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守则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2017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2017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守则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能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必须严肃认真。

2.准时上实验课,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按指定座位就坐,使用相应的显微镜。

3.实验前必须通过预习本次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

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做好记录,实验完毕后要按时交实验报告。

4.当老师讲解实验时,要专心听讲,并作必要的记录.在实验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不准大声喧哗。

5.爱护实验室一切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显微镜,尽量节约水、电及擦镜纸、试剂等一切消耗物质.损坏仪器须登记,按规定赔偿。

6.每次实验必须带备教科书,绘图用具(HB、2H铅笔各一支,橡皮、尺子等)和实验记录本。

7.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一切实验用具用完后要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每次实验完毕,要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门、窗。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后含物一、目的要求(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2)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 识别植物细胞的各种后含物(4) 掌握水合氯醛制片法、表面片制法(5) 掌握草酸钙晶体的类型和形态(6) 学习绘制植物显微图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稀碘液、酒精灯、培养皿、解剖针、水合氯醛液,蒸馏水等(二)实验材料:新鲜洋葱鳞茎,马铃薯,浙贝,半夏,黄柏粉末,大黄,甘草,地骨皮,射干,胡萝卜,辣椒等。

内容与步骤:(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1) 洋葱表皮细胞制片(观察细胞结构)用镊子撕取2小片( 3mm X 3mm )洋葱内表皮,置载玻片上,蒸馏水装片。

其中一片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1%的碘-碘化钾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去多余溶液。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2) 有色体的观察用刀片从红辣椒或胡萝卜果肉上刮取少许,均匀涂在载玻片中央,加蒸馏水1滴,再加盖玻片观察。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5 转GFP的植物在检测绿色荧光时为何没有看 到叶绿素的红色荧光?若选择荧光标记绿色植 物细胞,在选择荧光物质时应首先考虑什么问 题?
6 如何判断呈橙黄色的花和果实中含的是类胡 萝卜素还是花色素?
实验作业
• 完成实验报告 • 复习叶绿素的有关理化性质
皂化反应
• 皂化反应是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 油脂的水解。
批,即少量多次),少许石英砂,研成匀浆,再 加丙酮10毫升,以漏斗过滤(最好用脱脂棉)即 为色素提取液。定量至20mL,放于暗处备用。 • 把展层用的滤纸剪成2cm×10cm的纸条,将一端 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 cm的窄条。
• 用毛细管吸取叶绿素溶液点于窄条的上方,注意 一次所点溶液不易过多,风干后再点,这样重复 点几次,使展层效果好一些。
• 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K;即273+t,t为实验温度,单 位是℃;
• i为解离系数,蔗糖为1;
• C1为等渗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mol/L
•则
-φs = 0.083*105*(273+t)*1*C1
注意事项
• 1、撕下的表皮组织必须完全浸没在溶液里 • 2 、使用高倍物镜时,禁止用粗调焦螺旋。
• 铜代反应:
•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一 滴一滴加浓盐酸,直至溶液出现褐绿色, 此时叶绿素分子已破坏,形成去镁叶绿素。 然后加醋酸铜晶体少许,慢慢加热溶液, 则又产生鲜亮的绿色,此即形成铜代叶绿 素。
• 黄色素与绿色素的分离(皂化反应)
•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10mL,加到盛有20mL乙 醚的分液漏斗中,摇动分液漏斗,并沿漏斗边缘 加入30mL 蒸馏水,轻轻摇动分液漏斗,静止片 刻,溶液即分为两层。色素已全部转入上层乙醚 中,弃去下层丙酮和水,再用蒸馏水冲洗乙醚层 1-2次。然后于色素乙醚溶液中加入5mL30%KOH 甲醇溶液(皂化反应),用力摇动分液漏斗,静 止10min,再加蒸馏水约10mL,摇动后静止分离, 则得到黄色素层和绿色色素层,分别保存于试管 中。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守则及实验指南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守则及实验指南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守则及实验指南
一、实验须知
1、实验前须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准备好当次实验所需用具。

2、实验操作要细心谨慎,认真进行观察,独立完成实验作业。

3、实验用品和材料用后必须放回原处,以免丢失,也方便他人取用,对于需清洁的用具须及时清洁。

4、实验仪器设备等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等引起损坏或遗失的,应及时登记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5、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放回原处,擦净桌面,收拾整齐。

离开实验时注意关闭门、窗、水、灯等。

二、实验指南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植物病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追溯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认识不同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掌握植物病害实验及研究的基本技能及方法,注重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实验适用于植保学科各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学、农业昆虫学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共分为9次实验,30个学时,前1~7次实验,重点要求学生认识和掌握水稻、麦类、棉花、杂粮、烟草、油料作物、果树和蔬菜病害等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学习显微绘图、制片技术;实验8~9为综合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田间一般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以及学会田间病害调查方法,做到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复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重难点;实验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的内容和方法,认真、独立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所得并找出实验中不足之处的原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案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案
液泡: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由于 液泡内充满细胞液,所以比细胞质更透明。
实验内容及方法
淀粉粒的观察: 1、马铃薯块茎(藕根茎)在在载玻 片上研磨——加一或二滴蒸馏水加 盖玻片观察
2、取半夏块茎粉末少许——置载玻 片上的水滴中——解剖针搅匀—— 加盖玻片观察。
注意事项:
1、注意取材时半夏块茎粉末应适量,不能太多, 否则观察不清楚。
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 光孔。其上装有推进器和片夹,可以向前后左 右各方向移动。
调焦手轮:用以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 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壁两侧有粗、细调焦手 轮各1对,旋转时可使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粗调 手轮每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10mm左右, 细(小)调焦手轮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 0.1mm左右。
十一、每次实验完毕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 植物细胞的构造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习正确的使用和保护
方法 掌握临时制片(水装片)— 撕取表皮法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初步掌握临时水装制片法 掌握淀粉粒的构造,了解淀粉粒的形态
图纸要保持清洁,图注一律用铅笔正楷书写,并 用平行线引出在图的右侧。
实验题目写在绘图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材料的 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并注明放大倍数。
实验三 植物细胞后含物_晶体
内容:
1. 草酸钙晶体
(1) 大黄粉末__簇晶
(2)半夏粉末__针晶
(3)黄柏粉末___方晶
2. 碳酸钙晶体
先构图,画图前,应按实验指导要求绘图的数 量和内容,在图纸上首先安排好各图的位置和 相关部分的比例,并留出书写图题和注字的地 方。
绘好草图,即用HB铅笔轻轻在图纸上勾画出图形 的轮廓,然后用2H铅笔描出与观察对象相吻合的 线条。线条要粗细均匀,光滑清晰,接头处无分 叉,切忌重复描绘。

21-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21-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

《植物学》实验指导手册目录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 (1)实验二植物种子结构观察及种子营养成分的鉴定 (8)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

2、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3、观察植物细胞,掌握细胞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用具:显微镜、擦镜纸、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刀片、吸水纸、纱布三、实验药品:蒸馏水、1%碘-碘化钾溶液(先用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保存于棕色瓶中)、蔗糖溶液0.3g/ml、二甲苯四、实验材料:洋葱(Allinm cepa)或蒜(A.sati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是光学显微镜,也是植物学实验和研究的基本仪器,必须要训练掌握。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其作用是固定和调节光学系统、放置及移动标本。

(1)镜座:为显微镜的底座,有马蹄形和长方形,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保持平衡。

(2)镜柱:是在镜座后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镜臂及以上部分。

(3)镜臂:全形弯曲,为携取显微镜时执手之用。

有的显微镜的镜臂下端有倾斜关节,借此可使镜臂及其以上部分在90度范围内倾斜,以利观察,但通常不超过30度。

新型显微镜具有倾斜镜筒,是固定的,无倾斜关节。

(4)载物台:也叫工作台或镜台,方形或圆形,为放置标本之用。

载物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载物台:载物台上有两个金属压夹,用作固定玻片标本。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玻片移动器,可固定和移动标本之用。

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镜反射上来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而透到标本上。

移动式载物台:装有旋钮,可前后左右移动。

移动式载物台上装有纵横游标尺,可用来测量标本大小或或被检部分作标记,便于再次观察。

植物学实验教案

植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植物学实验规则1.每次实验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纸、HB和2H铅笔、橡皮擦、直尺等绘图工具。

2.实验开始前5min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3.按小组入坐,取用。

4.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交谈实验方面问题时,说话要小声,在室内走动,脚步要轻。

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玻片、盖片用完实验结束后要用清水浸泡,单面刀片用完要擦拭干净,显微镜的物镜、目镜要保持干燥)。

6.爱护仪器设备,爱惜标本材料。

未经老师许可不得擅自将标本等带出实验室。

实验废弃物不能随意乱扔,应按要求放入指定地方。

7.实验过程中,应节约使用一切消耗品,保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检查,损坏物品要及时报告。

填写仪器损坏清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该报损的报损,该赔偿的赔偿。

8.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用完了要放归原处。

(实验完毕,罩上显微镜,将看过的玻片、盖片放入培养皿中,用清水浸泡,其他材料归位,保持桌面清洁)。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机械部分:镜筒:一个金属长筒,筒口上端安装目镜镜头,下端装有镜头转换器和物镜镜头。

镜座: 位于镜臂下方,用于稳固和支持镜身。

镜臂:上接镜筒,下连载物台,呈弓曲形。

为显微镜上的手握之处。

镜头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面的一个旋转圆盘。

镜头转换器上有4个孔,分别装有低倍或高倍物镜镜头。

载物台:放置玻片的平台,其中央具有通光孔,载物台上有金属夹片,是用来卡住载玻片的夹子,转动左、右移动尺螺旋,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

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可以转动,以便使载物台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位于粗准焦螺旋外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

光学部分:目镜:插在镜筒顶部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它可以使物镜成倍的分辨、放大物象。

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

生物实验室守则

生物实验室守则
生物实验室守则
• 1.每位同学都应该遵守 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 丌迟到,丌早退,丌打声谈 笑。

2.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熟 悉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 步骤,懂得每一操作步骤的意 义和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否则丌能开始实验。

3.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 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 程进行试验,并把实验结果和 数据及时、如实记录在实验记 录本上,字要简练、准确。完 成实验后经教师检查同意,方 可离开实验室。

4.实验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 仪器、药品摆放整齐。公用试剂 用完后,应立即盖严放回原处。 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 地上。实验完毕,仪器洗净放好, 讲实验台面摸拭干净,才能离开 实验室。

5.使用仪器、药品、试剂 和各物品必须注意节约。洗涤 和使用仪器时,应小心仔细, 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精密 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发现故障须立即报告教师,丌 得擅自劢手检修。

6.实验室内严禁玩火,加热用的 电炉应随用随关,严格做到:人在炉 火在,人走炉火关。乙醇、丙酮、乙 醚等易燃品丌能直接加热,并要远离 火源操作和放置。实验完毕,应立即 拔去电炉开关和管好水龙头,拉下电 闸。离开实验室以前应认真、负责的 进行检查水电,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7.废液体可倒入水槽内,同时放 水冲走。强酸、强碱溶液必须先用水 稀释。废纸屑及其他固体废物和带渣 滓的废物倒入废品缸内;丌能倒入水 槽或到处乱丢。

8.要精心使用和爱护仪器, 丌要打碎、损坏。仪器损坏时, 应如实向教师报告,并填写损坏 仪器登记表,然后按照学校要求 进行赔偿、补领。

9.实验室内一切物品, 未经本室内负责教师批准, 严禁带出室外。

植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植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植物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植物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植物实验室的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合理,规范高效。

第三条植物实验室的管理责任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主任要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长期目标,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

第四条植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植物学和实验技能,服从实验室管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

第五条植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私自调动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实验。

第六条植物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实验材料应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植物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人员了解相关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第八条植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在操作设备和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杜绝事故发生。

第九条植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不得擅自带入食品和饮料,保持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的完整性。

第十条植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应保护实验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不得私自泄露实验结果,不得私自复制实验数据。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以上规定的人员,实验室主任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劝退等。

第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调整或修改,需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生效。

植物实验室规章制度自古至今便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宗旨,确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的运行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主任应承担起管理责任,制定和执行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实验人员的权益和安全。

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植物学和实验技能,服从实验室管理,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植物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实验材料应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实验人员在操作设备和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杜绝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室守则
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实验要严肃认真,专心观察,不得高声喧哗,切忌任意谈笑,原则上得穿实验服。

爱护环境卫生,在实验室内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及乱扔纸屑。

2.爱护一切仪器及设备,节约水、电和一切消耗物品。

遵守操作规程,不听从老师指导和不按实验室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3.学生实验时要服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者,应
给予批评教育。

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做实验资格。

4.学生做实验必须准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将写好的预习报告放在
相应的位置上以备指导教师检查。

5.熟悉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中做好实验记录,
不得抄袭,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6.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作好记录。

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原因,排除障碍。

对于经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指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

7.实验完毕,按照已安排好的值日小组将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干净;清查各种仪器、用具并擦拭干净。

将实验用具摆放整齐,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实验时同学要带上实验指导书、课堂笔记、教科书、实验报告册、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等。

实验报告书写内容说明
(一)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通过植物学实验课程实践操作,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及与功能间的关系;植物系统演化及类群多样性概况。

(二)实验报告的内容
1.实验名称
用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植物学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实验内容
观察切片标本时注意切面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显微镜下一块组织一个薄片建立立体结构的概念。

观察制片标本时要注意结合观察植物体的外形,了解取材部位,联系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运用对比法对比各种结构的异同、特点,达到深入认识和理解。

学生通过课堂自己动手操作,掌握必要的植物系统分类学直观及实践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生物学的后继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实验材料及用品
根据各个实验内容的不同写明所需用的实验工具及药品。

5.实验步骤
详细的书写各个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用流程图来表示,不可照
搬抄写实验指导书的内容。

6.实验结果
植物学实验的结果是在学生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数据并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之后所作的书面报告,是能够直观反映所做实验的目的性、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如实记述实验中观察到的数据、结果,并以绘图、表格或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

7.实验讨论
根据所做实验得出的结果,结合自身对所学的植物学理论课内容的理解,进行分析和总结,书写实验心得和体会。

(三)撰写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报告照抄实验指导书
实验教材是实验的指导书,也是实验报告的主要依据。

但由于实验条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实际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与实验教材有所不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验报告就应该服从实验的实际。

2.不重视实验观察的记录
在实验中学生往往只重视记录实验的结果,而忽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另外应注意要尊重实验本身获得的实验数据和事实,如实写出实验报告,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时,不可直接照搬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结果和绘图。

3.不重视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是对实验的延伸,对开拓思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分析和讨论是发现实验问题、总结实验结果的,是实践结束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植物学绘图方法
在实验报告中,都需要用一些细胞结构图或轮廓图来表现组织或器官的结构。

尽管目前显微摄影已很普遍,但有时也要衬以简洁的线条图以使所显示结构更加清晰。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现简要说明植物学绘图方法。

1.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

必须认真观察要绘制的对象,学习相关的文字记载、实验指导等,正确理解各部分特征,才能在绘图时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并说明某科学问题。

绘图前先要把你所需要绘制的对象观察仔细,各部分的结构都要看清楚,同时要把正常的结构与偶然的、人为的一些“结构”区分开,然后选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部位进行绘图。

2.根据所要表达植物材料的内容要求,设计好所要绘制的各个部分各自所占位置,避免因画面设计不合理造成排列的混乱与失衡,影响绘图的质量。

还要确定你所要画的图在报告纸上的位置和大小,然后才能开始绘图。

不能任意地、毫无计划地在纸上画图这样常常会使所画的图在纸上的位置不当,或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标注和说明。

一般参照排版禁则根据在绘图纸上要画几个图来确定位置,如果要画两个图,那么先要在报告纸上方留下一部分空档,以便写本次实验名称,余下部分可一分为二,作为画两个图的地方,一定要在报告册规定的位置上写上班级、专业、姓名、学号、日期。

3.当画图的位置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图的大小,一般要尽可能地把图画大一些。

如果画的是细胞图,为了清楚地表明细胞内部结构,所画细胞不宜过多,只画1-2个即可如画植物器官的结构图,也不一定把全部切面(如根或茎的横切面)画出,只画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部分即可。

4.画图时先用尖的软铅笔轻轻地在图纸上勾画出图形轮廓的草图,以便于修改。

如果画细胞结构图,要把细胞的轮廓轻轻描出与物体相吻合的线条,最好一次成图,不绘重线,以免模糊。

描图时还要不断地观察显微镜,注意细胞轮廓的大小宽窄、长短等是否与观察的细胞
相符合,同时也要注意细胞的内部结构和比例。

当草图与实物基本相符后,再用铅笔把各部分的结构画出来。

5.绘制生物组织结构的黑白线条图,要求所有线条都非常均匀、平滑,不可有深浅、虚实之分;要用点来表示不同部位颜色的深浅或距离的远近,切忌采用艺术画中写生的画法。

画线条要尽可能一气呵成,不要反复描绘;点点要点得圆、点得匀,不要等画好后,看得太稀疏而有些不顺眼,再加点子,再加的点子反而会显得不均匀。

6.绘细胞结构图时,细胞壁要用实线表示,原生质体内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等)要用不同疏密的小点表示。

细胞与其他细胞相连接处画出相邻几个细胞的一部分,以表示所画的细胞不是孤立的。

7.绘制组织结构的细胞图时,不一定把全部的切面(如根或茎的横切面)都画出来,只绘出其中一部分即可,但要清楚地表明各部分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一般细胞的内部结构不必标注出来。

8.轮廓图与细胞图一样,也要注意各部分结构的比例、大小,区别是不用画出每一个细胞,只需用一些轮廓线把各部分结构在切片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不同部分排列的相对位置表示出来即可。

9.图画好后,要再与显微镜下实物对照,检查一下有无遗漏或错误,然后把各部分的名称标注出,同时在图下方注出图的名称。

标注名称时要尽可能详细些,所注的字最好在图右边一侧,用平行线引出,排列要整齐美观。

10.标注及画图一定要用铅笔,不得用钢笔、圆珠笔或颜色铅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