授词汇本身的阶段,学生们大多只是死记硬背,却很少有机会将所学的词汇真正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这种单纯的词汇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也往往局限于词汇书本,缺乏多种媒体和教学资源的应用。
二、对策提出:1. 优化词汇教学计划在新课程视域下,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词汇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词频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词汇,合理分配词汇教学的时间和重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零散和重复。
2. 打破传统的词汇记忆模式传统的词汇记忆模式单一和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词典、语言学习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词汇获取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情境教学法的参考文献

高中情境教学法的参考文献1. Boud, D., & Feletti, G. (1997). Chang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o enhanc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16(2), 191-202.2. Hmelo-Silver, C. E. (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35-266.3. Barrows, H. S. (2015). Practice-based learning: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clinic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43(4), 677-681.4. Kneebone, R. (2014). Simulation in surgical training. Medical Education, 38(8), 896-898.5.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 Roschelle, J., & Teasley, S. D. (1995). Theconstruc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in 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69-97.7.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这些文献提供了关于高中情境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支持,其中包括了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性学习在临床教育中的应用、模拟训练在手术教育中的作用、社会情境对学习的影响等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学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新课标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明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规范,从学校的长期发展视角来看,在课堂教学上学校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之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各项素质,所以在英语教学当中,老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模式,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英语课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基于此,本文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为基础,重点探究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提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下;主题语境;高中英语;教学;引言:主题具有特定性,主题教学则是一种具有高度动机的教学探索环境。
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主题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倡导和推广。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成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实现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可将主题阅读教学法进行合理运用,为学生创设阅读动机环境,引导学生围绕某个具体的主题进行自主探究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本文重在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1、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业负担总体较重大部分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之中,教师经常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些作业会让学生练习课堂所学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并且围绕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然而这些英语教师一贯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此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业负担总体较重,就会成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2、缺乏整体性的学习思路学生在学习英文语篇的时候,存在着断章取义的现象,通过对大部分的高中英语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具备整体性的学习思路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问题,教师可以学生提供类型丰富的文章,并且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理解,从而让学生建立起对英文语篇的整体性认识,就能够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运用的核心。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词汇掌握不牢固、学习兴趣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词汇掌握不牢固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更加注重词汇的应用和运用能力。
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的词汇掌握并不牢固,不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词汇教学以背诵为主,忽视了词汇的实际运用,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语境中的词汇运用能力。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的诱惑和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逐渐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也缺乏积极性,难以投入到词汇学习中去。
3. 词汇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实际传统的词汇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基础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词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的词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影响了词汇的学习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合理设置词汇教学内容针对词汇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合理设置词汇教学内容,将词汇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关于生活、旅行、健康等方面的词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词汇的运用和实际表达,从而加深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
2. 创新词汇教学方法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主要以背诵为主,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多种多样的创新词汇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歌曲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使词汇学习不再单调乏味。
3. 培养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针对学生词汇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的文献研究传统词汇教学存在不少的弊端。
英语词汇的匮乏,直接影响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理想的词汇教学应创设更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即教学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创设情境的激励者,是课外学习的伙伴。
而语言的运用正是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的。
通过词汇的情境教学去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这不仅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更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本文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对高中英语词汇的情境教学作了文献研究。
1 词汇教学理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育家还是普通的教师都有着自己的词汇教学观,不同的词汇教学观蕴含着对语言、学生及其语言发展的不同理解,有的是零散的,有的则是系统化了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语言教学认识的加强和探讨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对从词和词汇教学各方面的探讨也在不断完善。
1.1 词和词汇的概念界定:词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是语言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能独立运用,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
词汇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也指某一范围内所使用的词的总和”(辞海,1980)。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V ocabulary词条解释为:“一套词素,包括单字,复合词和习语(a set of lexemes,including single words,compound words and idioms);Word词条的解释为:能在讲话或者书写过程中独自发生的最小的语言单位(the smallest of the linguistic units which can occur on its own in speech or writing)”。
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词和词汇下的定义也不一样。
Lewis (1997)把词和词汇统称为词块,并分为四种类型:单词(words)和短语(polywords);搭配(collocations);惯用话语(idioms);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
Ur(2000)认为词汇大体上可以被定义为是能够在外语教学中教授的词语(V ocabulary can be defined,roughly,as the words we teach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国内学者张维友认为:“词是语言中具有一定声音和意义以及句法作用最小的自由形式”(张维友,1999)。
汪榕培也指出:“词是不可分割的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词素构成,通常在短语结构中出现”(汪榕培,2002)。
综合上述定义,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和本研究所用的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刘道义,2004),本文对词与词汇的概念界定为:词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并能构成英语表达的最小单位;词汇是所有英语单词的总称,既包括单词和词组,也包括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1.2 词汇习得:要研究词汇教学,必须有一个词汇习得的标准。
Nation(1990)指出:“完全掌握一个词,应包括掌握它的拼写、读音、意义、搭配、语法形式、文体、联想以及它的词频”。
Wallace(1982)认为,词汇习得有以下九个标准:(1)认识其书面和口语形式(recognize it in its spoken or written form);(2)能够随时回忆(recall it at will);(3)与适当的物体或概念联系起来(relate it to an appropriate object or concept);(4)语法形式正确(use it in the appropriate grammatical form);(5)发音清晰(in speech,pronounce it in a recognizable way);(6)拼写正确(in writing,spell it correctly);(7)使用正确搭配(use it with the words it correctly goes with);(8)运用正确的正式程度(use it at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formality);(9)明确词的内涵与联想意义(be aware of its connotation and associations)。
参照以上标准,本文所指的词汇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得而掌握的英语单词和词汇,包括其读音、拼写、意义、用法等,即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四会”。
1.3 国外词汇教学的研究状况:由于英语的学习环境不同,国外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学习者即使没有正式的词汇学习,也能在生活中自然习得其口语。
因而早期的学者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模糊,在语法翻译法盛行的年代,学生一般通过简单机械的背单词来掌握词汇,这样就容易把词汇停留在书面形式上,交际能力相对缺乏。
Ronald Carter and Michael McCarthy(1998)(转引自王宗炎,2002)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从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随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他们在语言方面大讲结构主义,在教学法方面强调语言对比,既然以语法结构为主,词汇学习就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七十年代后,词汇教学才越来越受到重视。
之后兴起的教学流派,如迄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将词汇视为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
交际法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词汇则是使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除了交际法以外,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无声法(the silent way)以及暗示法(suggestopedia)都一再强调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学习是理解和表达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足够量的词汇,即使没有多少语法知识,外语学习者也能较好地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进行表达(陈文艳,20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词汇教学研究进展更快。
很多专家学者对词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出版了大量词汇学专著。
Hatch和Brown在《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一书第16章中重点介绍了有计划的词汇教学(Hatch & Brown,2001);《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一书中主要探讨了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Coady & Huckin,2001);2002年艾伦教授在《词汇教学技巧》一书主要探讨非母语英语课程中词汇教学的教学技巧(Al1en,2002);沃雷斯提出了词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灵活的方法,例如,结合情景和语境讲解词汇,鼓励学生对生词进行猜测,利用直观教具,图片或模拟表演等词汇教学的辅助教法,鼓励学生在词汇教学中发挥个人背景知识的作用(Wallace,1982)。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二语习得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词汇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词汇教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丰富。
1.4 国内词汇教学研究状况:早期国内的英语词汇教学一直受到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词汇教学研究也就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
从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词汇教学都是以语法、结构或功能为主来组织教学的,使词汇研究常常处于教学的附属地位。
从70年代开始,交际法在国外兴起,国内便也开始尝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交际教学法,然而,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除了课堂,真实的交际环境便无从说起,词汇教学也就仍停留在简单的讲解背诵状况。
80年代中期,陆国强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自己编的英语词汇学专著《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推动了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陆国强,2001)。
自90年代以来,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词汇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重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纷纷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从2001年到2010年己发表的以“英语词汇教学”为篇名搜索的文章就有3600多篇。
从研究视角看,词汇教学与认知心理学(11篇)、认知语言学(56篇)、词汇的附带习得(28篇)、语义学(31篇)、语料库(79篇)及与跨文化交际理论(29篇)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研究方法上看,前期多为思辨性的理论探讨,后期基于统计数据的描写性和实证性的研究明显上升。
从研究内容上看包括:(1)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方法类。
这类是词汇教学研究中涉及最多的研究,包括词汇教学现状调查、词汇教学的策略运用状况调查及策略培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对策、词汇教学方法对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等等。
如“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理据”(张乃玲,2004)、“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及策略研究”(兰洁,2008)。
(2)各种理论、技术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包括语料库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语块理论、语境理论、多媒体技术等等,如“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梁晓波,2002)、”标记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习晓明,2005),“多媒体辅助英语词汇教学探究——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下的实证研究”(朱武汉,2006)等等。
还有从外语词汇课程设置、词汇水平与词汇测试、词汇教学活动分析与研究等其他方面研究撰写的。
从研究对象看,多为高校学生的研究,如“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特点”(文秋芳,丁言仁,2004),“元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张颖秋,2005),新课改后对高中学生也开始涉及较多,如“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魏平,2008),“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霞,2008)等等。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已略显规模,从理论探讨到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吸收国外最新的语言教学理论,另一方面又能根据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
然而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再加上参与研究的多为高校的学者教师,故而对高校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较为丰富,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发现虽然有关英语词汇教学的文章有3600多篇,而其中“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却只有217篇,内容相对单一,多为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方面,这就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一线教师参与其中。
笔者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深知词汇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研读大量资料后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撰写了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