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秋天》教案、课件

合集下载

小班音乐《秋天》课件

小班音乐《秋天》课件

小班音乐《秋天》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形式,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学习歌曲《秋天》,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

3.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秋天》2.秋天大自然的变化3.音乐游戏:秋天的果实4.歌曲表演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如金黄的树叶、丰收的果实等,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秋天》,让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3.音乐游戏:秋天的果实(10分钟)(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每组学生轮流表演,根据教师出示的秋天果实的图片,用歌声表达出来。

(3)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给予表扬。

4.歌曲表演(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秋天相关的歌曲进行表演。

(2)教师对每组表演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3)评选出最佳表演奖,给予表扬。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秋天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如何用音乐表达出来?(3)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歌曲,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兴趣。

2.学生学唱歌曲《秋天》的掌握程度。

3.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

4.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

5.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秋天的图片和播放歌曲。

2.吉他或钢琴:伴奏歌曲。

3.秋天果实图片:用于音乐游戏。

4.录音设备:录制学生表演。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上册《秋天》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秋天》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课文里描写的3种农作物,你最喜 欢哪一个?为什么?请跟同学说一说。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
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zǎo lù suí liáng
duī
水灵灵的
稻子
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秋天|人教(部编版) (共16张PPT) 课文里描写的3种农作物,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跟同学说一说。 一阵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
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
请选择一种水果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一下吧!
画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凉风 棉花 洁白 似的 苹果
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送来一阵阵清香。
líng
zuò
fēn yáng
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
连一连,读一读。
黄澄澄的

水灵灵的
稻子
红彤彤的
葡萄
zǎo lù suí liáng
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秋天|人教(部编版) (共16张PPT)
zǎo lù suí liáng
duī
水灵灵 一座座 纷纷扬扬
请选择一种水果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一下吧!
田野里,( )熟了,黄澄澄的,像(
)。
一阵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田野里,( )熟了,黄澄澄的,像(
田野里,( )熟了,黄澄澄的,像(
)。
liáng mián jié
shì píng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秋天|人教(部编版) (共16张PPT)
一阵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一阵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líng
zuò

秋天(课件)

秋天(课件)

秋天的气候特点
01
02
03
气温逐渐降低
随着太阳直射角的南移, 地面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 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
天气逐渐干燥
随着雨季的结束,空气中 的湿度逐渐降低,天气逐 渐变得干燥。
昼夜温差大
由于气温的波动性较大, 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逐渐增 大。
秋天的人文精神
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在这一 时期收获各种农作物和水果,体 现了劳动的成果和丰收的喜悦。
秋天(课件)
目录
• 秋天的概述 • 秋天的景色 • 秋天的文化 • 秋天的旅游 • 秋天的养生 • 秋天的保护与环境改善
01
CATALOGUE
秋天的概述
秋天的定义
01
秋天是指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在立秋到立冬的3个月时间内,气 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 的季节。
02
秋天是由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 ,也是由暖季向冷季过渡的季节 。
秋天的人文遗产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
秋季气温适宜,可以加强历史建筑的 保护和修缮工作,保持其历史风貌和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秋季是传统文化活动较多的时期,可 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工作,如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等。

秋天的动物活动
准备冬眠
动物开始储备食物,为冬季的冬眠做准备。
迁徙
一些候鸟开始迁徙到南方,寻找更温暖的气候。
活动变化
昼短夜长,动物的活动时间也相应缩短,夜晚更 加安静。
03
CATALOGUE
秋天的文化
秋天的文学表现
秋天的诗歌
古代的诗人经常用诗歌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如“秋风萧瑟天气 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

《秋天》的优秀教案_模板

《秋天》的优秀教案_模板
4.抚州学官王盛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目的是什么?
5.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
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五、背诵全文
根据本文叙议相间的特点,逐层背诵。
(解说: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自读注释质疑、释疑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程序三、四可相互渗透,学生提问关键语句及关乎文章主题、行文风格的重点、难点问题时,教师抓住不放,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更深刻地理解、赏析文章。)
[自读点拨]
一、曾巩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成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划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二段可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蓝”、“白”、“黄”是秋天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碧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田,真是秋高气爽,丰收在望。这时教师可问:哪些词应该重读?为什么?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秋天这美丽的丰收景色,我们应用高兴的、赞美的语气去读。

《秋天》PPT说课课件

《秋天》PPT说课课件

环节三:研读文本,学习语言。(18分钟)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 写了哪些变化。(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指导读句子,强调“凉、黄”重读,“落下来”一词应放慢速度,轻轻地读(指名读)。 2、(出示课件)理解词语“一片片”,并会说类似词语。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句子,强调“一”字的不同读音。(指名读、小组读) 2、理解“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用该句式说话。 3、观看微课《大雁南飞》,了解秋天的特征。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重现教学过程。此板书力图全面 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重点突出、清晰直观。
秋天
天气凉 树叶黄天空蓝、高大雁 南飞美
八、说教学反思
《秋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和一群大雁往南方飞这两 个场景,说明秋天已经来到,表达了一种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本课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学 生要反复地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是学生初次学习课文,学生认字也不多,因此, 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能有自己简单的体验。
(一)、教学效果: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读 书氛围,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 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 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 ,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 ,感受秋天。

《秋天》教案_4

《秋天》教案_4

《秋天》教案《秋天》教案1一、教材分析爱美是人的天性。

自然是美的源泉之一。

没有人不爱树木、池塘、草地、鲜花和小鸟。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的方式与自然万物进行交流,看看秋天周围有些什么变化,进而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宁静、和谐与平衡,并乐意将心中的感受传达给他人。

让学生围绕秋天的景色展开丰富的想像,使他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

二、设计理念在师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用心灵感受美,用双手去创造美。

三、活动目标1.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秋天的美。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秋天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四、活动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在野外采来的野菊花、桂花、芙蓉花等,彩色的树叶,各种野果及秋天的水果。

五、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师:上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野外寻找秋天,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是吗?老师也找到了许多。

我看到了又高又蓝的天空,蓝天下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稻子,笑得弯下了腰。

桔园里,桔子像一个个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有几个小朋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好了,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看到的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生:我看到了小溪里的水。

师:溪水怎么样?生:哗哗地流。

生:我看到田埂上有很多花。

生:那是野菊花。

师:野菊花长什么样?生:像个小太阳,花边上有很多一片一片的。

师:这位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那一片一片的是花瓣。

……(学生争相发言,从天上说到地上,从田野说到果园,从花儿说到树叶。

)<二>欣赏照片,感受自己捕捉的美师:我们去野外寻找秋天时,同学们觉得这儿也美,那儿也美,央求老师用数码相机拍下来,现在我把这些照片输到电脑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4.《秋天》公开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4.《秋天》公开课件

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 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 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 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粱红着脸儿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阳娇艳,秋风飒sà爽, 秋实累累,秋色怡人, 秋香飘溢,橙黄橘绿, 金风送爽,金风玉露
王宜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人。他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 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 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 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 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
fán nǎo 烦恼
yì qǔ jiǔ ɡē 一曲酒 歌
niàng zào 酿造
读准音: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照 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记清形:桂子、苹果、紫袍、美酒、梳子、 脚印、珍藏、红缨、嚷着
认识字:稻穗儿、蝉、肥膘、红袄、葡萄、 红缨
理清层次:
• 第一部分:( 1 )总写秋天的 特点。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刘禹锡《秋词》:
•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开心读读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学语文一年级《秋天》教学课件(共19张PPT)

小学语文一年级《秋天》教学课件(共19张PPT)

【字词】
大 【我会写】
组词:吃了结到构了:独体 组词:大小
大人
【字词】
了 【我会写】
组词:吃了结到构了:独体 组词:吃了
到了
【随堂练习】
秋天的变化
天气 (凉了

树叶 (落了

大雁 (南飞了

【资料宝库】
雁群为什么总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伍飞行呢?这 是因为大雁飞行的路程很长,它们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之外,也 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间断的休息空隙,以 节省自己的体力。当雁群飞行时,前面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膀 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 就紧跟在前雁膀尖的后面飞,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 队伍。
qiu tian
秋天
第1课
学习目标
① 课文 ② 字词 ③随堂练习 ④资料宝库
【课文预习】
qǐnɡ tónɡ xué men jiè zhù pīn yīn zì yóu dú kè wén dú bù tōnɡ shùn
请 同 学 们 借 助 拼音自由 读 课 文,读不 通 顺
de dì fānɡ duō dú jǐ biàn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一)
下 掉
载后此 也可编
页可删 辑修改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新课导入,供您参考: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动画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对秋 天的感受。 教师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引导他们观察图片中的季节性特征,如枫叶、落叶 、大雁等。 教师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秋天世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秋
1.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天)你们喜欢秋天吗(点击),举手告诉老师,说出理由。

2.展示秋景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大家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谁来说一说:可以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

3. 是啊,秋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让人们感觉非常的舒服;同时,她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实累累,让人们体味到收获后的喜庆。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也叫秋天,作者是儿童作家王宜振,那他眼中的秋天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出示),齐读课题。

二、读秋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适时正音,评价(是否正确、流利、有节奏感)很好,会听会评,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2.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适时点拨易读错的字。

3.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

(适时板书:迷人景色、丰收景象)点评(真不简单,我们只读了一遍就能把七个小节的诗歌内容给概括出来了,这叫会读书!)
但是,这样读书还不够。

我们必须走进语言文字,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读,边读边思,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读出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对照课文插图,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象。

指3名读。

三、品秋(出示第一部分)
1.一定有不少同学很喜欢第一段文字,举手示意。

有人说一首好的诗歌,语言是有生命的,那这段中哪个字或词语使这段文字充满了生命力呢?自由读第一段,圈画相关字词,写出自己的理解,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指名说(概括出了秋天总的特点)。

2.其实,这也正是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齐读。

3.走在秋天,为什么太阳会“更红更娇”,空气会“更甜更好”呢?其实,秋天还有无穷的魅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去探寻吧!
四、写字教学(出示生字)
1.“袍”与衣服有关,所以是衣字旁的,不要写成示字旁。

2.“柔”上面的“矛”第四笔是带钩的。

3. ……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第一课时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