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自考】自考本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大全假设检验的基本知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8066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事件间的关系 B A ⊂则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指事件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 发生B }x x x { ∈∈=⋃或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和事件,指当且仅当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B }x x x { ∈∈=⋂且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积事件,指当A ,B 同时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B }x x x { ∉∈=且—A B A 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指当且仅当A 发生、B 不发生时,事件B A —发生φ=⋂B A ,则称事件A 与B 是互不相容的,或互斥的,指事件A 与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且S =⋃B A φ=⋂B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逆事件,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2.运算规则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分配律 )()B (C A A C B A ⋃⋂⋃=⋂⋃)( ))(()( C A B A C B A ⋂⋂=⋃⋂ 徳摩根律B A B A A B A ⋃=⋂⋂=⋃ B —§3.频率与概率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次数A 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数,比值n n A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概率:设E 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 的每一事件A 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 (A ),称为事件的概率 1.概率)(A P 满足下列条件:(1)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A 1)(0≤≤A P (2)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S 1)S (=P(3)可列可加性:设n A A A ,,,21Λ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有∑===nk kn k kA P A P 11)()(Y (n 可以取∞)2.概率的一些重要性质: (i ) 0)(=φP(ii )若n A A A ,,,21Λ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nk kn k kA P A P 11)()(Y (n 可以取∞)(iii )设A ,B 是两个事件若B A ⊂,则)()()(A P B P A B P -=-,)A ()B (P P ≥ (iv )对于任意事件A ,1)(≤A P(v ))(1)(A P A P -= (逆事件的概率)(vi )对于任意事件A ,B 有)()()()(AB P B P A P B A P -+=⋃§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试验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若事件A包含k个基本事件,即}{}{}{2]1k i i i e e e A Y ΛY Y =,里个不同的数,则有中某,是,,k k n 2,1i i i ,21ΛΛ()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S }{)(1j A n k e P A P kj i ===∑= §5.条件概率(1) 定义:设A,B 是两个事件,且0)(>A P ,称)()()|(A P AB P A B P =为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2) 条件概率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简单汇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简单汇总第一章1.事件的基本关系与运算(和事件、积事件、差事件、对立事件等)2. 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条件概率,结合事件的独立性)3. 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结合书上例题和课后习题)P17例5、例6第二章1.有关这章的概念制表格一(把握概率分布、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的关系)2.常用离散型和连续型分布制表二熟记书上P82表4-13.理解第4节随机变量函数的概念(侧重离散型,包括二维离散型)(P36例1 ;P40定理1;P41例4;P43习题1、2 ;P44例1;P46习题1等)(此章概念是重点也同时是基础,与后续3,4章紧密关联)第三章1 . 理解离散型的联合分布律和边缘分布律(结合书上P51例1、P55例1)2 . 理解连续型的联合概率密度和边缘概率密度(结合P52例3、P57例3、P59习题4)3. 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60例题)4. 随机变量函数(P62 例1)第四章1. 熟练数学期望的定义、性质、计算(P71例2、例3;P74例7)2. 熟练方差的定义、性质、计算(书上例题)期望和方差两个概念与第2章和后面的统计部分紧密关联,重点掌握3. 熟悉协方差、相关系数和矩三个概念及计算公式 建议上述数字特征自制表格三第五章1. 熟练 切比雪夫不等式 (P92 定理、P92例1)2. 了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P101定理2、P102例4) 第六章1. 理解样本和总体的概念;(统计就是用样本来研究总体)2. 熟练常用统计量 109P ; 掌握P110两个例题;3. 三个重要分布自制表格四 (0,1)N )4. 上分位点 (P42定义5、P113定义3 、P115定义5)结合2()n χ和()t n 两个的图形来理解; 注意与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 x (特别是标准正态分布()x Φ)的区别 上述所有都是重点,必须理解加熟记,是整个统计部分的基础。
第七章1. 第一节,熟练掌握点估计的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P127例2、3P130例62. 第二节,理解无偏性和有效性3. 区间估计P136例1,例139例2,例3(见P140表7-1)以上都结合书上例题,予以熟练掌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免费超详细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事件间的关系 A B 则称事件 B 包含事件 A ,指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 B 发生A B {x x A或x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和事件,指当且仅当 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事件 A B 发生A B {x x A且x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积事件,指当A,B 同时发生时,事件A B 发生A—B {x x A且x B} 称为事件A 与事件 B 的差事件,指当且仅当 A 发生、B 不发生时,事件 A — B 发生A B ,则称事件 A 与B 是互不相容的,或互斥的,指事件 A 与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A B S A B ,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逆事件,又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且对立事件2.运算规则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结合律(A B) C A (B C) ( A B)C A(B C)分配律 A (B C)(A B) ( A C)A (B C)(A B)( A C)—徳摩根律 A B A B A B A B§3.频率与概率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 次试验,在这n 次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次数n称为事件AA 发生的频数,比值n nA 称为事件 A 发生的频率概率:设E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E 的每一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记为P(A),称为事件的概率1.概率P( A)满足下列条件:(1)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 A 0 P( A) 1(2)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S P (S) 11(3)可列可加性:设A1, A2 , ,A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有nn nP A k ) P( A) ( (n可kk 1 k 1以取)2.概率的一些重要性质:(i )P( ) 0(ii )若A1, A2 , ,A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n Pn n( (n可以取)A k ) P( A )kk 1 k 1(iii )设A,B 是两个事件若 A B ,则P(B A) P( B) P( A) ,P( B) P(A) (iv)对于任意事件A,P(A) 1(v)P( A) 1 P(A) (逆事件的概率)(vi)对于任意事件A,B 有P(A B) P( A) P( B) P( A B)§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试验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若事件 A 包含k 个基本事件,即{e i } {e } {e }A ,里1 i i k] 2,k是,中某个不同的数,则有i1 i 2, ,i k 1,2 nP( A)j k1P { eij}kn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S中基本事件的总数§5.条件概率(1)定义:设A,B 是两个事件,且P( A) 0 ,称P( A B)P(B | A) 为事件 A 发生的条P(A)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2)条件概率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一、概率论知识点1.1 概率基本概念概率是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概率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随机试验:一种在相同条件下重复的可以观察到不同结果的试验。
•样本空间: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事件:样本空间的子集。
•频率和概率:在大量重复实验中,某个事件出现的频率称为频率,其极限称为概率。
1.2 概率计算公式•加法公式:P(A∪B) = P(A) + P(B) - P(A∩B)•乘法公式:P(A∩B) = P(A|B)P(B) = P(B|A)P(A)•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P(B)•全概率公式:P(B) = Σi=1nP(Ai)P(B|Ai)•贝叶斯公式:P(Ai|B) = P(Ai)P(B|Ai)/Σj=1nP(Aj)P(B|Aj)1.3 随机变量和分布随机变量是用来描述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学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是概率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离散型随机变量:在一个范围内,只有有限个或无限个可能值的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在一个范围内,有无限个可能值的随机变量。
概率分布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情况的概率规律,可分为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离散型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连续型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卡方分布等。
1.4 常用概率分布概率论涉及到很多的分布,其中一些常用的分布如下:•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1.5 统计推断在概率论中,统计推断是指根据样本数据来对总体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
统计推断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点估计: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区间估计: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
二、数理统计知识点2.1 统计数据的描述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数据,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几个参数:•平均数: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
•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排序,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及其数值描述。
下面将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概率论知识点总结1.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 概率: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2.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古典概型:指随机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
- 几何概型:指随机试验中,基本事件的可能性不完全相等,与图形的属性有关的情况。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函数,用来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 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个或可列个数值的随机变量。
- 连续随机变量:取无限个数值的随机变量。
4. 期望与方差- 期望:反映随机变量平均取值的数值。
- 方差: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值的程度。
5.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指在独立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近于其概率。
- 中心极限定理:指在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情况下,当随机变量数目趋于无穷时,这些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二、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1. 抽样与抽样分布- 抽样:指对总体进行有规则地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
- 抽样分布:指用统计量对不同样本进行计算所得到的分布。
2. 参数估计与置信区间- 参数估计:根据样本推断总体的未知参数。
- 置信区间:对于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估计,用来表示这个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
3. 假设检验与统计显著性- 假设检验:用来判断统计推断是否与已知事实相符。
- 统计显著性: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或总体参数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4.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用来研究因素对于某一变量均值的影响程度。
- 回归分析:通过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 交叉表与卡方检验- 交叉表:将两个或多个变量的数据按照某种方式交叉排列而形成的表格。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考试题型分析:题型大致包括以下五种题型,各题型及所占分值如下:由各题型分值分布我们能够看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占试卷的50%,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要把该记忆的概念、性质和公式记到位。
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是对前四章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但要牢记重要的公式,而且要能够灵活运用。
应用题主要是对第七、八章内容的考查,要求考生记住解题程序和公式。
结合历年真题来练习,就会很容易的掌握解题思路。
总之,只要抓住考查的重点,记住解题的方法步骤,勤加练习,就能够百分百达到过关的要求。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考试重点说明:我们将知识点按考查几率及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重点、二级重点、三级重点,其中,一级重点为必考点,本次考试考查频率高;二级重点为次重点,考查频率较高;三级重点为预测考点,考查频率一般,但有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1.随机事件的关系与计算 P3-5 (一级重点)填空、简答事件的包含与相等、和事件、积事件、互不相容、对立事件的概念 2.古典概型中概率的计算 P9 (二级重点)选择、填空、计算记住古典概型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3. 利用概率的性质计算概率 P11-12 (一级重点)选择、填空 ,(考得多)等,要能灵活运用。
4. 条件概率的定义 P14 (一级重点)选择、填空记住条件概率的定义和公式: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P15-16 (二级重点)计算记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并能够运用它们。
一般说来,如果若干因素(也就是事件)对某个事件的发生产生了影响,求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时要用到全概率公式;如果这个事件发生了,要去追究原因,即求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时,要用到贝叶斯公式,这个公式也叫逆概公式。
6. 事件的独立性(概念与性质) P18-20(一级重点)选择、填空定义:若,则称A 与B相互独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点归纳

以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常见考点归纳:
概率论:
1. 概率的基本概念:样本空间、事件、随机变量等。
2. 概率运算:并、交、差、补等运算规则。
3.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独立事件的判定与计算。
4. 随机变量:离散和连续随机变量的概念、概率质量函数(PMF)和概率密度函数(PDF)、期望、方差等。
5. 常见离散分布: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6. 常见连续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7. 两个随机变量的关系:协方差、相关系数等。
数理统计:
1. 抽样与抽样分布:简单随机抽样、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等。
2.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置信区间等。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显著性水平、p值等。
4. 单样本参数检验:均值检验、比例检验等。
5. 两样本参数检验:两样本均值检验、两样本比例检验等。
6.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7. 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等。
这只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常见考点归纳,实际考试中可能还会涉及更多细分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重点,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进行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
(完整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资料要点总结

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提要(1) 0 P(A) 1 ( 2)P( ) 1(1) 定义:若 P(B) 0,则 P(A| B)P(AB)P(B)(2)乘法公式:P(AB) P(B)P(A| B)若B 1, B 2, B n 为完备事件组,P(B i )0,则有n(3)全概率公式: P(A) P(B i )P(A| B i )i 1(4)Bayes 公式: P(B k | A)P(Bk)P(A|B k)P(B i )P(A|BJi 17.事件的独立性:A, B 独立 P( AB) P(A)P(B)(注意独立性的应用)第二章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1 •离散随机变量:取有限或可列个值,P(X x i ) p i 满足(1) p i 0 , (2) p i =11.事件的关系 AB A B AB A B AAB2.运算规则(1)A B BA ABBA(2) (AB) CA (BC)(AB)C A(BC)(3) (AB)C (AC) (BC) (AB) C (A C)(B(4) AB ABABAB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3•概率P(A)满足的三条公理及性质: C)(4) P() 0 (5) P(A) 1 P(A)(6) P(A B) P(A) P(AB) ,若 A B , 则P(BA) P(B) P(A) ,P(A) P(B)(7) P(A B) P(A) P(B) P(AB)(8) P(ABC) P(A) P(B) P(C)P(AB)P(AC) P(BC)P(ABC)n(3)对互不相容的事件 A l , A 2, , A n ,有P( A k )k 1k 1(n 可以取)4. 古典概型:基本事件有限且等可能5. 几何概率6. 条件概率P(A k )(3)对任意D R, P(X D) p:X i D2.连续随机变量:具有概率密度函数f (x),满足(1) f (x) 0, f(x)dx 1 ;b(2) P(a X b) f (x)dx ; ( 3)对任意a R,P(X a) 0a4.分布函数F(x) P(X x),具有以下性质(1)F( ) 0, F( ) 1 ; (2)单调非降;(3)右连续;(4)P(a X b) F(b) F(a),特别P(X a) 1 F(a);(5)对离散随机变量,F(x) P i ;i:为x(6)对连续随机变量,F(x) x'f(t)dt为连续函数,且在f (x)连续点上,F (x) f (x)5.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以(x)记标准正态分布N (0,1)的分布函数,则有(1)(0) 0.5 ; (2)(2 x x) 1 (x) ; (3)若X ~ N(,),则F(x) ((4)以u记标准正态分布N(0,1)的上侧分位数,则P(X u ) 1 (u )6.随机变量的函数Y g(X)(1)离散时,求Y的值,将相同的概率相加;(2)X连续,g(x)在X的取值范围内严格单调,且有一阶连续导数,则f Y(y) f x(g 1(y)) |(g 1(y))' |单调,先求分布函数,再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